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冷兵器中,劍被稱為兵中之君。在刀尚未普遍用於戰場之前,劍是戰場上短兵相接的主要兵器。在古代兵器譜中,有八大兇劍,甚稱劍中邪器。《廣雅.釋器》:「斷蛇、魚腸、純鉤、燕支、蔡愉、屬鏤、幹勝、墨陽,並稱名劍」這八大兇劍比「古代十大名劍」更為霸道。
第八把:墨陽:此劍最為兇邪,相傳劍氣遮天蔽日,劍出天地始昏,故名「墨陽」。墨陽劍乃是由純黑玄鐵製成,劍成時猛地爆出一蓬黑色烈芒,狀如墨陽。於是,此劍由此得名。墨陽劍自古以劍性剛勁、寧斷不折著名。其劍格平直,劍首微凸,劍身長三尺四寸、寬兩寸一,劍脊處最厚達半寸,通體墨黑無光,乃是春秋時代劍法大師墨子的配劍,雖然未在上古十大神兵之列,卻是武林劍法世家墨家的傳家之寶,價值連城。
第七把:幹勝:此劍亦不知出自何人之手,相傳此劍勝過幹將劍,故名「幹勝」,此劍劍出必殺人,嗜血方入鞘。
第六把:屬鏤:此劍出自何時,何人所鑄已無考,相傳此劍鏤金斷玉,故名「屬鏤」。屬鏤之劍是春秋時期吳王夫差的寶劍。此劍之有名,不在其削金斷玉,鋒利無比,而是因為此劍之下,纏繞著兩縷忠魂。第一位死在此劍之下的是忠臣伍員伍子胥,第二位死在此劍之下的是越國忠臣文種。
第五把:蔡愉:此劍出自何時、何人所鑄已無考,相傳此劍削鐵如泥,殺人不見血。
第四把:燕支:此劍為一把嗜血之劍,亦為一把邪劍,因此劍欲殺人時劍身泛出紅光,故名「燕支」。
第三把:純鈞劍。春秋鑄劍師歐冶子所鑄,為銅錫合煉而成。此劍是繼湛盧劍之後,歐冶子鑄的第二把劍,它的顏色如芙蓉一般,紋路如星辰排列,光澤如一潭清泉,劍面如青亮巖石,材質如數九寒冰,劍氣陰森,可傷人。
第二把:魚腸。為鑄劍大師歐冶子為越王所制,甩越王佩劍,劍出必殺人,後專諸以此劍刺吳王僚,劍出吳王僚死,專諸亦死,故稱此劍為勇絕之劍。
第一把:赤霄。漢高祖劉邦斬蛇之劍,又名斷蛇劍。《廣雅.釋器》:「斷蛇,劍也。」王念孫《疏證》:「《西京雜記》云:『漢高帝斬蛇劍,劍上有七採珠、九華玉以為飾,刃上常若霜雪,光採射人,蓋即《廣雅》所謂斷蛇也』。」此劍飾有七彩珠、九華玉,寒光逼人、刃如霜雪,漢高祖劉邦憑此劍斬蛇起義,開創帝業,建立漢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