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20抖音音樂生態數據報告》,讀短視頻於音樂行業之影響

2021-01-10 中國青年網

  

  近幾年,伴隨短視頻相關話題成為諸多音樂行業論壇都紛紛提及的熱門議題之一,短視頻對於音樂產業的巨大影響力已是不爭的事實。且與此同時,音樂產業的環境也在隨之發生著一系列變化。

  第一、就音樂行業整體來看,從消費端到生產端,短視頻正在進一步對音樂產業發展產生更深入的影響。這已是一個新的時代,而行業玩家們也在尋求在新時代建立新玩法的答案。

  第二、對音樂人來說,相對自主、便捷的網際網路平臺,讓音樂創作者之間的競爭更激烈,魚龍混雜之下,優質音樂人需要通過更有效的方式被看見、被助推。

  第三、音樂消費端,小眾音樂不斷崛起以及消費平臺、方式更加豐富的推動,使得聽眾口味變得愈發多元化、場景化。

  快速且新鮮的環境變化更加引起了人們對於短視頻音樂生態的好奇。尤其是截至今年8月,包含火山版在內,日活用戶已超6億的抖音,憑藉其從線上到線下,從B端到C端對於音樂領域的深耕,成為了被音樂行業研究與討論短視頻如何影響音樂行業發展相關課題的重要對象。

  在近日,抖音最新發布了一份《2020抖音音樂生態數據報告》(下稱:《報告》),從音樂作品、音樂人、音樂消費這三大維度對其平臺音樂生態進行了客觀的數據向呈現。而透過這份報告,關於抖音的音樂生態現狀如何,未來抖音音樂將如何繼續影響音樂產業,音樂短視頻產業的最新趨勢有哪些等問題,我們或許能夠從客觀數據解讀中找到答案。

  音樂人與音樂作品:百花齊放

  在版權市場日漸成熟的前提下,除外部音樂版權授權之外,自身平臺音樂人的挖掘與打造已經成為各大音樂流媒體平臺與短視頻平臺之間的共識,抖音自然也不例外。

  根據《報告》所呈現的今年1月至7月半年期間的平臺數據,整體上有三組值得我們關注:

  

  音樂人方面,抖音平臺音樂人入駐數量增長近3萬;粉絲量方面,抖音音樂人漲粉累計超3億,其中,漲粉量前50名的音樂人中,人均漲粉量超628萬;播放量方面,排名前10 的爆款歌曲總播放量高達945億,換言之,該數值相當於全中國每人播放67次。

  作為一份半年期的成績單,這顯然足夠亮眼。那麼,這些數據產生的原因是什麼?

  一方面,是各項長期性音樂計劃推出、落地、升級的效果體現。

  2018年,抖音發起「抖音看見音樂計劃」,標誌其開始著力扶持國內原創音樂。2019年,該計劃進一步以半命題形式為音樂創作定製熱門內容,開啟多元音樂生態。根據抖音公布的創作者扶持結果顯示,2019年,共有超2200萬人在抖音上獲得超417億元收入。

  2020年,進入第三年的抖音看見音樂計劃從導師陣容、流量、賽制設置三大方面進行升級,並開啟音樂人億元補貼計劃,給予不同風格音樂人更大扶持力度的同時,提升用戶的參與體驗。

  此外,除了目前正在進行中的商業化推歌模式外,抖音在今年新開啟了服務人群直接面向整個音樂圈的短視頻歌曲宣推計劃「造音行動」。

  

  抖音上以《他只是經過》為BGM的部分視頻

  近期爆火的歌曲《他只是經過》,便是出自於該項目。數據顯示,《他只是經過》在抖音平臺上歌曲累計播放量已達42.3億,視頻投稿總數達207萬。且值得注意的是,僅僅在四個月之前,這首歌都還只是像大多數音樂作品一樣,沉在網際網路音樂平臺的「海底」,等待被發現。

