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發傳播動能 綻放梨園新聲

2021-01-10 人民網

來源:《新聞愛好者》

【摘要】在媒體融合背景下,傳統電視欄目《梨園春》受到空前挑戰。電視螢屏豐富的節目類型、激烈的行業競爭與媒介傳播方式的多元化都要求《梨園春》在節目內容和傳播方式上與時俱進。電視節目高品質的內容是核心競爭力,成熟、多元的宣傳推廣也是增強節目吸引力,增加受眾關注度的必要手段。《梨園春》通過對欄目自身內容和傳播方式的融合創新,使得戲曲的聲音沒有淹沒在大量的信號中,走出了一條傳統媒體的創新發展之路。

【關鍵詞】梨園春;融合傳播;傳統戲曲;內容;受眾

2018年6月24日,《梨園春》千期盛典在河南廣播電視臺的演播大廳精彩亮相。作為河南衛視一檔以中國傳統戲曲為主要內容的綜合性欄目,《梨園春》已經開播24年,成為全球電視黃金檔持續播出最久的傳統戲曲欄目。24年來,《梨園春》在媒體相互博弈、競爭的大潮中,緊跟時代脈搏,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強化內容,及時調整傳播戰略,不僅將中華民族的傳統藝術更為廣泛地傳播,使我們的傳統文化不斷普及和傳承,還探索出一條融合傳播之路,拓展了生存發展空間,成功地贏得了市場和口碑,在中國傳媒史上具有深遠的意義。

一、在媒體融合、媒介發展形式變化中,《梨園春》打好「內容」這張王牌

多年來,《梨園春》一直堅守著向節目本身要質量的宗旨,靠著不斷的堅持和創新,在節目內容和形式上穩中求變、固本求新、調整突破,提升了欄目的品位,擴大了欄目知名度,以「內容為王」來應對新媒體衝擊和媒體融合的挑戰,並成功突圍,贏得了觀眾。

(一)做好節目內容,弘揚傳統戲曲文化

《梨園春》從開播以來,在節目中注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寓教於樂,培養了受眾的文化傳承意識。在追求時尚文化的潮流中逆勢而上,樹起了一面宣揚傳統文化的大旗,成為中國電視戲曲節目的常青樹。

作為河南的文化名片,豫劇因為地域的局限性,限制了它的傳播範圍,這也是所有地方劇種面臨的問題。《梨園春》的出現,讓豫劇這個傳統劇種搭上了現代傳媒的快車,讓全國電視觀眾通過現代傳播手段體味到了豫劇之美。在《梨園春》的舞臺上,不僅有名家名曲名角,更有業餘選手帶來的精彩唱段。不僅有豫劇,也有京劇、黃梅戲、越劇、秦腔、晉劇、評劇等劇種,多個地方劇種也讓《梨園春》的傳播地域多點開花,受眾遍布天南海北。開播24年來,全國共有20萬人參加了《梨園春》戲迷擂臺賽海選,數千人次成功登上擂臺,實現夢想。戲迷擂臺賽不僅挖掘了戲曲後備人才,擴大了戲迷基礎,也活躍了戲曲市場,讓傳統戲曲在市場條件下良性發展。

此外,《梨園春》還舉辦了烏魯木齊戲曲周、北京戲曲周等活動,併到美國、澳大利亞、南美等地巡演,成為外國人了解河南、了解中國文化的使者。為培養更多的年輕戲曲人才,《梨園春》還舉辦了「薪火相傳梨園情拜師大典」,眾多年輕戲曲演員向戲曲名家拜師學藝,投身戲曲傳承事業。2017年6月,《梨園春》響應河南省「戲曲進校園」活動,推出「校園練戲生」活動季,閃耀了全國螢屏,把文化傳承帶到了新的高度。

在《梨園春》千期盛典研討會上,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宣傳司司長高長力評價「《梨園春》是堅守傳承的一面旗幟」。在傳統戲曲遭遇發展困境的情況下,它以豫劇為核心,站在大戲曲觀的角度,踐行國家文化發展戰略,為中國傳統戲曲提供了現代化的展示平臺。

