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兩會人物訪談:李興浩代表談家電企業競爭力_財經_中國網

2020-12-27 中國網財經

中國網:

各位網友下午好!這裡是中國網——「易健特約 兩會訪談」。隨著2011年以來外部經濟環境趨緊,從去年下半年開始空調行業的增速開始放緩,歐美債務危機使得出口形勢更加嚴峻,大部分企業空調出口都出現了同步下滑,而今年志高空調出口銷量已經佔到了企業總銷量的半壁江山,今天我們「兩會」訪談就邀請到了全國人大代表,志高空調董事局主席李興浩先生,給我們談談2012年中國家電的競爭力。

李總您好!歡迎您作客「兩會」訪談!

李興浩:

你好!

中國網:

我算過自2008年起您在「兩會」提了28個建議,有一些被採納了,有些得到了中央領導人的回覆,您提過手機充電接口採用同樣的標準,這個建議目前進展得如何?

李興浩:

目前實施的是統一插座,這個建議意義不大了。

中國網:

您這個建議實施的難點在哪裡呢?

李興浩:

只要能夠統一思想,其它就沒有什麼難點。有的人想得沒有這麼周到,但我站在自己的角度來看,這件事一定是有利的,利大於弊。

中國網:

在今年全國人大會議是明天3月5日開幕,您又帶來了哪些新的建議?

李興浩:

我帶來了幾個建議,一是計生政策的調整,二是關於「兩搶一盜」等犯罪行業的建議,三是誠信標準建設的組織。

中國網:

計劃生育的建議目前在網上引起了不小的轟動,我這個問題是針對這一條件提的,李總,您經常說您是吃過苦,捱過窮的人,據我們了解,曾在2000年—2006年擔任過您的出生地南海區裏水鎮豐崗村村民小組長,您對這段經歷有什麼感受嗎?它對您本次兩會的計劃生育建議的提出是否有影響?

李興浩:

我有很大的感受,因為現在一直都說城鄉一體化,我做過六年的基礎工作。今年南海區的鄧書記出臺了一個很好的試點政策,以前村委會裡有書記,有村委會兩條線,現在把它分開,這樣就不會一體,在我們城鄉一體化建設下有很大的好處。同時在共產黨的領導下,怎麼樣變成城鄉一體化,怎麼樣把農村有效資源整合的更好,就等於一個有限公司一樣,變成有人經營,有人管政治,管理就可以完全到位。因為現在這個村民小組綜合素質平均起來還不如城市裡的人高。有效科學地管理,在大學生進村的情況下有效地控制,變成我們這種管理是最有效的,而且可以把經濟有效地提升。

李興浩:

現在南海區政府已經作為廣東省的試點,我更希望南海區作為全國的試點,成功以後以點帶面,覆蓋到一個市,一個省,然後到全國。這樣對我們的城鄉一體化建設起到促進作用。像國外,農業就是農業,工業就是農業,農民就是分散的工人,而不是各自做事,這樣我們可以控制預期的問題。因為國際危機,預期的東西還是比較困難,這樣就可以真正有效控制在為人民做出貢獻。如果能做出貢獻,我很贊同這種做法,認為這種試點可以實施。

李興浩:

另外我希望把廣東省的三個改造同時進行,因為農村的房子建設、地建設很多,而且不好看,管理也很亂,廢水也不好處理,我希望可以同時進行改造,這樣對中國城市化推進有比較大的幫助。南海經驗值得借鑑,而且作為重要的試點,這樣對整個農轉非,市場的進步,經濟的進步有非常大的幫助和借鑑意義。

中國網:

那您的這段經歷是否對您本次在「兩會」中提出計劃生育的建議有影響呢?

李興浩:

也有一點點的影響,因為我在基層裡感悟到,我是站在國家最高的層面來考慮問題,現在留守兒童、讀書困難、找保姆難這些所有的問題,其實就是要最終解決最基礎性的問題,赴港生孩子很熱門,移民到其它國家都很熱門,其實我們只要解決一個問題,那麼其它的都很容易解決。所以,我想應該在現有計劃生育條件下不變,來完善這個政策。怎麼樣計劃呢?做好短期、中期、長期目標計劃,怎麼樣計劃呢?從國家層面來說就是要建立一個平臺,就是儲備中心,同時也是交易中心,一定要立法,立法才能合法。原來有第二胎不願意生了,就把指標轉給國家,現在有願意生的人就向國家申請,通過搖號等方式來選擇指標。

李興浩:

