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星馳的一部《功夫》火遍全國,這部電影不僅僅讓周星馳賺的盆滿缽滿,也火了一批演員。
其中最亮眼的就是好色的包租公,還有穿著睡衣,一頭捲髮器叼著煙的包租婆。
這個人就是元秋飾演的,而元秋算是這個包租婆形象的「開山鼻祖」。
而周星馳在找到元秋飾演的時候,元秋不願意,還是周星馳再三說好話,元秋才同意出山的。
元秋的武術之路元秋的性格特別好,愛說愛笑,是山東人,出生後父母給起了一個張轉男的名字,因為家裡都是女兒沒有兒子,所以父親希望這個名字能讓在家裡再添一個兒子。
家裡經濟條件不錯,父親是一名武打師傅,所以元秋從小就學習武術,後來在七歲的時候被父親送到了朋友于占元那裡,因為父親狠不下心教育元秋,怕元秋練不出來。
元秋到了于占元那邊之後,日子過得很艱辛,父親每個月就給三塊錢早餐錢,剩下的都是學校管。
元秋受不了苦偷偷跑回家,父親一看到元秋自己跑回來看著狼狽的元秋不但不心疼,還揍了元秋一頓,用鞭子打了30鞭之後又給送了回去,這時候元秋明白除非學出來不然別想著說回家。
也就是這樣將元秋堅韌的性子磨鍊出來了。
嫌棄演員錢少所以做替身因為學武術,所以演戲也是結緣於武術,在1974年的時候,那個年代也別流行007類型的電影。
當時有一個系列中《鐵金剛大戰金槍客》的電影,導演相中了元秋讓元秋飾演,也就是這樣成了中國邦女郎。
從這裡開始元秋就入了行,從一些小角色和跑龍套開始做,然後因為會一身武藝,所以還做武打替身。
在工作的時候元秋都是一副不要命的樣子,摔倒在地爬起來揉一揉接著開始,別人問有沒有事的時候,元秋永遠都是一副沒事的樣子。
就是這樣拼搏的小姑娘得到了業界的認可,所以找元秋客串做替身的越來越多。
別的師兄弟就想先做替身然後就轉行做演員,而元秋是一點也不著急,她感覺自己做一身一天150,而做演員一個月才給我3000,所以元秋就堅持做替身。
這一堅持就錯過了發展,後續師兄弟都走紅了,而元秋還是不緊不慢,直到拍攝了《醉拳》元秋才打開名氣。
周星馳求著出山,敢罵成龍懟洪金寶她曾經罵過成龍「大鼻子」並且一直以大鼻稱呼成龍,成龍也不生氣,因為元秋是「七小福的一員」,所以跟成龍洪金寶都是師兄弟。
她身為大姐大,敢懟洪金寶,大罵成龍,在外面無論多厲害的成龍和洪金寶在元秋面前也是一副乖乖的樣子。
因為元秋的固執,一直感覺替身掙錢,所以沒趕上圈子武打明星的更替,元秋看著師兄弟都起步了,自己毫無起色,而她也不願意在折騰了就嫁人退隱,但是這段婚姻並沒有持續很久,日後成了元秋的忌諱。
那時候元秋沒想到自己撿來了一個「包租婆」的角色,讓自己大紅大紫。
後來周星馳要拍攝《功夫》這部電影,在找女演員,「包租婆」這個角色一直找不得適合自己心意的人。
而元秋是陪著妹妹元菊去試鏡的,妹妹在試鏡的時候,自己拿著報紙低頭看報紙,臉上還是一臉不耐煩。
周星馳在看到世元秋之後就興奮了,問師姐還打不打了。
元秋直接說打什麼打,然後點支煙,說到有時間還不如打打麻將。
周星馳感覺只有元秋能飾演這個角色,所以就請元秋出山。
可那時候元秋已經息影20多年了,周星馳還哄騙元秋戲份很少,再三猶豫之後,元秋答應出山,在進劇組的時候,元秋還對著周星馳說,我知道你脾氣不好,但是不要罵我,罵我會翻臉。
整個《功夫》從拍攝到結束,周星馳沒有說過元秋一句。
元秋成就了「包租婆」誰知道演著演著戲份就多了,甚至電影出來之後人們都記住了「包租婆」,反而忘記了女主黃聖依。
這部戲上映後,元秋的片約就多了起來,像《雀聖》兩部還有《美女食神》等等一些劇本都找到了元秋出演。
跟王晶合作、跟馬儷文合作,拍攝的電影一部比一部經典。
《功夫詠春》《方世玉》《龍門鏢局》一部比一部出彩。
後來元秋感覺拍戲又拍夠了,就不再接片約了。
這種性子讓洪金寶和成龍都直搖頭,畢竟只要元秋想火,洪金寶和成龍都能把她捧起來。
元秋後來在接受採訪的時候說:這麼多年了,都放棄了做演員,只想著給兒子娶了媳婦,有了孫子帶帶孫子,在打打麻將。
別看元秋是大大咧咧的,但是也有忌諱。
比如拍《功夫》的時候,武術指導是洪金寶,洪金寶也是元秋的師弟,可是半路洪金寶被換了,每次記者問起來,元秋就開始插科打諢不回答。
然後就是自己的丈夫,元秋跟丈夫離婚後從來沒有提起這段感情,畢竟這是心中的痛苦,誰也不願意讓別人在自己的痛苦上撒鹽。
元秋對待自己的孩子孫子外孫子是很溫柔的,有著長輩的風範。
結語元秋的野心不大,她常常是自信的,是知足的,不然元秋的作品會更多。
她的人生就是看看孫子打打麻將,心情好就出演一部劇。
只要她想,在香港就能呼風喚雨,畢竟成龍洪金寶都尊稱她為師姐。
周星馳也很佩服她。
但是元秋沒有,她只想過著自己簡單的生活。
希望這位包租婆的日後都是如此的幸福美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