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三九
作者簡介:愛看電影,日常搬磚,梅雪風老師的小粉絲。
1
最近兩周在追犯罪劇《在劫難逃》,見到王千源和鹿晗的對手戲,王身著便衣,咄咄逼人地試探,鹿一身白大褂,鎮定自若地化解,一來一回,不見破綻。
《穿越火線》《八佰》熱度未退,《在劫難逃》又續上了火,鹿晗和王千源,算是這個夏天中國男星裡最風光的二位了。
在《在劫難逃》花絮裡,鹿晗談起王千源分享他演戲的經驗:你要一直看著我的眼睛,別看別的地方——這樣才能表示一切都是你設計好的。
鹿晗在劇中飾演一位大反派,步步為營把好人們耍得團團轉,這個角色聰明、狠辣、果斷、有韌勁兒,特別需要做足王千源所說的這種一切盡在掌握的氣場。想想影視名作裡那些著名的反派,他們身上最令人恐懼又著迷的,正是那雙閱遍生死,又直勾勾盯著人瞧的眼睛——王千源說到了點子上。
王千源和鹿晗在劇中分飾正反兩派
王千源和鹿晗就各有一雙叫人過目難忘的眼睛。
王的眼睛細且長,眼角微垂,單眼皮遮住一小半眼珠,於是那眼神就像是半藏半露著向外打量似的,陰沉沉。即使沒在演戲時,眼神掃過來,眼裡也總噙著點兒什麼,玩味?算計?通曉一切後的沉默?打死都不能說的秘密?
至於演壞人,得是演大哥,主意都是他定,搞事情從不怕髒手,有著完整且邪門的價值觀,很難被偉光正的正派角色說服,比如《解救吾先生》裡的劫匪張華;演好人時,也得是演負重前行的苦行僧,得禁慾,得不幸,最好再受些冤屈,比如《鋼的琴》裡日子過得人仰馬翻的工人陳桂林,《在劫難逃》中無法挽回妻子和家庭的刑警張海峰。
王千源兇悍的眼神
天生好人相又滿滿「少年感」的鹿晗,眼睛大且圓,是兩扇完全打開的心靈之窗,或許與優渥的成長環境有關,也或許是年少成名的幸運,他雖已年滿三十,眼裡仍保有一種澄澈天真。所以,就算他演了《在劫難逃》裡的復仇狂魔,B面也就該是個關愛小病人的白衣天使,讓人同理心泛濫:他這麼善良,又這麼殘忍,想必有個糟糕的童年吧。
而與這兩雙截然不同的眼睛相配的,正是兩人千差萬別的臉。
鹿晗本人形象和善良醫生氣質更搭
2
王千源的相貌與周正的帥哥不沾邊,卻也並不是泯然眾人的路人甲,很難用俊或醜來形容他的五官與輪廓,因為如此簡單的形容詞削弱了他面貌的錯落與複雜。錯落帶來陰影與明暗,讓神情顯得莫測,而伴隨年紀漸長而來的複雜紋理,又強化了他臉上那一看就是經過事兒的中年男人特有的自傲、疏離和世故。
2010年,憑著叫好不叫座的《鋼的琴》拿下東京電影節影帝,王千源此時已然38歲,而且早在演藝圈摸爬滾打了十幾年。又過了四年,當他接連出現在當年的幾部重磅大戲《太平輪》《黃金時代》《繡春刀》裡時,王千源才終於在大眾層面上「大器晚成」。
王千源在《繡春刀》裡的表演也收穫一致好評
於觀眾來說,王千源初打照面,就已離他的青春期太遠。大家沒見識過他初出茅廬年少輕狂的樣子,他一來,就已經是現在這樣,亦正亦邪,走路帶風,帶故事,也帶殺氣,不與任何人撞型。很快,他擊敗其他同齡男演員,成了影視劇裡定海神針一般的人物,頻繁在各種電影電視裡亮相,無論和誰搭戲,都能穩穩接住對方的表演。
比如,《在劫難逃》裡,他是精明強幹的警察,也是對前妻和女兒滿懷愧疚,孤獨落魄的男人;《八佰》裡,他是一身痞氣又勇猛無畏的神槍手;《「大」人物》裡,他是耿直堅毅,不懼黑惡的底層刑警。複雜又多變的形象,信手拈來。
王千源、吳越這對老戲骨飆戲很有看頭
而鹿晗就是小鮮肉本仙,純淨的眼睛和漂亮的小臉,哪怕其實他目前已過了「鮮」的年紀,仍然能把他和不少同齡的男星從氣質上區分開。與王千源那自帶飛揚跋扈與黑暗生命力的面孔相比,鹿晗的標緻是平靜的、清淡的、溫順的,是「非現實」的、「童話」的。
而當下這個物質豐盛到溢出的時代,所需求的,恰好是這樣美麗到失真的童話。鹿晗乘著這股風勢扶搖直上,自覺不自覺地,成了流量時代的開創者,影響力、關注度、曝光率,都叫一般人望塵莫及。哪怕他遇到過風浪,有過搖擺與浮沉,但跟許多籍籍無名的同儕比起來,他已然是那個被時代選中的幸運兒。
