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本殺」成年輕人新寵,內容監管還需加強

2021-01-18 中國經濟網

換上服裝,90後小張時而夢回1900年代在上海灘追蹤一起命案;時而扮演一名科學家在太空尋找蟲洞;時而化身靖康年間的一名將軍,深陷兒女情仇和家國大義……小張所在的地方並非劇組,而是一家「劇本殺」主題店。憑藉「燒腦」「懸疑」「兇案」「推理」等元素,「劇本殺」如今成為許多年輕人的社交新寵。

何為「劇本殺」?本質上這是一種角色扮演遊戲(Role-playing game)。玩家通過扮演劇本中的角色,來解決劇本中的謎題,從而達成遊戲目的。「三五個小時的遊戲時間,我就像跟朋友共同出演了一部電影。在電影中,我們為了共同的目標,可以從陌生人變成合作者,而且每次不同角色的體驗,都讓人慾罷不能。」小張如是形容。

從BBS聊天交友,到聯網組隊打遊戲;從玩「三國殺」、密室遊戲,再到現在的「劇本殺」,年輕人的社交平臺也隨著時代在不斷變化。專家認為,作為社交遊戲的「劇本殺」,在遊戲的外殼下包裹著人與人之間交流的渴望。但值得注意的是,作為一種新事物,市面上的「劇本殺」良莠不齊,專家提醒要加強對內容的監管,未成年人參與時更需謹慎。

 劇本裡的世界讓玩家體驗更多可能

自從芒果TV推出的明星推理真人秀《明星大偵探》熱播後,「劇本殺」就逐漸風靡全國。今年春節期間,一款名為「我是謎」的「劇本殺」App因流量暴增出現卡頓,遊戲出品方新增5臺伺服器,不到40分鐘流量再次超過報警閾值。「『我是謎』崩掉了」甚至成為熱搜話題。網友這才發現,原來喜歡「劇本殺」的人這麼多!在某點評平臺上搜索 「劇本殺」,僅上海地區就有近300家店鋪。不少商家還實景搭建了各類主題的房間,民國風、日式風、科幻風等不一而足,玩家可以選擇與人物設定相符的服裝,「變裝」沉浸角色,體驗別人的生活。

有人將這種變化總結為:這屆年輕人不是一般的「戲精」。但是在上海大學心理諮詢中心專家許靜看來,獵奇是人的天性,「在別人的生活中感受世界,仿佛『生活在別處』。這大概是年輕人熱愛『劇本殺』的原因之一」。

「劇本殺」中的懸疑推理遊戲、歷史穿越情節等各類豐富的題材滿足了年輕人追求刺激的心理。「理想中的自己和現實中的自己總是有差距。幾乎所有人小時候都有各種夢想,但在成長過程中,會發現自己可能離夢想越來越遠,而『劇本殺』提供了彌補這些遺憾的機會,劇本裡的世界讓玩家體驗了更多的可能。」華東師範大學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副教授李世佳表示,「尤其學生群體接觸社會的機會不多,『劇本殺』中各類角色的扮演以及解謎過程,迎合了這個年齡段人群好奇,而又迫切想找到自我、證明自我的痛點。」

萬物皆社交的網絡時代,社交遊戲滿足面對面交流的需求

不單是「劇本殺」,近年來,「狼人殺」、「王者榮耀」等社交遊戲愈發受到熱捧。有學者認為,在這個萬物皆社交的網絡時代,交流似乎變得更容易了,但是友情卻少了,而社交遊戲卻為年輕人尋求具有共同愛好的友誼搭建了平臺。

李世佳自己也是「劇本殺」的愛好者,在她看來,時代在變化,年輕人熱衷的社交方式自然也會改變,但不管形式如何變化,本質上都是利用共同愛好結交朋友。「社交遊戲熱某種程度上反映了我們對於親密關係的渴望。網絡發達使人與人之間交流更便利,但都是淺層交流。社交遊戲讓我們可以更快地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

更不用說,「劇本殺」提供了年輕人面對面交流的機會。「很多人誤以為現在的年輕人都是宅男宅女,實際上微信上聊得再熱火朝天,始終比不上現實中的一個鼓勵的眼神和擁抱來得真切。」許靜說,「真實的互動和交流才是年輕人社交的核心需求。」

