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2月3日消息,美國紐約時代廣場一款電子巨屏上出現了一則彈幕廣告,引發過往路人圍觀與網絡熱議。據悉,該廣告創意來自於中國上海一款名為《大主宰》的手遊。這是美國播出的首例中國戶外彈幕廣告。中新社發 宗和 攝 圖片來源:CNSPHOTO
中新網7月20日電 新加坡《聯合早報》20日刊文稱,到紐約時代廣場去,主要想看看當年做電視新聞時,全球倒計時迎接新年必剪入畫面的水晶球緩緩下降之地。放眼望去,時代廣場的中國元素真不少。
文章摘編如下:
這個素有「世界的十字路口」稱譽的大道交匯處,果然沒讓人失望,繁華嘈雜、霓虹閃爍,形形色色的人都有。
但地上的人再搶眼,也搶不過堪稱世界最炫目廣告大道的光芒。在眾多體現消費主義和娛樂主義的廣告牌中,中國通訊社新華社的大屏幕廣告牌顯得嚴謹沉穩。
放眼望去,時代廣場的中國元素真不少。有商業性質的企業廣告,有官方性質的宣傳片,除新華社外,還有中關村、山東省和中國國家旅遊局在大屏幕上播出的「美麗中國」短片等,讓長城、熊貓、長江三峽、四合院得以在大蘋果亮相。
回想起來,中國國家宣傳片登陸時代廣場已是四年前的事了。
2011年1月,《中國國家形象片》在時代廣場大屏幕播放,「中國紅」驚豔亮相,吸引世界眾傳媒目光。同年7月,新華社廣告也進駐,之後成都、上海、蘇州、武漢、泉州等30多個中國大陸城市也登場。五糧液、華為、格力、國美在線、百度輸入法,甚至武漢熱乾麵等等企業和商品陸續現身。
中國企業在曼哈頓心臟地投放廣告,無非是想在全球市場打響品牌知名度,又或「轉內銷」在國內引發輿論談資。各地城市爭取曝光率,估計是宣傳城市形象及爭取擴大遊客源,中國斥巨資宣傳國家形象廣告,相信是為進行正面宣導,以達到增強國家軟實力的目的。
據稱,每天有近50萬人次經過時代廣場,從企業的角度而言,只要有1%的人瞄過廣告一眼,那也值了。從國家的角度,要計算是否有效傳播軟實力較困難,因為與可計算的GDP等硬實力指標相比,軟實力是無形、漸擴且彌散的。
美國商業房地產服務公司斯達德利發現,在等待美國投資移民籤證批准的申請者中,中國大陸人佔80%。另外,財富諮詢公司「新世界財富」的報告顯示,從2000年至2014年的14年間,約9萬餘中國大陸富豪移民,主要移至美國、香港、新加坡和英國。
「軟實力」的概念在上個世紀90年代初由美國哈佛教授約瑟夫•奈首創。他認為,軟實力是通過吸引力而非威逼或利誘達到目的,一個國家的軟實力有三個主要來源:文化吸引力、政治價值及具有道德權威的外交政策。
軟實力畢竟是無形且彌散的,它需要社會整體無組織化的內在提升,軟實力雖然講究公關與包裝,但更多靠內在修身與提升。(沈澤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