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角鬧罷演,逼哭工作人員,「暴君」卡梅隆與他的《鐵達尼號》

2020-09-13 雙魚座的費爾明娜



1


著名導演的「爛劇本」差點被扔進垃圾箱


1994年的一天,一個名叫《冰凍星球》的劇本,被送到福克斯電影公司的辦公室。劇本名字像個災難片,內容講的卻是「窮小子與富家女」的愛情故事。情節沒新意,背景還設置在1912年的鐵達尼號上。福克斯的CEO們看得直皺眉頭,這都快21世紀了,誰還願意看這麼老掉牙的電影啊!


1994年被譽為電影史上的「奇蹟年」,經典電影爭奇鬥豔。

震撼人心的《辛德勒的名單》,暖心勵志的《阿甘正傳》和「無冕之王」《肖申克的救贖》,都是在那年「誕生」的。

和這些堪稱卓越的劇本相比,這個叫《冰凍星球》的電影劇情實在太平庸了。


好萊塢電影一向以跌宕的情節和巧妙的伏筆取勝,《冰凍星球》講的是泰坦尼克冰海沉船事故。這麼著名的災難事件,前因後果都擺在觀眾面前,還有什麼懸念可言?



一個沒有「秘密」的電影商業價值等於零,福克斯CEO們簡直想把這個劇本扔進垃圾桶。但他們不能這麼幹,因為劇本的創作者是著名導演詹姆斯•卡梅隆


當時卡梅隆是好萊塢炙手可熱的導演,1984年卡梅隆執導《終結者1》,全球票房78,371,200。1991年《終結者2》上映,總票房達到7個億!


在當時的好萊塢,卡梅隆等於「行走的金庫」。所以就算他的劇本很爛,電影公司也必須認真考慮。


為了讓福克斯投拍自己的劇本,卡梅隆充分展示了作為導演的「忽悠功力」。他用卓越的語言藝術,把這個愛情故事講得催人淚下。最後投資方被忽悠暈了,同意卡梅隆把這個故事搬上銀幕,並正式將《冰凍星球》改名為《鐵達尼號》!



2


組建「夢幻團隊」,工作人員集體崩潰


資金到位了,卡梅隆卻沒動靜了。投資方等了將近一年,熬不住了,派人去查看拍攝進度。人家一看,傻眼了。卡梅隆根本沒拍片,他正帶著一堆人造船呢……

卡梅隆一直是「作死小能手」,為了達到最佳的拍攝效果,他可以付出一切。這次拍《鐵達尼號》,他更是達到了「喪心病狂」的地步!

卡梅隆組建了一支高精尖團隊,隊伍裡匯集了最優秀的藝術家、歷史學家、艦艇系統工程師、造船工程師。


卡梅隆的「夢之隊」


卡梅隆帶著團隊考察鐵達尼號遺址,試圖通過觀察船體殘骸復原泰坦尼克,結果卻集體陷入絕望。因為鐵達尼號損毀太嚴重,船體幾乎碎成了渣,很難再看出原來的模樣。

為了重現心中的大船,卡梅隆12次潛入泰坦尼克遺址,每次潛水時間都超過16個小時,帶著工作人員在漆黑的海底到處找「垃圾」。

散落在海底的船頭、艙門、破碎的甲板、茶杯和鞋子,都成了卡梅隆的寶貝。他要求工作人員把所有殘骸都拍照歸檔,並根據殘骸的落點推算出泰坦尼克沉入海底的整個過程。


紀錄片《再見鐵達尼號》截圖


卡梅隆要求藝術總監把所有船體殘骸都畫出來,再拼湊出一幅完整的泰坦尼克全景素描圖。


面對成千上萬的殘骸碎片,卡梅隆的藝術總監奔潰了。四五十歲的壯大叔,畫圖畫到泣不成聲,寶寶心裡苦啊!寶寶太難了!