(二)做好細節體現,呈現戲曲視覺盛宴

傳統藝術結合現代視聽技術,誕生了電視戲曲節目。媒體融合時代,做好內容與細節的展現,對節目質量的提升至關重要。《梨園春》的錄製現場綜合運用了音樂、文學、影視等各種形象化的表現手段,以豐富多彩的內容,調動受眾的視覺、聽覺,增強自身的感染力。從舞臺到觀眾,從燈光到音效,從主持人的服裝到評委的眼神,無不處處體現了精心二字,在鏡頭語言的組織切換上實現了全面豐富的立體呈現:視覺上契合戲曲的起承轉合,既有大氣磅礴的畫面,也有小橋流水的婉約,由表及裡由內向外充盈豐滿。

第一,藉助細節渲染氣氛。比如在張曉英、程誠、趙靚、關楓表演的由豫劇《花打朝》改編的豫劇小品《吃魚》裡,導播用近景和特寫抓取演員的面部表情動作,用中景、大景體現演員誇張豐富的肢體動作,並在表演過程中及時抓取觀眾不同的細節反應,如:張澤群下意識的吐舌忍俊不禁、小香玉指著臺上開懷大笑,現場觀眾或捂嘴淺笑、或捧腹大笑、或交頭接耳後的會心一笑,這些對現場觀眾每一瞬的細節捕捉,配合著臺上演員賣力的表演,把現場歡樂的氛圍完整而又豐滿地呈現出來。

第二,藉助細節表達情感。《梨園春》804期「20年擂主爭霸賽」節目現場,77歲老人曲躍星時隔14年再度登上舞臺打擂,從曲躍星張嘴演唱開始,鏡頭就運用大量的特寫來鋪陳觀眾以及評委的反應,潘長江驚訝地張開嘴巴流露出不可思議的表情繼而眉頭緊鎖被老人的情緒感染;虎美玲時而眉頭微皺、時而眼含熱淚,時而情難自抑地手抵下巴;小香玉歪著頭眼睛溼潤,時而單手打著節拍,時而雙手豎起大拇指……評委們所有細微的情緒都被捕捉,此時曲躍星的演唱被渲染得五味雜陳,讓觀眾的情緒也隨之波動。當曲躍星曲終鞠躬的那一刻,主持人龐曉戈帶著哭紅的雙眼和顫抖的聲音上臺,此時鏡頭依舊以近景、特寫為主,老人緊鎖的眉、主持人顫抖的手、難以自制的抽泣以及兩人兩次深深的擁抱,無一不透露出溫情與感慨,也讓觀眾沉浸在這濃濃的情感中無法自拔。

第三,藉助細節升華主題。《梨園春》的舞美曾經獲得「中廣協電視美術創優設計一等獎」。古樸戲樓、小橋流水、露臺迴廊……讓演員在這樣一個情景裡更好地融入。在電視螢屏上,畫面是為了更好地服務於內容。這些細節呈現在電視屏幕中,不但彰顯了《梨園春》的審美品位,也更為深刻地升華了戲曲主題,顯示了《梨園春》戲曲節目更強大的文化引領。

(三)做好價值引領,體現媒體社會擔當

傳統和現代是兩個價值判斷的坐標軸,而時代的主旋律與正能量則是內容的價值引導方向。《梨園春》開播以來,組織的賑災義演、愛心幫扶公益主題活動持續不斷,如「百名擂主愛心在行動」系列晚會、「心連心」慰問演出等,均體現了欄目的社會擔當。《梨園春》利用戲曲名家和明星擂主的社會影響力和號召力,讓公益獲得更多人的關注,變得更有分量。

在「戲迷擂臺賽」板塊中,各個階層不同的受眾在擂臺面前聚集,這些人不僅愛好戲曲,而且都是有故事的人。第696期,25歲的鶴壁煤礦工人周雷達成功守擂贏得「三連冠」,而他在生活中是一個每天在地下千餘米深處作業的挖煤工人。在艱辛枯燥的工作之餘,學習戲曲成為周雷達唯一的樂趣。在《梨園春》的舞臺上,這個普通的基層勞動者用堅持和熱愛實現了自我價值。煤礦工人周雷達、農村大叔曲躍星、一線民警孫帥、酒店經理李新武、抗癌明星劉鳳彩、大學在校生韓鵬飛……這些普通人的奮鬥經歷與境遇更能引起觀眾的共鳴。通過「戲迷擂臺賽」,《梨園春》將傳統戲曲文化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很好地融為一體,做到了講好中國故事,為時代放歌。

2018年恰逢中國改革開放40年,《梨園春》欄目推出了名為《中國真有戲》的系列節目展演。節目以「訪談」的形式,對豫劇《焦裕祿》《堯山情》《王屋山的女人》《全家福》等一大批弘揚時代主旋律、反映改革開放40年人民生活變化的優秀劇目進行了回顧,讓觀眾在戲曲中感受到「改革開放的中國,真的有戲」。

