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福全,男,布依族,中共黨員,1960年10月出生,高中學歷,貴州省關嶺自治縣斷橋鎮木城村人,2002年至2007年兼任木城村村委副主任,負責農村消防安全工作。1997年參加工作至今,一直在教師崗位默默奉獻,現任貴州省安順市關嶺自治縣斷橋鎮中心小學民族文化課教師、農村公益性放映活動放映員、農村消防安全宣傳員。2007年榮獲關嶺縣消防工作「先進個人」,2011年榮獲縣級非物遺產「傳承人」,2011年榮獲安順市廣播影視「先進工作者」,2012年榮獲省級非物遺產「傳承人」,2016年榮獲安順市「優秀放映員」,2017年榮獲安順市公益電影優秀放映圖片攝影比賽二等獎等榮譽。
布依族村寨的消防「普教」
羅福全,男,布依族,中共黨員,1960年10月出生,高中學歷,貴州省關嶺自治縣斷橋鎮木城村人,關嶺自治縣斷橋鎮中心小學民族文化課教師、農村公益性放映活動放映員、農村消防安全宣傳員、省級非物遺產「傳承人」。曾獲全縣消防工作「先進個人」、市級廣播影視「先進工作者」、市級「優秀放映員」、市級公益電影優秀放映圖片攝影比賽二等獎。
布依族老鄉親切的稱他為「普教」,這在布依族語言中代表「領路人」「帶頭人」。羅福全說,能做木城村的「普教」是對他最高的褒獎,沒有怨言,只有付出,他憑藉一腔對家鄉的熱愛和「村寨無火災」祈願,默默守護著村寨的消防安全。
羅福全所在的木城村位於斷橋鎮北部,全村國土總面積20.24平方公裡,轄12個村民組,共595戶, 2576人。居住著漢、苗、布依等民族,其中少數民族人口佔總人口98%,布依族人口佔總人口90%,是典型的少數民族聚居村。18年前的木城村地偏路遠,村民的消防知識匱乏、消防安全意識極其淡薄,村裡的消防設施幾乎為零,每當發生火災後,人們總是「望路興嘆」、「望火興嘆」, 火災更是被當地村民當作村寨在脫貧攻路上的「頭號地雷」。為做好木城村消防安全工作,2002年,羅福全被任命為兼任木城村副主任,全面負責木城村的消防安全工作。
「達娘(布依族語言,大娘),在做飯呢,咱們布依人家祖祖輩輩都住的木頭房子,燒火做飯一定要注意消防安全哈,燒起火離不得人哈」,「 達叔(布依族語言,大叔),抽菸千萬不要躺在床上哈,菸頭要滅得死死哦」…… 擔任村委副主任後的羅福全第一件事就是憑藉著自己的兩條腿、一張嘴走遍了全村595戶人家,詳細了解了每一戶人家的房屋結構、用火用電情況,每一名村民的消防知識結構,以及全村消防設施情況。
「全村木質結構房屋168棟、磚瓦結構房屋247棟,315戶採用明火做飯,476戶人家還不知道發生火災了要撥打119電話……」這些數據羅福全如數家珍。「既然黨和政府把如此重要的職責交給我,這麼信任我,那我一定要幹好」羅福全誓要改變村裡的消防安全現狀。結合走訪調查結合和村民們的意願,在羅福全的積極組織下,木城村成立了消防安全工作領導小組,建立本村消防工作的各項制度,從此木城村消防工作建設開啟了新的篇章。
木城村是一個少數民族人口佔總人口98%的少數民族村落,民族特色鮮明、民族文化豐富,羅福全根據當地少數民族生活習慣、民俗文化因地制宜制定了木城村消防安全宣傳計劃。在「了年」「三月三」「四月八」「六月六」「吃新節」等傳統民族節日,組織村民開展靈活多樣的宣傳教育活動,在民俗活動中傳播消防安全知識、宣傳國家的消防法律法規;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他還將消防安全知識編寫成布依族筒歌,深受廣大布依族村民的喜愛,通俗易懂的布依族筒歌在木城村廣為傳唱,消防工作深入人心。同時充分利用木城村內的黑板報、宣傳欄等形式,用布依文字和漢字每月刊登消防知識供全村群眾學習,有效的擴大消防安全宣傳工作的輻射面,努力推動消防科普教育往實裡走、深裡走、心裡走,著力打通消防工作在木城村宣傳群眾、教育群眾、關心群眾、服務群眾的「最後一公裡」,使全村群眾都積極參與到消防安全工作中來,全面提高村民消防安全素質。
