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婚紗的習俗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0世紀,當時就已盛行女子戴頭紗
婚紗的由來
穿婚紗的習俗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0世紀,當時兩河流域就已盛行女子戴頭紗。在古希臘,舉行結婚儀式時不僅新娘要戴亞麻或毛織成的頭紗,而且一對新人都要戴上花冠。到了羅馬時代,不同宗教信仰的人要戴不同顏色的頭紗以示區別。婚禮雖是世界各國自古以來就存在的儀式,但新娘在婚禮上穿婚紗的歷史卻不到200年時間。新娘所穿的下擺拖地的白紗禮服原是天主教徒的典禮服。由於古代歐洲一些國家是政教合一的國體,人們結婚必須到教堂接受神父或牧師的祈禱與祝福,這樣才能算正式的合法婚姻,於是,新娘便穿上白色的典禮服向神表示真誠與純潔。
蜜月
新婚夫妻柔情蜜意,如膠似漆。新婚後的一個月內被稱為「蜜月」。那麼「蜜月」是怎樣來的呢?「蜜月」一詞產生於公元前500年的英國。當時的英格蘭還處於較原始的蠻荒社會。在多頓族中流行「搶婚」,即任何一個多頓青年男子都可以搶一個自己中意的姑娘為妻。為了避免這種尷尬,於是不少男子一將妻子搶到手就迫不及待地攜新人外逃,過一段隱居生活後再回來。
當時的英國野蜂窩隨處可見,蜂蜜唾手可得,旅途中的人們紛紛吸吮蜜汁來充飢。這發現逐漸被流傳開來後,搶婚外逃進入山野的青年男女,便紛紛以蜂蜜充當食物,終生廝守。到了公元前4世紀左右,多頓人「搶婚的風習危及社會秩序,迫使多頓首領不得不做出規定:凡成婚30天以上者,不得捲入搶婚之列,並發給新婚對牌,以備查驗。從此以後外逃的新婚夫婦多在30天以後自動回到了家鄉,過上平安的家庭生活。而他們在外面度過靠吸吮蜜汁為生的30天,久而久之就被人們稱為「度蜜月。
日本茶道
在日本,茶道是一種通過品茶藝術來接待賓客、交誼、懇親的特殊禮節。茶道不僅要求有優雅自然的環境,而且規定有一整套煮茶、泡茶、品茶的程序。日本人把茶道視為一種修身養性、提高文化素養和進行社交的手段。待客人入座後,由主持儀式的茶師按規定動作點炭火、煮開水、衝茶或抹茶,然後依次獻給賓客。客人按規定須恭敬地雙手接茶,先致謝,爾後三轉茶碗,輕品、慢飲、奉還。點茶、煮茶、衝茶、獻茶,是茶道儀式的主要部分。飲茶完畢,按照習慣,客人要對各種茶具進行鑑賞,讚美一番。最後,客人向主人跪拜告別,主人熱情相送。
武士道
日本武士道精神,起源於地主豪強為保護莊園的安全而撫養的家人。這些家人依照血緣關係和主從關係組成「弓馬之家」,由稱為「住久」的地方豪族任「旗頭」。「弓馬之家」的成員就是「武士」。為了加強武土地戰鬥力,武士集團的首領們經常制定出一些「家規家法」來管教武士,在幕府成立後全國封建武土的領袖—將軍又進一步制定出各種法規條款「式目」,這樣,逐漸形成了武士道德規範,也就是「武士道」。
「武士道」精神融合了儒教、佛教禪宗和神道的思想。在武士集團內部,上尊下卑,等級森嚴,為了維護這種上下關係,武士道精神強調「君道」和「臣道」。主君要庇護家臣,家臣對主君要保持「忠節」。家臣對主君必須做到絕對地、盲目地服從,要以能為主君獻出自己的生命為榮。武士道精神還提倡「武勇」,武士應當以嫻熟的武功,保衛主君。武士平時經常佩戴日本刀,把它作為武勇的象徵,關鍵時刻,要為主君殉死,或為了挽回戰敗的恥辱,保持武土地體面而犧牲自己的生命。
畫品
畫品,中國古代對畫家及作品作出品評的文體。一般分品論述,鑑賞優劣得失。畫品盛於六朝、隋唐。南朝梁謝赫所著的《畫品》是保存至今的最早一部著述。其序中提出的「六法」作為品評繪畫的標準,對後世影響極大。唐朱景玄《唐朝名畫錄》分神、妙、能、逸四品,拓寬了品 面於識鑑的程式。五代及宋劉道醇《五代名畫補遺》、《聖朝名畫評》,更以畫家專擅分門別類,條縷清晰,形成評傳風格。
書品
中國古代對書法家及其作品作出品評的著作。它或分品論述而第其高下;或不分品第 而評其優劣,是早期書論中的一種體裁。這種體裁是受魏晉時期士族階層對人物進行識鑑、品藻的習尚影響而產生的,盛於六朝、隋、唐,元明之後著述漸為稀少。南梁袁昂所撰《古今書評》,凡列25人,各以簡括語句評其風格,是為書品之發端。庾肩吾《書品》,載漢至齊梁能書者123人,冠以總序,效《漢書·古今人表》之例,分上中下品,每品中又分上中下,合而為九品,各系以論,體例嚴謹。隨著書法理論發展的深入,其後論書之著多不拘泥於品評一體,而漸融於內容更為廣泛、繁富的書論之中。
裝裱
裝裱是裝飾書畫、碑帖等的一門特殊技藝。古代的裝裱叫「裱背」,亦稱「裝潢」又稱「裝池」。據明代方以智的一般裝裱樣式《通雅·器用》載,「潢」猶池也,外加緣則內為池;裝成卷冊謂之「裝演」。中國的裝裱工藝是伴隨著中國繪畫的歷史而產生發展的,從現今保存的歷史資料看早在1500年前裝裱技術就已經出現了。一般是先用紙託裱在繪畫作品的背後,再用絞、絹、紙等鑲邊,然後安裝軸杆成版面。傳統的裝裱成品按形制可分為掛軸、手卷、冊頁、折頁四大類。畫心的託裱是整個裝潢工藝中的重要工序。明代周嘉胄的《裝潢志》、清代周二學的《一角篇》,均是中國系統論述裝裱的專門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