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導演的「爛劇本」差點被扔進垃圾箱
1994年的一天,一個名叫《冰凍星球》的劇本,被送到福克斯電影公司的辦公室。劇本名字像個災難片,內容講的卻是「窮小子與富家女」的愛情故事。情節沒新意,背景還設置在1912年的鐵達尼號上。福克斯的CEO們看得直皺眉頭,這都快21世紀了,誰還願意看這麼老掉牙的電影啊!
1994年被譽為電影史上的「奇蹟年」,經典電影爭奇鬥豔。
震撼人心的《辛德勒的名單》,暖心勵志的《阿甘正傳》和「無冕之王」《肖申克的救贖》,都是在那年「誕生」的。
和這些堪稱卓越的劇本相比,這個叫《冰凍星球》的電影劇情實在太平庸了。
好萊塢電影一向以跌宕的情節和巧妙的伏筆取勝,《冰凍星球》講的是泰坦尼克冰海沉船事故。這麼著名的災難事件,前因後果都擺在觀眾面前,還有什麼懸念可言?
一個沒有「秘密」的電影商業價值等於零,福克斯CEO們簡直想把這個劇本扔進垃圾桶。但他們不能這麼幹,因為劇本的創作者是著名導演詹姆斯•卡梅隆。
當時卡梅隆是好萊塢炙手可熱的導演,1984年卡梅隆執導《終結者1》,全球票房78,371,200。1991年《終結者2》上映,總票房達到7個億!
在當時的好萊塢,卡梅隆等於「行走的金庫」。所以就算他的劇本很爛,電影公司也必須認真考慮。
為了讓福克斯投拍自己的劇本,卡梅隆充分展示了作為導演的「忽悠功力」。他用卓越的語言藝術,把這個愛情故事講得催人淚下。最後投資方被忽悠暈了,同意卡梅隆把這個故事搬上銀幕,並正式將《冰凍星球》改名為《鐵達尼號》!
組建「夢幻團隊」,工作人員集體崩潰
資金到位了,卡梅隆卻沒動靜了。投資方等了將近一年,熬不住了,派人去查看拍攝進度。人家一看,傻眼了。卡梅隆根本沒拍片,他正帶著一堆人造船呢……
卡梅隆一直是「作死小能手」,為了達到最佳的拍攝效果,他可以付出一切。這次拍《鐵達尼號》,他更是達到了「喪心病狂」的地步!
卡梅隆組建了一支高精尖團隊,隊伍裡匯集了最優秀的藝術家、歷史學家、艦艇系統工程師、造船工程師。
卡梅隆的「夢之隊」
卡梅隆帶著團隊考察鐵達尼號遺址,試圖通過觀察船體殘骸復原泰坦尼克,結果卻集體陷入絕望。因為鐵達尼號損毀太嚴重,船體幾乎碎成了渣,很難再看出原來的模樣。
為了重現心中的大船,卡梅隆12次潛入泰坦尼克遺址,每次潛水時間都超過16個小時,帶著工作人員在漆黑的海底到處找「垃圾」。
散落在海底的船頭、艙門、破碎的甲板、茶杯和鞋子,都成了卡梅隆的寶貝。他要求工作人員把所有殘骸都拍照歸檔,並根據殘骸的落點推算出泰坦尼克沉入海底的整個過程。
紀錄片《再見鐵達尼號》截圖
卡梅隆要求藝術總監把所有船體殘骸都畫出來,再拼湊出一幅完整的泰坦尼克全景素描圖。
面對成千上萬的殘骸碎片,卡梅隆的藝術總監奔潰了。四五十歲的壯大叔,畫圖畫到泣不成聲,寶寶心裡苦啊!寶寶太難了!
不僅是藝術總監,卡梅隆團隊裡的其他工作人員也哭過。鐵達尼號的研究主任在十幾年後提起這段經歷,依然控制不住自己的眼淚。要讓已經消失無蹤的泰坦尼克重新啟航,簡直比大變活人都難!
但再難也要往前闖。
經過無數次崩潰、爭執,泰坦尼克殘骸終於被描繪出了完整的模樣。
有了設計圖,卡梅隆開始馬不停蹄地造船。
泰坦尼克原型接近20層樓高,重量超過4萬6千噸,整體鑄造根本不可能。造船工程隊乾脆「化整為零」,一段一段鑄造模型,再把所有零件拼接到一起。經過不懈努力,卡梅隆終於讓泰坦尼克「復活」了。
美中不足的是,由於經費有限,大船隻造了一半,所以電影裡從未出現過從船頭到船尾的完整鏡頭。
鐵達尼號官方花絮
花光1.2億,泰坦尼克重現輝煌
有了船就得有海,卡梅隆本來想在臨近墨西哥的一個小島上找個大水溝,打造一個「微型大西洋」。結果當地政府死活不同意,說卡梅隆會破壞生態環境。氣急了的卡梅隆小宇宙爆發,在墨西哥開發區挖了個人工湖!