小張至今已在線下體驗過不下四十個「劇本殺」。「儘管線上『劇本殺』遊戲也很多,但是線上體驗感遠不如線下。」令小張開心的是,在線下的「劇本殺」遊戲中,他不僅收穫了友情,還收穫了一份甜蜜的愛情。

 質量參差不齊的「劇本殺」,該加強內容監管

但最近小張發現,隨著「劇本殺」的流行,有些「劇本殺」逐漸「變味了」。

據報導,南寧某12歲男孩在玩「劇本殺」的密室逃脫時被嚇到住院,一度昏迷;某23歲女性拼單玩「劇本殺」,遭遇不懷好意的男玩家,警方調查發現店家曾對男方暗示「陪玩」服務;有些「劇本殺」的劇情內容包含重口味情節,有學者建議,要對「劇本殺」內容加強監管,尤其是一些未成年人也開始熱衷於參與這類遊戲,更需要重視。

漪漪是一名「劇本殺」編劇,她告訴記者,大量「劇本殺」的創作背景為兇殺案,劇本中難免會出現暴力犯罪和香豔的故事情節。漪漪表示,國家對於線上「劇本殺」內容監管上較為嚴格,「但還有不少人在打擦邊球,畢竟重口味、強刺激的劇本更可能吸引到玩家。而且相比線上遊戲的審核相對方便,線下經營店的劇本質量更加參差不齊。」

許靜對此感到非常擔憂,如果在遊戲中頻繁接觸兇殺等重口味內容,玩家是否會產生對生命的漠視,失去對生命的珍重?尤其是未成年人參與這類遊戲,「他們的自控力、分辨能力較弱,劇本中的兇手被發現,遊戲就結束了,但是遊戲給玩家的影響也許不會隨著遊戲結束而消失。」許靜說。

華東政法大學《青少年犯罪問題》編務主任田相夏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強調:殺人推理類遊戲值得警惕。「這類遊戲本身就有一定的危險性和刺激性。尤其是通過劇本還原後,更具刺激,未成年人如果沒有正面引導,很容易受到負面影響。」他建議,對於這些「劇本殺」的內容要加強監管,同時家長更要多留心,在孩子參與此類遊戲前多把一道關。

