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英語多差,只要學會美式「拼音」,學英語就跟母語一樣簡單

2021-01-17 米絡星

學英語,繞不開自然拼讀;學中文,繞不開漢語拼音。它們寫法相似、發音相似,有的孩子會弄混了、說串了。寶爸寶媽們非常緊張,擔心孩子:別英語還沒有學好,中文也說不利索了!

這是真的嗎?自然拼讀到底跟漢語拼音有啥區別?

先說我們都熟悉的拼音。拼音是一種輔助漢字讀音的工具,通過聲母、韻母、整體認讀音節,幫助孩子學習漢字讀音。拼音的作用相當於英語中的音標,都是語言的附加品,並不是語言天生的一部分。

自然拼讀法(Phonics)是英美國家的孩子學習英語讀音與拼寫、增進閱讀能力的教學法,也是我們做線上英語教育時,提供給小朋友的教學方式。

拼音先學聲母韻母,英語拼讀也要先學 26 個字母的常用發音。然後,也跟學拼音一樣,可以開始學「元音+輔音」組成的「音節」,通過這種方式,孩子不止可以學會「看到單詞就能讀出來」,他們的辨音能力也能得到很好的鍛鍊。

比如說,"ap"、"li"、"tion"這些音節,孩子讀過很多次,也聽過很多次,以後只要這些音節在單詞中出現,憑藉這種"聽音記詞"的能力,application 這樣的長單詞也可以很順暢地講出來,學會了這種從字母發音,到組合發音,根本不需要再刻意去背單詞的字母排列。更重要的是,在孩子把單詞拆解開、熟悉每一部分讀音的過程中,他們會開始發現一些詞頭、詞尾如同漢字的偏旁部首一樣,代表了詞的一部分性質。

當他們逐漸理解到,pre 開頭的詞通常和「前」有關,以 tion 結尾的都是名詞等等規律後,孩子閱讀、寫作、背單詞的效率都會越來越高,遇到單詞的變形,也能很快就理解。

為什麼孩子會分不清自然拼讀和漢語拼音?

首先要明確:孩子剛剛接觸兩種拼讀系統,它們都與拉丁字母有關,所以一開始會發生混淆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孩子的所謂「混淆」,其實是在對自然拼讀和漢語拼音形成各自的記憶之前,一邊探索學習,一邊「分配水流」而已。所謂的「混淆」,其實是記憶尚未穩定的表面現象。

而一旦記憶的輸入(編碼)完成之後,兩套讀音體系各安其分,就不會再發生混淆了。這種記憶的成熟與年齡無關,只與學習者對字母規則的掌握程度有關。

康奈爾語言習得實驗室曾經在試驗報告中說過:儘管一些家長和教育從業者擔心多種語言可能會讓兒童產生混淆,進而引發語言系統的紊亂;但實驗表明兒童不會因為多種語言而產生語言混淆,語言發育遲緩或認知缺陷。

我們舉個常見的例子:當孩子聽到家庭中長輩不同的方言,一開始會混淆,但如果長期在這種語言環境裡,接收了更多的語音信息之後,孩子就可以自行分類。比如,孩子能知道「磁飯」是四川話裡的「吃飯」,在武漢話裡,又變成了「七飯」。

實踐證明,在那些「早早就接觸第二外語」的孩子中,絕大部分孩子很容易區分漢語拼音和自然拼讀發音。因為即使混淆了,也只發生在少數發音相似的音上,比如英語和漢語裡的 w 發音就很像。

在語言習得的過程中,孩子有很強的自我區分能力。通過不斷練習,孩子們自然會梳理清楚兩個發音系統的區別,一旦這種記憶輸入完成後,就不會弄混了。

想讓孩子學好自然拼讀,家長們要記住下面7點:

相信孩子是天生的語言專家。孩子大腦本身具有一種 language acquisition device (語言習得機制),能憑藉各種外部資源或認知技巧化解混淆。

不要過分擔心,要多鼓勵孩子。在孩子發生混淆的時候,給予指導,在老師和家長的不斷強化下,孩子很快就能區分自然拼讀和漢語拼讀的不同。

不要刻意教孩子兩套語言體系的區別:這一點一定要切記!要讓孩子單獨學漢語拼音,單獨學自然拼讀。把兩個發音體系當做兩個學科分別學習,這是讓孩子不混淆的最佳方法。

讓孩子大膽嘗試。如果孩子有了一定的英文基礎,大膽的讓孩子去嘗試吧,一旦熟悉了規律,建立了認知習慣,你很快就會發現,自然拼讀和中文拼音能互相促進。

提高孩子的語音意識。有意識地幫孩子提高語音辨識度,讓孩子能有效區分不同的音節,分清楚不同語音體系的發音。

家長只糾正中文發音:如果發現孩子發音混淆了,並且您不太清楚正確的英語發音是什麼,那就只糾正孩子中文發音就好。英語部分的發音,孩子自己學習英文時會慢慢改進。

別輕易放棄。混淆是孩子在二語習得初期的階段性小問題,家長要做的是鼓勵孩子多嘗試、多練習,而不是因為這個小問題就放棄英語。

講了這麼多,其實還是希望孩子能發音正確,「見詞能讀、聽音能寫」,英語說得倍兒棒,大家一定牢記上面說的7點建議。有些寶爸寶媽就會問,如果想給孩子報自然拼讀課,怎麼選擇呢?

