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李麗
圖/資料圖
第73屆坎城國際電影節近日揭曉了一份包含56部影片的官方片單。因受疫情影響,原本應於今年5月12日開幕的坎城國際電影節首度取消了線下活動。但與此同時,這個年逾古稀的世界著名A類電影節卻迎來了前所未有的報名盛況——自1946年創辦以來,電影節的報名影片數量首次超過了2000部。
細看名單,今年的坎城國際電影節想告訴我們什麼?
真相一:這本是一個「大年」
今年坎城國際電影節給出的56部官方片單,選自全球147個國家和地區的2067部報名影片。事實上,電影節首次宣布延期時便有消息說,今年的報名影片數量將比往年多出三成。毫無疑問,坎城國際電影節原本將迎來一個「大年」。
韋斯·安德森執導的《法蘭西特派》原本將為本屆電影節開幕。這部影片的陣容包括本尼西奧·德爾·託羅、艾德裡安·布洛迪、蒂爾達·斯文頓、蕾雅·賽杜、蒂莫西·柴勒梅德、西爾莎·羅南、愛德華·諾頓等等,可謂今年坎城56部片中最星光熠熠的一部。韋斯·安德森是坎城國際電影節的老朋友了,早在2012年他的《月升王國》就是電影節的開幕影片。但如今,他的這部新作被歸於56部片單的「信念」系列,跟那些曾在坎城官方片單中入選過一次或以上的「老將」作品排列在一起。
PS:今年官方片單裡所謂「信念」「處女作」「新亮相」等分類,只是一種便於歸納的簡單分類,實際上這56部影片就是一個完整的大名單,這跟過去坎城官方單元嚴格區分為「主競賽」「一種關注」「非競賽展映」「午夜展映」「特別展映」的情況截然不同。
真相二:大批新導演冒頭了
在超過2000部的報名影片中。導演處女作佔了909部,這一數量同樣遠超以往。最終入選官方片單的導演處女作則有15部,在56部中佔比26.7%——佔比之高同樣史無前例。
中國入選的影片之一《野馬分鬃》便是一部導演長片處女作,導演魏書鈞過去曾以短片《延邊少年》獲得過坎城短片單元特別榮譽獎。《野馬分鬃》講述的是這樣一個故事:即將畢業的阿坤站在成長的分水嶺上,他像所有急於馳騁的少年一樣迫不及待要好好闖蕩一番,在拿到駕照後,阿坤邂逅了自己的二手吉普車,本以為它會給生活帶來新的可能,但不想它卻將他帶到了人生的另一個路口……
順便介紹下另一部中國入選片《七人樂隊》。它與《野馬分鬃》恰恰相反,是杜琪峯、徐克、許鞍華、林嶺東、譚家明、洪金寶、袁和平七位華語片的導演合集。因此,該片被坎城的官方片單列入了一個意為「導演集錦」的小分類中,而且該分類只有這一部作品。《七人樂隊》是一部向膠捲致敬的短片集。影片原名《八部半》,在吳宇森導演因身體原因退出後改名。這也是著名導演林嶺東的遺作,他已於2018年12月29日與世長辭。
真相三:女性力量正在崛起
在今年報名的2067部影片中,有532部為女性導演作品,佔比25.7%。最終入選則有16部,佔比28.5%。
多嗎?從數據上看,女性導演似乎仍遠未能與男性平分秋色。但比起過往,女性導演能取得如此的成績與肯定已經實屬不易。2018年,第71屆坎城電影節評審團主席凱特·布蘭切特曾率領82位女性電影工作者走上紅毯,為電影行業的男女性別失衡問題發出抗議。當時的隊伍裡包括薩爾瑪·海耶克、克裡斯汀·斯圖爾特、簡·方達、瑪麗昂·歌迪亞等等。