  另一方面,半年內各項數據增長背後,也離不開疫情使網際網路用戶市場激增,各行業掀起直播浪潮的背景下,抖音短期內頻繁推出的線上音樂項目的助力。

  以DOULive直播活動為例,該項目中,抖音攜手數十位華語樂壇歌手舉辦了逾80場音樂直播。將音樂、影視、綜藝等大量文娛內容與直播場景相結合,為處於探索初期的音樂直播,提供了一定的創新思路和參考意義。

  《報告》顯示,上半年,平臺音樂人直播次數超204萬次,共吸引超98億用戶觀看。而多達124場的官方線上音樂會,則累計共吸引了超4200萬人次觀看。

  

  顯然,演出停擺的2020年上半年,線上直播不僅成為音樂人的主要營業方式,同時也為宅家用戶們開啟了多元娛樂生活的「雲入口」。

  而除整體數據外,短視頻平臺音樂生態的核心——音樂人與音樂作品的特徵也同樣值得關注。

  音樂人方面,當下,不論對於流媒體平臺還是短視頻平臺而言,音樂人年輕化已是行業的大趨勢。在抖音,年輕音樂人亦是其龐大用戶群體中的重要部分。《報告》顯示,其平臺內的30歲以下抖音音樂人佔比已過半,達51.2%,且仍舊處於迅速發展階段。

  音樂作品方面,不僅原創音樂在平臺內受到關注,原創音樂內容總投稿量超6000萬。還值得注意的是,抖音平臺內的整體音樂內容風格已十分多元。

  《報告》顯示,目前抖音站內共已覆蓋多達18種音樂類型,這意味著在用戶群體喜好有差異、短視頻場景多以及抖音看見音樂計劃對於多種音樂風格的扶持的共同作用下,「多元化」正在成為抖音音樂生態最突出的關鍵詞。

  

  正如當下流媒體平臺榜單中有大量歌曲最初都是從抖音走紅一樣,作為面向海量用戶的大型平臺,其內容往往都能夠對整個行業產生一定影響。而這就意味著抖音音樂人與音樂作品的百花齊放,對於音樂行業而言,也將對各類音樂風格的平衡健康發展產生促進作用。

  洞察音樂消費,為行業發展探路

  不得不承認的是,與流媒體平臺在國內音樂消費從實體到數字的轉變過程中起到重要作用相似的是,如今,在引領音樂消費向視頻化發展的過程中,抖音扮演了「開啟者」與「推動者」的角色。

  2017年下半年,抖音開始經歷第一個快速成長期,2018年初開始,伴隨其逐漸成為國內短視頻平臺巨頭,其對於音樂產業的改變也由此開始:越來越多人在抖音通過短視頻消費音樂,越來越多歌曲在抖音成功走紅,直到如今,抖音幾乎成為歌曲宣發的標配渠道。

  可以說,抖音的6億日活用戶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大多數聽眾群體,因此,根據《報告》我們能夠洞見大眾群體的音樂消費傾向。

  曲風方面,流行與電音是整體抖音用戶的最愛風格。除這兩大風格外,女性更喜歡舞曲、說唱、民謠,男性則更喜歡搖滾、說唱、舞曲。

  

  此外,各個省份的表現亦有不同,例如,江蘇、四川、雲南用戶最多投稿的音樂視頻風格分別為電音、說唱和民謠。

  短視頻音樂的使用場景方面,今年上半年,用戶使用平臺音樂創作最多的視頻內容為親子、生活、美食、萌寵和旅行。

  這些用戶行為背後,透露出的是抖音為市場帶來的改變。

  首先,投稿量最多的省份當中,出現了貴州、河南、雲南等省份,這意味著與擁有許多一二線城市的省份相比,來自這些省份的大眾群體有了發聲與表達自我的機會。

  其次,通過短視頻場景化地消費音樂,從日常親子到外出旅行,則是讓用戶在記錄自己生活的過程中,更有參與感地消費音樂。

  

  消費意味著需求與供給得到匹配,音樂消費同樣也是音樂被創造出來後的終端環節,以及有機會接受市場檢驗、產生最大物質回饋和精神能量的一環。

  從這一點出發,音樂宣發的最終目的實際上就是促進音樂消費,將合適的音樂「送到」合適的聽眾耳中。

  如今,伴隨短視頻平臺在用戶與行業中影響力的提升,它逐漸承擔起更高效地對接用戶需求,帶動音樂消費,進而幫助生產者、各環節參與者獲得一系列收益,進而繼續投入音樂創作與生產的角色。