2006年7月,在關嶺自治縣消防大隊的大力支持和指導下,木城村成立了由10位村民組成的農村義務消防隊,羅福全同志自告奮勇擔任組長。消防設施是開展消防安全工作的重要保障,木城村義務消防隊成立之初,由於當時村辦公室條件簡陋,沒有多餘辦公室作為專門的消防辦公室,羅福全自願提供自家的一間住房作為臨時消防辦公室,使消防所用的設備、器材得以更好地保管,為了確保消防設備、器材的完好,在發生火災能正常使用,羅福全牽頭制定了《木城村消防器材管理規定》,明確專人定期對消防器材、裝備、設施進行維護、更新,並進行登記造冊,做到數量清、情況明,同時取締違章建築、杜絕圈佔、填埋消防設備或將消防設備挪作他用的現象。由於木城村隸屬打幫河流域,木城河穿境而過,水資源豐富,為有效利用木城河的天然水源做好全村的消防安全工作,羅福全創新消防思路,利用木城河的豐富水資源作為木城村主要消防資源,並定期帶領義務消防隊利用農用手抬機動泵開展串聯供水演練,進一步加強農用設施作為消防設施的有效運用,有效解決了農村沒有消防設施、水源等問題,通過不斷的演練,提升了村民的消防安全意識,該項工作得到了市領導的高度肯定,並作為農村消防工作先進經驗在安順全市推廣。
2002至2007年,在羅福全擔任村副主任的5年時間裡,他帶領消防安全工作領導小組跑政府、跑單位、跑企業,先後爭取消防業務經費100萬餘元,為全村購置和增配消防器材80餘件套,並大膽嘗試將農用機動泵應用到消防安全中來,新建消防宣傳文化長廊1個,專欄9個,村寨消防提示牌24塊,建設消防水池、引用智慧用電系統監控電氣設施、線路等消防安全工程,幫助村民改造電器線路100餘戶,木城村的消防基礎設施建設得到完善;5年間,他走遍了村寨的每一個角落,為村民們做了消防安全知識講座上千場,發放消防宣傳資料10000餘份,組織村民開展消防演練500餘次,幫助查找出安全隱患400餘處,村民的消防安全意識得到了有效提升。
2007年,羅福全卸任村副主任開始投身自願消防宣傳工作,作為教師的他充分發揮角色作用,多形式開展消防安全知識宣傳。他秉承著「教育一個學生、帶動一個家庭、輻射整個社會」的消防安全教育理念,充分利用自己教師的身份,將自己多年消防工作經驗編入民族文化中,為學生開展民族文化教學的同時教授消防安全知識,讓孩子們在民族文化教育中學習掌握消防安全知識、消防安全技能。作為農村公益性放映員的他,定期向村民播放《農村安全防火常識》、《農村火災警示教育片》、《校園消防安全及事故應對》等消防安全知識宣傳片;作為農村消防安全宣傳員的他,每當周末,總能在田間地頭、居民院落看到羅福全的身影,針對村民需求,他常常利用院壩會、板凳會、群眾會、趕場天等時機,開展《消防法》宣講和消防安全常識問答,通過多種創新形式向村民開展消防安全宣傳,讓更多村民學會了消防安全知識。「普教,又來教大家防火知識啦,上次教我們那個歌,我們已經刻在腦子裡了——油鍋起火倒青菜,蓋鍋蓋滅得快,千萬別用水來蓋」……每次村民們看到羅福全,總會親切的叫他一聲普教,村民們總說「小偷只能偷走財物,而火災卻會帶走生命,多虧了羅福全,教會我們好多防火滅火知識」。
18年來,在羅福全的帶領和影響下,木城村的消防工作建設和火災防控工作飛速發展,當初不懂報警的村民如今已人人掌握了一定的火災自救、處理辦法。18年間,木城村未有一起火災發生。一分付出一分收穫,在消防安全上巨大的工作投入和精神投入,換來了木城村良好的消防安全工作環境,這是羅福全多年辛勤工作換來的最有價值的回報。
有人問過他,你都不當村幹部了,還管這麼多幹嘛,花費那麼大精力。他總是笑一笑說道「消防安全人人有責,只要為大家好的事,我願意幹一輩子」。
就是這一句簡簡單單的「一輩子」,如今已經60歲的羅福全將繼續守護他熱愛的布依族村寨,他將用他全部的信念,一如既往的重視消防安全工作,進一步加強管理力度,完善農村消防安全工作體制,廣泛宣傳消防安全知識,加強消防安全隱患點排查,將全村的消防安全隱患消滅在萌芽之中,杜絕火災事故發生,並繼續通過民族文化教育將消防安全知識帶入到更多的廣大家庭之中,為關嶺消防安全工作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製作:貴州消防
原標題:《人在哪消防就在哪!布依族村寨的消防「普教」:我願幹一輩子》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