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故事和中醫情志病 三魂七魄第一講

2021-02-22 老龍老師天書奇談

首先,這個字的辭源來自《禮•祭儀》曰:「眾生必死,死必歸土,此之謂鬼。」我們也形容鬼方為遠方,當我們思念一位故去親人的時候,就經常說他去了「遠方」。這些都是最原始鬼的含義,和我們現在理解的所謂的鬼沒有太大關係。

人體內的「鬼」就藏在我們的肺與肝之中,魂魄在造字上面都帶有鬼這個偏旁部首。《黃帝內經》記載:「五藏: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腎藏精志也。三魂,指幽精,爽靈,胎光。(肝藏魂)三魂產生於先天時期,所謂先天,是指人出生之前,還在媽媽肚子裡的時候。三魂就已經存在了。我們在媽媽肚子裡呆了九個多月後,終於出生了,在出生的一剎那,臍帶剪斷的一瞬間,人開始用肺呼吸,七魄就同時產生了。所以,古人認為,肺是七魄之本,七魄,指的是伏矢,屍狗,臭肺,非毒,吞賊,雀陰,除穢。

,就產生於受精形成後的第22天。在第18到19天,人的心臟開始形成,到第22天的時候,心臟開始跳動,古人把心跳稱為幽精。

幽精,指心跳以及和心跳類似的一切人體運動,包括消化,免疫,排洩,等等,
到第7至8周的時候,胎兒開始出現四肢,並且四肢也開始運動。

爽靈,指四肢運動以及和四肢運動類似的一切人體運動,包括彎腰,扭頭,等等,到第24周左右的時候,胎兒會睜開眼睛。

胎光,指眼睛看以及和眼睛看類似的一切運動,包括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等等。
所以,古人認為,幽精最先出現,其次出現的是爽靈,最後出現的是胎光。

現代人的問題就是魂不守舍:


1.用眼過度,肝開竅於目。每天不停的用眼睛看手機,iPad,電腦,電視,不斷的耗損三魂之中的「胎光」。造成了我們白天沒精神,晚上睡不著的問題。人進入了一個惡性循環,越睡不著越想看看小視頻。而且,我們很難真正關注於我們的其他感覺上,比如吃飯沒有味道,味覺喪失,觸覺喪失,感覺不靈敏。


2.頸肩疼痛,因為耗損了肝血,肝主筋脈,血不榮筋。所以,三魂之中的「爽靈」不爽了,我們的後背啊,頸椎啊,小蠻腰啊,都感覺不爽利。


3.心機算盡,耗費心血。「幽精」不精,無法調節我們的消化,免疫,排洩系統。經常感覺心悸氣短,消化不良,免疫力低下,吃完飯就想上廁所。

耗損了三魂等於抑鬱症:
沒有好的靈魂,當然你的情緒就容易失控,容易變得抑鬱。所以,現在對於抑鬱症的治療,多採用養血活血,補充陽氣的方法。但是,根本上還是要還魂於肝。否則一邊補,一邊耗散,終究沒有治癒的一天。

解釋兩個有名的「成語」:


第一個就是「氣死了」:這個有名的"成語"廣泛應用在男女老少之中:「我被誰誰誰氣死了,誰誰誰氣死我了,這件事真的氣死我了……」這個憤怒可以讓我們體內的氣血逆行,鬱滯。大部分的癌症和這句有名的「成語」有關係,所以如果你經常不停的吟誦這句「成語」,那真的會變成現實。但是事物總是有他的兩面性,中醫會運用憤怒去治療另一種情志病就是思慮過度。


我們經常看到一些人愁眉不展,要不就是唉聲嘆氣,要不就是不停的糾結在某一個事物上。身體總是感覺沉重睏倦,下腹重墜,大便不成形。這些都是思慮過度,影響到脾胃運化功能的體現。


對於這種情志的疾病,我們就要用到中醫裡面「怒勝思」的方法,突然間讓這位病人發怒,停止不停的思慮,往往會帶來意想不到的效果。我在臨床上,曾經故意氣過一個這樣的病人,當這位病人發怒以後,身體頓時感覺到清爽無比。副作用,就是我差點挨頓揍。


