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冢,跨越百年的歌劇帝國

2021-03-03 廣東藝術雜誌

寶冢歌劇團——世界上唯一由單一性別的女性成員組成的表演團體。她以日本寶冢市為根據地,至今已經活躍了105個年頭。她被稱為日本演藝圈中的頂級貴族人設,是一座「清正美」的象牙塔,有著極為嚴苛的錄取條件。從寶冢歌劇團走出的「校友」,如:大地真央、黑木瞳、涼風真世、天海佑希,個個都稱得上是日本的一流「演技派」演員,而且不光是演技,他們中很多人的人生觀,價值觀,更是影響著無數觀眾和粉絲,激勵他們勇敢、坦蕩、自律、自強地生活。

 

提到寶冢的演出劇目,想必不少人的印象都停留在華麗的西洋風劇目和歌舞秀上。經典的劇目《凡爾賽玫瑰》的表演,身著拖地長裙和筆挺禮服雙人舞、整齊劃一的音樂劇風火箭舞……其實,寶冢歌劇團的演出內容涉及題材十分廣泛,絕不拘泥於西洋風的古典宮廷劇,不論洋風還是和風、古代還是現代,日常向還是科幻類……應有盡有。但是所有的劇目都具備一個共同點——極盡華麗。她用訴諸視聽覺的方式,為觀眾呈現無數華麗得令人窒息的夢。

 

與此同時,不惜一切代價「造夢」的寶冢,也是粉絲等級制度和明星養成制度的金字塔。她有著極為森嚴的等級制度和極其複雜的粉絲參與規則。吸引無數人爭相「一睹芳容」。「一票難求」「數秒售罄」更是常態。但你是否知道,這樣一座造夢宮殿,她的出現原本只是一個無奈之舉?

  這個傳奇的劇團,誕生自廢棄的溫泉池  

 

寶冢歌劇團的根據地——寶冢市,是一處歷史悠久的溫泉鄉。20世紀初,日本關西一家民營鐵路公司的創辦人小林一三為了給自己企業所修建的鐵路招徠遊客,參加到了開發「寶冢溫泉」的大軍之中,並因此修建了「日本第一座室內遊泳池」,但卻因為實行男女混泳遭到抵制而被迫關閉。

 

就在此時,一個想法出現在小林一三頭腦中——「如果將廢棄的泳池改成舞臺,組辦一個歌唱隊,讓來泡溫泉的客人們都能免費觀賞演出會怎麼樣呢?」在當時,這種洋風的「歌唱隊」是非常時髦的,20世紀初,日本已有不少百貨公司,其中的三越百貨就創設了一個「少年樂團」——三越少年音樂隊。「三越少年」在當時風靡日本,很受客人們的歡迎。小林一三也想效仿這種模式,不過他靈機一動,將「少年」改成了「少女」。就是因為這個「奇思妙想」,才促成了寶冢歌劇團的誕生,而那個在1913年組成的,為客人免費演出歌舞的「寶冢歌唱隊」,正是如今寶冢歌劇團的前身。

 

歌劇團越來越受歡迎,五年後便舉行了東京公演,1924年,能夠容客三千人的寶塚大劇場開幕,寶冢的團體內也逐漸推進分組制。時至今日,已有「花、月、雪、星、宙」五組,團員超過了400人。如今的寶冢,已經成了日本規模最大的劇團。

 

  金字塔般的造星流程,別具一格的公演機制  

 

寶冢的存在,是獨一無二的。她的獨一無二不單單展現在人員構成和創建始末,更在於其特殊的經營模式。

 

寶冢的原總經理森下信雄曾在其著述《寶冢劇團經營戰略》中特別提到了寶冢獨一無二的幾大經營戰略——「素人神格化」「垂直整合系統」「嚴密公演制度」。

 

