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72億總票房的《獅子王》漢化「變味」了?

2021-02-22 復世文旅產業資本


更多乾貨內容,也可關注我們的網站:www.foseacapital.com

非周末期間觀看了一場普通話版的獅子王音樂劇,在能容納1200名觀眾的上海華特迪士尼大劇場裡上座率高達98%,從6月份首場演出至今幾乎都是爆滿。百老匯的經典劇,受歡迎是在意料之中,但晚上7點才開演同工作時間有所衝突的情況下還如此火熱實屬難得,本文將著重介紹獅子王引進國內後的情況。


百老匯「最受觀眾喜歡的十大劇目」之一,19年來經久不衰的IP



音樂劇《獅子王》是根據1994年迪士尼的同名動畫電影改編的,平均製作成本達1000萬美元。

a)1997年11月,《獅子王》在百老匯首演,第一年的票房達到825萬美元。b)1998年獲得國際戲劇界的最高獎---「託尼獎」,一舉拿下最佳音樂劇、最佳音樂劇導演、最佳編舞、最佳場景設計、最佳化妝和最佳燈光設計6項大獎;紐約戲劇評論獎最佳音樂劇獎。c)1999年格萊美最佳音樂劇專輯獎、年度戲劇演出權威獎以及勞倫斯·奧利弗獎最佳編舞獎與最佳服裝設計獎。

d)2013年10月,成為第一部累積票房收入過10億的百老匯劇目。

e)2014年9月,全球票房總收入達到62億美元,登上全球音樂劇冠軍寶座。


資料來源:Broadwayworld、DT財經

截至2016年3月16日,《獅子王》在百老匯演出了第7628場,全球票房總收入超過72億美元,榮獲世界範圍內70多項主要藝術獎項。目前,《獅子王》音樂劇已被譯成8種不同語言(日語、德語、韓語、法語、荷蘭語、西班牙語、葡萄牙語以及中文普通話版本)。並有8個製作版本同時在全球上演,包括紐約百老匯、倫敦西區、漢堡、東京、馬德裡、墨西哥城,以及在北美和日本的巡演。

漢化版《獅子王》音樂劇--非洲草原與中國元素的碰撞




早在2006年,百老匯音樂劇《獅子王》英文原版在上海巡演,是在國內的第一次亮相,演出後反響熱烈,100場演出讓觀眾意猶未盡。《獅子王》是迪士尼戲劇品牌中"經典與時尚"的最佳詮釋作品,為了能夠更好地面向中國觀眾,華特迪士尼公司推出了全球首個中文版《獅子王》音樂劇(全球的第23個製作版本,中文是該劇使用的第9種語言),考慮到長期在中國駐場演出,漢化音樂劇《獅子王》獻演於上海迪士尼度假區內的華特迪士尼大劇院,這座按照世界級水準打造的百老匯風格的全新劇院可容納1,200名觀眾,位於上海迪士尼度假區的迪士尼小鎮(大型零售餐飲娛樂區)內,緊鄰上海迪士尼樂園。兩全其美,一方面擁有了獨立的劇院,滿足長期的演出;另一方面藉助迪士尼樂園可觀的客流量,遊客可以合理有效規劃遊園行程,玩好樂園晚上欣賞音樂劇。


《獅子王》角色豐富,舞臺設計充滿豐富的想像力和強烈的視覺震撼力,給觀眾帶來視覺、聽覺和感覺上的多重享受。該劇重點定位家庭觀賞,配合迪士尼樂園的消費群體:孩子們喜歡色彩、服裝、動物角色等豐富的視覺元素,成年人則將其視為動物版的《哈姆雷特》。


迪士尼公司引入「動態票價」機制,採集並分析過去十幾年的票房數據,根據市場需求調整票價。動態票價有兩層含義:一是分析過去15年的票房數據,根據市場需求設定某一場演出的票價;二是在開始銷售門票以後,根據銷售情況隨時調整票價。實行動態票價,既保證了票房最大化,但又避免了票價過高。

中文版《獅子王》的票價從190元到1000元不等,在旺季及節假日為290-1000元人民幣。據統計,整個6月的演出中,290-590價位的票售罄,少數高價位票未賣出。試財務測算:總共1200個座位,座位按票價高低分為六個檔次,從高到低分別數量為169,155,355,199,146,176。僅算票價的六月份營業收入來看,預設高票價的上座率為95%,淡季收入為574910元,旺季收入為693290元。