據統計,想要生育二胎的人,有錢的也會去國外生,去香港生,或者寧願違法超生,還是擋不住的。其實人們真正還是想合法化地生育,他是沒辦法才想其他的辦法。公務員想生,控制住了。為什麼控制住了?就是利益的問題。這樣就變成了想生的人沒得生,不想生的人為了生活的保障就越來越多生。如果我們解決這個問題,就用一個調配中心來支配,調配中心就可以把多出來的資源重新分配。

例如社保問題。怎麼社保呢?不願意生育,把指標轉出去的人,家裡有多少人,就給你買醫療保險、養老保險等國家規定的保險。第二,國家最低的生活保障到終老。第三,承擔他第一胎的孩子上大學的費用。第四,如果他願意去城市居住的,保證他能有35平方的住房,國家政策允許他遷到城市裡。要了指標的這個人,幫他買一個35平方的保障房,就變成他這個人就把戶口遷到了城市。他在農村裡的資源怎麼辦?他在村裡的土地怎麼辦呢?就給幫他買房子的這個人。買了房子的人不能棄耕,可以送給村裡重新耕。屬於國家徵地的前提下,就要無條件無償徵掉。這樣有一個好處,有需求的人有渠道爭取,我想早一點過幸福的日子,有能力供自己的孩子讀大學,有機會進城,過更好的生活。第二胎就讓給國家了,又得到了福利保障。這樣就可以有效補充計劃生育政策,不斷完善它。

李興浩:

國家現在要改造棚戶區,但怎麼做呢?例如13億人中有1億人有生育權,1億人有一個指標。10個人有一個不要指標的人,就有1000萬人。同時如果你有50%進了城,幫他買房子,又拉動了過萬億的城鄉建設經濟。如果還有50%是留在農村裡,50%進城的,或者50%的不會打工的,起碼有500萬的孩子有了母愛和父愛。如果他生兩三個,要出來打工,就把孩子給老人撫養,孩子就會缺少父愛和母愛。如果和父母在一起成長,有正常母愛和父愛的孩子成長會比較健康。同時受過高等教育的也會更多。這樣整個國民的綜合素質就快速提升。

李興浩:

同時要爭取指標的人,獨生子女一直以來家裡六個大人就只有一個孩子,如果多一個孩子,他們之間有競爭就不會懶惰,有競爭會比沒有競爭好。而且家裡大人多一個小孩,孩子的幸福感肯定多一點。同時,這個人進城市,可以找一個家政工、保安做適合自己的事情,如果是本地戶口可以感覺踏實一點。這樣雙方都有好處。因為在自願的前提下,而且具有長期性的,而且立法是國家性的,這樣對未來國人的綜合素質也會有提高,同時也拉動了一下經濟。

李興浩:

如果大家都用心地提建議,完善它的不足,正確的解讀和理解,一定對整個社會的進步有很大的幫助,不管是治安、居住、幸福感、和諧、經濟、綜合素質都有幫助。所以我是從這個角度來看整個這個事情的,我希望大家一起來,更加真誠,幫助它完善,這樣國家更加重視這個事情,能夠達到有效立法、利國利民利大家。

中國網:

希望您的建議得到有關部門的積極回復。我在您的微博當中看到這樣一條,中國家電企業具有全球性的競爭力,卻沒有形成全球性的品牌,始終沒有領導力,大家在海外貼牌就是一個例子,你認為什麼原因造成我國的家電行業沒有形成全球性的品牌?

李興浩:

有兩個原因,一是中國發展的歷史有一段時間,做一個品牌不是一天兩天完成的,在國外因為文化不相同,產生一些關於產品品質等誤會,所以就引起了國外對中國的解讀不是很全面,所以要做一個品牌要花很多的成本。作為一個產品沒有很多錢,很難打開自己國外品牌的市場,投入得不到回報,就不敢冒風險,這是一個原因。

李興浩:

第二,因為中國這個大品牌在世界上的地位不是很大,我工廠生產的產品如果是打到日本,大家都排擠,日本的牌子可以有50%,這樣就變成了很大的威脅,就好銷,如果打著韓國的品牌,他就貴了25%,所以我們要做一個品牌要花很多的錢,所以就變成了我們有製造能力,但沒有品牌力。同時因為我們要做品牌要有一個過程,所以國家提出高端品牌走到國際市場,是為中國的大品牌而做,你試想一下,我們100個地區和國家,國家出錢,全世界每個國家首都都擺一個大展廳,企業通過在這裡擺設展覽,前提是讓他們國家的人旅遊去參觀,重新對中國產品進行認識。

李興浩:

如果我們的品牌一旦上來,我們減少了1%的退稅,可以算一下是多少錢。中國這麼多的產品一起來打中國這個大品牌,所以任何的港口、首都都有中國字,讓世界認可我們中國的東西,因為我們都要打「中國製造」的牌子,讓老百姓認知,這樣我們的品牌就會慢慢地提升。我相信,只要我們堅持把品質做好,我們全中國一起來,所有的企業一起來,我們的產品一定會在世界上建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品牌也會逐步上升。

中國網:

這也是我們大家都希望看到的景象。在您看來,2012年家電市場整體有哪些機遇和挑戰?