卡梅隆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想造大船,24小時待在劇組,只要回福克斯肯定就為一件事——要錢!
卡梅隆是出了名的「敗家子」,當初拍《終結者2》花了1個億,是全世界首部投資過億的電影。這次拍泰坦尼克,他的燒錢記錄再創新高,向投資方要了1億2千萬。
結果電影沒拍到一半,錢就花光了。
福克斯總裁都快哭了,這麼多錢,卡梅隆到底花哪了?
原來,卡梅隆不僅還建造了泰坦尼克,還復原了豪華的起居室、看不見盡頭的長廊,船艙裡的餐廳可以容納500人。
為了體現泰坦尼克的奢華感,製作團隊還做了巨型樓梯。由於體積過大,只能把製作好的樓梯拆開運到船上,再重新組裝起來。
這個巨大的樓梯是電影裡的「重要角色」
船上的每一個細節都精益求精,連樓梯扶手上的雕像都是從泰坦尼克的「姐妹艦」奧林匹克號上借來的古董。
極致苛刻的背後,是無限的雄心
卡梅隆拍電影有紀錄片的嚴謹,文藝片的情懷,歷史片的恢弘,卻唯獨沒有商業片的精明!只要效果好,多少錢都捨得花!
這種「揮霍無度」,讓卡梅隆的口碑一落千丈。小報記者還造謠說,卡梅隆江郎才盡,拍不出片子,才拼命砸錢撐場面。他們不知道,在卡梅隆近乎「瘋狂」的苛刻背後,是他無盡的雄心。
當初《泰坦尼克》開拍時,卡梅隆向製片方承諾,會拍出一部史詩級的愛情故事。實際上卡梅隆並不滿足於呈現「輪船上的羅密歐與朱麗葉」,他更想還原歷史。
他想要表現鐵達尼號最震撼的華美與夢幻,以及夢幻破滅後最真實的蒼涼和悲壯。
對於卡梅隆來說,傑克與露絲的愛情只是引子,泰坦尼克上2224個乘客和船員的命運才是悲劇的實質。
卡梅隆不僅表現了泰坦尼克上的災難,更賦予了這場悲劇豐富的層次感。
在鐵達尼號撞上冰山時,卡梅隆刻意體現了一種「唯美的毀滅」。讓海水緩緩漫過地毯,桌椅輕輕漂浮。
為了呈現這種優雅的破壞感,那場戲卡梅隆拍了無數遍。每次拍攝結束,工作人員必須以最快速度把衝得七零八落的道具完美復原。
電影後半段洪水摧毀宴會那場戲中,卡梅隆又充分展現災難的「狂暴感」。他在大廳天花板裝了一個機關,只要一聲令下,成噸的海水瞬間灌進大廳,形成如同末日般的景象。
放棄一切只為拍出最好的電影
但卡梅隆的精益求精並沒有換來電影公司的認可,在福克斯老總眼裡,《鐵達尼號》就是徹頭徹尾的「賠錢貨」。
堅持慢工出細活的卡梅隆一再推遲上映日期,電影預算不斷超支,從當初的1億2千萬,漲到了2億美元!
在90年代的好萊塢,這簡直就是天文數字!
電影公司急得火上房,最後福克斯主席比爾•麥卡尼克不得不親自跟卡梅隆面談,要求他縮減開支。
那次見面充滿了火藥味,麥卡尼克強行把卡梅隆從片場叫出來開會,卡梅隆肺都要氣炸了。後來麥卡尼克回憶那次見面時說,「當時卡梅隆手裡要是有槍,他都能把我斃了!」
《人物》欄目截圖
卡梅隆堅決不肯刪減開支,為了給福布斯省點錢,他放棄了自己的酬勞。
為了拍《鐵達尼號》,卡梅隆捨棄了一切。所有人都反對他、謾罵他。上映日期臨近時,《綜藝日報》甚至在報紙頭版登了個「泰坦尼克倒計時」,等著看卡梅隆的笑話。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省錢!省錢!省錢!
卡梅隆徹底成了孤家寡人,每一步都像行走在刀刃上,稍有不慎,就會被公眾的敵意凌遲。
那段時間,卡梅隆身心俱疲,支撐他走下去的只有一個念頭——拍好鐵達尼號!