不僅是藝術總監,卡梅隆團隊裡的其他工作人員也哭過。鐵達尼號的研究主任在十幾年後提起這段經歷,依然控制不住自己的眼淚。要讓已經消失無蹤的泰坦尼克重新啟航,簡直比大變活人都難!

但再難也要往前闖。

經過無數次崩潰、爭執,泰坦尼克殘骸終於被描繪出了完整的模樣。

有了設計圖,卡梅隆開始馬不停蹄地造船。

泰坦尼克原型接近20層樓高,重量超過4萬6千噸,整體鑄造根本不可能。造船工程隊乾脆「化整為零」,一段一段鑄造模型,再把所有零件拼接到一起。經過不懈努力,卡梅隆終於讓泰坦尼克「復活」了。

美中不足的是,由於經費有限,大船隻造了一半,所以電影裡從未出現過從船頭到船尾的完整鏡頭。


鐵達尼號官方花絮


3


花光1.2億,泰坦尼克重現輝煌


有了船就得有海,卡梅隆本來想在臨近墨西哥的一個小島上找個大水溝,打造一個「微型大西洋」。結果當地政府死活不同意,說卡梅隆會破壞生態環境。氣急了的卡梅隆小宇宙爆發,在墨西哥開發區挖了個人工湖!

卡梅隆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想造大船,24小時待在劇組,只要回福克斯肯定就為一件事——要錢!

卡梅隆是出了名的「敗家子」,當初拍《終結者2》花了1個億,是全世界首部投資過億的電影。這次拍泰坦尼克,他的燒錢記錄再創新高,向投資方要了1億2千萬。

結果電影沒拍到一半,錢就花光了。

福克斯總裁都快哭了,這麼多錢,卡梅隆到底花哪了?

原來,卡梅隆不僅還建造了泰坦尼克,還復原了豪華的起居室、看不見盡頭的長廊,船艙裡的餐廳可以容納500人。

為了體現泰坦尼克的奢華感,製作團隊還做了巨型樓梯。由於體積過大,只能把製作好的樓梯拆開運到船上,再重新組裝起來。


這個巨大的樓梯是電影裡的「重要角色」


船上的每一個細節都精益求精,連樓梯扶手上的雕像都是從泰坦尼克的「姐妹艦」奧林匹克號上借來的古董。


4


極致苛刻的背後,是無限的雄心


卡梅隆拍電影有紀錄片的嚴謹,文藝片的情懷,歷史片的恢弘,卻唯獨沒有商業片的精明!只要效果好,多少錢都捨得花!

這種「揮霍無度」,讓卡梅隆的口碑一落千丈。小報記者還造謠說,卡梅隆江郎才盡,拍不出片子,才拼命砸錢撐場面。他們不知道,在卡梅隆近乎「瘋狂」的苛刻背後,是他無盡的雄心。

當初《泰坦尼克》開拍時,卡梅隆向製片方承諾,會拍出一部史詩級的愛情故事。實際上卡梅隆並不滿足於呈現「輪船上的羅密歐與朱麗葉」,他更想還原歷史。



他想要表現鐵達尼號最震撼的華美與夢幻,以及夢幻破滅後最真實的蒼涼和悲壯。

對於卡梅隆來說,傑克與露絲的愛情只是引子,泰坦尼克上2224個乘客和船員的命運才是悲劇的實質。

卡梅隆不僅表現了泰坦尼克上的災難,更賦予了這場悲劇豐富的層次感。

在鐵達尼號撞上冰山時,卡梅隆刻意體現了一種「唯美的毀滅」。讓海水緩緩漫過地毯,桌椅輕輕漂浮。

為了呈現這種優雅的破壞感,那場戲卡梅隆拍了無數遍。每次拍攝結束,工作人員必須以最快速度把衝得七零八落的道具完美復原。



電影後半段洪水摧毀宴會那場戲中,卡梅隆又充分展現災難的「狂暴感」。他在大廳天花板裝了一個機關,只要一聲令下,成噸的海水瞬間灌進大廳,形成如同末日般的景象。



5


放棄一切只為拍出最好的電影


但卡梅隆的精益求精並沒有換來電影公司的認可,在福克斯老總眼裡,《鐵達尼號》就是徹頭徹尾的「賠錢貨」。

堅持慢工出細活的卡梅隆一再推遲上映日期,電影預算不斷超支,從當初的1億2千萬,漲到了2億美元!