李興浩:

我認為,2012年的機遇和挑戰是並存的,因為逐年的庫存比較大,整個經濟的壓力以及人民幣的匯率天天在上升,人民幣在升值,今年的壓力非常大。市場一下子就萎縮,這就是考驗一個企業的承受能力和應對能力。機遇在哪裡?上半年保障房是剛性的,一定要的,因為可以推進下去沒有完全落實。所以按照計劃年底一定可以完成,這個消費就是剛性的,因為以前房地產商為什麼賣這麼多的房子不夠賣呢?因為成了賺錢的工具,現在保障房是必需品,建出來就是用的,所以它是剛性的消費,因此後面就會有一個很大的爆發性。所以整體上,市場不會小,看誰耐得住,這就要看誰的承受能力強,這是並存的原因。

中國網:

志高在2012年有哪些重要的舉措來面對複雜的市場環境和激烈的市場競爭?

李興浩:

我們早就做好了改革,我把每一個事業部都分流下去,基本上中高層都有持股,讓所有的幹部都放棄雜念,專心、用心做好自己的專業,減少不需要的環節,把自己每個負責的部分做好。我在1月1日就把董事長和總裁提上來,因為我們整個團隊都是有專業化的,是研究生以上的年輕、有朝氣的團隊。同時有產品技術的突破,我們已經沉澱了很多年的技術儲備,我以前是一個普通的農村出來的人,重新請一位清華大學博士後做企業,做專業化的道路。就是減少部分環節,以前出了問題,我找到他,現在直接去解決。

李興浩:

第二,我們也是一個行業內超過100億的企業,總裁是最年輕,系統管理和管理領先能夠做到位,這就是一個搭配,這樣就有效地減少了環節。這樣我就在高處看他們。我自己做了18年,他們做了什麼,通過我的悟性我就知道他們在做什麼,在高空更仔細地看清楚我的戰略和他們的配合程度。如果他一下子不理解,馬上就降下來,整合他們怎麼做得更好。同時我把用人控制權控制在自己的手裡,為他們搭建一個平臺。他沒有能力在更高一層表現,我可以扶他一把讓他上去,因為我看得透,看得清晰,更激發了每個人發揮的潛能,同時更看出了對手的優點和缺點在哪裡。這樣更了解消費者的需求在哪裡,對我們的戰略做得更有效,更準確,讓我整個集團的資源整合做到價值最大化,就可以應對更大的困難。

所以我相信,我早就做好準備,我們有這個能力應對困難,而且可以做得越來越好。

李興浩:

我們集團要在五年到十年做到1000億,這是我們要做好發力準備的前景。我們已經建立了工業園的基地,現在每一個地方,比如說在東北我們做櫥電也是前三名,都很高檔次和漂亮,現在在全國各地都播種,等它發芽,成為參天大樹。

中國網:

在1月1日,您剛才也提到了公司高層人事變動,有媒體分析說這是一種「去家族化」,您怎麼看待?

李興浩:

我們不存在去家族化,因為我們整個團隊裡面所有事業部裡面都沒有自己的人做高層。

中國網:

去年12月31日家電「以舊換新」的政策已經畫上了句號,這對志高有很大的影響嗎?

李興浩:

是有一點影響,但是不管怎麼影響,我和同行是一樣的,這個太陽曬我,同行也是這樣,也有影響,也沒有影響,因為我們是同行競爭及看誰做得更好。

中國網:

您對這個國家的補貼相關政策有沒有建議?

李興浩:

我從今年的角度來說沒有什麼建議,我認為他們已經做好準備了。如果能夠做到直流電頻,做為惠民工程的補貼更好,不是農村可以耗電大一些,城市小一些,所以惠民工程既簡單也很有實效。

另外我還想說,計劃生育對每個人都有好處,讀懂他對每個人都有好處。謝謝!

中國網:

由於時間關係,本期中國網「易健特約兩會訪談」就結束了,我是李虹霖,感謝您的收看,下期再見!