米樂英語趣味自然拼讀啟蒙課,主要根據26個字母展開,教學字母及單詞發音,每集帶小朋友認識1個字母3個單詞。

相關焦點

  • 如何讓英語能力達到英語母語者的水平?
    如何讓英語能力達到英語母語者的水平?我的英語不是很好,所以就把學好英語的希望寄托在了兒子的身上(笑,可憐我那娃),我為他規劃了雙語幼兒園到國際學校的培養路線,目前從幼兒園到小學四年級,他的英語能力還不錯,日常跟外教老師交流發音都沒有問題。那在他整個的學習過程和學校的英語規劃教學中,我也學到了不少,有了一些切身的體會。今天在這裡跟大家做個分享。
  • 任正非58歲學英語。英語流利說的基礎告訴你,英語學習不那麼難
    這3000個單詞詞彙量是很多人在初中、高中階段都已經接觸到,學過背過。但是為什麼很多人懂這麼多單詞,還是不能夠正常的交流呢?主要原因是我們只懂它的一些很膚淺的意思。作為母語學習的外國人,他會懂得活用這些單詞。
  • 學好英語非常簡單
    就算你講得不好,發音不行,只要把關鍵詞說出來了,他們都能get到意思。像很多香港人講普通話,難聽得要命,我們依然能完整理解他們的意思。英語不是你的母語,不擅長,說得難聽,根本不用在意。印度英語、日本英語聽過吧,相較之下,我們中國人講得水平好太多了。我大學還接待過一個斯洛維尼亞來的學生,東歐國家,別提了,比咱們差遠了。但是人家依然很有自信,這點非常值得我們學習。
  • 靠死記硬背,孩子是學不好英語的!
    簡單來說,就是我們沒有建立起英語的思維,總要利用中文來理解英語。這就是我們能看懂一篇英語文章,卻連最簡單的英語對話都應付不了的原因。 孩子學英語,無論背了多少單詞、學了多少語法,關鍵還是要學會用英語的思維去理解英語,並且會聽、會說。 抓住語言敏感期 讓英語學習事半功倍 其實孩子在小的時候正處於語言敏感期,這個階段是學英語的最好時期。
  • 【翻轉英語】孩子初三英語太差了,從哪開始補?
    初中英語相較於高中來說其實是很簡單的,就算基礎很差也不用擔心,只要肯花功夫一定是可以補救的!接下來翻轉英語君就將自己的經驗傳授給大家!
  • 價格透明:聊城三歲兒童學英語詳情
    聊城三歲兒童學英語詳情川越教育城「愛心?責任?快樂」你「在看」我嗎?隨著年齡的增長,漢語成為了我們生活的一部分,形成了強勢影響,對其它語言,比如英語,產生本能的排斥,或是對漢語過度依賴,以漢語為拐杖,來學英語。母語的這種強勢存在,勢必幹擾英語的自然輸入,影響到英語思維的形成。哪些行為可以認定為母語強勢1、孩子已經掌握非常多母語詞彙
  • 英語比日語難學?只要聽懂了,就是小菜一碟!
    英語難學,究竟難在哪裡?最近跟一個日語老師聊天,他說中國學生學日語比英語要簡單得多,因為日語裡頭有漢字,零基礎的人稍微學一下,就可以很輕鬆讀懂一些簡單的日常用語。「英語卻不然,如果不懂,就真的看不懂,猜都沒得猜。」
  • 學了英文丟了中文,英語比母語重要?
    一方面,有些父母認為孩子可以藉助已有的母語水平,將其應用到英語的學習上,以產生積極的影響,事半功倍;另一方面,有些父母則認為母語和英語是兩門截然不同的語言,孩子若想學好英語,就需要完全擯棄已有的母語知識,把英語當成一門全新的語言,從零開始,這樣才能學到地道的英語,而不是所謂的「Chinglish」。
  • 英語啟蒙:絕不是「聽」就對了,這些常見誤區,越早知道越好
    相比較很多一出生甚至懷孕時就給孩子講故事的媽媽來講,我相對是比較遲的,在喬治一歲多的時候,我才開始給他陸陸續續的讀繪本。拿目前國情來講,英語是教育中不可迴避的一點,不管是母語學習還是英語,道理跟孩子吃飯是一樣的,當你的孩子不吃飯你會如何?
  • 英式英語資深,美式英語新潮,到底學哪種比較好?
    十幾年英語學下來,有同學疑惑漸多。比如英式英語美式英語,學哪種才好?我記得在電影《羅馬假日》中,安公主一口充滿異域風情的英語腔,至今令人回味,對於其魅力絲毫未減反而有增。英語口音只要不妨礙交流,各種腔音都可以。
  • 為什麼現在從小學一年級開始就要學英語,歷史都不如英語重要嗎?
    就像我的父母這樣,平平淡淡過了大半輩子,從來沒有覺得英語有什麼用,也從來沒有用到過英語。甚至我父親在上學時英語學得很好,經常拿滿分,可是出來社會幾十年,連給他講英語的機會都沒有。第二點:認為把英語看得太重要,完全跟我們的母語同等了。
  • 先學英語還是先學拼音?一起學孩子不會把字母混淆?家長不用擔心
    我不同意這樣的論點,語言是工具,多一門使用工具,多一個了解世界的渠道,尤其是早點讓孩子學英語,能開發孩子的語言系統,不存在有沒有天賦一說。學任何一門語言都有學習方法,為什麼有的人學英語痛苦不堪?是因為沒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語言的方法。曾幾何時,大聲朗讀訓練聽說被奉為學習英語的最佳方法,其實有的人因為性格原因,不願意大聲朗讀,甚至在馬路上見到外國人主動搭訕。難道不大聲朗讀就學不好英語嗎?
