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藍洞穴,位於加勒比海燈塔暗礁,是冰期形成的石灰巖溶洞

2020-12-28 靚仔講知識

哈嘍大家好,這裡是靚仔講知識,關注我,每天都會用心給大家分享有趣事件,感謝您的收看!

從外層空間看地球,我們的地球是一個非常光滑的球體,實際上我們的地球表面有著不同的地形分布,高低起伏,地球的最高點是珠穆朗瑪峰,海拔8844.43米,而最低點是馬裡亞納海溝,最深約-10929米,兩者之間的相對高差約為19773米,或約為20千米,但這一距離相對於地球平均6371千米的半徑來說是微不足道的,因此我們在遙遠的太空看地球,表面看上去非常平滑,高低落差很小。海洋覆蓋了地球表面70%以上的面積,這也是一個重要原因。

對人類而言,我們所看到的地球表面,是一個地形豐富的世界,高聳險峻的山脈,平坦開闊的平原,狹窄陡峭的裂谷,等等。山地、高原、平原、丘陵、盆地等五種基本地形類型,海底大陸架、大陸坡、海溝、洋盆、海嶺等地形類型,它們的形成是內力和外力共同作用的結果。就外力作用而言,陸地地形主要受水流、風力、冰川、生物、光照等外力的影響,其外力作用形式十分豐富。而且在海底,因為上面覆蓋著海水,所以外力的作用就會小得多,沉積作用就會體現得更多。

假如一個區域正好位於海陸交界地區,那麼在漫長的地質時期裡,很有可能會發生陸上的變化,塑造出令人驚嘆的自然奇觀,這就是位於北美洲加勒比海燈塔暗礁上的大藍洞。大藍洞穴的經緯面約為北緯17.3°,西經87.5°,位於中美洲國家貝里斯東部的大洋中,距貝里斯海岸約96千米,有一組石灰巖暗礁,稱為燈塔暗礁(lighthouse reef),附近也有許多類似的堡礁,它們被稱為美洲中東部海岸堡礁,是世界上僅次於澳大利亞大堡礁的一個大型堡礁群。

在這片堡礁群落的燈塔暗礁中部,可以清楚地看見淺藍色的海面上,有一個深藍色的巨大洞穴,洞穴的直徑約為305米,是世界上最大的藍洞,令人驚奇的是,洞穴出現了非常完美的圓形,並且與環礁相交,洞口與環礁相交,看上去像一個巨大的花環。大藍洞洞深約123米,洞內鐘乳石群、石筍等錯綜複雜,有的長可達10多米,蔚為壯觀,因此,大藍洞也成為眾多潛水愛好者探險的好去處,每年吸引著大批潛水愛好者前來觀光。

那完美的藍色巨洞究竟是怎麼形成的呢?大藍洞穴的形成過程大致可分為三個過程:首先,巴哈馬群島附近的燈塔暗礁海域是一個巨大的石灰巖臺地,大約形成於1.3億年前,當時應該處於淺海環境中,大量海洋沉積物不斷堆積,形成了較厚的石灰巖。如果這個區域一直處於海底,那麼石灰巖就會變得越來越厚,並且不可能形成藍洞,接下來,就是第四紀冰期,距今約兩百萬年,因為當時全球氣候非常寒冷,冰川分布在地球的高緯度和高海拔地區,那時全球冰川的數量遠遠超過現在的數量。

因為大量的地表水以冰川形式存在,使海面下降,大藍洞所在區域的石灰巖層露出海面,變成了陸域,或海陸交界的區域,隨後在外力的溶蝕作用下,開始溶解侵蝕石灰巖,逐漸形成洞穴、暗河、石筍、鐘乳石等喀斯特地貌景觀。而且洞穴發展到後期,由於洞穴內空間越來越大,上部巖石逐漸失去支撐力,最後洞穴頂部巖石塌陷,如果在陸地上形成「洞穴」景觀,大藍洞實際上是一個具有完美形狀的洞穴。最終,第四紀冰期結束了,大量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這個地區再次被淹沒在海平面之下,大量海水注入到坑洞中,形成了我們現在所見的「大藍洞」。