正是這一事件讓坎城開始重新審視自己——這麼多年來,坎城的最高獎項金棕櫚竟只頒給過一位女性:1993年《鋼琴課》的導演簡·坎皮恩。
真相四:艱難時刻守望相助
本屆坎城電影節本應於5月12日開幕。但因為疫情,先是暫停,後來又糾結要不要延期到7月,但最終還是決定以出一份「官方片單」的方式放棄了今年的線下舉辦。因為一旦錯過了夏天,後面也很難找到合適的檔期了——一旦晚於9月的威尼斯電影節和多倫多電影節,坎城便幾乎輪不上什麼好片報名。
但如今,那些高素質又新鮮熱辣的影片全被歸在「坎城官選」之列,即使它們並不會在坎城本地進行任何展映,同樣,也不會進行任何競賽——換言之,今年的「金棕櫚」獎項評選徹底取消了。但好消息是,坎城國際電影節並不會因此而「獨佔」這些好片。接下來,多倫多電影節、聖塞巴斯蒂安電影節、釜山電影節、東京電影節、聖丹斯電影節等,都會邀請入選的坎城官方單元的影片在自己的電影節上進行展映。
聖塞巴斯蒂安電影節的藝術總監何塞·路易斯·雷博爾迪諾斯甚至透露,入選今年坎城官方片單的作品仍能參與聖塞巴斯蒂安電影節的競賽,這是「特殊情況,特殊對待」。在電影尤其艱難的2020年,各大電影節之間的守望相助頗令人溫暖。
【值得關注】
第73屆坎城國際電影節·部分重點影片
《85年盛夏》
導演:弗朗索瓦·歐容
上世紀80年代,16歲的你在諾曼第的海濱度假勝地有什麼夢想?是需要一個好朋友,還是在船上冒險,抑或在急速中生活?法國導演弗朗索瓦·歐容的第19部長片,其作品《泳池情殺案》《花容月貌》《雙面情人》曾入圍坎城。
《晨曦將至》
導演:河瀨直美
以「母親」為主題,在領養、不孕、中學生懷孕等多個社會話題探討成為母親和母親本身的意義。改編自直木賞作家辻村深月同名小說,2016年曾有過日劇版。
《小斧子:Lover's Rock》《小斧子:Mangrove》
導演:史蒂夫·麥奎因
聚焦上世紀六十年代至八十年代的倫敦,英國第一代西印度移民。片名來自牙買加諺語:「如果你是大樹,我們即是小斧。」原本是一部6集的短劇,如今入選的是頭兩集,導演將它獻給最近去世的美籍非裔喬治·弗洛伊德。
《釜山行2:半島》
導演:延尚昊
不是《釜山行》故事的延續,主演姜棟元、李貞賢、權海驍、金敏載 。講述一場災難發生4年後,朝鮮半島滿目瘡痍,逃到海外的前士兵奉命回國,卻意外地遇到了倖存者……
《菊石》
導演:弗朗西斯·李
由西爾莎·羅南和凱特·溫絲萊特主演。根據古生物學家瑪麗·安寧的真實故事改編,講述1840年代的英國海邊小城,瑪麗來此療養並採集化石,與倫敦年輕富家女孩不期而遇,從此改變了彼此的人生。
《怪異天才》
導演:奧斯卡·羅勒
聚焦著名導演賴納·維爾納·法斯賓德的人生——1970年代的法斯賓德一心想成為全世界最棒的導演,但在1982年,37歲的他因用藥過量去世。
《隕落》
導演:維果·莫騰森
一個兒子和他老去的父親的故事。維果·莫騰森的導演導演處女作,作為一名演員,他去年曾因《綠皮書》獲奧斯卡最佳男主角提名。
《阿雅與魔女》
導演:宮崎吾朗
吉卜力首部全3D CG動畫長片,由宮崎駿擔任企劃。改編自《哈爾的移動城堡》原著作者黛安娜·韋恩·瓊斯的同名小說,少女阿雅在不知道自己是魔女女兒的情況下長大,並在奇妙的家中和使壞的魔女一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