高藝斌寫:《 我與名人》
我小時候是看著高玉寶作的《半夜雞叫》木偶動畫片,聽著徐桂珠唱的《俺是公社飼養員》的歌曲、聽老師講科學家錢令希設計計算武漢長江大橋······長大的。那個年代孩童的理想是科學家、作家、工程師、解放軍——我的理想是當一名畫家,那時對這些「家」的嚮往和追求猶如一個個美好的夢,不時地構劃未來「家」的樣式、不時地想像他們的偉岸和美好。在我的觀念中,名人的樣式:風度翩翩,光彩照人;與眾有顯然的區別。當我真正走近名人時,發現我的想法是如此錯誤。1992年6月20日理工大學學生會的兩名負責人,來邀請我給他們講「現代繪畫」。說:「您是名家,我們學校每年都請名家為學生講座。」他又說都請了哪一些名家,我心裡想:他們是名家,我怎麼能是名家?不管怎樣,傳播藝術是我的責任,我答應了。那時是那麼的從容,滿腦子全是藝術。追求和信念在鼓勵我:這是棄絕私利,為人類的美好做著一切。小禮堂坐滿了學生,連門口都站滿了學生,講題是「現代繪畫」。面對這幾百名學生,我激情滿懷侃侃而談,我真情地頌揚梵谷、康定斯基、畢卡索等現代藝術家,什麼印象派、野獸派、立體派、未來派······語言生動,妙語不絕真顯得有點誇誇其談,好為人師的樣子。講完課我又揮筆作了一幅抽象畫「漂移的銀河」。當作品展示在同學面前時,同學們激動得歡呼起來,有個同學說:這幅畫太神奇了,立意、構思、構圖從來未曾見過。1993年春節剛過,一個周六下午,我正在辦公室安排老師上課,忽然有人敲門,進來三位客人,其中一位女士說找我。我第一眼看著這位清麗、漂亮的女士眼熟,我驚異地脫口而出:「你是電視播音員曉程。」接著晚報社記者王紹斌先生自我介紹,並遞給我一份大連名人俱樂部會員名單。一年前,紹斌在晚報上寫了一篇關於社會辦學的文章,表揚辦學好的三個單位,其中有大連藝斌美術學校。我看後給他寫了一封信表示感謝,今天是第一次見面。應該說今天來的三位客人是公眾人物,曉程是著名播音員、紹斌是名記者;還有一位是著名企業集團的董事長,他們是我眼中的名人。我看過紹斌給我的名人名單上三十位名人:作家高玉寶、鄧剛,音樂家徐桂珠、鄭斌,書法家於植元、于濤,科學家錢令希,還有牟傳仁、尉中效———還有美協主席晁德仁和我,這裡面二十九位都是真正的名人,我覺得我不夠格。我的內心在這一瞬間是難以言表,我藏著內心的喜悅,在簡陋的辦公室請客人坐下說了一會話。紹斌給了一份請柬,下周二名人俱樂部開會,還有市領導到場致辭。那天,我按時到會。有一次,名人協會開會,會後大家到餐廳就餐,我被安排在錢令希老師的旁邊,我們倆談辦學和教育,有好多話說。他問我一年能掙多少錢,我說:「一年除了花銷和教師工資,還能餘三千元。」他又問我:「你說,我們學校一年能餘多少錢。」我說:「你們學校太大了,我說不準。」他告訴我:「一年能賠七十萬。」我當時作了一個驚訝的表情,一個大科學家,去管理一個學校是真的不容易。過了兩個月我們又見面了,那是教師節。1993年9月教師節,名人俱樂部為我舉辦「仕女百圖展」,那天來參觀畫展的人特別多。錢令希、鄧剛、徐桂珠和市領導為畫展剪彩。我在畫展前面布置一個抽象畫圖片展板,一共有三十幾幅圖片,其中有一幅是以數字時代的建築構想為主題內容,以藍色為基調的建築下面一個大門和一個似機器人從裡面走來;在中間寫一行建築力學公式。錢令希看了許久,告訴我:「這個公式我是知道的。」我說:「對,這是您的專行。」和他在一起讓人感覺很親切,當時我們站在一起合影,還有徐桂珠、于濤、陳正、朱純一、鄭子平、孫齊嘉、晁德仁、李承恩、張天放、焦丹、劉天生、蘇華、李鳳閣、李褐、劉鋒、李左、鄒洪恩——等一些老書畫家。1997年8月1日大連名人協會在金石灘開兩天會,由市委副書記王有為給大家頒發名人證書,會上還展示了我作的《紅樓夢長卷》的幾個局部。回來時我們乘坐麵包車,我和徐桂珠老師坐在一排,一路上我們嘮家常、看光景。她說:「看,這個高爾夫球場真漂亮。」