多年以來,《梨園春》的節目內容凸顯了價值引領,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也使得《梨園春》在電視娛樂流俗中顯示了傳統媒體的社會責任。而在融媒體的複合傳播過程中,更是實現了欄目品牌的溢價。

二、在媒體融合背景下,《梨園春》做好融合傳播的動勢

簡單地說,融合傳播就是多樣化傳播。其特點是信息來源多元化,信息適配多終端,兼容多渠道。在融合傳播過程中,其核心是資源的多維度開發和高度共享,通過獨特的加工方式和品牌運作,滿足用戶的精準需求,提升媒體的美譽度和知名度。融合傳播為《梨園春》插上了網際網路的翅膀,其傳播力和影響力都被重新定義。

(一)《梨園春》互動的雙向傳播,提高了受眾的黏合度

融媒體時代,媒體逐漸趨於社交屬性,傳播方式由點對面改為多點對多點傳播。受眾開始主動接收信息,參與互動,並成為節目的傳播者。《梨園春》通過各種方式板塊加大受眾面的同時,積極與受眾互動,受眾與受眾之間、受眾和節目之間的吸附性和黏合度不斷加強,節目傳播範圍更加寬泛。

《一起唱戲吧》讓普通的草根戲迷能夠無門檻地參與節目,共享舞臺,讓他們和自己的偶像零距離接觸,圓了同臺飆戲的夢想。《校園練戲生》攜手戲曲名家、文化學者,與全省各級各地各學校的師生展開交流互動,通過經典劇目展演、戲曲知識普及、戲曲表演體驗、學生擂臺等豐富多彩的形式寓教於樂,引導青少年學生「看戲、懂戲、愛戲、唱戲」,向他們傳遞戲曲藝術和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第999期的《梨園春》更是以「真情久久久相隨,千期梨園正青春」為主題,舉辦了粉絲節特別節目。節目開播以來,《梨園春》的受眾忠誠度始終居於高位,受眾黏合度不斷增強。

(二)《梨園春》終端的碎片化傳播,增加了受眾的共鳴點

移動互聯時代,受眾的收視習慣更趨向於多屏互動、快速收看。快節奏的生活方式也使受眾接收信息的時間呈現了「碎片化」,所以短視頻和微視頻的「碎片化」傳播便可以使受眾隨時隨地更精準地被某一環節吸引,產生共鳴,進行再次傳播,這種碎片式的傳播可以把內容從「專業生產到用戶再造」,進而整合所有資源,帶熱新媒體傳播。

《梨園春》每年平均舉辦30場定製活動,覆蓋省內和國內多個地市,影響廣泛。海選不僅讓觀眾滿意稱道,還選出了一大批優秀的戲迷選手。而碎片化傳播在海選過程中的作用是重大的,選手的個人簡介視頻,比賽精彩片花以及場外花絮,這些時長短小、內容精練的視頻被受眾在網絡社交平臺進行個性化以及分眾化傳播,受眾會主動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內容,並無意識地對這些內容進行「議程設置」,這些內容也會隨著受眾的喜好進入他們的「朋友圈」,被不同的受眾群體接收。

(三)《梨園春》臺網一體的線上線下傳播,擴大了在受眾中的影響力

每年下半年,《梨園春》都會全力打造本年度的「擂響中國」全國戲迷擂臺賽。從2016年起,《梨園春》首次將節目APP和比賽融合在一起,開啟了《梨園春》網際網路全民參與時代。海選所到之處現場有上萬人參與,通過直播觀看的觀眾每場有兩萬多人次,線上線下,擴大了節目影響。

2016年,《梨園春》舉辦了「中國豫劇百團爭霸」青年演員電視大賽總決賽。這項大賽共吸引全國百餘家專業院團的一千多名青年演員參與。播出季通過現場直播、場外客戶端投票和微信「搖一搖」等方式,同步互動來提升節目的推廣和受眾的深度參與。這種傳播方式不但讓豫劇在全國最高的舞臺獲得全國觀眾關注,更是影響了一代豫劇的新生力量,同時吸引了更多的年輕受眾關注戲曲。2018年,在《梨園春》千期盛典開播之前,《梨園春》和河南衛視官方微信在新媒體上發起了「說說你與《梨園春》的故事」徵集活動,近萬名觀眾通過微信、微博、網絡留言、書信等方式,寫下了他們和《梨園春》的故事。據不完全統計,《梨園春》欄目同名客戶端和官方微信公眾號的粉絲規模達到50萬,融合傳播充分擴展了欄目的受眾範圍,提高了欄目在年輕受眾中的影響力。

