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展商參展海博會 兩岸合作智能服裝開拓市場

2020-12-22 央廣網

你好臺灣網石獅12月18日消息(記者 呂貝娜)第二十三屆海峽兩岸紡織服裝博覽會暨2020石獅國際時裝周18日上午在石獅輕紡城開幕。展覽由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中國服裝協會、中國服裝設計師協會主辦;臺灣紡織業拓展會、福建省服裝服飾行業協會、福建省紡織行業協會、福建省縫製設備行業協會、福建省服裝設計師協會協辦。

中國服裝協會常務副會長楊金純在開幕致辭時表示,海峽兩岸紡織服裝博覽會作為全國性、國際化紡織服裝博覽盛會,多年來以推動紡織服裝產業對接、促進海內外經貿交流為主要目的,不斷提高辦展檔次、擴大辦展規模,每屆都有新的面貌和內涵。當前,紡織服裝產業各項重要指數均呈現穩定恢復態勢,內銷和出口市場持續回暖。衷心希望各紡織服裝企業利用好博覽會的平臺作用,發揮好石獅作為國家級市場採購貿易方式試點的政策優勢,開展更有效的合作對接,布局更廣闊的銷售網絡,以更強聚合力融入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新發展格局,在開放中創造機遇,在合作中覓得新商機。

受疫情影響,今年臺灣展商主要有臺灣紡織業拓展會與冠向實業股份有限公司。走進海博會展場,首先看到的就是臺灣館。面積不大,高科技服裝可不少。石獅一筆成服飾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莊小清介紹說,公司主要與臺灣聯營,共同開發智能服飾,「智能服飾就是在原來時尚的服裝結合智能,比如這款太陽能服,它吸收陽光然後轉換為電能、熱能,可以手控調溫保暖。再比如空調服,可以調到最低溫度15度,特別適合高溫室外工作穿著,後腰部有風扇,肩膀位置有空調,還可以手機APP控溫。還有加溫防彈隱身背心,它以石墨烯電池供應發熱,可以24小時保溫不間斷。我們還有自己的電池廠,從面料到科技研發,我們有自己完整的產業鏈。」兩岸深度合作帶來智能服裝的奇思妙想,除了可調溫的太空服、空調服,現場還有特製賽車服,防護的同時可以加溫,摔倒時有緊急氣囊爆出保護全身;還有來自臺灣的世界頂級設計師設計的調溫羽絨服等,「在美觀大方之外,我們遞增新元素,結合科技來做創新的市場突破。」

開幕後嘉賓參觀輕紡城主展區,步入臺灣館

臺灣館展商不多,靠智能服裝吸睛

莊小清介紹說,公司五年前開始與臺灣合作,從設計開始初步嘗試,到現在已經形成完整的生產鏈。「我們的設計師整合在一起,跟蹤世界潮流趨勢,結合市場考察來設計;面料部分也與臺灣合作,共同研發創新,兩邊技術共享,創新製造我們要的一些新功能,包括一些配件。多方面、多渠道,多個不同領域結合,才能讓服裝科技落地。再來到生產,我們也是聯合的,共同銷售。生產主要在石獅,因為這邊面料供應、輔料供應鏈非常齊全,石獅適合做服裝生產基地。」

據了解,臺灣館內這些高科技服裝不僅十分智能,可以遠程控制,甚至還上專門的「保險」,莊小清說,「我們服裝還經過保險公司來承保,讓消費者大膽去領會科技創新元素的時尚,最高保額保到500萬。有創新就有賣點,我們的服裝已經打開美國、日本市場,以出口為主,通過網際網路銷售。」

石獅一筆成服飾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莊小清介紹臺灣館內的智能服裝

臺灣館內的空調服、太陽能服、加溫防彈隱姓背心等科技賦能服裝

記者在臺灣館內看到冠向實業股份有限公司寄來為數不多的襪品和面料展示,其他廠牌服裝由石獅進出口商會負責布展。臺灣館代理人黃智軍受訪時告訴記者,疫情原因使得島內展商不能到現場,臺灣紡織業拓展會委託石獅進出口商會,組織與臺灣方面有深度合作的在地企業、代理商代為參展,「我們利用這個機會也把石獅最有特色的產品拿出來展示,比如石獅的男裝,功能服等都是比較有特色的」,黃智軍說,「臺灣冠向的規模也是蠻大的,但是沒辦法過來展示,只能寄一些產品過來,這些產品都是在國際上有一定市場的。我們跟冠向在面料上面有合作,像尼龍面料的印染、特殊面料。臺灣紡織服裝起步還是比較早,面料研發方面還算是比較先進的,包括多採用日本的技術也還不錯。」黃智軍表示,目前合作的方式主要是兩岸共同開發服裝的面料、技術,業務方面則有很多在地企業與臺灣企業往來,共同開拓日本、歐美市場。

