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看《乘風破浪的姐姐》之前,我對張雨綺的了解很少,只記得她在《美人魚》中飾演過一個「霹靂嬌娃」的角色,因為整個影片裡她的文戲不多所以看不出太多東西,以為又是一個花瓶角色,而此次她在《乘風破浪的姐姐》裡面的表現可圈可點,很多網友跟我一樣瞬間被她圈粉。
毋庸置疑,張雨綺極具個人魅力,但是個性突出卻不是她被人記住的關鍵。論個性, 30位參賽姐姐每人都擁有鮮明的特徵,辨識度極高,比如說「還要做自我介紹?那我這麼多年不白幹了」的寧靜,再比如自詡「小作精」、總想給別人專業指導的伊能靜,還有首戰就拔得頭籌的沙袋拼女「藍winwin」……
那張雨綺贏在哪裡呢,贏就贏在她的高情商上面。為什麼說她的情商高,小編可以舉出下面四個例子,讓大家一起來感受她的魅力。
首先,初賽時個人展示部分讓我們見識到了她的「真性情」和「不做作」。當她看到前面出場的姐姐們超強業務能力的時候,她喊話姐妹們:「你們能不能都收著點兒」,讓我們透過屏幕都能感受到她的慌張和不安。彼時的綺綺子已經清晰意識到自己跟別人的段位差,但厲害就厲害在她硬生生地憑藉骨子裡的自信完成了她在浪姐舞臺上的首秀《粉紅色的回憶》,這份定力可謂十分出色了。
而當後臺趙兆老師問她為什麼選這首歌時,她並沒有怕丟人藏著掖著而是誠實交底:「因為這是我唯一一首能完整唱下來的歌。」既交代了自己的真實水平,也緩和了緊張的氣氛,贏得了老師們的好感。坦誠在任何時候都是打開對方心門的鑰匙,真實自然的交流能夠讓對方感覺被尊重。在既定事實面前,放下一切雜念,盡力打好眼前的仗。不得不說綺綺子的做法很明智。 這種臨危不亂的性格可能源自她的童年生活,據稱她成長在一個離異家庭,一直與母親相依為命,自小就堅韌獨立,不輕易認輸。
其次,綺綺子給李斯丹妮支招,讓她勇敢嘗試、去追求自己想要的東西。李斯丹妮在節目中提到自己想開演唱會,卻不知如何跟經紀公司提起,同時又擔心開辦後的票路暢銷問題。了解到團友的困擾,張雨綺果斷給出自己的意見,首先她肯定了李斯丹妮的才能,稱以她的才能完全可以向公司提出自己的要求,並指出演唱會運營方面完全交給公司就好,專業的事情讓專業的人去幹。如果公司遲遲不去嘗試就是對她的了解不夠,有些機會確實需要努力爭取才能得到。不愧是在圈裡摸爬滾打多年,綺綺子給出的建議既肯定了同伴的想法又具備極強的操作性,果然還是一貫的霸氣。
再次,張雨綺直接幫李斯丹妮拒絕藍盈瑩,做法很「剛」。二次公演前排練,藍盈瑩看中李斯丹妮,想讓她幫自己組練舞,李斯丹妮不好拒絕,此時身為隊長的張雨綺果斷髮聲拒絕,並與李斯丹妮認真溝通,要求她專心自己隊的節目。小編認為正是這種抓重點的能力才讓他們隊迅速找回了狀態,並最終贏得了第二次比賽。試想,如果當初沒有拒絕藍盈瑩,那麼她們就還是原來那個沒有團魂的團隊,張雨綺在關鍵時候,發揮了隊長的作用,也告訴我們面對某些要求必須勇於拒絕,不能一味當老好人。
最後,張雨綺談了她對「人氣與實力」的看法。張雨綺說:「我不能一直這麼差吧」,李斯丹妮安慰她:「第一輪你人氣很高啊」,但張雨綺對此有清晰的認識:「人氣是人氣,業務是業務」,並坦言「只靠人氣站在臺上會發虛」、「哪個演員不是有一兩部實力作品才能往人前站」。由此可以看出,她是一個對自己有很高要求的藝人,希望自己能夠達到專業的水平,而非光靠人氣支撐。這種對專業性的追求才是一個好藝人必備的素質,因為只有業務能力強的藝人才能給觀眾帶來更高質量的作品。
當然在排練過程中,張雨綺也有過心態垮掉、想要回家的時刻,吐糟自己現在已經沒有自信往人前站了,完全找不到自己了等等,這也是很正常的反應,問題的關鍵還是在於如何解決,團友王麗坤給出的建議是「練」。她也確實克服重重困難,硬是堅持地練了出來。
(圖為張雨綺在感謝為他們節目伴舞的舞者)
綜上,小編始終認為能給粉絲大眾帶來正能量和感召力的好藝人,必然是真實而立體的、有明確目標的、勇於直面挑戰的。我們看著張雨綺,在疲憊的時候能夠繼續堅持,在退縮的邊緣能夠奮起拼搏,由衷的希望這樣的好藝人再來一打!這樣可愛的綺綺子,你喜歡嗎?歡迎評論區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