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網報導,北京時間12月17日1時59分,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安全著陸,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中國領導人發來賀電,讚揚這是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攻堅克難取得的又一重大成就,標誌著「中國航天向前邁出的一大步」。世界多國航天機構和專家都為中國航天成就點讚,並期待與中國合作。
路透社對此評論稱,此次任務的成功完成使中國成為繼美國和蘇聯之後第三個將月球樣品帶回地球的國家。法新社稱,嫦娥五號攜帶月球樣品成功返回,標誌著中國航天計劃邁出新的一步。此次探月任務實現了中國航天技術突破的多個新的第一:第一次月面採樣與封裝、第一次月面起飛、第一次月球軌道交會對接、第一次帶樣返回等。
除此之外,在中國取得這一成就後,美媒也終於認清了現實。《紐約時報》報導稱,「中國的探月項目不只是在展現太空技術和民族自豪感,中國正在以月球為起點推動太空探索——現在把探測器送上了月球,未來有一天就會實現載人登月。」美國廣播公司引述華盛頓大學空間科學中心科學家喬立夫的話稱,嫦娥五號帶回的月球樣品將有助於人類填補關於月球10億年到30億年間歷史的空白,而且還將提供關於月球上有經濟價值資源的線索。
事實上,在很長一段時間,美國都對中國進行航天領域的封鎖。從2011年開始,美國國會就出臺了相關法律,禁止NASA與任何中國實體合作,甚至禁止中國遊客進入NASA設施,從而將脫鉤推向極致。此外,在川普政府時期,更是針對中國下達了一系列的禁令,並多次鼓吹要和中國「脫鉤」。
但這次中國航天的成功,無疑是給川普當頭澆下涼水。英國《金融時報》對此發表文章稱,「往返月球,中國研發正超越美國」。該文章指出,在美國實現載人登月後的幾十年裡,美國在創新思想上的投資日益減少。同時,中國對科研的投入大幅增加。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的一位官員在新聞發布會上評論說,2019年的初步數據表明,目前中國的研發支出總額已超過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