在90年代的好萊塢,這簡直就是天文數字!

電影公司急得火上房,最後福克斯主席比爾•麥卡尼克不得不親自跟卡梅隆面談,要求他縮減開支。

那次見面充滿了火藥味,麥卡尼克強行把卡梅隆從片場叫出來開會,卡梅隆肺都要氣炸了。後來麥卡尼克回憶那次見面時說,「當時卡梅隆手裡要是有槍,他都能把我斃了!」


《人物》欄目截圖


卡梅隆堅決不肯刪減開支,為了給福布斯省點錢,他放棄了自己的酬勞。

為了拍《鐵達尼號》,卡梅隆捨棄了一切。所有人都反對他、謾罵他。上映日期臨近時,《綜藝日報》甚至在報紙頭版登了個「泰坦尼克倒計時」,等著看卡梅隆的笑話。

6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省錢!省錢!省錢!


卡梅隆徹底成了孤家寡人,每一步都像行走在刀刃上,稍有不慎,就會被公眾的敵意凌遲。

那段時間,卡梅隆身心俱疲,支撐他走下去的只有一個念頭——拍好鐵達尼號!

可投資方拒絕再掏錢,很多場景都拍不出來。

好導演都是「大騙子」,為了節省資金卡梅隆決定用模型代替實景。

拍攝海底世界特寫時,大家就把遺骸模型倒掛在天花板上,再釋放大量煙霧、配合燈光,一個幽暗陰森的「海底世界」就出現了。



工作人員還做了一個「微型走廊」,用管子製造強勁的「人工洪水」,配合快速移動的微型攝像機,拍出了整個走廊被洪水「碾碎」的特寫鏡頭。



最終效果非常逼真


沒錢建造休息室,就做一個精雕細刻的小模型,用電腦特技把人物和背景融合到一起,一切天衣無縫!劇組人員都樂瘋了,「效果這麼好!還省了好幾百萬!太值了!」



在劇組裡,卡梅隆常常身兼數職,不但要當導演,還要客串美工。卡梅隆早年當過模型建造工,鐵達尼號裡很多道具都是他自己做的。

傑克畫的所有素描都出自卡梅隆之手,露絲的蝴蝶發卡也是卡梅隆做的。



7


敬業認真,冷酷「暴君」有顆細膩的心


卡梅隆近乎偏執的認真導致了極端的完美主義,容不得一絲的馬虎和懈怠。


他是出了名的暴脾氣,跟他合作過的人都叫他「暴君」。而他的「殘忍」,在拍鐵達尼號時達到了巔峰。

卡梅隆要求劇組工作人員每天都要工作16—18個小時,群眾演員常常要在冰冷刺骨的水裡站好幾個小時。

作為主角的小李子和凱特更慘,經常要在水裡待整整一天。而且為了展現露絲在水中的曼妙身姿,卡梅隆命令凱特•溫斯萊特只能穿一件紗裙泡在水裡。


這件「水泡裙」一共做了24條