我順著她說的往窗外望去,一大片綠色草坪,遠處蓋了幾棟彩色小洋房,周圍楊柳順風飄動,多美的景觀,海風吹來讓人心情爽朗。車路過蠟像館時,她問我蠟像是怎樣製成的,我告訴她:「先塑像、制模、澆蠟、拼接、著色、描繪、著裝——。」車走到南關嶺立交橋時,我們說起大連的城市變化,我們又講了許多。我說:「徐老師,我是聽著您的歌長大的。」她很謙虛地說:「我只唱了那麼幾首歌曲。」她還簡單地講了她的藝術生涯,後來我又看了她的資料:孩童時代鄉間藝人的表演給她留下了深刻印象。東北解放後,村裡的業餘劇團為她提供了很多藝術觀摩機會,向民間藝人學習了很多民歌。1954年,她在旅大市工業博物館擔任講解員,業餘時間經常參加文藝活動,1955年她被選拔參加在北京舉辦的全國群眾業餘音樂舞蹈觀摩演出活動,演唱《一朵光榮花》獲得優秀表演獎。1957年,她被調到旅大文公團(大連歌舞團前身) 擔任獨唱演員,以演唱民歌為主,並吸收多種聲樂技巧,曾拜京劇老旦演員為師,還學習過單弦和遼寧皮影戲。同時,還閱讀大量文學作品攻讀音樂理論,豐富自己的演唱修養。1962年,她參加廣州「羊城花會」,演唱東北民歌;8月又在一次音樂會上演唱了《俺是公社飼養員》、《搖籃曲》(月兒明,風兒清....);12月,入選遼寧代表團到北京參加全國獨唱獨奏音樂會。三次重要演出,確立了她民歌演唱家的身份,被音樂界熟識,也在觀眾中引起了很大反響。文革期間,她被壓制,但並未間斷歌唱的訓練。文革結束後重獲上臺機會,在保持原來熱情潑辣、高亢明亮風格的同時,聲音又趨於委婉細膩,具有鮮明特色的「海蠣子」味兒演唱,成為她獨門的歌唱特點。在繼續演唱民歌外,她還演唱了《果園花兒開》《江河水》等聲樂技巧更為艱深的歌曲。1996年夏天,市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和名人協會到沙河口區中心小學,為孩子們講革命傳統。那天太陽灼熱,高玉寶老師一講就是近一個小時,下來時坐在我旁邊,學校老師遞過來毛巾和一杯水。我說:「天熱呀。」他高興地說:「習慣了。」只見他用毛巾擦擦汗,聽孩子們發言,一直到最後。一個大作家,一點架子沒有真讓人敬佩。我以前就知道他的情況,他15歲做勞工、17歲學木匠,1947年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194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在遼瀋、平津、衡寶戰役中立大功6次。1962年保送進入中國人民大學新聞系學習。歷任戰士、通訊員、文藝幹事,師職創作員,共青團第二屆中央委員,中德友好協會理事,遼寧省民間文學協會理事,瀋陽軍區創作室名譽主任。遼寧省第八、九屆人大代表,全國關心下一代委員會名譽主任、顧問、高級講師、德育教育導師,教授。曾參加第三屆世界青年代表大會及第四屆世界青年與學生和平友誼聯歡節,並多次參加全國全軍英模、先進工作者大會,還多次到天安門參加國慶觀禮,曾受到————等老一代黨和國家領導人23次接見,曾受到————3次接見,曾作傳統教育報告3300餘場、340餘萬人次,是關心下一代先進工作者、中國少年兒童校外教育先進工作者、全國勞動模範、全軍優秀共產黨員、瀋陽軍區學雷鋒標兵(獲金質獎章)。鄧剛是著名作家,他的語言幽默、形象高大。有一次我與同學上街辦事,老遠看見鄧剛,只與同學說話,沒有與鄧剛老師打招呼。我不知是因為自卑不敢與他說話,又好像不是。其實每一次名人協會活動和我的個人畫展,他都持有一種肯定的神情。後來有一次開會,他為大家籤名贈書,我與他攀談幾句,他贈送給我的書上寫:願藝斌小兄才藝大增。我想,他一定看出我的心思,這是在鼓勵我。鄧剛老師開朗、幽默,我在閱讀他的書時發現他成功的秘密,他是這樣寫的:「我小時候做作家夢時,也痛苦過,焦躁過,怒髮衝冠過,但我就是——。我拼命地投稿,編輯拼命地退稿;他越退稿,我越投,把可愛的郵遞員累成了羅圈腿,我還是拼命地投。