  這反映到當下的抖音身上,就是其推出「抖音看見音樂計劃」和將抖音音樂品牌化的決定,且如今回過頭來看,其二者都具有一定的前瞻性。

  在短視頻剛剛興起之時,陸續提供並完善從音樂入駐、流量扶持和商業化變現的解決方案。換言之,即體現為音樂人挖掘扶持計劃、流量算法機制所打造出的保證供給、對接需求、產生消費、為音樂人創造收益的良性循環。

  這是一系列舉措帶來的質變結果。

  已經走過三年的抖音看見音樂計劃,在今年品牌化之後,加上億元補貼計劃的加持,這一次抖音看見音樂計劃一共誕生了5.2萬首歌曲,音樂人參賽歌曲播放量累計超過601億。

  同時,面對口味不一的用戶群體,抖音開始通過大流量入口的音樂項目,在風格日益多樣的大眾審美發展趨勢下,順勢繼續推動音樂的多元化發展。

  

  2020抖音看見音樂計劃中,設置有國風、搖滾、說唱、流行、電音五大賽道,並邀請了不同風格的專業音樂人把關,挖掘兼顧「流量」與「審美專業度」的音樂作品。

  星光發現官蕭敬騰和乃萬在談及參賽作品的整體特點時,就曾表示:這一年的作品類型豐富、風格更多樣,並且就算聽起來相對小眾的音樂作品,其實也能被大量用戶接受。

  綜上不難看出,除內容多元之外,產業鏈方面,抖音當下的音樂生態其實也早已主動參與到了從生產到宣發再到消費的各個環節,並在隨著音樂短視頻行業與平臺的發展持續完善。

  在音樂行業層面,抖音數據越來越成為行業的重要參考。同時,反映到報告的數據中,抖音與音樂行業各個環節的原有角色產生合作或聯繫,系統化的抖音音樂品牌,在未來對行業的影響會更加深遠。

  而對於音樂人來說,不論是平臺計劃不斷升級還是平臺用戶審美更加多元,他們顯然都是最直接的受益者。伴隨抖音對於音樂人流量、收入扶持政策的進一步確立與升級,平臺音樂消費渠道的完善,此時的「被看見」也就既意味著「麵包」,也意味著夢想。