首先是「素人神格化」,這一戰略,主要體現在寶冢的選才、育才和用才上。經歷了嚴格選拔後進入寶冢劇團的「學生們」還屬於「素人」,也就是說,他們還是未雕琢的璞玉。和如今同樣選拔、啟用素人的各大偶像製作公司不同的是,寶冢,不是在「養成」偶像,而是在養成「明星」。成為「明星」需要經歷極為繁瑣和艱苦的攀登,從入團開始,成員需要跨越舞臺上象徵「晉升」的銀橋,擔任新人公演的主角,再在主公演中獲得角色,經歷幾大演藝廳座長之職,還要背上象徵榮譽的華麗「翅膀」,最終,才能成為首席。如此這般後,身處金字塔頂端的「明星」便被賦予了神格。而「脫胎換骨」的「寶冢麗人」為了讓自己成為「不存在於世上」的「王子公主」,會嚴格遵循「堇密碼」——杜絕一切有損「劇團品格」,破壞「觀眾夢想」的情況出現。比如團員的本名、年齡、工資等等皆嚴格保密,在表演中,也不可過度呈現「政治」「宗教」「性」內容。可見「明星之路」有多麼嚴格和坎坷。

 

「垂直整合系統」,其實是和寶冢「嚴密的公演制度」無縫匹配的。所謂「垂直整合」其實就是採用一種「創作、製作、銷售」一條龍的「獨家定製」制度。這種制度和寶冢得天獨厚的「企業背景」息息相關。一般的劇團需要自負盈虧,想要做到「全部買斷」創作、製作、銷售流程,徹底為自己「量身定做」作品,幾乎是不可能完成任務。但是寶冢強大的「鐵路背景」卻能夠支撐她如此「不計後果」的徹底投入。「垂直整合」令寶冢最大限度地平衡規劃公演計劃,也為平等、合理地養成「明星」創造了穩定的條件。寶冢每一年的演出行程計劃得都極為嚴密,且從不破例。無論多麼火爆的劇目,一旦結束公演,絕不加場。制度的森嚴和公演流程絕不破例等等的情況,必然會導致一部分收入的流失。但是寶冢所追求的並非,或者說不只是盈利,更多的是樹立一種獨一無二的模式,以及創造一段榮耀只屬於寶冢的演藝歷史。

 

然而,這諸多經營策略並不是一夜之間冒出來的,更不是從一開始就貫徹至今的。寶冢如今的「神話」,都是在經歷了無數坎坷與磨難之後,總結經驗教訓,反覆實踐嘗試出來的。

 

事實上,最初取代混泳池打出了招牌的寶冢,並沒有就此穩步走向繁榮,隨著電視的普及和娛樂的多樣化,寶冢歌劇團和當時的所有劇團一樣遭受了巨大的衝擊。當時的寶冢歌劇團甚至被揶揄是「阪神的負擔」,為了節省人力支出,寶冢甚至自1972年起開始實行滿57歲退休退團的政策。

 

  清純、正直、美麗,成就永遠瑰麗的少女夢  

 

正在寶冢的存續岌岌可危之時,由植田紳爾改編的舞臺劇(原著漫畫作者:池田理代子)《凡爾賽玫瑰》成了力挽狂瀾的定海神針。該劇的上演,瞬間引發了現象級的全民熱潮,當時寶冢的月、花、雪、星四組均演出此劇,觀演人數更是突破140萬人。寶冢進入空前的「熱潮期」,追捧寶冢的粉絲更是急速增加,直接導致培養寶冢演員的寶冢音樂學校合格倍率從5倍飆升至20倍,和位列日本第一的東京大學並稱「東有東大,西有寶冢」。任《凡爾賽玫瑰》系列主角的榛名由梨、鳳蘭、安奈淳、汀夏子則並稱「凡爾賽四強」,聚集了極高的人氣。到了70年代後半,明星身背羽毛翅膀成為一個慣例,並且「羽翼」還有逐漸增大的趨勢,舞臺呈現也因此變得愈發華麗耀眼。

 

概觀了寶冢的百年歷史和經營理念之後,我們回過頭來看看她最本質、也最特殊的屬性——「全部成員皆為女性」。不僅如此,寶冢還在此基礎上進行了進一步的特殊化處理,其一,是選擇「素人少女」進行養成;其二,是男役的存在。

 

在前文中,我們提到了寶冢在經營戰略上的「素人神格化」,這一戰略在如今的寶冢早已是綱領性的存在。但它一開始其實只是創始人小林一三的初期戰略,他希望這種「女學生」的清純感能夠一掃當時日本社會對於女性表演者們「具有濃厚風塵感的藝伎」這樣的偏見,  

 