「相比多媒體影像,這更接近純粹的舞臺呈現,觀眾們知道這是竹片,是絲綢,但他們在進入劇院的時候,他們會拋開自己的這種理智的判斷,願意相信這是一輪真正的太陽。所以這種觀念上的轉化是我們藝術呈現和舞臺製作的時候最想要追求的一個目標——讓我們的觀眾去相信這樣一個神奇的時刻。」 ——Julia


該劇亮點在於用精妙的道具製作烘託出氣勢磅礴的南非大草原,而非使用那些高端科技,帶給遊客震撼與人情感。栩栩如生的木偶、壯觀的舞臺和燈光效果、華麗的服裝都挺值得稱讚。

a )全劇有超過200個木偶道具,包括提線木偶,皮影木偶和全身木偶。b )木法沙和刀疤每個人都戴了兩個面具,一個是固定的、一個是可移動的。

c )全劇共出現有鳥,魚和昆蟲等25種動物。

e )每年需要3,000束草來維護劇中的20個草皮面具



開場時一輪紅日是用好幾十層的竹片把絲綢串起來做成的。在紅色燈光的映照下,這些竹片慢慢地被提起來,看上去就像是一輪紅日在慢慢升起。從觀眾感受到的真實性的角度,它遠好於用一個投影儀把太陽投射到幕布上的效果。竹簡絲綢連綴而成的太陽,在舞臺光影呼應下,營造出神秘而東方的輪迴意象。巨大的太陽象徵著生命。而圓形也是貫穿整個《獅子王》的核心形狀——這是一個非常簡單的符號,表達了非常核心的含義:生命輪迴不息。


隱蔽型的升降舞臺很好的配合了音樂劇的演出,場景變化中節省空間也高效了不少。


奔騰的羚羊重現神奇非洲,給觀眾一個角度,他們便能夠自己補充整個完整的景象。還原出非洲大草原,對事物的呈現不是用很直白的方式,而是更加詩意,讓觀眾充滿參與感。

為了將人與動物完美地融合起來,舞臺中有很多木偶和面具加入進來。面具與人物面部的共同出現,達到了角色的一種雙重表達的效果。人與獸在某種程度上獨立,卻有相互聯繫,動物與人類的面,能夠同時呈現在觀眾眼前,利用人類的面部去塑造並展現動物角色的情緒與表情,充滿張力的並列與對峙。

面具的靜與表情的動,也是一個重要的標誌,讓角色沉澱,深化了情緒的展現。觀眾可以依靠面具以及面部圖案的不同來區分角色。


進入劇場,會有專門的員工指導入場,給每位觀眾遞上節目單,記錄了每段音樂劇的進度,讓觀眾提前有所了解。演出開始後,上半場和下半場的開場都會有演員分布在場內唱著經典音樂,帶來了很好的互動感與代入感。

保留經典




《獅子王》的經典是靠著對場景細節的把控,對其所傳承的小獅子辛巴經歷磨難,去接受長大成年和學會勇敢承擔最終站上了榮耀之巔,貫穿了親情、愛情以及友情,追求著大自然生命"生生不息"的情懷不變的主題,感染著一代又一代心懷夢想與愛的觀眾,創想無限的舞臺技術、震撼人心的音樂故事、生動逼真的非洲草原更是讓觀眾欣賞不已。

中國版的《獅子王》保留了百老匯版本中的各種經典元素。具有風味的南非音樂,包括特殊的樂器和伴奏,還有Elton John為《獅子王》創作的經典音樂。這次中文版的音樂劇還融合了西方流行音樂與獨具特色的非洲音樂與節奏。



童年裡《獅子王》的回憶:木法沙衝入牛群救辛巴;辛巴和娜娜重逢的那一刻;辛巴最後榮耀登頂;還有彭彭和丁滿唱起歡樂歌「Hakuna Matata」,這些場景都在音樂劇中呈現出來。

經典的背後是系統化的產業平臺



如今的百老匯和倫敦西區已經發展成一個完整的體系,一個集人才培養、投資製作、營銷宣傳和其他商業運作於一身的產業體系。這裡的劇院集團除了劇院本身的出租運營外,通常還有自己的投資製作團隊,如倪德倫家族就有自己的製作公司Nederlander Producing Company of America,ATG公司也成立了Sonia Friedman Production(SFP),而韋伯的「真正好」公司和麥金託什的卡麥隆麥金託什公司(Cameron Mackintosh Limited)本身就負責音樂劇的製作和授權,近年來這兩家公司也開始投資於其他有潛力的製作人的作品。