相關焦點

  • 抖音音樂發布《2020抖音音樂生態數據報告》
    近幾年,隨著原創音樂產業規模逐年遞增及數位音樂4.0時代覺醒,拓寬了原創音樂創作與宣發渠道,真正實現了大眾娛樂生活從「聽音樂」到「看音樂」到「玩音樂」的多重共振。11月5日,抖音音樂正式發布《2020抖音音樂生態數據報告》。
  • 《2020抖音音樂生態數據報告》發布 十大爆款歌曲總有一首你聽過
    近幾年,隨著原創音樂產業規模逐年遞增及數位音樂4.0時代覺醒,拓寬了原創音樂創作與宣發渠道,真正實現大眾娛樂生活從「聽音樂」到「看音樂」到「玩音樂」的多重共振。11月5日,抖音音樂正式發布《2020抖音音樂生態數據報告》。
  • 「看見音樂看見你」:火熱,多元,入世的抖音音樂生態
    而抖音音樂於2020年正式品牌化,也標誌著平臺進一步完善從人才孵化、歌曲宣推到商業變現的生態布局,健康的生態吸引並滋養著多元、專業的音樂人和音樂作品,也正深刻地影響著中國音樂產業的遊戲規則。 近日,抖音發布了《2020抖音音樂生態數據報告》,報告顯示,上半年排名前10的爆款歌曲總播放量達945億,相當於全中國平均每人播放67次,數字時代的全民音樂記憶在抖音被塑造。
  • 在線音樂內卷,短視頻破局?
    如Gruger所言:"2020年排名如此之高的音樂人類型的多樣性表明,TikTok作為一個音樂發現平臺是多麼的民主。"此外,TikTok作為音樂行業A&R的地位也一再被證明和強調。值得一提的是,雖然過去數月TikTok在美國一度面臨被驅逐的命運,甚至遭遇"賣身"風險,但TikTok從未真正消失於美國民眾的生活,也從未停止它對音樂行業的影響。2020年對 TikTok 來說不僅僅是禁令困局之年,也是它與音樂人及整個音樂產業的合作關係進入新維度的一年。在線音樂陷入"內卷",短視頻破局?
  • 《2020抖音音樂生態數據報告》:31-40歲音樂人佔比34.80%
    《2020抖音音樂生態數據報告》顯示,31-40歲年齡段的成熟音樂人以34.80%佔比,成為平臺中堅力量;18-23歲年齡段的新生代音樂人以29.10%佔比緊隨其後,助力平臺生態的更多元拓展。同時,報告中還指出,抖音音樂人覆蓋全國,一線及新一線城市覆蓋分別以18.90%、23.80%佔比數據「搶鏡」。
  • 抖音產品分析報告:如何成為短視頻領域的翹楚
    QuestMobile數據顯示,上半年疫情影響,全網月活用戶在5月份達到11.64億之後,6月份微微回落,月均MAU11.55億(2019年月均MAU11.35億、2018年月均MAU11.09億)短視頻快速增長,行業MAU已經達到8.52億,短視頻的時長已經佔據總時長份額的20%,僅次於即時通訊。
  • 「抖音」短視頻中的音樂傳播創新
    CNNIC發布的第43次《中國網際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8年12月,短視頻用戶規模達6.48億,用戶使用率為78.2%[2]。從平臺來看,今日頭條旗下音樂創意類短視頻應用——「抖音」是當下最受歡迎的音樂短視頻應用。
  • 短視頻競品分析報告:抖音 vs 快手
    第二部分對短視頻行業進行市場規模和產業結構分析,並對抖音和快手的市場規模進行對比; 第三部分是本報告的重點部分,即從多個維度對兩款產品進行對比分析。 二、短視頻行業概述 2.1 市場規模 根據中國網際網路信息中心發布的46次《中國網際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數據,截至20/06,中國手機網民規模達到9.32億,佔總體網民規模的99.2%。
  • 抖音發布愛唱者招集令,短視頻平臺開啟音樂造星
    這也是抖音在「看見音樂計劃」、「春暖花開唱」之後,推出的又一原創扶持活動。隨著越來越多的新晉音樂人、原創歌曲通過抖音走紅,抖音在音樂行業中的影響力日益增長,也越來越顯示出參與音樂生態建設的意願,嘗試向行業上下遊滲透。大量的音樂人也樂於藉助抖音的宣發優勢,完成自己的音樂夢想。
  • 短視頻催生音樂新業態
    (圖片來自網絡)  近日,移動網際網路商業智能服務商QuestMobile發布的《中國移動網際網路2020年半年大報告》顯示,短視頻快速增長,行業月度活躍用戶已達8.52億。短視頻作為一種內容傳播介質,正越來越多地融入大眾生活。  當音樂遇上短視頻,猶如搭上了傳播快車,一首首歌曲登「屏」亮相,頻頻活躍於網絡平臺和移動終端。
