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從6分多升到8.1,白玉蘭提名最佳卻全軍覆沒,黃曉明繼《龍票》後再演亂世大商人,匯集尹正、佘詩曼、黃聖依、白冰、米雪、杜淳、馬蘇等大腕,加上「收視妖姬」於正首拍京劇題材,都引誘我看了《鬢邊不是海棠紅》!
通過富家二少和京劇絕世名伶之間的患難友情,以輕鬆自然的手法還原民國北平梨園的人情冷暖百態人生。該劇雖用傳奇故事向大眾傳達非物質遺產京劇的魅力,但後半部分則猶如食之無味棄之可惜雞肋,令人頗為敗興。
曾有人調侃這是低配版《霸王別姬》,但從一代名伶商細蕊拒絕出席壽宴,慢慢鋪墊出商細蕊和姜會長、四喜的同行爭鬥,到他與程鳳臺老闆變成患難之交,加上後面軍閥與日軍侵襲,這更像是一個低配版《梅蘭芳》。
京劇圈裡同行鬥爭激烈,北平梨園行會會長姜榮壽父子嫉賢妒能,處處刁難商細蕊,不僅派人去喝倒彩,還借題發揮率眾將他逐出師門。姜會長和商細蕊的爭端明顯在借用《梅蘭芳》裡面少年梅畹華和師叔祖十三爺。
尹正在劇中塑造了一位略有神經質、魯莽暴躁、孤傲乖戾的京劇名伶,每次上臺前都必吃大肘子,他演的很生動。商細蕊唱念做打絕佳,卻不遵循組訓去擅自改戲,還廢了賣身契改用合同制,或許這樣改革者才能是梨園魁首。
商細蕊不僅唱得好,還很重人才培養,例如他想方設法,從四喜手中挖來受苦受難的周香芸,就彰顯他那顆愛才之心。而小周子從害羞畏懼到成熟挑大梁,伴隨是前師傅四喜的瘋癲、落魄、慘死,證明這一行跟對人才有出路。
姜會長和高官勾結侵吞京劇界善款,還帶兒子與徒弟去跟商細蕊叫板,最終卻淪為日軍傀儡,兒子慘遭刺殺,老戲骨金士傑將一代戲霸的豪橫與失落都詮釋精準。但問題是他是唱戲的,不懂政治,沒軍權,人殺他兒子純瞎扯。
黃曉明再演富甲一方的豪商程鳳臺,儘管疼愛妹妹、寵妻、有擔當,還因為離家老媽是唱戲的,對商細蕊施以援手,並周旋在土匪、軍閥、日軍之間,苦苦掙扎。黃教主雖然演出很努力,但已經沒有當年《龍票》有驚喜。
亂世時局混亂不堪,程鳳臺有姐夫司令的軍隊支撐,但姐夫父子明顯有隔閡,夾在當中很難做人。他能開闢出自己獨有的運貨渠道,卻被土匪和日軍都盯上,後面居然跟曹貴修合作炸了「留仙洞」,就潛逃香港,實在沒勁。
請到黃聖依演土匪古大梨,大大咧咧,粗魯潑辣,還逗趣上演「女追男」,同曹貴修一見鍾情,還喝藥提前給他生了一個孩子,頗有驚喜。但人物稀裡糊塗埋伏日軍,直接被炮炸死,這樣為手下復仇的「愛國」土匪,顯得智商堪憂。
有白冰客串的師姐,去詮釋商細蕊昔日追愛的「心魔」,還有佘詩曼演的二奶奶,她能夠敢說敢做,如此直來直往的爽利女子真心搶戲,但其實《海棠紅》情感糾葛還是太少了。當失去了最擅長言情,於正也就變得曲高和寡!
本劇不乏亮點,有陳韌香、老福晉、商細蕊妹妹的悽慘遭遇,還有假仁假義的劉漢雲委員則直接忽悠了臘月紅。小戲子曾暗戀師姐,卻眼睜睜看她嫁入豪門,慢慢迷戀榮華富貴變政治刺客,還意外慘死在師姐槍下,真不值!
當日寇鐵蹄的侵襲,小來妹子被糟蹋死,本劇卻沒轟轟烈烈大幹一場,頗為無奈。當商細蕊被污衊為親日派,還洩憤刺傷大佐,卻被善良日本高官九條救下,已經無語。他哥與程鳳臺妹妹投奔延安如何?居然全部不交代了。
前面有梨園的瑣事趣聞,後面卻敷衍潦草收尾,劇情衝突沒有形成足夠的精彩,都讓《海棠紅》看著略顯遜色。全劇最大亮點是曹漢飾演的半隱退的京劇高人寧九郎,他躲在齊王爺府裡,跟商細蕊亦師亦友,對後者給予厚望。
在梨園爭霸高潮戲中,誰都知寧九郎才是商細蕊唯一敵手,他卻不爭不搶地送給後輩一塊牌匾與選票。他在商細蕊沉睡時,無奈道出了肺腑之言,他拿曾目睹闖進宮中的革命黨為例子,傾訴老一輩名角被時代淘汰之殘酷事實。
寧九郎在畏懼中,知曉了敢鬧事與改革的新人,才是京劇行業未來。而近年墮落過的於正,好容易才拍出瑕不遮瑜的感人佳作《延禧攻略》,又開始搞《烈火軍校》《皓鑭傳》等雷劇,並有多部大劇開機,明顯在受資本綁架。
而這部《海棠紅》雖有誠意,旨在傳承戲曲文化,大腕也足夠多,服化道也唯美,卻遠不夠精彩,因為相比於正兩部巔峰力作《宮鎖心玉》《國色天香》,已再無突破與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