第二個有名的成語「臉嚇白了」:一般我們會形容別人,在非常緊急恐懼的情況下人的臉色,比塗了粉還要白。


其實,「臉嚇白了」和我們身體的應激反應有關,在遠古時代我們經常被野獸和別的強有力的捕食者追趕。所以,人體就會產生這樣一個應激反應,體表大部分的血液都會不停的回流到內臟中,以確保在受到外力傷害時不至於流血過多。因此,當我們遇到緊急到情況下,臉變白了,並不是說明我們膽小,只能說明這種應激機制還保留著。


對於經常被嚇到的這些小夥伴,我們就應該讓他們多思考,也就是用冷靜的思考去解決恐懼的問題「思勝恐」

兩個"成語"也代表了我們大腦之中兩個最重要的中心,一個是位於前額葉的思維中心,還有一個位於腦中部的情緒中心。當我們被憤怒和恐懼影響的時候,我們的思維中心就會關閉,情緒中心開始運作。人就容易變得情緒好,或者有過激的行為。

怎樣才能調節我們的情緒呢?
首先,我們要把一件引起我們情緒的事情分為三個部分來看:


第一:事情發展的細節(潛意識保護機制,這部分會駐留在我們的潛意識中,當再發生同樣的事情時,潛意識會提醒你。)


第二:由於這件事情給我們帶來的情緒(缺乏思維的情緒,憤怒,抑鬱,悲傷等等)


第三:這件事給我們帶來的學習空間(通過思維增加智慧克服情緒,觀照自心)


我們只需要處理這件事情給我們帶來的情緒,把這個情緒消除。這樣再來看待這件事,我們就學習了當時該如何處理,更加得到。防止說出那個有名的成語「氣死了」或者「太鬱悶了」或者你能夠想到的壞情緒的"成語"。


如果想收聽完整版,以及鬼故事請點擊下方連結!