相關焦點

  • 史小諾做客中國網直播 暢聊《遇見大咖》背後的故事
    中央電視臺財經頻道《遇見大咖》錄製現場(資料圖片) 中國網訊 (記者張楊)2017年12月20日15:00,中央電視臺節目主持人、財經人物紀錄片《遇見大咖》製作人史小諾來到「中國網直播」的移動直播間史小諾採訪劉強東 (資料圖片) 「你記錄一個企業,對不起,這個企業就是一個人的代表」 作為中央電視臺財經頻道《經濟信息聯播》、
  • 志高空調巨虧7億,李興浩成了...
    虧損遠遠大於收入,這說明企業造血能力已經遠遠不足,企業隨時有關門倒閉的風險。  「志高」歷程猶如過山車志高控股是由李興浩創立的企業,這是一個頗為傳奇的商業人物。從賣冰棍、賣碎布、開酒樓、修空調、再到生產空調,李興浩憑著驚人的商業嗅覺抓住了每一次的機遇,從而實現跨界。  憑藉著維修空調,讓李興浩對於空調的架構瞭若指掌,生產空調的念頭也是水到渠成。儘管如此,李興浩在創業初期也遭遇了各種各樣的難題。
  • 「中國網事·感動2012」年度網絡人物_新華網
    [「中國網事·夢之藍感動2012」網絡人物評選頒獎典禮即將開始,敬請期待。] [13:20] [主持人]各位現場和電視機前的觀眾朋友們,大家好,歡迎收看我們的英雄——中國網事·夢之藍感動2012網絡人物評選頒獎典禮。我是聶一菁。
  • 志高空調巨虧7億,李興浩成了「老賴」
    「志高」歷程猶如過山車志高控股是由李興浩創立的企業,這是一個頗為傳奇的商業人物。從賣冰棍、賣碎布、開酒樓、修空調、再到生產空調,李興浩憑著驚人的商業嗅覺抓住了每一次的機遇,從而實現跨界。憑藉著維修空調,讓李興浩對於空調的架構瞭若指掌,生產空調的念頭也是水到渠成。儘管如此,李興浩在創業初期也遭遇了各種各樣的難題。
  • 中國訪談張曉晨_中國訪談_中國網
    政府官員、專家學者、社會名人、國際友人做客中國訪談,解讀政策法規,闡釋新聞熱點,講述世界風雲,傾訴人生故事。秉承權威、人文、開放、深入的原則,為網友展現不同人生的精彩歷程。    地址:北京海澱區西三環北路89號中國外文大廈B座6層
  • 兩會雲訪談:連線全國政協委員、百度董事長李彥宏
    兩會雲訪談:連線全國政協委員、百度董事長李彥宏
  • 2020年兩會:家電大佬們帶來什麼提案和建議?
    2020年兩會於5月21日在京召開,家電和科技行業的大佬們也帶來了各自的提案和建議。全國人大代表、全國工商聯副主席、TCL創始人、董事長李東生李東生提出了三份代表建議,一份是關於支持中國企業提升全球化經營能力的建議,另一份是關於支持在顯示領域建立核心技術能力的建議,還有一份是關於進一步深化證券市場制度改革的建議。
  • Podcast: International Women's Day Edition Mar 8 2012
    這裡是《歡樂財經》,我是陸遙,本周節目特別提示:兩會進行中,代表委員提案花樣百出,是博人眼球還是「為人民服務?」一起來聽吧!每年兩會,最引人矚目的當然是代表委員們的提案,不知道聽完了下面這些提案,你會作何感想……全國人大代表、志高集團控股董事局主席李興浩建議,建立國家計劃生育指標轉贈平臺,允許有第二胎合法生育指標的公民自願通過平臺轉贈第二胎生育指標。他表示,這一辦法能解決貧窮家庭的生活困難問題,能讓兒童享接受更好的教育。
  • 【落實兩會精神 一把手訪談】劉建華:軟硬兼施 高質量前行
    【落實兩會精神 一把手訪談】劉建華:軟硬兼施 高質量前行 2020-04-25 22: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國網2012中國好教育候選單位:5DS實訓
    導讀:2012年12月28日,中國網教育將在釣魚臺國賓館隆重舉辦中國網中國教育家年會暨2012年度「中國好教育」頒獎典禮。此次活動由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主辦,中國網承辦,以推選年度的「中國好教育」為主題,於11月15日全面啟動,共歷時兩個月,通過億萬網友網上投票和專家評審的方式,共同推選出真正的「中國好教育」。回首2012,你對中國教育有哪些思考和看法?展望2013,你對中國教育又期待哪些改變?「中國網2012年度•中國好教育」頒獎典禮,將為此提供一個盛大的互動平臺,投票推選你心目中的中國好教育,趕快來參與吧!
  • 李克強總理會見中外記者- 2014「兩會」直播 - 中國網
