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天祥授權發表
赫哲族獵人塑像。
★說在前頭:赫哲人和狗
採訪黑龍江省同江市「三江口」時,曾在赫哲族文化園偶遇一位年過七旬的赫哲族老獵人。他的漢語不好,又喜歡喝酒,和我說一會兒話,就從隨身帶的一個裝滿老燒刀子白酒的軍用水壺中喝一口,口音因此越發不清。幸虧他在北京讀大學的孫女耐心地給我做翻譯,我才聽懂了老人家斷斷續續口述的赫哲族利用獵狗狩獵的精彩故事。她的孫女是特地回家鄉撰寫畢業論文的。(作者簡介:王天祥,山東青島人,高級記者、作家,出版長篇小說、旅遊文學、報告文學、歷史文化、旅遊文化、詩詞賞析、企業管理、市場分析、成功學、人才學等各種專著42部,創作電視劇200多集,創作歷史、文化、風光、紀實等專題電視片數十部,在各類報刊發表文章數百篇,發表網絡文章千餘篇。)
赫哲族老獵人說,三江口位於黑龍江省佳木斯市同江市境域,是松花江與黑龍江的匯合處,匯合後俗稱「混同江」,故名「三江口」。同江市原名「臨江」,赫哲語「拉哈蘇蘇」,是「廢墟」或「老屋」的意思。這裡是歷史上赫哲人的漁獵之地。老人家說「赫哲」是赫哲語的漢語音譯,是「東方」和「下遊」的意思,可能是說,赫哲族自古就世居松花江下遊,從中原的角度看,此地位於祖國的東方。
老獵人說赫哲人世代漁獵為生,但世代漁獵離不開狗。狗是赫哲人的半條命。所以,歷史上漢人把赫哲族稱作「使犬部」或者「使犬國」,即善於使用犬的民族。可見,狗在赫哲人生活中的地位之高。
赫哲人用狗獵熊。
★赫哲族的第一種獵犬——捕貂犬
老人家說,赫哲人善於獵貂,紫貂皮是舊社會的赫哲人與俄羅斯或者漢人換取生活用品的主要財富。但是紫貂生於長滿松樹的山地,晝伏夜出,善於鑽洞、爬樹、遊泳、竄跳,捕捉很難,所以必須依靠獵狗。
赫哲人的獵犬——捕貂犬經過特殊訓練,具有專門捕捉紫貂的本領。從落葉飄飄的深秋到冰天雪地的寒冬是捕貂的最好季節。尤其是冬季,紫貂的毛皮好,食物缺乏,經常離穴外出尋找食物,正是赫哲人帶著捕貂犬獵捕的最佳時間。
此圖版權歸於網絡。中國獵犬。
老獵人的孫女翻譯著他的話如此對我描述——松林中,幾位赫哲族獵人帶著幾條捕貂犬踏雪走來。很快,捕貂犬四處嗅嗅,輕輕吠叫幾聲。獵人知道此處有出洞覓食的紫貂,於是在紫貂回巢的必經之路上布下幾張貂網。此時,獵人呼哨一聲,所有捕貂犬立刻四散開來奔向四方。幾名獵人則身貼樹幹一動不動。稍傾,幾條捕貂犬狂叫著從四處合圍而來。外出覓食的紫貂立即閃電般在雪地上往洞穴回躥,不巧一頭撞進貂網。身貼樹幹偽裝自己的獵人立即收起貂網,紫貂被活捉,身上無一傷痕。
如果紫貂躥到樹上怎麼辦?嗬嗬!赫哲族的獵貂人有專門射擊紫貂的無箭。這種箭沒有鐵質的箭頭,箭杆兒的圓頭傷不了紫貂的皮毛。只要紫貂在樹枝上,哪怕再高,幾箭就可以把它射下來。中箭落進雪地裡的紫貂不是撞進捕貂網,就是被捕貂犬一口咬住腦袋。
捕貂人。此圖版權歸於網絡