相關焦點

  • 所謂「三魂七魄」究竟是什麼
    一 「神」是什麼 在了解「魂」和「魄」之前,首先我們須知何為「神」,在生活中,我們多講神魂,卻不知何為「神」,這裡的「神」乃是主導人白天意識活動的,控制人的行為的主導者。我們一切的行動都受「神」的支配,不僅僅是思想,還包括人的潛意識。
  • 中醫講「三魂七魄」,數數你的都還在嗎?
    人有三魂,三魂是神的三個組成部分。人若丟一個魂還可以,丟兩個魂還能活著,若丟三個魂人就成了行屍走肉了。那麼當人睡覺以後,這些魂,特別是胎光,會處於一種什麼狀態?它們本來照耀著全身,這時候就開始把光調暗了,人就開始睡覺了。但是誰還在工作呢?是魄。學過中醫理論的人都知道,肝藏魂,肺藏魄。人死的時候魄也會離開人體,那魄從哪兒離開人體?中醫認為人體有一個門,叫魄門,它是魄離開人體的門,而這個魄門就是肛門。
  • 中醫講什麼是:「魂」與「魄".
    「魂魄」是道家和中醫的基本概念,在中國歷史文化中留下深深的烙印。人們常說的成語有「失魂落魄」、「魂飛魄散」、「三魂七魄」、「勾魂攝魄」、「神魂顛倒」、「魂不附體」、「借屍還魂」、「驚心動魄」,等等。「心藏神」,白天的時候,魂魄皆藏於心(囟)中,胸腔之內,羶中兩側有神封、靈墟、神藏三穴,顱頂有本神、百會(百神之會)兩穴;到了夜間,魂入血,藏於肝休眠,魄司職,藏於肺,故在背俞穴肺俞旁有魄戶,肝俞旁有魂門。孔穎達的解釋是非常到位的,他說:「魂魄,神靈之名,本從形氣而有,形氣既殊,魂魄各異。附形之靈為魄,附氣之神為魂也。
  • 揭秘道教的靈魂修煉:朝和三魂,夕煉七魄
    所謂「七魄」,乃是指喜、怒、哀、懼、愛、惡、欲,其名為屍狗、伏矢、雀陰、吞賊、非毒、除穢、臭肺。張道陵在西蜀鶴鳴山,曾經給趙升講說魂魄。張道陵說:「夫人身有三魂,一名胎光,太清陽和之氣也。一名爽靈,陰氣之變也。一名幽精,陰氣之雜也。若陰氣制陽,則人心不清淨。
  • 中醫講「三魂七魄」,你都知道嗎?數數你的都還在嗎?
    人有三魂,三魂是神的三個組成部分。人若丟一個魂還可以,丟兩個魂還能活著,若丟三個魂人就成了行屍走肉了。1、三魂中最重要的是胎光這是生命之光,如果它沒了,這個人也就沒了。有位老中醫給一位老總看病,號完脈以後說:「你準備後事吧。」那人一聽:「你這中醫,說你神,你也太神了。那你說我哪天死?」這位老中醫就告訴了他死的具體日期。那人當場就說:「到那天,王府飯店我擺幾桌,請你吃飯。」
  • 七魂六魄:何為「魂」和「魄」?
    魂是靈魂,就是神變的;魄就是生理上精氣變的。所以一個人要是魂魄分開了,就是快要死亡了。有許多心理病、精神病,就是人到了這個境界,到醫院裡精神科看看,有許多嚴重的精神病例。我有一個朋友做過省主席,他的父親是讀書人,當然也是個富貴人,我們都見過。老太爺、老太太兩個都修道,都七八十歲了。有一天這個老太太就告訴一班朋友說,我的老頭快要走了,他的魂魄已經散了。
  • 三魂、七魄、元神、靈魂詳釋
    三魂概念三魂第一魂屬陽叫:天魂,也稱胎光或業魂或主魂;第二魂屬陰叫:地魂,也稱守屍魂或爽靈或轉魂或音魂或覺魂
  • 中醫眼中的「魂」與「魄"
    人們常說的成語有「失魂落魄」、「魂飛魄散」、「三魂七魄」、「勾魂攝魄」、「神魂顛倒」、「魂不附體」、「借屍還魂」、「驚心動魄」,等等。人們習慣的用語有「神靈」、「幽魂」、「靈魂」、「魄力」、「鬼魂」。葛洪在《抱樸子》中說:「人無賢愚,皆知己身有魂魄,魂魄分去則人病,盡去則人死。」
  • 梁冬對話徐文兵:《黃帝內經·靈樞》之「三魂七魄」
    後背脊柱上,所以,你說我們這小孩子三歲看大,七歲看老。看這個孩子機靈不機靈,聰明不聰明,如果你父母懂點醫的話,在這些靈的穴位上下點功夫。2徐文兵先生認為:我們說魂是三個人形的,而七魄是動物形。在《黃帝內經》中「三魂」「七魄」各自有怎樣的分工?晚上睡覺時候有一個「魄」把他幹掉,你知道那個「魄」的名字叫什麼,叫吞賊(第一魄)。
  • 揭秘道教的靈魂觀:朝和三魂,夕煉七魄
    人們常說的成語有「失魂落魄」、「魂飛魄散」、「三魂七魄」、「勾魂攝魄」、「神魂顛倒」、「魂不附體」、「借屍還魂」、「驚心動魄」等等。陶弘景《真誥》中宣稱:常以本命之日,叩齒三通,心存再拜,而微咒曰:「太一鎮生,三炁合真,室胎上景,母玄父元,生我五藏,攝我精神,下灌玉液,上朝泥丸,夕煉七魄,朝和三魂,右命玉華,左嘯金晨,命我神仙,役靈使神,常保利津,飛行十天。」祝畢,心拜四方,叩齒三通,咽液三過。這是太上祝生隱朝胎元之道,常能行之,令魂魄保守,長生神仙。這些修煉方法都是要制服魂魄,保命長生。