劇組條件太艱苦,凱特•溫斯萊特在拍攝13天後熬不住鬧罷工。卡梅隆勸了好久,她才又留了下來。

因為工作強度太大,一個特技演員腳踝骨折了。記者們爭相報導演員受傷的新聞,譴責卡梅隆不顧演員的人身安全。

實際上在卡梅隆心裡,演員的安全始終是最重要的事。

每次拍攝海難場景時,卡梅隆都要反覆檢查安全措施。為確保萬無一失,只要有危險的鏡頭,卡梅隆都要充當「小白鼠」,親自試驗一下。確認安全後,才會開始拍攝。

在拍泰坦尼克船體傾斜的鏡頭時,卡梅隆讓工作人員把所有道具都做成了橡膠和海綿材質。



為了防止演員出意外,拍攝現場幾十名急救人員隨時待命。

鐵達尼號有很多高危場景,拍攝難度極大。但因為卡梅隆的細緻和用心,劇組從未出現過安全隱患。

卡梅隆的敬業認真贏得了劇組演員的愛戴和尊重,即使當時卡梅隆腹背受敵,演職人員們始終不離不棄。



8


萬丈光芒,泰坦尼克上的「世界之王」


萬眾一心,齊力斷金。1997年12月19日,在經過整整三年的精心打磨後,鐵達尼號正式啟航!

電影一上映就引起巨大反響,人們簡直不敢相信,卡梅隆真的創造了奇蹟!《鐵達尼號》以閃電般的速度火爆螢屏,連續十五周獲得北美票房冠軍。上映三周票房過億,40個國家在一個月內先後上映,創下18.4億的票房神話!

所有謾罵和羞辱全都變成了讚揚與欣賞,曾經受盡白眼的卡梅隆狂攬11項奧斯卡獎,成了當之無愧的「世界之王」。


回顧泰坦尼克的拍攝過程,我不禁為卡梅隆捏了把汗。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詹姆斯•卡梅隆也是鐵達尼號上的「倖存者」。從決定開始拍泰坦尼克那天起,卡梅隆就把自己的命運和這條大船栓在了一起。

卡梅隆說,壓力最大的時候,他在剪輯室裡放了把剃刀,如果電影失敗了就用它了斷自己。卡梅隆很清楚如果《鐵達尼號》失敗了自己會付出什麼樣的代價,明知道前面是條不歸路,卻還是毅然決然地走下去。

好在上帝獎賞了他,在這條不歸路的盡頭,給他準備了耀眼的榮譽和鋪天蓋地的掌聲。



影迷們都尊稱卡梅隆為「卡神」,但一個人要成神,就必須先做萬人唾罵的「鬼」,就必須走過鋪滿荊棘的路。

不瘋魔不成活,只有經歷過常人無法承受的苦,才能獲得難以超越的榮耀。


文章:費爾明娜原創


我是費爾明娜,心思細膩的雙魚座。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就關注我吧,我會一直用溫暖的文字陪伴你!