相較過去買家單純地從展會上看中產品下訂單,賣家銷售,到現在展會功能逐漸多元,吸引專業買手、設計師前來逛展,了解行業動態、時尚流行趨勢,黃智軍深有感觸,「近四、五年來,臺灣展商參展也不僅限於推廣產品了。我們看到他們的設計、理念或是面料不錯,乾脆成立一個機構共同去研發。比如合作的尼龍印染技術,有冷熱轉移的區分,尼龍面料只有用冷轉移去印,色牢度、色澤度的效果才會好。」據了解,石獅市進出口商會剛成立不久,目前會員中已有十多家企業與臺灣有深度合作。黃智軍說,「本來泉州跟臺灣就同根同源的,你不管是從哪個方面都繞不開,有很多企業都會有一些合作。商會的下一步工作也是會著重去了解這方面信息,為兩岸企業搭建合作平臺,讓他們原本比較單向的、單純的業務溝通,更多地在面料、技術、設計師往來、設計理念等,可以有更深層次交流,共同把市場做大。」

今年海博會較往年推遲了8個月舉辦,但依然吸引眾多展商參加,除了步入展場後可以馬上看到集中的臺灣館、校服館、褲業館、網商館外,在面料館區域,臺隆、聯邦三禾、港隆、海興凱晟、新旭輝、夜光達等20家本土龍頭面料企業組成「石獅面料展團」,帶來多彩時尚的展示和科技賦能面料,如太極石冰氨纖維面料、會呼吸的全功能布料、「反光夜行」面料等;在輔料館區域,也有24家優質輔料企業組成「石獅輔料展團」,包括輝煌五金輔料、六龍發輔料、閩豐輔料等,推出可快速更換商標背景的成衣魔術貼洗技術,可以測量體溫的成衣上的溫度計,複合纖維多功能興輔料等。機械展區也有近40個品牌參展,展品包含縫前、縫中、縫後等自動化、智能化設備,還有電商個性化定製設備。

第23屆海博會面料館

第23屆海博會輔料館

褲業館

輕紡城主展區內校服館

第二節中國校園服飾國際博覽會展區 位於輕紡城內的「展中展、市中市」

石獅市委副書記、市長黃春輝表示,疫情進一步加快了紡織服裝產業的結構調整和生態演變。石獅市積極融入「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以印染、輔料、校服、設計為重點,加快紡織服裝產業全鏈條提升,下一步石獅還將出臺加快推動紡織服飾創意設計產業發展的政策措施,從品牌培育、平臺建設、人才培養、學術交流等方面予以大力扶持,進一步引領時尚潮流,加快打造現代化商貿之都。