今天的「靚仔講知識」就到這裡了,想要了解更多的有趣事件,關注我,讓大家的生活更加多姿多味,你的點讚、分享、收藏就是對我最大的支持,我們明天見~~

相關焦點

  • 加勒比海燈塔暗礁中的「大藍洞」,是一個形成於冰期的石灰巖溶洞
    燈塔暗礁位置圖而如果一個地區剛好位於海陸交界地區,那麼在漫長的地質時期內,很可能會經歷海陸的變遷,在海退和海進的過程中塑造出令人驚嘆的自然奇觀,今天我們就來介紹一個這樣自然景觀,那就是位於北美洲加勒比海燈塔暗礁中的「大藍洞
  • 加勒比海這個世界十大地質奇蹟之一的大藍洞你知道嗎?
    貝里斯藍洞是已發現的全世界第四深的水下洞穴,位於貝里斯外海約60英裡(96.5公裡)的大巴哈馬淺灘的海底高原邊緣的燈塔暗礁。現今的大藍洞是一個名聞遐邇的潛水勝地,1971年,海洋先驅雅各-伊夫·庫斯託將大藍洞評為十大最好的潛水地之一 。
  • 奇妙刺激的洞穴餐廳,讓你能在懸崖峭壁上吃飯!
    看夠了時尚摩登的未來餐廳,不如回歸到原始的山洞中,鋪主搜羅了一些奇妙的洞穴餐廳,總有一個會讓你尖叫,一起來看看吧~肯亞Ali Barbour肯亞向來以狂野聞名,比如這個名為Ali Barbour的山洞餐廳,就位於一處暗礁洞裡,這個自然環境的歷史在12萬-18萬年之間。
  • 世界上最深的洞穴:庫魯伯亞拉洞穴,世界上唯一深度超過2000米的洞穴
    天然洞穴是自然地理的一種景觀,是指在土或巖石中存在的空間,洞穴的形成原因有多種,多與外力作用有關,大多數規模較大的洞穴,是由流水的侵蝕作用,加上風力、微生物等作用而形成。由於巖石的類型不同,具備不同的物理性狀,其抗侵蝕能力也差異很大,水溶性的石灰巖是形成巨大洞穴的良好基礎。
  • 房山區探秘「史前溶洞」,賞自然生態地質奇觀
    洞中生有絢麗多姿、奇妙異常的石花,洞內的巖溶沉積物數量為中國之最,其美學價值和科研價值也可居世界洞穴前列。與聞名中外的桂林蘆笛巖,福建玉華洞,杭州瑤琳洞並稱我國四大巖溶洞穴。 石花洞園區有各類巖溶洞穴30餘個,分布在大石河沿岸,洞穴位於距今4.9-4.5億年期間,形成的石灰巖中(地質學家稱為「奧陶系」)。
  • 好想去這些洞穴餐廳哦,舉爪!
    Cavern Grotto餐廳位於美國大峽谷中,位於地下60米的地方。餐廳的平臺上只有4張餐桌,可以同時容納16位就餐者用餐,同時俯瞰3億4500萬年前形成的洞穴。但因為餐位數量有限,就餐環境又太過迷人,所以為了防止人們在這裡停留過久,所以餐廳特別規定了就餐的限制時間(午餐90分鐘,晚餐2小時)。你可以乘21層的地下電梯,從洞穴旅館直達洞穴餐廳,而且這裡不對遊客開放,只對就餐的人開放,所以你不用擔心在用餐的時候周圍有人拍照了。
  • 巴山玉溶洞,鎮巴縣新晉溶洞奇觀景點
    巴山玉溶洞風景區屬於鎮巴漁渡生態旅遊風景區的一期項目,溶洞位於漁渡鎮花果村,距鎮政府駐地8公裡,距鎮巴縣城45公裡、包茂高速30公裡,海拔710米,是漢中地區唯一以溶洞奇觀為核心打造的景區項目。巴山玉溶洞漁渡巴山玉溶洞是一個多層次、多階段、多類型大型溶洞,長達萬米,寬處達百米,相對寬度50米,寬處如大廳,窄處擠身而過,多層盤旋,似羊腸藏於腹內,內部空間幾千平米。
  • 安徽洞穴形成於9000多萬年前,長3000多米,恍若進入仙人世界