相關焦點

  • 《鐵達尼號》導演的「冷酷無情」,造就了永恆之愛和電影經典
    他就是大名鼎鼎的導演詹姆斯·卡梅隆。他們不僅以《鐵達尼號》、《阿凡達》等電影,開創了世界電影票房的神話,還以苛刻偏執,冷酷無情的導演風格而著稱。正是這種「神仙級」的導演追求和做事風格,為世界創造了諸多無與倫比的經典電影。
  • 卡神之路:《阿凡達》與《鐵達尼號》背後的故事!
    影片開機後卡梅隆才意識到拍攝水下場景比他預想的要困難得多,除了各種困難之外就連演員陣營也起了風波,苛刻的水下拍攝要求使得演員們感到厭倦,這直接導致現場矛盾重重,曾一度罷演以示抗議,每一個人都肩負著巨大的壓力。
  • 鐵達尼號你不知道的幕後花絮,卡梅隆痴迷潛水,jack是笨死的
    M國有一檔叫做《流言終結者》的綜藝節目,專門就這個問題進行了實驗,實驗結果是這樣的,節目組復刻的電影中的那塊木板,有兩位工作人員分別扮演jack和rose,可是無論他們怎麼努力,都無法一起趴在木板上。事實證明,科學站在了嚴謹認真的詹姆斯卡梅隆這邊。
  • 鐵達尼號你不知道的幕後花絮,卡梅隆痴迷潛水,jack是笨死的
    M國有一檔叫做《流言終結者》的綜藝節目,專門就這個問題進行了實驗,實驗結果是這樣的,節目組復刻的電影中的那塊木板,有兩位工作人員分別扮演jack和rose,可是無論他們怎麼努力,都無法一起趴在木板上。事實證明,科學站在了嚴謹認真的詹姆斯卡梅隆這邊。
  • 《鐵達尼號》中傑克原型起訴卡梅隆剽竊他的故事
    此人在佛羅裡達州的遊艇行業工作,名叫Stephen Cummings,在他的訴狀中他說電影《鐵達尼號》的導演詹姆斯·卡梅隆偷竊了他的人生故事,並以此創作了電影的主角人物。Stephen Cummings聲稱他才是電影中傑克·道森(Jack Dawson)的原型,該角色由萊昂納多·迪卡普裡奧扮演。
  • 《鐵達尼號》是一部愛情片?導演卡梅隆:這是一部諷刺電影
    每部電影在拍攝過程中都有許多花絮是觀眾不知道的,作為好萊塢的巔峰之作的《鐵達尼號》這樣的大片,背後的故事更是如此,今天小編跟大家分享一下。相信觀眾跟小編一樣都認為這部電影是愛情片,可是導演卡梅隆說是一部諷刺電影。
  • 揭秘《鐵達尼號》:成本超14億,75人中毒,淘汰湯姆·克魯斯
    但在《鐵達尼號》這一絢爛之作背後,是8000萬美元預算到2億美元的成本失控,是164個拍攝日的精疲力竭,是動用了14000名工人、花了三年時間設計建成的鐵達尼號複製品,是因報復導演詹姆斯·卡梅隆而致使90%劇組人員中毒就醫的慘狀。扒光電影《鐵達尼號》幕後一面,才發現它一點也不浪漫,充斥著資本較量、恩怨陰謀,甚至是生死危機。
  • 《鐵達尼號》曝3D效果圖 卡梅隆掰香蕉做演示
    電影網訊(編譯/何小沁) 隨著3D版《鐵達尼號》4月4日在美國上映,有關15年前這部超級大片的特效製作問題也再次被人們熱議。
  • 《鐵達尼號》火遍全球,可幾人知道,露絲後半生是怎麼過的呢?
    在拍攝這部影片的時候,導演卡梅隆非常難,不僅僅對演員的要求非常高,而且在導演的時候,追求極致的卡梅隆,曾惹怒過演員罷演。事實勝於雄辯,卡梅隆《鐵達尼號》上映之後,用成績狠狠地打了投資方的臉,幾乎沒有觀眾看完這部影片之後不落淚的。
  • 電影之神卡梅隆
    卡梅隆最不能忍受的就是英國人雷打不動的「茶歇」,不管工作有多忙,他們總是準時準點兒地放下工作,悠閒地去吃下午茶(大概兩個多小時)。英國工作人員並不關心電影進展如何、質量怎麼樣,他們也沒有看過《終結者》,只以為卡梅隆是美國來的毛頭小子、自大狂。
  • 鐵達尼號的記錄—卡梅隆的封神之作
    《鐵達尼號》:世界影史上無與倫比的巨作,藝術性與商業性結合最好的一部電影史詩,真正世界之王!I am the king of the world!《終結者》、《真實的謊言》後,卡梅隆終於想玩把大的,而且是容易把人逼瘋的那種大作。