日本的傳統藝能一向推崇「玄人」(專業人士),不論能、狂言、文樂、還是歌舞伎,無一不是「自幼習藝,代代相傳」,甚至其中不少種類的藝能形式至今仍保持著「只傳嫡子」甚至「一子單傳」的傳統,在這樣的歷史文化背景下,明治維新後逐漸西化的日本社會對於「素人」產生了極為強烈的興趣和需求。比起玄人窮其一生鑽研藝道所帶來的疏離感和壓迫感,少女歌劇顯得輕盈而有活力,並且天然具備「鄰家女孩」一般的親近感。寶冢的決策者有意放棄高質量、高水準的呈現,選擇營造一種「在文藝演出的舞臺上努力的女學生」的氛圍,也逐漸奠定了寶冢在之後的一百餘年穩步發展並逐漸走向極致的特殊「美學」。

 

男役的形態雖然少見,但是這種思維模式卻並不「唯一」。它在本質上和日本傳統藝能中的「女型」其實十分相似。「女型」要求男性在舞臺上呈現出「不是女人勝似女人」的模樣,。而寶冢中的「男役」,則要求女性在舞臺上呈現出「理想中的完美男性」。從審美心理的角度,當扮演者自身的性別和所飾演角色的性別不同時,便會產生特殊的「倒錯美」。而撇開扮演者自身的性別,完全沉浸在「角色」的男性或女性魅力之中,這正是「清正美」——「清純」「正直」「美麗」的終極體現。

 

當我們縱觀寶冢,會發現一切的一切,似乎原本都是巧合。但領導者志不在「歌劇」的無心插柳,背後卻仿佛隱藏著某種必然。我想,那正是對於打造一個美妙的「幻想桃花源」的堅持。正是這種堅持,使這座成就萬千觀眾少女夢的劇團得以延續了百年以上。相信,她將在未來為觀眾製造更多的美妙絕倫的「華麗幻夢」。

演出資訊:

文/董紓含

圖片由廣州大劇院提供


相關焦點

  • 寶冢百年經營戰略
    寶冢歌劇團(Takarazua Revue Company)寶冢歌劇團的經營母體是阪急電鐵,隸屬於阪急集團的寶冢歌劇事業經過百年的經營,成為阪急集團第三大事業支柱。本文將從寶冢的基礎知識(包括歷史起源、發展歷程、組織結構等)、商業模式、經營模式、經營戰略以及寶冢歌劇團今後的動向與業界的未來展望五大板塊進行分析。
  • 你不知道的寶冢歌劇演員升級大揭秘
    近年來由於天海佑希,黑木瞳,真矢美紀等畢業自寶冢的學姐們活躍於演藝圈,而使關心寶冢劇團的人也在增加。然而寶冢卻因為過於華麗浮誇,常常會給人以「非主流」的感覺,尤其會給男性帶來「不可接近」的第一印象。但是寶冢歌劇團卻能以其獨特的經營方式立足於利基市場持續百年。讓我們一起來揭開寶冢歌劇團的神秘面紗吧寶冢歌劇團成立於1914年,隸屬於日本阪急電鐵。
  • 獨家專訪寶冢歌劇團OG:男裝麗人更帥氣!領略百年寶冢歌劇的獨特魅力
    到了19世紀初,歌劇在歐洲已經發展出了幾個不同地區和學派的演出風格。而歌劇文化流行的地方也不限於在歐洲,在與西方文化有交流的地方都先後出現了歌劇的演出和製作的劇團。此時的日本,在經過明治維新後,整個國家都積極向歐美等當時的先進國家學習他們的社會文化和習慣,出現了「脫亞入歐」的風氣,各種西式文化和打扮如歌劇,燕尾服等也開始在日本流行起來。
  • 日本寶冢歌劇團OG首次「相約北京」
    寶冢歌劇團OG演出現場資料圖 第20屆「相約北京」國際藝術節邀請享譽世界的日本寶冢歌劇團OG首次訪華,在廣州大劇院和北京天橋藝術中心接連上演《劍與愛的光芒·愛著拿破崙的女人們》。其中,北京天橋藝術中心的演出時間為2020年1月9日到12日。
  • 日本寶冢歌劇團OG亮相「相約北京」
    中新社北京1月10日電 (記者 應妮)10日晚,日本寶冢歌劇團OG在北京帶來歌舞劇《劍與愛的光芒—愛著拿破崙的女人們》。這也是第20屆「相約北京」國際藝術節主賓國日本的一場重要演出。日本寶冢歌劇團OG在《劍與愛的光芒-愛著拿破崙的女人們》中的劇照。
  • 日本『寶冢歌劇團』的百年傳奇
    被譽為「東瀛百老匯」的寶冢劇團,擁有400多名團員,4000多名畢業生,其成員皆為未婚女性。它是日本的國寶級劇團,與四季劇團、東寶公司、松竹公司並稱日本演劇界四強,逾今已有上百年的歷史,如今仍在為日本國民與海外觀眾帶來一次又一次驚喜。它經久不衰的傳奇,與其獨特的經營模式,以及這種經營背後的美學理念密不可分。但溯源寶冢劇團的歷史,寶冢的百年傳奇,卻開啟於交錯的種種偶然。
  • 《凡爾賽玫瑰》 寶冢歌劇的輝煌經典
    ,讓漫畫2D變3D,成為寶冢劇場史上的不朽經典。其中寶冢歌劇團的歌舞劇改編版獨樹一幟,並成為劇團招牌劇目,自1974年首演後,寶冢不斷重演此作,並出現以不同角色為主軸的特別篇。要了解這齣戲,並且深度欣賞其中的舞臺美學,我們必須先了解原著的創作背景。
  • 日本寶冢歌劇團OG首次「相約北京」 三TOP領銜帶來經典
    主辦方供圖中新網北京1月2日電 (記者 應妮)第20屆「相約北京」國際藝術節邀請享譽世界的日本寶冢歌劇團OG首次訪華,在廣州大劇院和北京天橋藝術中心接連上演《劍與愛的光芒-愛著拿破崙的女人們》。其中,北京天橋藝術中心的演出時間為1月10日到12日。日本寶冢歌劇團OG在《劍與愛的光芒-愛著拿破崙的女人們》中的劇照。
  • 日本寶冢歌劇團OG颳起廣州歌劇旋風
    新華網廣州12月31日電(記者鄧瑞璇)「愛,甜蜜的愛;愛,堅強的愛;愛,高貴的愛……」31日在廣州大劇院的發布會上,無數粉絲和日本寶冢歌劇團OG齊唱寶冢經典劇目《凡爾賽玫瑰》中的歌曲《正因為有愛》,引爆現場氣氛。
  • 寶冢歌劇團「相約北京」
    第20屆「相約北京」國際藝術節邀請享譽世界的日本寶冢歌劇團OG首次訪華,1月10日至12日將在北京天橋藝術中心上演《劍與愛的光芒——愛著拿破崙的女人們》。三名寶冢歌劇團的前頂級明星,將攜手19名精選出的寶冢歌劇團畢業生,帶給中國觀眾一場與眾不同的精彩演出。 寶冢歌劇團是由未婚女性組成的日本劇團。放眼全世界,這樣的劇團也是鮮有的。劇中一切男性角色都由女性演出,飾演男性的演員稱為「男役」,飾演女性的演員稱為「娘役」,男役平時剪短髮,娘役則留長髮,從外表上就可一眼看出男役與女役的差別。 寶冢歌劇團已經有超過百年的歷史。