相關焦點

  • 臺灣展商在冬交會推廣特色產品
    臺灣展商在冬交會推廣特色產品借平臺覓商機 尋合作促發展「海南綠色熱帶果蔬深受消費者喜愛,市場前景十分廣闊。為此,我與其他6位農業領域的『臺商二代』一起創立了海南臺商農漁產品供應鏈電商平臺,進一步打通在瓊臺灣農業企業的產品銷售渠道。今後,海南消費者可以買到質量更好的有機果蔬。」葉秉華說。
  • 新華網福州4月18日電(記者康淼)第十三屆海峽兩岸紡織服裝博覽會暨...
    海峽兩岸紡織服裝博覽會暨休閒服裝博覽會(簡稱海博會,英文縮寫STCF)於每年4月18日至21日在中國休閒服裝名城—石獅隆重召開。海博會作為全國性、國際化紡織服裝博覽盛會,以「兩岸、休閒、規模、專業、時尚」為主題,以推動海峽兩岸產業對接、促進海內外經貿交流為宗旨;千餘家參展企業、30萬平方米展覽規模充分展現中國最大的休閒服裝板塊的領袖風範和產業集群優勢;期間還將舉辦豐富多彩和獨具特色的配套活動,成為地方專業展會之最。
  • 從「參展」到「參與」 兩岸動漫合作漸入佳境
    原標題:從「參展」到「參與」 兩岸動漫合作漸入佳境  新華網廈門8月18日電(記者張逸之)15日至19日,第七屆廈門國際動漫節在廈門舉行,吸引了來自全球的174家知名動漫、遊戲企業參加,其中包含25家臺灣企業。從以往「應邀參展」,到植根大陸市場,兩岸動漫合作漸入佳境。
  • 2016春季中國服裝博覽會上海展
    在這個生態圈內,如果說上下遊產業鏈中的企業和品牌在不斷的升級調整中化零為整、重拳出擊,那麼,中國國際服裝服飾博覽會就是推動產業鏈間可持續合作的「潤滑劑」,它以自身複合型、多元化、高端化的平臺作用,為服裝生態圈注入了新模式、新思維的詮釋。作為亞洲地區最具規模與影響力的服裝服飾專業品牌博覽會,CHIC始終是中國服裝品牌和市場發展的推動者和見證者。
  • 克服疫情影響 臺灣高雄市世貿會展協會組團參展東博會
    蔣雪林 攝(聚焦東博會)克服疫情影響 臺灣高雄市世貿會展協會組團參展東博會中新網南寧11月28日電 (記者 蔣雪林)記者從中國—東協博覽會秘書處了解到,今年雖受新冠疫情影響,臺灣高雄市世貿會展協會(以下簡稱高世貿)依然堅定組織臺灣企業參展第十七屆中國—東協博覽會。
  • 克服疫情影響,臺灣高雄市世貿會展協會組團參展東博會
    蔣雪林 攝  (聚焦東博會)克服疫情影響 臺灣高雄市世貿會展協會組團參展東博會  中新網南寧11月28日電 (記者 蔣雪林)記者從中國—東協博覽會秘書處了解到,今年雖受新冠疫情影響,臺灣高雄市世貿會展協會(以下簡稱高世貿)依然堅定組織臺灣企業參展第十七屆中國—東協博覽會。
  • 海峽兩岸文博會首次配套舉辦「廈門框畫展」
    這是第十三屆海峽兩岸(廈門)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以下簡稱「海峽兩岸文博會」)首次配套舉辦框業與裝飾畫展覽會,匯聚全國各地200多家框畫製作相關優質企業參展,由廈門文廣傳媒集團有限公司、福建省雕塑學會等機構聯袂主辦,福建省油畫行業協會、福建省當代畫院等承辦。福建泉廈漳油畫設備供應商負責人歐陽暉勇,向記者介紹由新材料、新技術智能製造而成的裝飾畫。
  • 一脈傳承 數字創新促兩岸文旅融合發展
    儘管受到疫情影響,臺灣地區展商無法大規模線下參展,但現場依然有不少精彩的在陸臺商臺企展館,例如常年參展的「法藍瓷」,二次參展的「大霹靂布袋戲」上海公司等,也有從臺灣寄送展品展出參展的「臺灣頂級工藝」,以及300餘家臺灣展商參加了線上雲會展。
  • 東莞海博會今日開幕 明日市民可入場 展位高達2536個
    記者 方光明 攝  ●會議:廣東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國際博覽會  ●與會者:馬來西亞、泰國、阿聯、印度、韓國、柬埔寨、緬甸、新加坡、印度尼西亞、斯裡蘭卡等25個沿線國家的商協會和企業報名參展。6000多家境內外知名採購企業雲集,1.5萬多名專業買手參會。
  • 【活動】強勢登陸臺灣!2017中國國際瓦楞展+彩盒展臺灣觀眾有望突破1000人!