在製作平臺的基礎上,各大劇院管理集團都積累起一個龐大的內容資源庫,它是比劇院建築更重要的核心資產,確保了劇院經營的穩定收益,並通過跨區域、甚至是跨界的授權製作獲取豐厚的版權收益,如Nederlander Worldwide Entertainment和ReallyUseful Asia Pacific就是倪德倫家族和韋伯為把百老匯和倫敦西區的音樂劇推向亞太及其他市場而成立的子公司,而Really Useful Record則旨在將韋伯的音樂以唱片或影視作品等的形式重新展現給觀眾。這些版權收益支撐著新的創新投資,並使音樂劇產業始終保持著對投資人的巨大吸引力。

更為關鍵的是,為推動行業的持續創新,無論是百老匯還是倫敦西區,都形成了一個從核心劇場到實驗劇場的梯級體系。這裡所說的實驗劇場通常為非盈利性劇場,以政府補貼、票房收入、企業贊助、公益捐贈等來維持日常運營,它是發掘新銳人才、創新新型劇種和普及戲劇文化的重要管道。

除了創新劇種,商業劇目在正式公演前也通常藉助這些實驗劇場進行試演。倫敦西區的核心劇院是指由倫敦劇院協會管理的49家劇院,其中大部分都是盈利性劇院,只有皇家歌劇院、英格蘭國家歌劇院、皇家劇場、皇家國家劇院和皇家莎士比亞劇院是接受政府補貼的國家級非商業劇院。這5家劇院歷史悠久,在培育新人新劇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經常上演藝術性較高的實驗劇目。如果這些劇目能夠獲得觀眾認可,就可以轉入商業性劇院進行演出,如音樂劇《悲慘世界》和話劇《偵探到訪》等,都是先由皇家莎士比亞劇院和國家劇院進行試演,隨後轉入商業性的王宮劇院和蓋裡克劇院演出的。

可見,百老匯和倫敦西區不是一個地理上的概念,作為音樂劇產業的代表,其成功的背後是完整的產業鏈和系統平臺的支持。

國外經營模式--「劇院—名製作人—經典劇目」的一體化運作模式



從新財富來看,百老匯和倫敦西區已將文化產業不僅作為一項公益事業來發揚,也視作商業演出。據統計,百老匯1美元的票房收入貢獻了3美元的附加消費和4.3美元的經濟價值,倫敦西區1英鎊的票房收入更是帶動了2英鎊的附加消費、貢獻了4英鎊的經濟價值,40多家劇院貢獻了2億多英鎊的稅收和4-5萬個工作崗位。

不管是從內容出發的百老匯,還是善藉資本之力的倫敦西區,最終都殊途同歸地形成了「劇院—名製作人—經典劇目」的一體化運作模式,並在各路資本的參與下,構建了完整的產業鏈和系統運作平臺,內容與資本的結合一直都是成長的原動力。

本土元素和經典文化碰撞出的火花




《獅子王》不僅被改編成了語言上的中文版,還加入了許多中國元素。"炒魷魚"、"娃娃親"、"回家喝西北風"這些詞彙出現得頗有點意外,劇中還有帶京腔和東北口音的臺詞。而犀鳥沙祖穿插唱了《小白菜》和《最炫民族風》。不僅是臺詞上,在一些場景中也出現了中國人所熟知的形象,比如美猴王。


但是以一個欣賞過倫敦西區《獅子王》的觀眾來說,筆者認為漢化的《獅子王》音樂劇有失偏頗。

過度追求喜感和易懂,缺失了那份教育的寓意,顯得有點庸俗。臺詞簡單但不能少了那份美感與生動,應當讓在原著的基礎上翻譯後細細品讀也能知曉這部劇傳達的勇敢與生生不息。每個觀眾看完演出愉悅稱讚之後,能在腦海裡細細回味出那份鼓勵與使命感才是一部好改編。

這部劇是老少皆宜的,漢化加入孫悟空形象的初衷是能夠理解的,但不足的是會給小朋友造成常識混亂,給人錯覺:非洲大草原上會有孫悟空的存在。

蘿蔔青菜各有所愛,僅是個人觀點,還是應該尊重和感激這份迎合國內文化的用心和原汁原味展現百老匯經典劇的布景。

查看往期精彩內容

- | 點擊文字連結,即可查看 | -

上海迪斯尼入場後,中國主題公園行業進入尖峰時刻

從遊樂園到娛樂都市:中國單體主題公園的迭代進化邏輯

【腦洞大開】從平臺到科技,看美國迪士尼如何玩轉未來景區?