  • 【念劇場-分享】日本歌劇女兒國——寶冢歌劇團
    當時的社長小林一三為招攬乘客,翌年(1911年)在終點站的寶冢設立了「寶冢新溫泉」遊樂園。由於發展良好1913年7月15日他又組建了「寶冢歌唱隊」,也就是現寶冢歌劇團的前身。當時,寶冢歌唱隊由16名學生組成,後在同年末又招入4名成員,並改名「寶冢少女歌劇養成會」。
  • 幕後|神奇的存在—日本寶冢歌劇團的人氣秘密
    第二年,她們以「寶冢少女歌劇團」的身份演出了3部作品。劇場是由室內娛樂設施附屬的遊泳池改建而成的,演出完全免費。1918年,歌劇團還在盛名全國的東京帝國劇場舉行了演出。此後,歌劇團在短時期內實現了飛躍式的發展,1924年建成了能容納約4,000人的寶冢大劇場,1934年又開設了東京寶冢劇場。
  • 重開的歐式甜品店,巡禮本因坊頭銜戰場地舞臺之寶冢
    寶冢酒店隸屬阪急阪神第一酒店集團,也是有著百年歷史的寶冢大劇場的官方酒店。自1926年の開業以來歷經90餘年,經歷了今年年初的移址新築,在宣布6月21日重開業後的兩天,便迎來了這場本因坊頭銜大戰。每當有大賽,粉絲可以報名賽前一日粉絲和職業棋手共同參加的賽前激勵會,也以參加比賽當天職業選手主持的大盤解說會,在此親身體驗頭銜戰的氛圍。
  • 寶冢歌劇團:風華絕代的姐姐們進入動漫,依舊是大家的夢中情人
    提起日本國粹,估計很多人會想到「寶冢歌劇團」,這個創立了百年之久的少女歌劇團,一直以「清く、正しく、美しく」(清純、正直、優美)作為座右銘,培養了一批又一批三拍子樣樣上手的女性歌劇演員,孕育了獨特的日本歌劇文化和女性文化。
  • 風靡全球的寶冢歌劇團OG演出,怎能錯過?!
    這次,寶冢歌劇團OG來到廣州陪劇迷跨年了!!2019年12月31日至2020年1月2日,寶冢歌劇團OG會登上廣州大劇院的舞臺,且廣州為本次OG巡演的首站。此次巡演是寶冢OG首次將完整的「劇」帶到中國大陸,並承襲寶冢一貫的風格:上半場演一出完整的劇,下半場則是經典的歌舞秀,下半場將演繹《凡爾賽的玫瑰》《伊莉莎白》等寶冢經典名曲。
  • 「寶冢OG」廣州跨年,有沒有你爬過的「牆頭」 ?
    信息時報訊(記者 黃文浩)風靡全日本的寶冢歌劇團OG要在廣州跨年,這一消息讓不少「寶冢粉」驚呼「不得了」。但凡懂一點音樂劇的朋友,都不會沒聽過「寶冢」,但凡了解寶冢的朋友,心中一定都有一個「寶冢男役」的牆頭。2019年12月31日至2020年1月2日,寶冢歌劇團OG就將登上廣州大劇院的舞臺。
  • 日本寶冢歌劇團的百年傳奇!全女性陣容,反串男役太撩人!一秒被掰彎!
    相比起非男子不傳的歌舞伎表演寶冢歌劇團一直以來是女性的烏託邦大地真央、黒木瞳、涼風真世、天海祐希、麻乃佳世等一眾有名的演員都是寶冢歌劇團的OG(old girl=女校友)1913年,阪急電鐵前會長小林一三於所創立的寶冢歌唱隊兼有培訓以及表演1914年改組為少女歌劇團開始歌劇公演
  • 全女性陣容的百年寶冢歌劇團:華麗與夢幻的極致
    小林原本為了給男性營造一個理想女性的預期,但是由於這股清新的男役風秒殺了現實世界的油膩直男,觀眾結構由男性多數變成了女性多數,卻也意外為寶冢帶來了長久的票房吸金能力。在日本,觀眾們把看寶冢歌劇團視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在世界,只要有寶冢巡迴演出的地方,觀眾們把看寶冢視為一次脫離現實的東方夢境享受。
  • 日本寶冢歌劇團三大TOP首聚北京
    寶冢歌劇團作為一支百年劇團,除深刻影響日本的音樂劇形態外,還對不同藝術門類的藝術家和作品產生了影響,如影響到日本動畫、漫畫產業。劇團最大的特色是其成員均為未婚女性,男角由女性「反串」演出,因此相當多的團員會因為結婚或是準備結婚退團,這些退團的團員一般稱為畢業生或是寶冢OG(Old Generation),而退團被稱為「畢業」。
  • 日本寶冢歌劇團首次訪華,三TOP領銜亮相北京天橋藝術中心
    第20屆「相約北京」國際藝術節邀請享譽世界的日本寶冢歌劇團OG首次訪華,1月10日至12日將在北京天橋藝術中心上演《劍與愛的光芒–愛著拿破崙的女人們》。三名寶冢歌劇團的前頂級明星,將攜手19名精選出的寶冢歌劇團畢業生,帶給中國觀眾一場與眾不同的精彩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