    三展同期,貫穿包裝行業產業鏈,所帶來的規模效應和參觀價值獲得臺灣當地包企高度認可,現場完成預登記80餘人;達成參展意向600多平方米;除了常年合作的臺灣紙器同業公會外,還與臺灣2大印刷協會——臺北市印刷商業同業公會、臺灣區印刷暨機器 材料工業同業公會就戰略合作達成合作意向!2017年4月,2017中國國際瓦楞展、彩盒展現場臺灣觀眾有望突破1000人!
  • 陸搭建機械產業平臺 推進海峽兩岸深度融合
    工程機械方面,龍工集團是中國裝載機行業三強之一,整車銷量居全國首位,面對嚴峻的市場形勢,企業加大了國際市場開拓力度,積極構建國際市場營銷網絡,出口額與去年同比增長28%左右。環保設備方面,龍淨環保是國內同行首家上市公司,"龍淨"牌電除塵器獲中國名牌產品,市場份額居全國首位,煙氣淨化設備產銷量連續多年居全國同行業第一。
  • 第十二屆加博會:線上線下融合辦展 多渠道助企拓市場
    1.2億元成交意向,超5萬人次入場觀展洽談,兩場線上推廣活動會場共吸引線上採購商150萬人次、累計2.5萬採購商進行線上採購……第十二屆中國加工貿易產品博覽會日前在東莞市廣東現代國際展覽中心圓滿落幕。本屆加博會展覽面積由上屆的5萬平方米擴大到7萬平方米,共有1193家企業參展,參展企業涵蓋潮流服裝服飾、時尚家居用品、智能移動終端及電子消費品、茶文化、境外食品等多個領域,主題展中還增設出口轉內銷產品展、醫療防護設備及用品展、主賓省(市)展示區等。
  • 展商速遞 | 臺灣童書聯合展區
    參展出版社有:華品文創、閣林文創、暢談國際、莎士比亞、親子天下、樂寶智能、企鵝圖書、康軒文教、博士兒、小牛頓、時報出版、三民書局、文房文化、機本玩意、四也文化、遠流出版、尖端出版、小天下、秀威信息、心靈工坊、幼獅文化、小熊出版、臺灣東方、國語日報、和英文化、東雨文化、採實文化、野人文化、雲文化、廣智文化、薪展文化、甜甜圈……等共計約40多家出版單位參展
  • 北京國際電影交易市場展 臺灣電影參展作品多元化 盡在Taiwan Cinema電影快報
    8月初剛剛結束上海國際電影市場展的精彩亮相,臺灣電影作品又馬不停蹄地趕赴下一站——第十屆北京國際電影市場展。
  • 工業協進,魯臺共贏——魯臺工業精品展盛況空前
    省經信委作為本屆魯臺經貿洽談會的主要承辦單位,充分發揮「好品山東」、「兩岸新頁」等平臺組織推動作用,在展會組織舉辦「魯臺工業精品展」,並結合大會主題和參展參會客商投資需求,在展會開展了一系列經貿對接活動,加速促進山東省工業企業與臺灣企業對接合作,助力兩地企業在各領域強強聯手,資源共享,合作共贏。
  • 第十屆兩岸電影展之臺灣電影展盛大開幕
    此次參展的影片風格各異,現實敘述和奇幻浪漫、驚悚懸疑並存,獲得觀眾的好評。臺灣電影《有一種喜歡》作為此次影展的開幕影片,電影導演王鬱惠,主演李玉璽、畢書盡、王宇兒在現場與大家交流影片內容和思想主題,年輕偶像演員到場引發臺下觀眾興奮不已。此次電影展參展影片的導演瞿友寧、簡學彬、李啟源、賴國安及主創嚴正嵐也來到現場與大家進行互動交流。
  • 借平臺覓商機 臺灣展商在海南冬交會推廣特色產品
    12月21日,在冬交會澄邁館國家級出口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示範區展臺,逛展市民絡繹不絕。  「海南綠色熱帶果蔬深受消費者喜愛,市場前景十分廣闊。為此,我與其他6位農業領域的『臺商二代』一起創立了海南臺商農漁產品供應鏈電商平臺,進一步打通在瓊臺灣農業企業的產品銷售渠道。今後,海南消費者可以買到質量更好的有機果蔬。」葉秉華說。
  • 第十三屆海峽兩岸(廈門)文化產業博覽交易...
    6.8萬平線下展覽面積, 4大專業版塊14個主題展區,兩岸近千家展商;20場專業活動, 93個重大文旅項目達成合作意向,項目總金額388.21億元。現場交易額82.65億元,其中訂單額82.45億元。1個文博雲展數字平臺,900餘家展商線上參展;1個同程雲分會場,27場直播,1個大型線上線下浸入式劇情闖關遊戲,1200萬消費補貼。
  • 《京劇貓》亮相臺灣兩岸影視文化展 弘揚傳統文化傳播正能量
    齊魯晚報濟南10月14日訊:近日,第二屆海峽兩岸廣電影視文化展在臺灣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