鹿晗最新的兩部劇《穿越火線》和《在劫難逃》都收穫不錯的觀眾口碑
或許正因如此,若是以面相人,如今的他仍是沒有攻擊性的少年郎,是粉絲心目中一以貫之的那個乖巧鄰家男孩。
不過,這個「標準形象」似乎並不是他真正想要的。《在劫難逃》中,鹿晗演的趙彬彬,一面花式殺人,大氣都不喘;一面又脆弱良善,守護生命的微光。他看上去是一個精神扭曲的「變態」,但內裡,是一個被世界辜負的可憐之人。
這個層次複雜,不那麼「童話」的反派,可能是他演員路上,一次有意識的突圍。
對於流量小生來說,嘗試沒有主角光環的反派角色很需要勇氣
3
人們習慣於用「實力派」和「偶像派」簡單地為演員分類。而王千源和鹿晗二位,會被很多人當作這兩派的課代表。
這樣的區分是很「偷懶」的做法,便於不熟悉他們的人獲得某種簡便的直觀印象,畢竟「貼標籤」能化繁為簡,是人們歸納和認知世界的捷徑。但標籤有時候又很欺人且傷人,以先入為主的印象評判其後的所有行為,無視人的多元化與人變化的可能,這樣粗暴的分類,何嘗不是一種傲慢與殘忍。
因為長得好看而被視作「花瓶」的演員總需要付出加倍的努力,才能得到表演上的肯定,哪位好萊塢的英俊小生沒變胖、變瘦、變殘地折騰過自己,以求得到認可。「我們這邊」的靚仔郭富城,影帝之路走得也要比其他人艱難得多。
奧斯卡影帝總是屬於那些捨得發狠折騰自己的演員,圖為《達拉斯買家俱樂部》中的馬修·麥康納
而鹿晗在「流量即原罪」的輿論聲浪中,則需要在盡全力「去偶像化」的同時,承受更多人身攻擊。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他不可思議的爆紅,他的高顏值,使得他在更看重演技的影視劇裡為聲名所累成為必然。
只是,古有潘郎車滿,今有粉絲甘願為偶像買單,顏值從來都是實打實的硬通貨,演藝圈尤甚,美麗本就是稀缺品,所以人們才會習慣把如鹿晗一系打眼就很漂亮的男女演員稱作「老天爺賞飯」。
他們總是仿佛誤打誤撞就憑著一張臉進了圈,從來都比別人成名快,青春靚麗的外表就是他們開啟星途的金鑰匙。可隨後不久,鑰匙便成了一個光鮮亮麗的籠子,隨著風吹日曬褪色,長久地困住了他們。
或許並非所有人都喜歡鹿晗的顏值,但何必因自己的好惡去對他人的外表人身攻擊?
而王千源們的大器晚成就更像是一場有組織有預謀的逆襲,他們默默無聞十年二十年,在大小影視裡混臉熟,穩紮穩打磨鍊手藝,一步步走到更廣闊的的舞臺上,從此,歲月與經驗的積累繼續為他們的身價加碼,那張算不上「偶像派」的不夠「完美」的臉,反而在時間中蜿蜒出了更多可能性。
不過,換個角度想,會演戲而且能演戲,當然也是一種內化的、寶貴的天賦。只是這路「賞飯」的饋贈慢了一些,曲折了一些,當然,也穩當了一些。
「雙雄」式的《在劫難逃》呈現了這兩種演員碰撞出火花的可能,王千源和鹿晗無疑都是幸運的(據悉在該劇的下一季中,他們可能還會再攜手)。
而有趣的地方在於,當初有顏的或許會慢慢變得更有「實力」,而曾經被視為「不夠美型」的甘草演員,卻逐漸因為樣貌而開發出個人的辨識度和魅力。世間事,就是這樣暗通曲款,殊途同歸。
好人和壞人,誰更有吸引力?
鹿晗紅了很久,但作為「演員」得到一些認可,實則也是最近不久的事,這麼看,他其實也是大器晚成之一——張曼玉、劉德華、古天樂甚或唐國強,實際走的正是這條路。
而王千源,甚至王景春秦昊們,則是一步一個腳印,一部一部作品踏踏實實壘出的「大器晚成」。
不過一切的前提,都是自己能堅持、夠勤奮、懂學習、會取捨,光靠老天爺給的皮囊或本領,只是能讓你站上跑道而已。
老天爺給有的人開了門,給有的人鑿了窗,但想要滿室春光,就得門窗俱在,開關隨心。
編輯|浪浪
排版|透納
THE END
© 版權所有 未經許可 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