老獵人的孫女翻譯著爺爺的話繼續描述——初戰告捷,但赫哲人的捕貂犬知道獵捕剛剛開始。它們立即四散開來,尋找紫貂蹤跡。一頭捕貂犬忽然將鼻子插進積雪下樹根縫隙嗅了嗅,然後對獵人輕吠幾聲。獵人知道此洞有貂,立刻呼哨幾聲,其它幾頭捕貂犬看懂了獵人的手勢,立即分頭四處尋找,不一會兒就嗅到了此貂老巢的其它出口。狡兔三窟,紫貂也如此。獵人再次呼嘯,守在主洞口的捕貂犬立刻對著洞口狂吠。藏在洞內窩中的紫貂最怕捕貂犬吠叫,它大概覺得此洞已經不安全,需要立即轉移,於是迅速從另外的洞口竄出,結果被早就守候在那裡的捕貂犬一口咬住腦袋。咬得準的一下子咬瞎紫貂雙眼,最差的也會一口咬碎紫貂腦袋,絕不在紫貂身上留下一個牙洞,從而傷了紫貂皮毛。
★赫哲族的第二種獵犬——捕鹿犬
此圖版權歸於網絡。中國獵犬
老獵人的孫女翻譯著爺爺的話繼續描述——赫哲人善於帶領捕鹿犬專門獵捕狍、鹿。狍子和梅花鹿以及馬鹿都是食草動物,不會對人造成傷害,但它們腿長善跑。赫哲人打狍和鹿基本採用潛伏狩獵法——即埋伏在狍子、梅花鹿或者馬鹿經常行走的山路旁,等它們溜達過來時,打它們個出其不意,十打九中。
老獵人的孫女如此描述著——十多名赫哲族獵人帶著二十多條捕鹿犬來到一座山崴子裡。領頭的獵人看看身邊茂密的灌木叢和林立的巖石,留下了五個人和五頭捕鹿犬,其餘的人被安排到荒草溝去另外打伏擊。
中國獵犬。此圖版權歸於網絡
不一會兒,此處兩名頭戴狍頭帽和鹿頭帽的獵手吹起了樹葉鹿笛和狍哨,嗚嗚哇哇,像狍鳴,像鹿呦,惟妙惟肖。幾條捕鹿犬靜悄悄地俯臥在吹哨人周圍的巖石後,豎起耳朵盯著周圍。不一會兒,遠處響起了狍鳴鹿呦,一處,兩處,多處,有先有後,不止兩頭狍子和鹿一邊鳴叫一邊向這邊尋找過來。領頭的獵手立刻重新調整部署,帶著五條捕鹿犬埋伏得離吹哨人更遠些。遠處的狍子和梅花鹿似乎更急切地朝著鹿笛和狍哨聲跑來時,忽然五條捕鹿犬朝著最近的獵物驟然躥去,各自一口咬住狍或鹿的脖頸,立即將獵物咬倒在地。獵手也趁機對著狍和鹿放箭。
呦呦鹿鳴。那是狩獵赫哲人的鹿哨聲。
赫哲族老獵人的孫女繼續翻譯著描述——另外的獵場荒草溝,是一條背風向陽的葫蘆型山谷,中間溪流潺潺,是草食類動物的樂園。此時,領頭的赫哲族獵人留下了五名獵人和十條捕鹿犬埋伏在溝口,其餘幾人帶著其餘的捕鹿犬迅速悄悄地登上山谷兩邊的山崗。一會兒,周圍的山崗上就忽然響起「趕圍」獵人們此起彼伏的呼嘯。
這時,潛伏在谷口的狩獵人一聲尖厲的呼嘯命令:「趕圍開始」。於是突然間,呼嘯與獵犬的瘋狂吠叫聲從四面響起。正在山谷中悠然覓食的狍子、梅花鹿、馬鹿等紛紛向著靜悄悄的山口奔去。四圍的驅趕聲更急更響。奔跑的野獸來不及想想溝口是否危險,就更加拼命地逃竄。忽然,潛伏在溝口旁的十隻捕鹿犬一躍而起,猝然發難,各自咬斷了一匹狍子或者鹿的咽喉。其餘獵人也挺矛發箭,於是,又有一批野獸倒下。
斑點鹿Spotted Deers
★赫哲族的第三種獵犬——捕豬犬
