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經常有粉絲私信小編,問如何才能像大佬一樣四根內存上4600 CL17,並給了我幾張下面的截圖信息。
Z490 AORUS MASTER + I9 10900K+DDR4 3600*4
說起來,我們為什麼要超頻?原因之一是覺得好玩追求刺激,而第二個原因則是覺得自己的設備能超,卻不超著實浪費。 那麼如何超頻呢?本期小編就帶來了BIOS的超頻簡易說明,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其實CPU超頻這東西現在已經變得非常簡單了,只要不是涉及到極限超頻,很多地方已經大同小異,特別是設置這一塊。
當然,我們首先需要介紹一下本期的主角,技嘉Z490 AORUS MASTER,它可是一款定位於次旗艦、做工優秀、供電強大的主板。
是一款標準的ATX大板,主板上顯而易見的地方都有裝甲覆蓋。
▸▸▸供電部分,主板採用的是14+1相數字供電設計,當中CPU核心14相,每相都配備90A的Mosfet,並且在二級濾波電容有採用部分鉭電容,為CPU超頻提供強勁的電力支持。
▸▸▸散熱部分,主板採用第二代堆棧式鰭片散熱器,新的設計有一個特殊的二級結構,使流經鰭片的氣流可以從鰭片的前緣進入,然後由其他百葉窗和鰭片引導,這種設計可以極大的提高熱量傳輸性能,並配備更粗的8mm直徑直觸式熱管強化供電散熱,採用新的製造工藝,縮小熱管與散熱器之間的間隙,大大的提高了熱傳輸效率。
▸▸▸內存插槽部分,主板配備了4根內存插槽,有鋼鐵護甲加固,並且可支持4800MHz+的DDR4高頻內存,採用了內存獨立式布線、SMT內存插槽等設計,可以有效降低電磁幹擾,大幅提升主板的內存超頻能力。
▸▸▸PCIE接口部分。主板上提供了三個PCI-E x16接口,均有鋼鐵護甲保護,上面兩個是由CPU提供的,可工作在PCI-E 3.0 x16或x8+x8模式,同時這款主板在設計時就用上了PCI-E 4.0的用料,布線、時鐘發生器與帶寬控制晶片都是符合PCI-E 4.0規範的,所有CPU直連的PCI-E接口都可以支持PCI-E 4.0,但需要CPU的支持。
▸▸▸M.2接口部分,主板提供的三個M.2接口都藏在散熱片下面,均支持PCI-E 3.0 x4,第一個M.2接口採用了PCIE 4.0硬體規範設計,需要CPU支持,後續可支持PCIE 4.0功能。
▸▸▸後窗I/O部分,技嘉Z490主板全線都配備了一體式裝甲,不會再出現裝機時裝好主板後才發現忘記裝擋板的蠢事,對比Z390主板來說,網絡設備大多都進行了升級,這款主板提供了WiFi 6無線和2.5G有線網絡,用的都是Intel的方案,兩個按鍵一個是清空CMOS,另一個則是Q-FLASH PLUS支持無CPU不開機升級BIOS。
看看如何才能將Core i9-10900K超到5.2GHz。
在BIOS-Tweaker選項中,找到CPU倍頻調整這個選項,把Auto改成52,最後按F10退出並保存就行了。當然這是最簡單的方法,進階一點,就需要我們手動去改CPU電壓。
CPU的電壓控制有多種方法,比較穩定的方法就是使用Override Vcore,也就是手動電壓模式,這時CPU的電壓會固定在你設置的電壓值,基本不會大幅度波動。
CPU Vore Loadine校正這個防掉壓選項最好也手動改一下,不同型號的主板會有不同的適用檔位設置,我們以多次測試的最終結果來看,用Turbo檔位比較適合手動設置的電壓。接下來就需要摸索自己的CPU到底需要核心電壓才能穩定在5.2GHz了,這中間需要反覆的摸索,不斷的修改電壓並運行CPU穩定性測試,中間可能會有多次的藍屏,建議在1.35V到1.3V之間進行嘗試,當然這還得看CPU自身的體質和散熱條件。
省略那些繁瑣的測試,我們以1.356V超到5.2GHz並通過AIDA 64 FPU烤機測試,摸索到這塊i9-10900K CPU的最佳電壓點。
CPU超頻結束後,還有內存可供我們進行調整設置,但對比改時序、壓延遲,一套操作下來,並不比超CPU簡單多少,所以我們還是建議新手玩家可以優先選擇XMP一鍵超頻就完事。
這裡我們藉助兩套高頻內存,技嘉的GP-AR48C19S8K2HU416和威剛XPG龍耀D60G來進行說明,當然這種頻率的內存市場上還是比較少見的,目前比較常見的高頻內存還是DDR4-3200/3600的。
從CPU-Z的截圖能看出這兩套內存基本上規格類似,開啟最高那檔XMP的話頻率都是4800MHz,時序都是19-26-26-46,電壓1.5V。
當然,內存在生產的時候為了適配更多型號的主板,並不是只有一種XMP方案的,所以在BIOS XMP選項中會有Profile 1和2,可供選擇,而2的方案頻率上一般都比1要低一些。
其中需要注意的是,開了XMP之後一定程度上主板的VCCIO與VCCSA電壓會自動加高,這個得看情況改動,大部分情況你其實不需要改,但如果覺得CPU溫度高了許多可以略微向下降一下電壓,但也有例外的情況,如果XMP的頻率非常高的話電壓也有可能不夠。
XMP頻率很高的話也有可能會出現要手動加時序的情況,但這概率很低,真碰到的話先嘗試下先去改tRCD和tRP,加1或者2就行,再不行才去加CAS。
這裡我們先放技嘉和威剛未開啟內存XMP超頻的讀寫測試成績。
可以看到技嘉和威剛的內存默認初始頻率只有2400和2667。
而開啟XMP後最明顯的變化就是,帶寬與延遲都明顯降低了,這有助於提升CPU的性能,遊戲方面如果玩家有高幀數的需求,保存低內存延遲也是非常重要的。
此外如果想進一步降低內存延遲的話還可以在CPU進階設定中試下超Ring的頻率(Ring to core pffset),也就是CPU內部環形總線的頻率,Core i9-10900K的默認Ring頻率是4.3GHz,超到4.7GHz還是比較輕鬆的。
可以看到,延遲提升了2ns左右,CPU頻率最高到5.3GHz,不過再想進一步提升頻率就比較麻煩了。當然如果有更好體質的CPU、內存,手動去壓電壓和時序,或許會有更優秀的成績。
如果你也喜歡電子產品,這波值得關注
點點 「在看」,歡迎各位到搬磚區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