【深度】中國頂尖的親子度假酒店是怎麼做的?

【旅遊商業如何做?】從上海迪斯尼小鎮看旅遊商業項目的操作模式



相關焦點

  • 全球資訊 | 《獅子王》票房破4億,首周3.7億票房超《奇幻森林》同期​
    《阿拉丁》韓國觀影人次破千萬,躋身歷年外畫票房榜第七 6.光線傳媒:上半年淨利潤預計下滑超95%7.《獅子王》票房破4億,首周3.7億票房超《奇幻森林》同期《獅子王》票房破4億,首周3.7億票房超《奇幻森林》同期新片《獅子王》上周五內地首映,首周三天票房3.72億,拿下周票房亞軍。截止7月15日發稿前,票房突破4億。雖然由於上映時間較晚,《獅子王》只拿下周票房亞軍,但其實該片上映後完全蓋過了《掃毒2》的風頭,連續3天蟬聯單日票房冠軍,上周六、日也均實現票房破億。
  • 【票·數據】《獅子王》全球票房突破10億美元,迪士尼追平3年前紀錄
    19天,但該片的全球票房已經超過了10億美元裡程碑。同時,這也是迪士尼今年第四部全球票房超過10億美元的電影,此前三部分別為《驚奇隊長》、《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和《阿拉丁》。1994年上映的原版《獅子王》,當時獲得了9.68億美元的全球票房,喬恩·費儒執導的真「獅」版《獅子王》就是根據那部電影改編的。在上映的第一周,該片就在美國獲得了1.85億美元的票房,這也是迪士尼史上PG級電影的最高票房紀錄。
  • 2019版《獅子王》電影將拍前傳 全球票房超16億美元
    更多的《獅子王》電影正在路上。據THR報導,奧斯卡獲獎電影《月光男孩》導演巴裡·傑金斯將執導迪士尼2019年電影《獅子王》的前傳電影,2019年電影《獅子王》的編劇Jeff Nathanson已經完成了前傳的草稿。
  • 為什麼《獅子王》擁有的全球票房,卻在中國市場輸給了《哪吒》?
    》的全球票房為14.35億美元,其中北美的票房為4.96億美元,非北美地區的全球票房為9.39億美元。9.39億美元,其中中國8.28億人民幣,即1.16億美元,國內表現在北美大本營之外的海外票房排名第一,第二大海外票房貢獻是英國的7384.7萬美元。
  • 《獅子王》全球票房升至影史第八
    《獅子王》全球票房升至影史第八 時間:2019.08.19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kino 分享到:
  • 真獅版《獅子王》全球票房超16億美元 電影將拍前傳
    根據外媒THR報導,更多的《獅子王》電影正在籌備中,奧斯卡獲獎電影《月光男孩》的導演巴裡·傑金斯將執導迪士尼2019年電影《獅子王》的前傳電影,2019年電影《獅子王》的編劇Jeff Nathanson已經完成了前傳的草稿。
  • 迪士尼影業2018年全球總票房突破70億美元大關!
    截止美國時間12月9日,迪士尼影業2018年全球總票房突破70億美元大關!
  • 《冰雪奇緣2》票房突破13億,僅低於迪士尼的《獅子王》
    迪士尼的《獅子王》在上映後,票房超越了多年前的《冰雪奇緣》,成為了到目前為止票房最高的動畫電影,這在當時成為了眾人不斷討論的話題。隨著《冰雪奇緣2》的上映,大家都很好奇這部電影的票房是否能夠趕超前作,超越《獅子王》。
  • 半天票房過億,趕超《獅子王》,吳京真的是票房錦鯉
    最近好看的電影真的是一波接著一波,由劉德華和古天樂兩人主演的《掃毒2》票房已經突破10億,成為了當下的票房贏家。
  • 全球電影票房榜排名,《戰狼2》僅排在72名,前二恐難再超越
    他們的票房收入到超過了40億之多,《紅海行動》、《唐人街探案2》、《我和我的祖國》、《我不是藥神》都有30億以上的票房,上10億的電影也有10多到20部左右。吳京自導自演的《戰狼2》是目前中國票房的NO.1,這部電影在國內的票房為56.39億人民幣,而它的全球累計票房則為8.73億美元,約合人民幣60.58億元。
  • 9小時票房破1.19億!擊敗《獅子王》奪冠,吳京不愧是票房錦鯉
    7月18號在內地市場奪冠6天的《獅子王》終於迎來了最強競爭對手《銀河補習班》《獅子王》上映之後雖然充滿了種種的質疑,但內地觀眾倒是頗為買帳
  • 《哪吒》和流浪地球在2019年的全球票房排名中沒有進入前10