來源:文匯報

相關焦點

  • 「劇本殺」成廈門年輕人娛樂和社交「新寵」
    廈門網訊(本網記者 連芊)近年來,憑藉「推理」「懸疑」「沉浸式體驗」等元素,「劇本殺」逐漸成為許多年輕人娛樂和社交的「新寵」。無論是親友聚會,還是企業團建,「劇本殺」以其自帶的社交屬性吸引了越來越多人的眼球。
  • 年輕人新寵"劇本殺",成今年熱門行業
    年輕人為何如此鍾愛 有人將這種變化總結為:這屆年輕人不是一般的"戲精"。但是在上海大學心理諮詢中心專家許靜看來,獵奇是人的天性,"在別人的生活中感受世界,仿佛'生活在別處'。這大概是年輕人熱愛'劇本殺'的原因之一"。
  • 年輕人娛樂新寵「劇本殺」 合肥有200多家這種遊戲體驗館
    據安徽商報報導:「劇本即人生,請你換個人生,重活一次。」近日,在省城合肥「劇本殺」遊戲體驗館成了許多年輕人聚會交友的好去處。9月10日,記者探訪「劇本殺」體驗館,探索場館經營者通過創造場景、編織情節、真人演繹,來幫助消費者實現沉浸式體驗別樣人生的樂趣。
  • 年輕人社交新寵「劇本殺」火了 鄭州「劇本殺」實體店猛增
    幾個小時後,這群人走出房間,下一撥人進入,繼續這樣的魔幻場景,通宵達旦……近日,線上劇本殺App百變大偵探研發商獲得武漢微派網絡3000萬元人民幣戰略投資,而線下劇本殺遊戲也不甘示弱,實體店數量猛增,成為年輕人的新型社交方式。
  • 娛樂新寵「劇本殺」:朋友,你到底是誰?
    被疫情拖慢的劇本殺元年談及劇本殺的傳入,有一部綜藝不能不提——《明星大偵探》。《明星大偵探》創意源於韓國JTBC臺《犯罪現場》,節目核心是把明星們玩LARP的過程作為真人秀播出。這檔節目為中國的年輕人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也為劇本殺行業在中國的發展進行了原始的顧客積累。
  • 遊戲新寵「劇本殺」興起 自帶社交屬性吸引大量消費者
    「扮演人生」 「劇本殺」成社交新寵近年來,以密室逃脫為代表的線下遊戲,受到不少年輕人的追捧,數據顯示,中國線下娛樂2019年總體市場規模已達到5000億元,連續多年保持約15%的年均增長率,接近50%的「90後」「00後」每周至少參加一次線下娛樂。
  • 社交新寵「劇本殺」,你玩了嗎?
    本文轉自【中國新聞網】;中式仿古桌椅,提花宮燈,在這個布置極具特色的房間裡,幾個年輕人身穿各色漢服,或手持佩劍,或頭戴鬥笠……這不是古裝戲的拍攝現場,而是一家提供沉浸體驗的「劇本殺」場館。這種能夠進行角色代入並帶有推理性質的遊戲,如今受到很多年輕人的歡迎,甚至有人每周都會到店「報到」。
  • 關燈讀劇本:盤盤劇本殺這件事兒
    在2020年疫情黑天鵝的席捲之下,劇本殺線下門店不但沒有衰退,反而有增長的趨勢。2019年12月,全國的劇本殺門店已由1月的2400家飆升到12000家。20年底,據業內人士透露,當前約有3萬家劇本殺線下門店。有人說劇本殺是一門掘金好生意,也有人說劇本殺就如當年的狼人殺一樣是個天坑,飄不了多久。
  • 並不便宜的「劇本殺」,靠什麼俘獲年輕人
    是的沒錯,這就是近兩年來愈漸風靡的遊戲——劇本殺。 劇本殺起源於國外,玩家通過分飾劇本中的角色,一般以5-8人為主,大家圍繞劇情展開推理、還原人物關係,互動交流、探討、交換線索,共同揭開這個秘密或發現兇手。 對於很多玩家而言,劇本殺懸疑的劇情演變可以滿足他們的表演欲,發散思維的娛樂性、陌生人參與的社交性讓許多年輕人成為劇本殺遊戲的忠實擁躉。
  • 年輕人社交新寵「劇本殺」火了 一個好劇本能賣上百萬元
    幾個小時後,這群人走出房間,下一撥人進入,繼續這樣的魔幻場景,通宵達旦……    近日,線上劇本殺App百變大偵探研發商獲得武漢微派網絡3000萬元人民幣戰略投資,而線下劇本殺遊戲也不甘示弱,實體店數量猛增,成為年輕人的新型社交方式。    不斷擴大的劇本殺市場也催生出一批新的職業——日夜顛倒的劇本創作人以及自稱全能型「藝人」的主持人,屬於劇本殺的3.0時代已然到來。
  • 年輕人為何愛上「劇本殺」
