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文章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90年代,徐克、李連杰和袁和平聯手打造了《黃飛鴻》系列,將香港武俠電影推向一個高峰。
1993年,李連杰拍自己公司的《方世玉》,和徐克分道揚鑣。徐克一方面用趙文卓接手黃飛鴻,另一方面作為監製,推出新的外傳系列,也就有了袁和平執導的《少年黃飛鴻之鐵馬騮》。
1、袁和平甄子丹還原出徐克臆想的「佛山無影腳」
1991年,因為徐克熱衷於「威亞」飄逸的動作,堅持用北派功夫出身的李連杰出演黃飛鴻,與當時的動作指導,正牌黃飛鴻嫡系南拳傳人劉家良決裂。
袁祥仁、袁信義和劉家榮勉強解決徐克的要求,但《黃飛鴻》最後的梯子大戰卻無可奈何。無計可施之下,袁祥仁和袁信義放出大招,請來大哥袁和平救場。
八爺袁和平一出手就知有沒有,梯子大戰精彩絕倫,令徐克暗自欣喜,後面《黃飛鴻之男兒當自強》的動作直接交給了袁和平。
1993年,徐克又乾脆直接把《少年黃飛鴻之鐵馬騮》拜託給了袁和平,自己當個甩手監製,為此袁和平還吐槽他都沒有來現場,自己一個人拍下來的。
袁和平作為導演,共執導過幾十部動作片,作為動作指導更是佳品無數,諸如《功夫》、《臥虎藏龍》、《精武英雄》等。
《少年黃飛鴻之鐵馬騮》當年票房成績並不理想,不到700萬,卻被袁和平認為是自己最滿意的作品,而主演甄子丹本人也認為這部電影可以作為動作片經典的標杆。
當時的主演甄子丹、于榮光都正值巔峰,影片中的各種一鏡到底真功夫堪稱魔幻,令人咋舌。
袁和平在本片中放棄延續李連杰版黃飛鴻慣用的北派功夫,讓甄子丹用剛猛迅捷寫實的腿法,把歷史上黃麒英黃飛鴻並沒有的、徐克憑空編出來的、在《男兒當自強》中用威亞實現的 「佛山無影腳」,最大程度地寫實還原了出來。
「甄氏佛山無影腳」還有很多變體:面對四個敵人環繞,單腿環繞四連踢一鏡到底,後期僅僅快放,就可以達到這樣夢幻的「無影腳」。
本片動作場面的拍攝也展現了很高的水平,用許多一鏡到底拍攝連貫動作,十分刺激,觀賞性強。
雖然影片中也大量用到威亞,例如甄子丹和任世官從房頂一路打到地面,但給人的感覺卻相對真實,沒有許多影片的通病,即演員威亞感重,核心力量不足帶來的搖晃過多。
影片的剪輯也十分考究,通過各種機位和速度的調整,拍出令人眼花繚亂的快拳快腳。于榮光的貼地連環腳就用低機位拍出了真實感。
「鐵猴子」于榮光的九節鞭虎虎生風,居然能把對手反派的刀擰成麻花。
本片高潮是于榮光與甄子丹與任世官的木樁決鬥。「梅花樁火海」是留名影史的經典動作場景。
木樁打戲在香港武俠片中並不稀奇,但有火的則是本片唯一。後期剪輯靈活運用蒙太奇,動作與火光穿插,視覺衝擊極強。
對於體能巔峰期的于榮光和甄子丹而言,什麼樣的魔幻動作都不稀奇,例如兩人站在蹺蹺板一樣的木樁上,保持平衡。雖然有威亞協助,也是十分驚人的動作設計。
甄子丹的木樁一字馬,真是巔峰期打星的天秀動作。
飾演大反派衍空和尚的任世官是武俠電影的專業反派高手,諸如《鹿鼎記》的馮錫範、《黃飛鴻》中悲情的嚴振東、《笑傲江湖》的任我行等。
而甄子丹曾在《黃飛鴻之男兒當自強》飾演反派納蘭元述,這次兩位高人氣反派在黃飛鴻電影裡居然有了對打的機會,也是當時的一大看點。
衍空這樣的「流雲飛袖」誇張絕技,在強調真實鐵馬硬橋的本片中是十分特別的設定,用倒放來實現讓袖子變成攻擊性武器。
另外,本片另有經典片段,並不是對打,而是于榮光日常的浪漫功夫展示,讓許多影迷念念不忘:于榮光飾演的白天是百草堂醫館楊大夫,看完病人與小蘭一起關門。兩人的裝束、布景十分應景,整體透著泛黃、灰的色調,動蕩涼薄的江湖氣氛。
陣風吹過紙間飛起,兩人對視,于榮光提氣施展輕功,在空中接住散落的紙,飄逸優雅,