    中國網: 3月13日上午,十二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舉行閉幕會,大會閉幕後,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人民大會堂金色大廳與中外記者見面並回答記者提問。中國網進行文字、圖片、視頻實時報導。敬請關注!2014-03-13 10:03:49中國網: 媒體記者們一大早就陸續來到人民大會堂三樓金色大廳。到早上9點多鐘的時候,金色大廳裡已座無虛席,燈光也已全部打開。
  • 【全國兩會地方談】「三個直達」提升民生「含金量」
    今年以來,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帶來的衝擊和影響,黨和國家及時調整相應經濟政策,明確了相當的救助規模,如今強調「三個直達」,就是進一步從嚴要求確保經濟政策和救助資金真正惠及企業市場主體、惠及基層群眾,確保好的政策不出現空轉、讓普通百姓切實感受到政策溫暖。  「三個直達」刻不容緩,保民生促發展應對嚴峻形勢。
  • 有料公司丨IPO,改名,換帥…2019那些有料的家電企業誰進誰退?
    2019年初,中國家電網初創「有料公司」欄目,以相關家電企業為主視角,多次深入挖掘企業所在行業歷史、發展現狀,資本運營和市場運營情況,以及企業策略執行中的有利因素和不利隱患,也收到了業界各類或好評或建議。
  • 美的格蘭仕入選中國十大家電自主品牌出口企業
    2020年是「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哪些企業在過去幾年裡成績突出?哪些企業在今年的疫情下率先突圍?12月23日,第八屆中國電子家電企業國際化高峰論壇暨2020年中國電子家電出口百強發布儀式在佛山順德舉行,美的、格蘭仕、新寶等順德家電企業在多個榜單上名列前茅。
  • 中國網推出大型實景文化類深度訪談節目「似是故人來」
    中國網推出大型實景文化類深度訪談節目「似是故人來」 2020-07-16 18: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海爾、AQUA雙品牌增幅17% 憑什麼成為日本最具競爭力的中國家電品牌
    自日本全境解除緊急狀態後,疫情出現明顯反彈,日本多家家電企業再次陷入經營危機:線下門店營業時間被迫縮短、入店客流量同比下滑10%以上。與不景氣的線下渠道相對,海爾日本與AQUA雙品牌抓住用戶痛點並積極轉型線上,7月份反增17%,1.5倍行業增速,成為日本最具競爭力的中國家電品牌。
  • 家電企業數位化轉型如箭在弦,先行者美的有何「秘鑰」?
    可以說,疫情在對製造業造成衝擊的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製造業企業數位化轉型的步伐。作為製造業的典型代表,數位化轉型亦被認為是各大家電企業可持續經營的必然選擇,進入存量市場之後,近年來行業內關於數位化轉型的聲音逐漸提升。而如今,疫情更是在成本、利潤、庫存、供應等多個方面對承壓中的家電企業提出了真刀真槍的考驗,倒逼之下數位化轉型已如箭在弦。
  • 王雷:我國已經進入世界家電強國之列
    21日,由人民網財經與奧克斯聯合主辦的「創新助推製造業高質量發展」論壇在浙江寧波舉行,中國家電協會秘書長王雷在論壇上表示,進入21世紀,隨著改革開放不斷深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我國家電行業迎來了蓬勃發展期,國內湧現了大量優秀家電製造企業以及企業家,家電的普及水平和社會保有量大幅提高
  • 破價格戰死結,家電企業還能拼什麼?
    ,使家電企業普遍面臨利潤下滑的困境。在家電市場逐漸回暖的下半年,上半年發展不如預期的家電企業,都想要抓住雙11這個最後"衝業績"的機會,以銷量帶動營收增長,進而降低上半年因行情不好,給企業帶來的負面影響。  不過,對雙11滿懷期望的家電企業們似乎並未能如願。在各家企業都在打價格戰的情況下,更讓原本就不理想的利潤表現更加不如意,這也決定了這種價格戰並不可持續。而家電企業想要打開拼"價格"的死結,還需要在其他方面多下功夫。
  • 兩會花絮:兩會攝影記者包裡的秘密(組圖)
    兩會年年開,年年有新意。除了委員、代表外,兩會上較為搶眼的第三大群體當數記者隊伍了。在記者隊伍中,攝影記者最為搶眼,他們每天背著大大小小的設備奔走在兩會會場,用自己的鏡頭記錄著兩會期間發生的點點滴滴。每個攝影記者都會有一個攝影包,攝影包裡的東西也各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