    一年前,筆者拿著薄薄幾頁劇本,試圖和朋友用線索還原一樁現實中並不存在的「謀殺案」。在那個寒冷的冬日,我化身「糙漢」,朋友則成了我的「敵人」,我們博弈試探,追擊真相。雖然任務失敗,但我卻開啟了「劇本殺」遊戲的新世界。
  • 年輕人都是「戲精」?「劇本殺」成社交新選擇
    「歡迎各位大俠來到沐雲莊,還請各位把身上的暗器交給小人保管。」交出手機,換上青綠色的漢服,90後姑娘張瑩走進一間古色古香的房間,成為劇本中的女俠柳遺墨。在一下午的時間裡,她要和7名素不相識的年輕人一起,化身俠客,破解沐雲莊莊主被害的謎案。近兩年,這種名為「劇本殺」的社交遊戲逐漸受到年輕人的歡迎。
  • 社交新寵劇本殺,線上端是不是一場虛假繁榮?
    產業作者|黃塵編輯 | 譚松來源|一鳴網對很多喜歡《明星大偵探》這檔節目的人來說,「劇本殺」這個詞絕對不陌生。在該娛樂項目中,玩家可以體驗各種時代,各種角色,各種風格的劇本:穿越,反串,靈魂互換,恩怨情仇……無論是機制本還是情感本,只要邏輯上問題不大,這些元素都被允許加入到劇本中。因此劇本殺迅速成為了社交娛樂新寵。
  • 社交新寵劇本殺:一劇一人生,有人流淚,有人封神
    憑藉「推理」「燒腦」「兇案」「穿越」等元素,劇本殺已經成為許多年輕人的娛樂和社交新寵。無論是在北上廣深,還是四線小城,劇本殺玩家漸漸多了起來,更多的經營劇本殺的場所應運而生。九號秘事90後店主劉琦自認為悟出了這個遊戲的本質:社交工具。但學生玩家郭程佳並不完全贊成:我想體驗別人的人生,過把癮。
  • 「戲精」新體驗 「劇本殺」為何成年輕人社交新選擇
    「歡迎各位大俠來到沐雲莊,還請各位把身上的暗器交給小人保管。」交出手機,換上青綠色的漢服,90後姑娘張瑩走進一間古色古香的房間,成為劇本中的女俠柳遺墨。在一下午的時間裡,她要和7名素不相識的年輕人一起,化身俠客,破解沐雲莊莊主被害的謎案。近兩年,這種名為「劇本殺」的社交遊戲逐漸受到年輕人的歡迎。
  • 社交新寵「劇本殺」:一年開出一萬家門店 單個劇本盈利50萬
    「社交新寵」劇本殺:過足戲癮,快樂但不虛度穿上一套丫鬟裝扮的服裝,小梁從一個普通的研究生,變成了劇本殺遊戲《安生》裡的廚娘江彩霞。劇本殺《安生》故事梗概從事體育行業宣傳工作的資深玩家顧森淼從去年夏天「入坑」線下劇本殺,還和朋友一起開了一個劇本測評公眾號。他平均一周能玩3個劇本,這也給他帶來了一筆不菲的開支。
  • 玩兒「劇本殺」也能賺錢?青團社上有你絕想不到的兼職
    藝術家、學生、大學教授、流浪漢……年輕人通過「劇本殺」可以「魂穿」多角色,體驗不同人生;「劇本殺」線上線下齊開花,年輕人藉此認識了很多新朋友,滿足自己的社交需求。可以說,「劇本殺」已經成為了年輕人的遊戲新寵、社交新寵,而隨著行業迎來井噴式發展,上下遊鏈條的逐漸完善,「劇本殺」已成為年輕人的職業新寵。
  • 「劇本殺」了解下!寫一個劇本小賺10萬
    2016年,一種名叫「劇本殺」的遊戲方式在國內悄然興起,其故事性、懸疑性、刺激性及自帶社交屬性吸引了大量年輕人。去年,隨著新一季《明星大偵探》綜藝的播出,劇本殺迎來第一次爆發式推廣,成為新經濟、夜間經濟的「新寵」之一。 開劇本殺店需投入幾何?主持小哥哥、小姐姐月薪多少?創作劇本的又是哪路「神仙」?
  • 懸疑推理遊戲「劇本殺」成90後00後新寵
    近年來,以密室逃脫為代表的線下遊戲,受到不少年輕人的追捧,數據顯示,接近50%的90後00後,每周至少參加一次線下娛樂。而最近一種名叫"劇本殺"的線下遊戲也開始興起,這"劇本殺"怎麼玩?在昆明受歡迎嗎?來看記者的調查。
  • 128元買一段人生的「劇本殺」,你玩過嗎?
    『劇本殺』成社交新寵」的報導,讓劇本殺進入更多人視野。此前,有媒體報導95後劇本殺創作者一套劇本賣出近百萬元,讓不少人驚詫不已。什麼樣的遊戲擁有這般魔力,今天我們來聊聊這件事。1986年,蘇聯莫斯科國立大學的心理學教授德米特裡大衛杜夫為吸引更多的學生學習心理學,設計了一款社交類推理遊戲,隨後這款遊戲在全球流行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