終於,拼過了編輯!」鄧剛老師是中國作協全國委員,遼寧省作協副主席,大連市文聯副主席及作家協會主席,遼寧省勞動模範,大連市勞動模範。鄧剛自幼家住海邊,13歲輟學進大連機電安裝公司學徒,隨安裝隊走南闖北廣見世面。1979年在《海燕》發表第一篇小說《心裡的鮮花》,此後十餘年間發表長、中、短篇小說及散文數百萬字。短篇小說《劉關張》《八級工匠》獲遼寧省人民政府獎,《陣痛》獲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迷人的海》獲1983—1984年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1984年出版第一本小說集《迷人的海》。近年創作出版長篇小說《山狼海賊》《絕對亢奮》。作品還改編成影視劇本多部並譯成多國文字。于濤老師是我非常尊敬的老師,我小的時候拿著自己的字畫作品請教于濤老師,他總是熱心地指導,糾正我畫的毛病,還鼓勵我多畫。1993年我的個人畫展上,他用了兩個小時給我畫了一幅極其珍貴的《王冕畫荷圖》並提寫:「不要人誇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1998年秋天,大連名人協會在海員俱樂部邀請北京名人參加,那天,我與著名電影演員于洋合影,當時我的衣領不齊,他還幫我整理一下。1999年12月18日大連電視臺演播大廳直播,大連市少年宮50周年宮慶晚會。特邀請從少年宮培養出的50位海內外著名藝術家,大連名人協會會員有鄭斌、夏君,還有我;我與著名詞作家高峻談了好多,又合影留念。我在晚會現場揮毫作畫,並現場朗讀題畫詩;還展示了《紅樓夢》長卷一部分。晚會有藝術家表演、少年宮學員表演。于濤老師的女兒贈于濤畫冊給少年宮。晚會結束後藝術家合影。我又與著名作曲家徐沛東合影。整場晚會沉浸在回憶童年的歡樂中。49位都是著名藝術家,我知道我與他們的差距。我於1997年10月入編《世界名人錄》。我在網上看到人物ABC-畫家的名單有高藝斌。我詳細看了整個畫家名單,他們都是有名望的畫家,只有我一個不是名家,我深知我與他們的差距。人物ABC首頁 >> 人物ABC分類 >> 畫家按姓氏查詢 按地區查詢 按分類查詢 按拼音查詢阿里雷公 艾生 艾軒 安迪 安多強巴 敖幼祥 白金龍 白壽章 白雪石 鮑加 貝約 畢克官 卜鏑 卜樺 不群 蔡錦 蔡若虹 蔡威廉 蔡雲程 蔡志忠 曹不興 曹培安 曹蘇 曹勇 曹振峰 常保立 常嘉煌 常書鴻 常秀峰 常玉 陳半丁 陳大章 陳丹青 陳衡恪 陳蓮濤 陳琳 陳佩秋 陳少梅 陳師曾 陳樹人 陳錫巖 陳香吟 陳雪薇 陳亞蓮 陳煙橋 陳豔霞 陳逸飛 陳永鏘 陳玉圃 陳振益 陳中華 陳子奮 陳醉 成家和 程十髮 程瑤笙 程之麒 程宗功 崔景哲 崔振寬 戴敦邦 鄧林 鄧縣畫像磚墓 丁聰 丁井文 丁紹光 丁午 董辰生 董蕾 董壽平 董文政 董希文 杜泳樵 範曾 方成 方駿 方力均 豐一吟 豐子愷 馮大中 馮忠蓮 傅抱石 傅二石 傅小石 傅益瑤 傅益玉 蓋茂森 甘錦奇 高醇芳 高劍父 高小華 高藝斌 宮麗 關良 關山月 關玉良 ——————我在想,名人與眾有什麼不同,我是畫人物的,應該說:我的觀察具有一定的權威性。我通過名人協會的各次活動,細心觀察,發現他們的共同之處:謙虛、平易近人;他們談話平和而真誠,不炫耀自己的成績;善於傾聽、眼睛有神採而平視,不俯視周圍;嘴大多時是微笑的,當閉嘴時,嘴角深陷進去,這時你才發現這裡透著堅毅。當他們休息時,是那麼安靜;髮型、著裝及平常,找不到有特色的地方,與普通老百姓沒有兩樣;這些名人都是來自各行各業,卻看不出有什麼行業特點;綜合幾個方面看,他們的工作、生活都是很匆忙的。這就與我原來的名人樣式想法截然相反。
2015年3月16日 高藝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