    蓬萊洞,位於安徽池州市石臺縣貢溪鄉杜村境內,距石臺縣城8公裡,乘車約12分鐘即可到達。對許多人來說,蓬萊仙洞是陌生的,但它的美麗卻足以驚豔每一個人,堪稱安徽最美的地下溶洞奇觀,置身其中,令人流連忘返。作為一個典型的石灰巖溶洞,蓬萊仙洞的考古發掘表明,四億五千萬年前的這裡還是一片汪洋大海,到了九千多萬年前,由於地殼運動的影響,才在地球內部形成了這個石灰巖溶洞,至今仍保存完好,具有很高的科學研究和觀賞價值。
  • 我國貴州省的喀斯特地貌是如何形成的?有哪些類型的喀斯特景觀?
    喀斯特地貌在我國的分布也十分廣泛,在我國南方地區各省都有分布,其中位於我國西南地區的雲貴高原是我國喀斯特地貌的最典型分布區。大面積廣泛分布的石灰巖巖層,以及雲貴高原充足的降水量,為喀斯特地貌的發育提供了良好的條件。
  • 喀斯特地貌是如何形成的?
    騎車漫遊於這條位於陽朔月亮山的長約十裡的山徑,遊人們將欣賞到沿途如詩如畫,秀麗奇異的風景,仿佛置身於偌大的自然美術館中欣賞一幅幅傳世畫卷一般。這便是十裡畫廊的由來,而創造了一幅幅神奇畫作的偉大畫家,便是大自然,如果要給這些畫家們劃分出一個藝術流派,那一定非「喀斯特地貌」派莫屬。
  • 地球最危險的10個洞穴:魔鬼天坑最恐怖,地獄之門燃燒了50年
    在我們的地球上擁有很多令人震驚的洞穴,從廢棄的人造汙水坑到天然的火山溶洞,都給我們揭示了這些洞穴是多麼的危險,因為它們隨時可以吞噬動物和人類,以至於在我們遇到它們的時候,會讓我們三思而後行。
  • 墾丁位於臺灣省屏東縣
    鵝鑾鼻公園鵝鑾鼻公園位於臺灣最南端,前身為海底礁巖,故園內珊瑚礁、石灰巖地形遍布,因受海浪、強風及雨水侵蝕,造成巨礁林立、奇峰、洞穴等奇觀。步道縱橫交錯,可通往好漢石、滄海亭、又一村、幽谷、迎賓亭等風景區。園內步道縱橫交錯,就好象是迷宮一樣,好漢石、滄海亭、又一村、迎賓亭等風景點,處處引人入勝。 以燈塔馳名,為臺灣八景之一。
  • 臺灣四大奇巖洞穴秘境
    天雨天財洞是位於北壽山中段的溶洞,內有兩孔,一孔像水濂洞,另一孔在溶洞末端的天井。有大型的鐘乳石、狹長的窄巷和圓形的大天井。裡面還有個大平臺,景觀寬闊精彩,又被稱為仙洞。
  • 四川的喀斯特溶洞,擁有60餘處景點,入口處就是一尊大佛!
    大家好,我是小羊,讓我們繼續說旅遊吧,在炎熱的夏天,朋友們是不是都在尋找一個涼快的好地方,說到避暑的好景點,自然是溶洞之類的景點,即使在室外溫度適宜的季節,溶洞內的溫度也會比室外溫度低很多,夏天進入溶洞,意味著來到一個天然的大型空調房,在享受涼爽的同時還能夠想到如此龐大又奇特的喀斯特地貌
  • 菲律賓最特別山峰,一到夏天就成「巧克力山」,形成原因至今未解
    在菲律賓有一處旅遊區叫巧克力山,這些巧克力山位於菲律賓保和島,由1268個的圓錐形山丘所形成的山峰,高度也不高,大多在40米到100米左右,這裡之所以叫做巧克力山,是因為在每年的夏天,山上的草就會變成褐色,看上去就像是一塊塊的巧克力,所以叫做巧克力山。
  • 漁渡「巴山玉溶洞」景區即將開園迎客
    漁渡「巴山玉溶洞」景區將於4月30日舉行開園儀式「巴山玉溶洞」風景區屬於漁渡生態旅遊風景區的一期項目,溶洞位於漁渡鎮花果村,距漁渡鎮政府駐地8公裡,距鎮巴縣城45公裡、包茂高速30公裡、海拔710米,是漢中地區唯一以溶洞奇觀為核心打造的景區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