  • 三 魂 六 魄
    三魂當中,天地二魂常在外,唯有命魂獨住身。天地命三魂並不常相聚首。七魄中兩個天魄兩個地魄和三個人魄,陰陽相應,從不分開。並常附於人體之上。其實人類的七魄,實際上就是藏密所說的位於人體從頭頂到胯下會陰穴的中脈之上的七個脈輪,七個能量場。其中天衝魄在頂輪,靈慧魄在眉心輪,氣魄在喉輪,力魄在心輪上,並同時與雙手心和雙腳心相連。中樞魄在臍輪,精魄在生殖輪,英魄在海底輪。
  • 三曜道長談「三魂七魄」
    身體則會隕滅所 謂的魂飛魄散, 魂飛走了,可以四處遊蕩。 所以魂字,就是一個在雲中飄蕩的鬼。雲+鬼=魂而魄,則是隨身體器官而生。器官一滅,魄則消散。道家對於魂魄的研究,已經非常細化。三魂七魄,各自的功能職責,名稱,均有詳細的分類三魂,分別是: 胎光,爽靈,幽精也就是對應的,精,氣,神民間經常聽說,嚇掉魂了。人都變和瘋瘋傻傻,或者變呆了,或者動不動就尋死覓活。因為掉的魂不同。
  • 三魂、七魄,之綜述
    1、三魂指的是生魂、靈魂、覺魂,其屬於精神面的、無形無相的。2、七魄指的是七種血液,代表肉體面的、具有功能性、有形相的。3、三魂具有優劣、高低、強弱等分別,以及完整、圓滿、俱足與否等差異。4、七魄有形相、形體、功能、作用之不同,以及高低、優劣、強弱等差異。5、三魂至少必須具備其一,再加上七魄(肉體),是一切生物存在、存活的最基本的必備條件。
  • 人有「三魂七魄」,數數你的都還在嗎?
    人有三魂,三魂是神的三個組成部分。人若丟一個魂還可以,丟兩個魂還能活著,若丟三個魂人就成了行屍走肉了。  判斷人生死的標準是什麼?魂的一部分——爽靈。所以孔子說:生而知之為上,學而知之亞之。而那些自閉症孩子丟了什麼魂?就是因為丟了個爽靈。它決定了人的性取向和性能力,決定人將來會愛什麼人。我們常說的「被什麼人勾去了魂」,這裡的魂指的就是幽精。同性戀的性取向也是由它決定的。同性戀能改嗎?不可能!因為幽精決定了人的性取向。
  • 三魂、七魄、元神、靈魂詳釋!
    三魂概念      三魂第一魂屬陽叫:天魂,也稱胎光或業魂或主魂;第二魂屬陰叫:地魂,也稱守屍魂或爽靈或轉魂或音魂或覺魂;第三魂屬陽叫:命魂,也稱幽精或現魂或色魂或人魂或生魂;心理學家和哲學家則稱之為「
  • 意識的奧秘,佛家「三身七識」與道家「三魂七魄」
    關於意識,佛家有「三身七識」之說,而道又有「三魂七魄」之說。乍看之下,兩者無論於數字劃分或蘊含的意義上,都確實有諸多神奇和巧合之處。可見古人關於非物質的意識領域研究,有獨到、非凡甚至高深莫測之處,非現代科學所能妄及,更非現代科學儀器所能探測得到。
  • 三魂七魄。女子十四魄。來龍去脈
    【三魂七魄】是【道教】獨有的【靈魂說】:雖然在【道教中】有著不同派系,但全部派系中,都公認人體是有【三魂七魄】所組成的。全球宗教,也只有【道教】中有【三魂七魄】。其他外來宗教(包括原本的佛教),都只認知人體是由一個靈所主宰著。
  • 元氣分配與情志
    如國家、集體、個人利益或名譽受到侵犯,產生過怒致病;或個人慾望和需要得到極大或意外的收穫和滿足,喜笑若狂而致病;或因家庭變故、親人意外而憂悲致病;或因工作和家庭遇到難於解決的困難,思慮過度而致病;或因遇險臨危,驚恐萬分而致病等。所有七情內傷的病證,均以情誌異常為主因。  (2)直接傷及內臟《靈樞·百病始生》說:「喜怒不節則傷髒,髒傷則病起於陰也。」
  • 談 「魂」 說 「魄」,絕不怪力亂神
    綜上所述,魄之功能大略如下:魄屬於人體本能的感覺和動作,如耳的聽覺,目的視覺,舌的味覺,鼻的嗅覺,身體的觸覺如皮膚冷熱痛癢,以及新生兒軀幹肢體不經訓練而自然就會的動作、吸乳和啼哭等。換成現代語言表述,大致是指精神神經活動中本能的司感覺和支配動作的功能,近似於無意識活動。此外,魄具記憶之能。至於魄藏於肺而得氣養,氣足則行為果斷,充滿魄力之說,應是從氣-魄兩字間關系所作的某種衍生。
  • 談「魂」說「魄」
    為什麼中醫有「神魂魄意志」的描述呢? 說到「魂」,想起幾年前一宗軼事,本市《XX日報》在周末一般會有一個版面登載醫療信息,其中有一個醫讀問答之類欄目。一天,一讀者問:常在將醒狀態,意識漸清,但卻支配不了身體,想動動不了,幾經掙扎才能動,問是什麼病?其中一個中醫師這樣回答:「這個病臨床很少見,書本沒記載,建議住院檢查。」少見?這不是夢魘嗎?有過這種經歷的人恐非少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