    全球票房榜(美元)復仇者聯盟4:最後一戰-279.78萬獅子王-165.68萬冰雪奇緣2-12.284億蜘蛛俠:英雄遠徵-131.9萬驚奇隊長-11,282億玩具總動員4-107.33萬小丑-10.629億阿拉丁-10.506億星球大戰:天行者的崛起-7.748億速度與激情:特別行動
  • 全球票房排名50,前十名中有兩部動畫電影!
    全球票房排名50,前十名中有兩部動畫電影,沒有一部是中國電影 中國電影票房最高的是2017年上映的《戰狼2》,票房為56.8億元,是中國電影歷史上最高的總票房,在全球排名第86位。去年的沒有。國產動畫電影《哪吒》未能以7億美元的總票房進入全球票房前100名,緊隨其後的是2009年的災難片《2012》,總票房為7.6億美元。 在商業電影方面,美國電影一直處於領先地位,好萊塢幾乎佔據了全球票房前50名電影的全部。上世紀90年代上映的《鐵達尼號》(Titanic)全球總票房已達21億美元,這個驚人的數字10年來一直排在前三名。
  • 2019年全球總票房前十電影和內地總票房前十電影,你都看過嗎?
    讓我們來看看都有哪些電影吧~喜歡的可以關注點讚收藏~到時候想看的時候再看~有想看的可以找我~一、全球總票房前十電影1、《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27.97億美元2、《獅子王》:16.56億美元二、內地總票房前十電影1、《哪吒之魔童降世》:50億人民幣,全球第11
  • 迪士尼統治全球電影市場 星戰9票房破10億美元
    CNBC、大眾財經網(Fox Business Network)報導,根據IMDb旗下電影票房統計網站Box office Mojo的資料,本周二(14日),《星際大戰:天行者的崛起》全球累計票房正式突破10億美元,光是在北美市場就囊括將近5億美元。
  • 全球電影票房最高排行榜
    本片在全球範圍內最總票房為14.5億美元,豆瓣評分7.2分。第九名《速度與激情7》對於這個系列電影,相信有很多人從第一部開始追,一直追到男主去世的消息,當時電影院上映時,音樂響起,很多人無法接受大熒幕上的那個男人已經走了。該片在全球範圍內票房為15.15億美元,豆瓣評分8.4分。
  • 憑20年前的低票價,進全球票房300強的神作(下)
    首先有6部影片,在全球電影總票房的排名中,介於100-200名之間,分別是:1994年的《阿甘正傳》(Forrest Gump),全球總票房6.78億美元;1999年的《第六感》(The Sixth Sense),全球總票房6.72億美元;1997年的《侏羅紀公園:失落的世界》(The Lost World: Jurassic Park),全球總票房6.18億美元
  • 《花木蘭》在中國的票房下跌72%,《八百》票房突破4億美元
    這對迪士尼來說是個壞消息,因為《花木蘭》在中國的票房較首映周末的2320萬美元下降了72%,上映第二周僅獲得650萬美元的票房,總票房為3620萬美元。按照這樣的速度,由劉亦菲主演的迪士尼翻拍版《阿拉丁》在中國的票房僅為4500萬美元,低於去年翻拍的真人版《阿拉丁》的5300萬美元票房。
  • 《獅子王》票房破億 碧昂斯獻聲驚豔圈粉
    搜狐娛樂訊(馬蓉玲/文)7月12日,迪士尼影業出品的全新史詩巨製《獅子王》在國內公映。當天,IMAX公司在上海舉行媒體看片,通過頂尖科技全新打造的《獅子王》在視效全面升級的同時,完美還原了1994年動畫版的精髓,此外,流行天后碧昂絲為母獅「娜娜」獻聲,很是驚豔圈粉。截止發稿前,《獅子王》票房已經突破1.3億。1994年橫空出世的動畫版《獅子王》是席捲奧斯卡等各大獎項的經典之作,更是全球億萬觀眾共同的美好記憶。
  • 總票房204.17億!中國電影離下個全球第一還有多遠?
    2020年最後一天,中國電影總票房突破200億大關。雖然這一數字與去年642.66億的成績相比,下跌了68.2%。但在經歷了春節檔撤檔、停工178天後,這張成績單依然足以鼓舞人心。尤其是在積極防疫措施下,中國成為全球恢復最快的電影市場,首次超過北美成為全球第一大票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