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值的爆炸式增長、大型資本的幾輪投資、眾多網民的高度追捧,將草根經濟發揮到極致的網絡直播平臺,仍然是眼下炙手可熱的產業。
然而近年來,國內幾家直播平臺接連曝出不雅事件,一些「很黃很暴力」的主播,相信大家不曾目見,也有所耳聞了……小編發現,面對不斷出現的「奇葩」直播,「自下而上」的監管條例也不斷頒布,僅2016年上半年,網絡直播平臺就數次正面遇上了政策層面的監管。
3月,全國「掃黃打非」辦公室表示,加大對網絡直播類平臺出現的涉「黃」涉「低俗」情況監測力度。
4月,文化部將鬥魚、虎牙直播、熊貓TV、戰旗TV、龍珠直播、六間房、9158等多家網絡直播平臺列為查處名單。
6月1日,北京市文化執法總隊公布一批違規主播名單,9家網絡直播平臺的40名主播被永久封禁。
6月28日,網信辦發布《移動網際網路應用程式信息服務管理規定》,對以娛樂直播為主要代表的移動端網際網路應用程式規範化提出了要求。
而且,小編還注意到,近日,文化部出臺了《文化部關於加強網絡表演管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首次明確了表演者為直接責任人,今後網絡直播將實行隨機抽查,表演者一旦上 " 黑名單 " 將被全國禁演。
那麼,以後的網絡直播,「賣肉」還能不能有生存空間呢?直播中還有哪些行為也屬違規呢?一起來看。
表演者將承擔直接責任
《通知》明確,網絡表演經營單位對本單位提供的網絡表演承擔主體責任,對所提供的產品、服務和經營行為負責,應當確保內容合法、經營有序、來源可查、責任可究。同時,表演者對其開展的網絡表演承擔直接責任。
同時,《通知》還要求,網絡表演經營單位要配足內容審核人員,嚴格監督表演者表演行為。特別是嚴密技術監控措施,暢通投訴舉報渠道,完善突發事件應急處置機制,確保能夠第一時間發現並處置違法違規內容。
▲圖為鬥魚直播平臺,超管(管理員)封禁直播間的畫面。
一經發現含有違法違規內容的網絡表演,要及時關閉表演頻道,停止網絡傳播,保存有關記錄,並立即向所在地省級文化行政部門或文化市場綜合執法機構報告。
自殘或虐待動物也將被嚴查
《通知》指出,表演者應依法依規從事網絡表演活動,不得開展含有低俗、色情、暴力等國家法律法規禁止內容的網絡表演。違規單位將被沒收違法所得,並處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業整頓直至吊銷《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今年4月文化部發文稱,部分「主播」通過肢體和語言進行性挑逗、性暗示,存在「閃現」(即一瞬而過的裸露等行為)、「騷麥」(即語音挑逗)等違規情形。圖文無關
而除了嚴查涉黃行為之外,《通知》還要求,各地重點查處提供禁止內容等違法違規網絡表演活動包括:
提供含有《網際網路文化管理暫行規定》第十六條規定的禁止內容,或利用人體缺陷或者以展示人體變異等方式招徠用戶,或以恐怖、殘忍、摧殘表演者身心健康等方式以及以虐待動物等方式進行的網絡表演活動;
使用違法違規文化產品開展的網絡表演活動;
對網絡表演活動進行格調低俗的廣告宣傳和市場推廣行為等。
上 " 黑名單 " 會怎麼樣?
處處受限,累及平臺!
《通知》要求,各地文化行政部門和文化市場綜合執法機構要立即對本行政區域內的網絡表演經營單位開展一次調查摸底,全面掌握網絡表演經營單位情況。今後對網絡表演市場全面實施 " 雙隨機一公開 ",即隨機抽取檢查對象,隨機選派執法檢查人員,及時公布查處結果。
對投訴舉報較多的網絡表演經營單位,要加大隨機抽查頻次,重點監管。
文化行政部門負責將黑名單通報同級有關部門,並建議實施聯合懲戒,強化對違法違規單位和表演者 " 一處違法,處處受限 " 的信用監管。
地方文化行政部門和文化市場綜合執法機構要按照「誰處罰,誰列入」的原則,根據情形,將違法違規網絡表演經營單位列入黑名單或警示名單。各級行業協會要在本行業協會範圍內,對列入黑名單的網絡表演經營單位和表演者予以通報並抵制。
據羊城晚報報導,目前,國內多家知名網絡直播平臺與技術服務平臺已宣布攜手成立「網絡直播自律聯盟」,六間房、映客、花椒、秀色等平臺已基本完成主播實名認證、水印添加、直播內容存儲15天等公約要求,部分企業對直播內容進行了永久保存。
網絡表演內容審核標準正起草
據驅動之家介紹,文化部有關負責人表示,隨著網絡直播企業的井噴式增長,部分 " 平臺 " 法規意識淡漠,責任缺失,管理混亂,一些 " 主播 " 以低俗、色情等違法違規內容吸引關注,造成惡劣的社會影響,嚴重危害行業健康發展。
《通知》本著既不缺位,也不越位的精神,對網絡表演的概念和範圍進行了明確界定。" 總的考慮是:既尊重行業發展特點,為行業發展留有空間,又突出平臺企業責任、內容管理等核心要求。" 這位負責人表示。
該負責人指出,《通知》強調將黑名單和警示名單等信用監管作為規範市場秩序的重要手段,首次明確了網絡表演市場警示名單和黑名單的產生方法和使用方式。
該負責人介紹,目前文化部正在起草《網絡表演經營活動管理辦法》(暫定名),配套編制《網絡表演內容審核工作指引》,以細化網絡表演市場管理措施,指導網絡表演經營單位更準確地把握內容審核標準、審核要點和運營管理規範。
你希望看到什麼樣的直播?歡迎留言討論。
本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主編:陳晨 編輯:肖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