王靜瑩飾演的賀姑娘也飛身相助。她在即將落地之時于榮光出腿相助,她順勢借力,凌空接住最後的紙張後落地。
過程中兩人沒有一句臺詞,只靠拳腳默契配合。本片的主題曲《是情非情》由林憶蓮演唱,柔情婉轉,這段大概可以代表本片與徐克的前三部黃飛鴻風格上最大的不同。
2、甄子丹于榮光變身大廚,黃霑演縣令,黃飛鴻竟是女孩反串
《少年黃飛鴻之鐵馬騮》取材於廣東民間傳說「鐵馬騮」,粵語意思是「鐵猴子」。因為猴拳是南拳的分支,在廣東廣泛流行。
民間傳說中「鐵猴子」白天救死扶傷,晚上劫富濟貧。早期香港武俠片中「鐵馬騮」的出場頻率並不低,一直神秘俠盜形象,例如1977年陳觀泰主演的《鐵馬騮》,可謂是經典IP。1996年,袁和平又拍了一部《鐵馬騮II之街頭殺手》,同樣由甄子丹主演。
本片的鐵猴子則拍得十分萌系,劫富濟貧時總會留下猴子形象的「便利貼」。
民間甚至給鐵猴子做了塑像。
本片雖然名為「少年黃飛鴻」,但影片主要是黃麒英與鐵馬狼的故事,惺惺相惜的正義雙男主設定。
南方人,寶芝林的黃麒英;北方人,百草堂的楊天淳(鐵猴子)。雙男主的南北廚藝較量也十分有趣,于榮光做刀削麵時唱著一首打油詩,讓本片幾乎稱為《黃飛鴻之舌尖上的中國》。
女主則是王靜瑩飾演百草堂老闆娘賀姑娘,她也在同年趙文卓飾演的《黃飛鴻之四王者之風》中飾演十四姨。
王靜瑩曾是臺灣省第一名模,身材性感,籤約徐楓的湯臣電影後,逐漸進入香港影壇,曾在《東方不敗風雲再起》裡與王祖賢搭檔,得到了徐克力捧,但最終遺憾未能走紅。
少年黃飛鴻是女孩子反串飾演,也是香港電影常見操作。黃飛鴻的扮演者是香港女子武術兒童組冠軍曾思敏,與甄子丹三分相像,父子感十足。然而在本片的優秀表現後並未進入影壇,而是選擇成為了一名警察。
本片還有一個著名的看點:一手寫出黃飛鴻系列經典主題曲《男兒當自強》的黃霑,居然客串了戲份極多的重要角色縣令。
霑叔表演誇張,惟妙惟肖,觀眾如果不是看到了演員表,大概也不會相信才子黃霑也能看起來如此「貪財好色」。
黃霑作為演員,本片就是戲份最多,最能展現演技的代表作。袁和平在拍黃霑時十分明顯地王晶化了,讓黃霑成了本片的笑點擔當。
3、香港票房低迷,全靠昆汀慧眼牆外開花
1993年是香港武俠電影由盛轉衰的一年,武俠電影供過於求,大部分血本無歸。
雖然本片製作相對精良,但由於主演甄子丹、于榮光兩人在當時還是二三線明星,陣容確實偏弱,本片當時在香港本土並沒有火起來。足見當年香港電影市場競爭之激烈。
1992年李連杰與徐克結束合作後,徐克一手操辦的黃飛鴻IP除了尋找趙文卓作為「黃飛鴻」的接班方案外,還準備開發「少年黃飛鴻」系列。
本來徐克是要搞成系列電影,可惜當年在香港的票房成績不足700萬,實在慘烈,就沒了下文。
甄子丹甚至之後發展受挫,加盟亞視去拍了電視劇。當時香港電影演員是很少會回頭去拍電視劇的。
1994年本片雖然獲得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動作指導提名,但最後敗給了元奎和元德的《方世玉》。
然而牆內開花牆外香。2000年,在李安的《臥虎藏龍》在北美熱映之時,本片也進入了痴迷中國功夫的昆汀的視野。
在昆汀的幫助下,本片2001年得以在北美上映,結果出人意料地拿到了1469萬美元票房(約合1億人民幣)。
消息傳回香港,人們才得以認真了解本片,袁和平天下第一武指的名頭響徹好萊塢。而昆汀也正是因該影片而選擇了袁和平成為《殺死比爾》的動作指導。
值得一提的是,北美的片商在發行《少年黃飛鴻之鐵馬騮》之時,是把其中一些文戲剪掉,動作戲速度調快後上映的。
之後甄子丹的許多電影都是這樣的套路,調快,在北美發行。這個「加速」操作倒是直接影響了後來甄子丹有一定影響,他後來的動作設計對速度的追求也是到了喪心病狂的地步。(撰文:Mankei W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