  • 我英語基礎很差,怎麼從零開始學英語?
    誤區2拿少兒英語教材來學習英語。誤區3以情景對話入手開始學英語。經過潛心研究後,當時已經獲得英國皇家特許語言專家(CL)認證的我提出了「母語轉化」(L1 Facilitation)的概念,與傳統語言學中的「母語幹擾」(L1 Interference)是對立的,並將之用於重塑英語的國際音標體系。所謂「母語轉化」,是將我們每個人都再熟悉不過的母語中文作為參照物,化陌生為熟悉,並通過「求同存異」來加速英語的學習。
  • 魔力恐龍|孩子英語學不會?讓孩子以母語的方式學習英語
    英語習得是什麼英語習得是一種無意識的、自然而然的學習和掌握語言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孩子並沒有意識到自己正在學習,而是通過大量接觸和使用,學會這種語言的。例如:孩子在學習母語時,並不是通過語法來學習,而是在中文的語言環境下,通過與父母的交流溝通、以及周圍大量的語言輸入和無意識的影響,自然而然學會的,這一過程就是語言習得。同理,英語習得也是如此。在英語的語言環境下,通過與父母之間的交流溝通,及周圍環境的影響,在大量的語言輸入下自主學習英語的過程,就是英語習得。
  • Stefanie英語 - 05 如何能像母語人士那樣講英語?
    可能你一開口說英語,英語母語者會說:「哇,你母語就是英語嗎?」他們不太敢確定,因為你英語說的太好了,以至於對方以為你母語就是英語。後來我意識到,阿根廷西班牙語的語調跟其他國家的西班牙語是不一樣的。英語也是一樣的,有很多種口音,你們都知道的,英國、愛爾蘭、美國、美國南部等等,口音多種多樣。
  • 英語的口語,我要自己學,只要我有恆心
    2、想要學好英語一定要轉換思維方式,對於我們來說漢語是我們的母語,我們要從漢英思維逐步過渡到英語思維,這樣才能用英語自由地表達自己。所以,我們要特別強調漢英口頭翻譯和英漢對譯,熟讀和背誦英語口語短文,從而達到提高口頭表達的能力。通過「口頭漢譯英」翻譯練習,能很快提高讀者的口頭表達能力。讀者可以慢慢地做到「心裡想什麼,就可以用英文說什麼」。
  • 孩子的英語學習應該從幾歲開始?(少兒英語系列01)
    英語,作為世界上使用範圍最廣的語言(漢語是作為母語使用的第一大國),不僅是發達國家諸如:英國,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家的母語;也是超過半數的非洲國家,印度和新加坡的官方語言。英語學習不僅關係到孩子學校成績,以後的升學,還關係長遠的工作發展。
  • 鍾南山院士的「瘋狂英語」太棒了!他們都說英語。你喜歡英語嗎
    對英語來說,說話使人「愛」和「恨」。學英語有用嗎?讓我們看看除了那些正在學英語的學生之外,生活中還有誰會說英語和使用英語。學狂飆英語的人要用,聽他們的「狂飆英語」就是「牛!。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在廣州接受路透社採訪時,全程用英語交流。他估計新的冠狀病毒疫情將在2月份達到高峰,可能在4月份之前結束。他說:「目前人們對新型冠狀病毒有很多未知,我們不知道病毒為何有大的傳染性,這是最大的問題」,有網友留言:鍾院士一路講英語嗎?A: 是的,超級牛!一個80多歲的老人,能說一口流利的英語,讓那些一個字也不會說的年輕人臉紅!
  • 菲律賓學英語:菲律賓的英語口音會對我學英語有影響嗎?
    菲律賓學英語學校去菲律賓學幾個月英語就染上口音,是不存在的只是單單去菲律賓學了幾個月英語,就能學會母語者的發音或者是當地人的發音,這樣的人幾乎是沒有的即使是從小就看好萊塢電影,聽英文歌曲,看歐美的電視劇,也沒發現自己有學到口音。即便是生活在美國幾十年的中國人也有一開口就是中式口音的。真的存在「地道」英語嗎?語言中帶有口音是正常的實際上「地道」的英語是不存在的,就像是英語分為美式英語與英式英語一樣。
  • 「4歲英語詞彙量1500,是不是不太夠?」看看英語老師怎麼給孩子啟蒙的
    她認為,孩子早一點接觸英語,並不妨礙學習拼音,「英語是一種國際語言,早一些接觸,讓孩子培養語感是好事。」 還有幼兒園老師表示,我們這一代人初中才開始學英語,覺得學得特別辛苦。而現在的孩子,幼兒園階段啟蒙,上小學開始正式學習,效果明顯好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