  • 108年過去了,火遍全球的「鐵達尼號」,為何至今無人打撈?
    直接下令,建造一個原比例一樣的鐵達尼號。前面有觀眾在嘲笑這部影片的構想,後面有投資方的冷言冷語,再加上卡梅隆是一個非常認真的導演,很多演員在現場就受不了卡梅隆而直接罷演。,票房不斷的升高,不僅僅是第一年,《鐵達尼號》這部影片連續十三年都是票房第一。
  • 22歲萊昂納多,鐵達尼號現場狂懟卡梅隆,卻成就電影史上的經典
    22歲萊昂納多,鐵達尼號現場狂懟卡梅隆,卻成就電影史上的經典《鐵達尼號》無疑是世界電影史上最經典的電影之一,電影中傑克和露絲在船頭深情的一幕,至今仍然被觀眾津津樂道,也是電影史上最經典的鏡頭之一。年紀輕輕獲獎無數,這樣萊昂納多顯得有些「年少輕狂」,在1997年參演《鐵達尼號》的時候,差點讓其與這個經典角色失之交臂
  • 《鐵達尼號》是怎麼失控的?
    詹姆斯·卡梅隆做到了這一點,他成功令到福斯對這個愛情故事倍感興趣。他的目標,是要拍一部關於1912年英國鐵達尼號沉沒悲劇的電影。利用Jack Dawson和Rose Dewitt兩個虛構的人物,引領觀眾穿越時空,回到1912年4月10日的南安普敦港,鐵達尼號開始處女航行的那一天。
  • 卡梅隆:從卡車司機到電影之神
    卡梅隆最不能忍受的就是英國人雷打不動的「茶歇」,不管工作有多忙,他們總是準時準點兒地放下工作,悠閒地去吃下午茶(大概兩個多小時)。英國工作人員並不關心電影進展如何、質量怎麼樣,他們也沒有看過《終結者》,只以為卡梅隆是美國來的毛頭小子、自大狂。卡梅隆常常因進度緩慢而發火,更多時候卻不得不硬著頭皮、憋著火氣。
  • 卡梅隆的兒時幻想成就了《鐵達尼號》,你的童年白日夢是什麼?
    《鐵達尼號》《阿凡達》的導演卡梅隆小時候是個深海迷弟,他覺得深海是外星人生活的地方,一直想要去海底探險。卡梅隆小時候很崇拜雅克-伊夫·庫斯託——他是法國最著名的海洋探險家之一,發明了水肺潛水器和水下電視,還把海底世界拍成了電影。
  • 《鐵達尼號》的100個拍攝秘聞
    1988年,卡梅隆為了給《深淵》解決一些技術問題去英國拜訪了位於曼徹斯特的伍茨霍爾海洋學研究所,在那裡他遇到了Robert Ballard,他在1985年對鐵達尼號的尋找工作是當年的新聞頭條。每個演員都會穿著特定的服裝進行表演,有的時候是一個演員單獨進行,有時則是一對。在演員身上覆蓋著大約有50到68個追蹤器,其中有至少三十個是被安裝在服裝上的,因為動作捕捉人員也需要為數字角色製作出其服裝的動態。
  • 毒液,寂靜之地,鐵達尼號電影百度雲資源
    因為卡梅隆逼投資人不斷加錢,超支又超支,達到2億美元的成本,在今天看來好像沒什麼,可那之前,最大投資的電影是《真實的謊言》一個億,沒錯,也是卡梅隆導演的。他外號是片場暴君,簡直是一個噩夢……「他從不讓步的獨裁風格以及火爆脾氣令他惡名昭著」。
  • 《鐵達尼號》萬字幕後解析,無論過去多少年,這部電影就是個奇蹟
    他沒有任何書面材料,而是帶去了一本茶几讀物《鐵達尼號:圖說歷史》,他翻到書中間的一副大插畫,畫面上的這艘海輪燈火通明,「鐵達尼號上的羅密歐與朱麗葉。」,還用在了電影《鐵達尼號》中。在《鐵達尼號》之前,卡梅隆已經在好萊塢有了這樣的名聲:片場暴君、花錢散漫、自我膨脹——就差大肆屠殺群眾演員了。
  • 鐵達尼號可以沉,《鐵達尼號》不可以沉!!愛情,永遠不會沉
    當他跑到船頭大喊「我是世界之王」時,鏡頭漸漸轉向整艘大船,既意氣風發又絕代風華。但令人想不到的是,這場僅僅十幾秒的戲,竟然花費了整整100萬美元。導演想通過這場戲表現出乘客第一次登上巨輪的驚喜,同時向觀眾們展現鐵達尼號在陽光下的雄偉身姿。為了拍好這個鏡頭,特效人員幾乎用盡了當時所有的頂尖技術,還發明了一些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