赫哲族老獵人的孫女繼續描述說,赫哲人很喜歡吃野豬肉,但是野豬不好獵。野豬屬於猛獸。稍大的野豬身上都「掛甲」,就是渾身蹭滿松脂油和沙子,一層又一層,強弓利箭射不透它,長矛也刺不透它,獵槍也打不傷它。這些「掛甲」的大野豬一旦被惹急眼了,勢不可擋,獵人非死即傷。但是赫哲人獵豬有專門的獵捕法兒,那就是依靠捕豬犬。捕豬犬是赫哲獵人專門訓練用來獵捕野豬的獵狗。
老獵人的孫女生動地描述著——密林中,幾名赫哲族獵人帶領十幾隻捕豬犬,跟蹤著一群野豬來到一處大雪覆蓋的銼草溝。此時,十幾頭野豬正在拱食大雪覆蓋下的綠意蔥蔥的銼草吃。領頭的獵人遠遠看到豬群中沒有兇惡的孤豬,立即揮手,捕豬犬立刻吠叫著把這群野豬包圍起來。領頭獵人一聲唿哨,獵人們齊聲發喊,所有捕豬犬會箭一般地撲進野豬群,咬向各自目標野豬的喉嚨。個頭小的野豬,不一會兒就喪命犬口。稍大些的野豬一條捕豬犬根本對付不了,這時獵人會挺著長矛加入戰鬥,覷得準確時一矛刺中野豬咽喉。野豬就會倒地而死。
老獵人的孫女繼續描述——此時,另一夥兒赫哲族獵人跟蹤著一頭雪地蹄印很大的野豬來到一片柞樹林中,那頭野豬正在用力地拱著深深的積雪,尋找著秋天落地的橡子吃。領頭的獵人判斷:這是頭很大很厲害的孤個子野豬。俗話說「孤豬毒」——孤豬兇狠異常,連老虎狗熊都不敢招惹。這頭野豬「掛甲」了,身上從頭到屁股沾滿了松脂砂礫,如同鎧甲一樣保護著它的皮肉,老虎和狗熊的尖牙利齒難以傷害它,獵人的利箭也無法射穿它。
但赫哲獵人不怕它。領頭的獵人一聲呼哨,十幾條捕豬犬立刻將這頭野豬包圍起來。此時,「掛甲」的野豬全然不懼。它虎視眈眈地挺著尖利的獠牙,蔑視著獵狗。領頭人再次呼嘯一聲,獵狗群起而攻之,野豬挺起獠牙東挑西撅,勇猛異常,但獵狗靈巧,你進我退。
群狗圍獵野豬。版權歸於網絡。
老獵人繼續含混不清地講述,他的孫女繼續比劃著描述——幾番攻擊下來,這隻大野豬已經累得氣喘籲籲。領頭獵人第三次呼嘯聲起,前面的獵狗再次發起群攻。野豬的精力全部被吸引在前邊時,身後的捕豬犬趁其不備猛竄上去,一口咬住野豬尾巴下的肛門。若是公豬則會被咬住睪丸。
老獵人說公野豬的那個蛋蛋是它的命根子,一旦被獵狗咬住,它立刻就會洩了氣,再也兇不起來。至於母野豬,這時候即使捕豬犬咬住了它的肛門也還會拼死掙扎。它會不顧一切地猛然回身去撕咬那隻咬著它肛門的獵狗,但捕豬犬決不鬆口,一直隨著野豬的的屁股轉來轉去。不一會兒,獵狗就會把野豬的肛門咬掉,連它的腸子也拖出來。這時候,再厲害的野豬也完蛋了。你看,這種獵大野豬的方法巧妙不巧妙?
★赫哲族的第四種獵犬——捕虎犬
此時,赫哲老獵人豪邁地說,哈哈!你們聽到赫哲人獵虎豹的事兒一定會覺得赫哲人很瘋狂,竟然連老虎豹子都敢獵捕吧?是的,不吹牛,赫哲人就是敢獵虎豹,因為我們有捕虎犬。
老獵人的孫女比劃著解釋說:第一,赫哲人居住的地方虎豹很多。因為這裡的獐狍野鹿多,老虎豹子是最喜歡吃獐狍野鹿的。
第二,一隻老虎和豹子的皮以及骨換來的東西是一隻狐狸皮或一隻貂皮的多少倍。你說,赫哲人能不打虎嗎?