  • 後疫情時代,短視頻平臺如何「重塑」音樂產業?
    短視頻平臺音樂生態活躍,奠定了音樂類內容頻繁生產、大量消費的基調;平臺通過運營打造爆款;短視頻讓音樂「可視化」,為音樂增加一個體驗維度,使音樂的感染力增強;音樂在短視頻平臺中的傳播門檻低、路徑廣,UGC內容不斷擴大、加速音樂作品的傳播。
  • 騰訊音樂娛樂與抖音達成轉授權合作,流媒體與短視頻將如何合作?
    在2019年4月南方都市報出具的一份報告數據顯示,在音樂智慧財產權案件中,關於抖音主體公司「北京微播視界科技有限公司」的判決書最多,原告皆為「騰訊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因其享有獨家信息網絡傳播權的音樂專輯,未經許可被抖音在平臺上提供播放/下載服務,並從中獲取利益,將抖音平臺經營者訴至法庭,8起案件共獲賠13.5萬元。
  • 爆款製造機——抖音如何影響音樂發行
    抖音如何影響音樂的抖音挖掘和傳播音樂的能力是驚人的,從抖音開始主打音樂類短視頻到現在,一路上「神曲」頻出,被音樂行業視為「爆款製造機」。隨便打開一個抖音最火歌曲的歌單,你會看到裡面有經典流行音樂、爆款土味情歌、古風音樂......還有很多原本默默無聞的歌曲,都紅得讓人始料未及。
  • 招商證券:短視頻行業的「昨天,今天,明天」 | 網際網路數據資訊網...
    因此,內容-流量-變現這一連貫的貫穿短視頻產業的三角路徑,支撐了短視頻生態能夠欣欣向榮。而在這個活躍生態中,商業模式的跑通是重中之重,過去短視頻平臺主要以廣告為主,而沿著廣告鏈路,短視頻行業已經開始向上遊延申,我們判斷未來短視頻行業的商業模式將沿四大方向演繹。
  • 抖音視頻大數據報告:日活用戶破6億,你的生產力工具升級了嗎?
    近日,巨量引擎發布了《視頻社會生產力報告》,在報告中顯示截至2020年9月,抖音國內日活躍用戶數突破 6億,可以說越來越多的家庭都選擇用抖音記錄下了生活中的美好時刻。截止6月份,在校大學生用戶數超2300萬人,是覆蓋大學生人數最多的平臺。另外,在抖音平臺直播、電商、廣告變現構成作者收入超2000萬人,獲得總計417億元。
  • 抖音音樂內測,在線音樂市場迎來"攪局者"
    其影響之大,使得一直為他人做嫁衣的短視頻平臺開始認真起來,並最終付諸行動入局音樂流媒體生意。這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它牽扯到版權問題、用戶習慣、平臺競爭等方方面面。將來人們會把"在抖音上聽歌"當做一種日常娛樂嗎?這就要看抖音做好這件事的決心和落實的力度了。
  • 【行業動態】2020音樂類App圖鑑:大魚吃蝦米,誰是今年最大贏家?
    2020年,在短視頻風頭正盛之時,騰訊和網易雲不約而同的與短視頻平臺展開版權合作,在線音樂平臺與短視頻平臺整合優勢資源,共同進行音樂生態建設。TME已與快手結合。刷快手的時候,會經常看到有部分歌曲貼有"騰訊音樂"的標籤;且QQ音樂還與快手打造音樂扶持項目"12號唱片"年度唱作人大賽,扶持更多優秀的音樂人出圈,共同走向了行業上遊。
  • TME與網易雲音樂為版權大打出手,抖音快手虎視眈眈 I請回答2020音樂篇
    《2020 Q1華語數位音樂行業季度報告》數據顯示,2020第一季度,國內預估有2萬場演出取消或延期,票房直接損失達20億,但一線藝人演唱會門票的用戶訂單保留率在75%,整體演出的用戶訂單保留率也達到了66%。
  • 中國音樂產業的璀璨未來,藏在流媒體音樂之外! | 行業展望
    考慮到在線音樂付費率增長緩慢,而用戶在社交娛樂方面的付費意願更強,日趨多元的社交娛樂服務無疑將繼續撐起音樂平臺的大半天邊,並持續為音樂行業創造更多收入。從面臨被唱片公司起訴,到雙方冰釋前嫌,短視頻平臺和音樂行業的搏鬥與言和,就像曾經流媒體平臺和唱片公司的相愛相殺再現,但矛盾散去,雙方皆大歡喜。
  • 多米音樂出局,短視頻會成為在線音樂平臺的下個戰場嗎?
    據艾瑞諮詢2018年1月發布的《2017年中國短視頻行業研究報告》顯示,2017年我國短視頻市場規模達到57.3億元,同比增長183.9%,業內預計2020年短視頻市場規模有望突破300億元。 短視頻的迅速躥升令資本趨之若鶩,這股火焰也躥向了在線音樂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