(四)《梨園春》打造自己的品牌明星,引起裂變式傳播

一直以來,《梨園春》都致力於培養年輕受眾。精品賽事「少兒戲迷擂臺賽」,推出了秦夢瑤、張玟、孔瑩、牛欣欣、鄧鳴賀、張楚怡等全國知名的戲曲小明星。這些戲曲明星擁有大量粉絲,他們的優異表現影響了無數少年兒童投身戲曲,儲備了戲曲後續人才資源。而對於一個電視欄目來說,主持人也是影響欄目核心競爭力的重要因素。多年來,《梨園春》不僅培養了大量的戲曲明星,更是打造了自己的明星主持人。主持人倪寶鐸和龐曉戈在戲迷中擁有大量的擁躉,他們的影響力不亞於戲曲明星。以主持人龐曉戈為例,從1999年登上《梨園春》舞臺至今,她以端莊大氣、清新自然的主持風格和靚麗的外表成為《梨園春》不可缺少的一道風景,並多次代表河南主持人參加央視重大直播活動。如今,她已成為《梨園春》的代言人,河南戲曲的代言人。而在之後參與主持的關楓、程誠、趙靚等,也都是「自帶流量」的知名主持人。在新媒體環境下,這些主持人和戲曲明星不但擁有現實的支持者,同時在社交媒體上也擁有大量粉絲,他們之間相互關注,在融合傳播的平臺中產生了聚合效應,並發展為裂變式的傳播,極大地擴展了節目的影響範圍。

2017年,河南電視臺和河南人民廣播電臺合併成立新的河南廣播電視臺。2018年6月,《梨園春》舉辦的「千期梨園正青春」千期開播盛典通過廣播和電視並機播出,節目進行當中還邀請參與節目的名家和粉絲走進電臺的直播間,這也是河南廣播電視臺成立後,首次進行節目融合製作與傳播。未來,隨著傳播手段的不斷變化和媒體融合深度的不斷加強,《梨園春》必將煥發出全新的生命力。作為一檔融合傳播欄目的成功案例,我們期待著《梨園春》繼續深耕細作,堅持創新性的發展和創造性的轉化,推動節目創作向時代化和現代化提升,為受眾提供精準化服務,全方位立體化地展現傳播內容,在競爭激烈的多屏時代永葆青春!