赫哲人打虎打豹絕對不蠻幹,而是專門依靠捕虎犬。聽到捕虎犬的名兒,你一定不相信,認為虎豹是百獸之王,獵狗豈敢捕獵它?我們敢!赫哲人訓練的捕虎犬就是專門用來獵捕虎豹的。
老獵人一興奮立刻滔滔不絕起來,他的孫女急忙加快了翻譯速度——你聽我說,冬天來到了,專門捕獵老虎和豹子的赫哲獵人,會帶領十幾隻捕虎犬向著虎豹經常出沒的山林進發。不一會兒,他們就會循著雪地上的老虎腳蹤追趕上一隻成年東北虎。
老虎一般身高三尺,體長八尺,頭大如鬥,尾如長鞭。它一旦發現追蹤而來的敵人後立即駐步山林,雄赳赳氣昂昂,乜斜著兇惡的虎眼,睥睨著獵人和獵狗。
此時,領頭人一聲呼哨,捕虎犬立刻吠叫著把老虎包圍起來。但是,老虎威風凜凜並不懼怕,它好整以暇地坐下來,呲著尖牙利齒,怒視著周圍的獵狗。獵狗則按照獵人的指揮不斷地在外圍咆哮,一會兒這隻捕虎犬竄近虎身張嘴咬來,老虎抬爪反擊,獵狗急速退下,另一隻狗又從另一邊猝然衝出。如此幾番獵犬攻擊,必然將東北虎惹怒。這時,它不再坐著,而是猛然起身,虎視眈眈地看著輪番進攻自己的獵狗,準備開始屠殺。
此時,擔任主攻的捕虎犬會在獵人的指揮下,從身後驟然撲向老虎,發起攻擊。老虎大怒,依仗個體龐大,尖牙利爪開始連連咆哮著捕捉獵狗,但是捕虎犬早有準備,老虎撲來時它立即藏身大樹幹後,老虎生氣,就繞著樹木追捕。其它捕虎犬則趁機從後邊對老虎發動攻擊。不消一個時辰,驕傲的老虎就會筋疲力竭,徒有防守之功,再無進攻之力。
此時,領頭的獵人再次呼嘯一聲,捕虎犬又發起了第二輪群攻。再兇猛的老虎此時也無力逃脫了,只好轉著圈子原地防守。原來山搖地動的的咆哮之聲也漸漸微弱下來。
領獵人見時機已到,急忙發出最後的攻擊命令,捕虎犬再次發起群攻。老虎張皇失措,不知如何應付,獵人趁機向前挺矛發箭,一氣兒將老虎擊斃。
★赫哲族的第五種獵犬——雪橇犬
赫哲族老人家說,用狗拉爬犁,赫哲人可是真正的祖宗。我孫女在北京讀大學時看了很多歷史書,回家告訴我,赫哲人大概在千八百年前的元朝,就會使用獵狗拉爬犁了。所以,使犬國的名字並不是從清朝才開始的。赫哲人自古喜歡訓練獵狗,除了訓練獵狗捕貂、捕鹿、捕豬、捕熊、捕虎豹之外,還專門訓練獵狗拉爬犁。
赫哲人世居的黑龍江流域冬季長達五六個月,到處冰天雪地,大雪沒膝,行走困難。但是赫哲人的狗特別善於雪地奔跑。從老祖宗時起,赫哲人開始訓練狗拉爬犁。
赫哲族博物館樹皮剪貼畫。
老獵人的孫女繼續翻譯——過去,無論走到哪個赫哲人的家中,都會看到家家養著一群狗,少則七八隻,多則十幾隻。
赫哲人冬季外出打獵時,每個獵人都會套上最低四隻狗拉著爬犁。到了狩獵地,被解開繩套的拉爬犁狗就成了獵犬。
當然,遠距離地運送東西,比方拉著獸皮、凍魚到外地換取糧食、鹹鹽、生活用品等,就要在爬犁上多套幾隻狗。
一般的四隻狗足可以拉一二百斤的爬犁,若是套上十隻狗,就能在爬犁上裝載一千多斤的東西。
老獵人的孫女繼續翻譯說,赫哲人的爬犁狗跑得快,一天可以跑二百多裡雪地呢!你們漢族人集市上有牛馬市,專門買賣牛馬用來拉犁拉車拉爬犁。過去的赫哲人的居住區專門有「狗市」,就是買賣狗的集市。赫哲人的獵狗值錢,特別是拉爬犁的狗更值錢。一隻好的領頭狗,比一匹好馬還貴。尤其是俄國老毛子,最喜歡買咱赫哲人的爬犁頭狗——頭狗,就是領頭拉爬犁的那隻狗。
我問,赫哲人的獵狗有什麼特點?老人家一聽來勁兒啦:赫哲人的狗對主人忠實,靈性,好訓練,所以才能訓練出專門捕貂、捕鹿、捕豬、捕熊、捕虎豹的獵狗,至於拉爬犁,是赫哲獵犬的天性。赫哲族的獵狗個體大,四肢粗壯,善奔跑,有耐力。你們漢族景區那些拉爬犁的狗,不行不行的!
大家看,這個早在一千多年前就有的「使犬國」及其他們的後裔——赫哲獵人的狩獵故事,是不是很有趣兒!
滿族文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