可投資方拒絕再掏錢,很多場景都拍不出來。
好導演都是「大騙子」,為了節省資金卡梅隆決定用模型代替實景。
拍攝海底世界特寫時,大家就把遺骸模型倒掛在天花板上,再釋放大量煙霧、配合燈光,一個幽暗陰森的「海底世界」就出現了。
工作人員還做了一個「微型走廊」,用管子製造強勁的「人工洪水」,配合快速移動的微型攝像機,拍出了整個走廊被洪水「碾碎」的特寫鏡頭。
最終效果非常逼真
沒錢建造休息室,就做一個精雕細刻的小模型,用電腦特技把人物和背景融合到一起,一切天衣無縫!劇組人員都樂瘋了,「效果這麼好!還省了好幾百萬!太值了!」
在劇組裡,卡梅隆常常身兼數職,不但要當導演,還要客串美工。卡梅隆早年當過模型建造工,鐵達尼號裡很多道具都是他自己做的。
傑克畫的所有素描都出自卡梅隆之手,露絲的蝴蝶發卡也是卡梅隆做的。
敬業認真,冷酷「暴君」有顆細膩的心
卡梅隆近乎偏執的認真導致了極端的完美主義,容不得一絲的馬虎和懈怠。
他是出了名的暴脾氣,跟他合作過的人都叫他「暴君」。而他的「殘忍」,在拍鐵達尼號時達到了巔峰。
卡梅隆要求劇組工作人員每天都要工作16—18個小時,群眾演員常常要在冰冷刺骨的水裡站好幾個小時。
作為主角的小李子和凱特更慘,經常要在水裡待整整一天。而且為了展現露絲在水中的曼妙身姿,卡梅隆命令凱特•溫斯萊特只能穿一件紗裙泡在水裡。
這件「水泡裙」一共做了24條
劇組條件太艱苦,凱特•溫斯萊特在拍攝13天後熬不住鬧罷工。卡梅隆勸了好久,她才又留了下來。
因為工作強度太大,一個特技演員腳踝骨折了。記者們爭相報導演員受傷的新聞,譴責卡梅隆不顧演員的人身安全。
實際上在卡梅隆心裡,演員的安全始終是最重要的事。
每次拍攝海難場景時,卡梅隆都要反覆檢查安全措施。為確保萬無一失,只要有危險的鏡頭,卡梅隆都要充當「小白鼠」,親自試驗一下。確認安全後,才會開始拍攝。
在拍泰坦尼克船體傾斜的鏡頭時,卡梅隆讓工作人員把所有道具都做成了橡膠和海綿材質。
為了防止演員出意外,拍攝現場幾十名急救人員隨時待命。
鐵達尼號有很多高危場景,拍攝難度極大。但因為卡梅隆的細緻和用心,劇組從未出現過安全隱患。
卡梅隆的敬業認真贏得了劇組演員的愛戴和尊重,即使當時卡梅隆腹背受敵,演職人員們始終不離不棄。
萬丈光芒,泰坦尼克上的「世界之王」
萬眾一心,齊力斷金。1997年12月19日,在經過整整三年的精心打磨後,鐵達尼號正式啟航!
電影一上映就引起巨大反響,人們簡直不敢相信,卡梅隆真的創造了奇蹟!《鐵達尼號》以閃電般的速度火爆螢屏,連續十五周獲得北美票房冠軍。上映三周票房過億,40個國家在一個月內先後上映,創下18.4億的票房神話!
所有謾罵和羞辱全都變成了讚揚與欣賞,曾經受盡白眼的卡梅隆狂攬11項奧斯卡獎,成了當之無愧的「世界之王」。
回顧泰坦尼克的拍攝過程,我不禁為卡梅隆捏了把汗。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詹姆斯•卡梅隆也是鐵達尼號上的「倖存者」。從決定開始拍泰坦尼克那天起,卡梅隆就把自己的命運和這條大船栓在了一起。
卡梅隆說,壓力最大的時候,他在剪輯室裡放了把剃刀,如果電影失敗了就用它了斷自己。卡梅隆很清楚如果《鐵達尼號》失敗了自己會付出什麼樣的代價,明知道前面是條不歸路,卻還是毅然決然地走下去。
好在上帝獎賞了他,在這條不歸路的盡頭,給他準備了耀眼的榮譽和鋪天蓋地的掌聲。
影迷們都尊稱卡梅隆為「卡神」,但一個人要成神,就必須先做萬人唾罵的「鬼」,就必須走過鋪滿荊棘的路。
不瘋魔不成活,只有經歷過常人無法承受的苦,才能獲得難以超越的榮耀。
文章:費爾明娜原創
我是費爾明娜,心思細膩的雙魚座。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就關注我吧,我會一直用溫暖的文字陪伴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