(作者單位:鄭州電視臺)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相關焦點

  • 激發新動能 展現新作為
    激發新動能 展現新作為 湖南省永州市非公有制經濟組織黨建工作取得明顯成效□ 周青雲 義宗雲本報記者 王融國2017年3月,中國共產黨永州市非公有制經濟組織綜合委員會正式成立,這是湖南省首批依託市場監管部門成立的非公黨建工作專設機構之一。
  • 流行金曲排行榜新聲力量集結號2019年度盛典圓滿收官
    流行金曲排行榜新聲力量集結號2019年度盛典1月11日在北京圓滿收官落幕,盛典當晚星光璀璨,眾多知名音樂人、流行音樂製作人、歌手出席盛典。媒體和觀眾粉絲們共同見證2019年新聲華語樂壇的巔峰盛況,勁歌熱舞的視聽享受讓當晚盛典高潮不斷,氣氛熱烈。各大獎項得主揭開面紗,實至名歸。
  • 流行金曲排行榜新聲力量集結號 2019 年度盛典圓滿收官
    媒體和觀眾粉絲們共同見證 2019 年新聲華語樂壇的巔峰盛況,勁歌熱舞的視聽享受讓當晚盛典高潮不斷,氣氛熱烈。各大獎項得主揭開面紗,實至名歸。 2019 年,是華語音樂復甦與發展的一年,更多原創音樂人,新聲力量開始嶄露頭角,用心打造的作品廣為傳播。新聲力量的多元化不再局限於口水歌和抒情歌曲,依託於各大音樂平臺和節目的支持,Rap、R&B、古風、戲腔等元素被新聲力量們傳唱出來,讓華語音樂變得更加多元化,更加豐富多彩。
  • 高新啟林多措並舉優化營商環境 激發實體經濟新動能
    對接扶持政策,壯大發展新動能。積極對接相關部門,獲取國家、省、市、區等相關扶持政策,並第一時間下發至入駐企業,通過開展培訓、宣講會等形式,鼓勵、引導、協助企業項目申報,獲得政策扶持,加速企業發展。2020年以來,高新啟林已通過發放政策文件,協助了20餘家入駐企業進行項目申報30餘次,幫助入駐企業獲得各類政策扶持50餘萬元。聚合服務資源。
  • 臺灣旺報:激發兩岸新動能 避免臺灣被邊緣化
    激發兩岸經貿協商新動能  《中國時報》評論文章說,兩岸重啟經貿協商,不只是形式上的開會,而是雙方有實質共識,能夠針對有交集的部分找到新的突破口。時值臺灣選舉將屆,今年內幾無機會復談,那麼兩岸更有充裕時間為明年重啟協商做好準備。
  • 《神鵰俠侶2》手遊聯動北京京劇院,打造「梨園京韻」新江湖!
    《神鵰俠侶2》手遊率先做出了嘗試,6月24日,「梨園京韻」新資料片推出,帶你領略不一樣的國風新江湖。當武俠遇見京劇!《梨園京韻》把金庸武俠搬上戲劇舞臺傳承經典,是歷史賦予我們的崇高責任。作為走在前沿的網際網路行業,完美世界研發的《神鵰俠侶2》手遊聯動國家級重點京劇院團北京京劇院,推出「梨園京韻」資料片,並傾情打造《梨園京韻》京劇短片。《梨園京韻》將金庸的武俠小說搬上了戲曲舞臺,讓京劇與武俠兩種典型的中國文化相互融合,並藉助《神鵰俠侶2》手遊為載體,以京劇的形式重新演繹江湖俠情。這在中國戲曲史上還是第一次。
  • 村黨支部書記「大比武」 激發鄉村振興新動能
    楊安鎮黨委書記蔡文峰說,「黨委『擺擂』、支書『比武』是鎮裡創新鄉村振興工作考評、加強黨員幹部教育管理的新模式,其關鍵就是抓住支部書記這個特殊群體,激活基層黨建,放大頭雁效應,激發鄉村振興的新動能。」「今年,俺們王屯村集體經濟發展在全鎮出了彩,這是支書大比武帶來的鄉村振興新動能。」王屯村黨支部書記劉子遠感同身受。「過去關起門幹工作,幹好幹孬一個樣。現在有了大比武,實地看、現場評,鎮裡對黨支部書記抓得緊、考得嚴,別說不幹,就是追著幹還怕慢了。現在,每個村都相互較勁,黨員群眾們也幹得越來越起勁兒了。」
  • 綻放歌者魅力 華為音樂「肆FUN新聲」創作沙龍以歌會友
    綻放歌者魅力 華為音樂「肆FUN新聲」創作沙龍以歌會友 2019年12月14日 18:16作者:網絡編輯:宏偉   2019年12月7日,由華為音樂舉辦的
  • 百年梨園梨花開!
    這個「五一」,不來長春蓮花山百年梨園看看,整個春天都會辜負了。5月3日,百年梨園內的梨樹們競相綻放,一簇簇、一團團,如雪如雲,與遠山、近水和白牆紅瓦形成一幅村居圖。梨花園裡千樹雪山門處,有工作人員掃綠碼,檢測體溫。
  • 賞梨園風雅 傳經典文化
    1月4日晚,2020年南寧市新年戲曲晚會在邕州劇場舉行,近千名觀眾歡聚一堂,共賞盛世梨園。 晚會以「強首府新徵程繪小康新畫卷」為主題,由「璀璨梨園」「不忘初心」「綻放絲路」「傳承薪火」四大篇章組成。「璀璨梨園」篇章通過「生、旦、淨、末、醜」行當展示,呈現了武生、花旦、小旦、青衣等戲曲藝術形象,演繹呂布與貂蟬傾慕相愛、刁蠻公主戇駙馬等經典故事,精彩展現了戲曲的獨特魅力。
  • 長春蓮花山百年梨園梨花開【組圖】
    這個「五一」,不來蓮花山百年梨園看看,整個春天都會被辜負了。3日,百年梨園內的梨樹們競相綻放,一簇簇、一團團,如雪如雲,與遠山、近水和白牆紅瓦形成一幅村居圖。 山門處,有工作人員掃綠碼,檢測體溫。一切沒問題,就可以進入百年梨園暢遊了。 跨過山門,空氣中氤氳著淡淡的梨花的香甜氣息,沁人心脾。在廣場上,立著百年梨園的愛情故事。
  • 梨園璀璨紅白花 連聲玉韻發新芽丨連德志粉絲趴11月21日精彩綻放!
    梨園璀璨紅白花 連聲玉韻發新芽 由河南廣播電視臺生活事業部月陽工作室策劃推出的「著名乾旦演員連德志粉絲趴」11月21號下午兩點鄭州碧桂園社區精彩綻放!
  • 零零後的孩子,唱新聲代的歌 《中國新聲代》第三季7.11強勢回歸
    6月24日下午13點,由361°童裝和果倍爽聯合冠名的《中國新聲代》第三季新聞發布會在湖南廣電中心500平米演播廳舉行,新聲老師李治廷、炎亞綸領銜13位明星大咖出席了節目的新聞發布會,並和第三季率先亮相的12個新聲孩子們「搶聲」互動。金鷹卡通衛視頻道總監羅嵐致詞並與在場的所有領導嘉賓一起見證了零零後燙金唱片的「蛋生」。
  • ...我市網絡銷售額達646億元,同比增4.7%——激發新動能,走穩線上...
    1-11月,我市網絡銷售額達646億元,同比增4.7%——激發新動能,走穩線上商務之路 2020-12-21 09:23:29 來源: 南通網 隨著全球經濟數位化發展,線上商務風口正熱、業態尚新。
  • 《運動吧少年》今夏火力全開,舒華助力少年激發澎湃動能
    舒華將為少年選手提供訓練健身器材,助力提升運動表現和激發新時代中國少年的澎湃動能。
  • 老牌戲曲節目「牽手」全民短視頻平臺,快手、梨園春合推「梨園快手...
    8月22日下午,作為快手聯合河南衛視《梨園春》欄目共同推出的「梨園快手秀」系列活動的高潮部分,《梨園春》走進洛陽欒川並推出大型演出「美麗鄉村唱起來」,整場演出通過快手帳號「梨園春官方」(快手號:HNTVliyuanchun)進行同步線上直播。直播過程中,畫面在「節目表演」和「直播賣貨」兩個現場進行切換。
  • 宣傳新思想 激發新動能 取得新突破——人民日報社2018年兩會報導...
    原標題:宣傳新思想 激發新動能 取得新突破   今年的兩會,是在特殊年份召開的大會,舉國關注,全球矚目。按照中央要求和報社編委會統一部署,在兩會報導領導小組的直接指揮下,人民日報兩會報導工作圓滿完成了各項既定任務,實現了今年重大報導的首戰告捷,並在多個方面實現了創新、突破和超越。
  • 中部戰區空軍雷達某旅:「紅色基因傳承譜」激發官兵打仗動能
    如何通過建立「紅色基因傳承譜」激發官兵打仗動能?他們開展「戰史、戰例、戰將、戰鬥英雄」學習傳承活動,遴選優秀官兵走上講臺,透過一件件實物、一份份榮譽,講述雷達站奮鬥史,緊抓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等「傳家寶」的接續傳承,銘記戰鬥歲月增強自豪感;廣泛開展「制勝強敵大家談」軍事民主活動,鼓勵官兵發揮首創精神,集聚智慧力量,激發備戰熱情。在該旅某部視訊大廳裡,「最可愛的人——我和強敵的世紀較量」老兵訪談節目正在熱播。
  • 《我是唱作人2》準決賽隔壁老樊淘汰 新聲賽道來襲餘佳運獲內投第一
    而隔壁老樊《綻放》不敵補位唱作人Tizzy T《呼吸》,最終遺憾淘汰,無緣總決賽舞臺。而隔壁老樊的《綻放》寫給心懷夢想的自己,雖然大膽嘗試「深夜電臺」式朗誦到演唱的遞進,卻最終不敵Tizzy T,遺憾離開唱作人舞臺。
  • 8年長壽綜藝《歌手》:綻放「新聲」陣容,正是當打之年
    首先,最直觀的就是名字的變化,2020年的節目名稱叫做《歌手·當打之年》,當打之年給人非常年輕熱血的感覺,今年站在《歌手》舞臺上的,都是年輕血液的力量,在陣容上,有很多都是觀眾不太熟悉的歌手,今年的《歌手》,綻放的是新聲代的陣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