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訊 人間地理雜誌——印度考察匯報展 Inter-individual geography

2021-02-08 跨媒體藝術


指導老師:

邱志傑

策展人:

葉薇,王藝盟

參展藝術家:

邱思遙,邱創偉,袁星瑭,徐雁熙,邵澤,邵捷,李源,劉祥雲,紀曄,高琪,張聰聰,林俊傑,竇號,宋爽,李曉彤,劉毅,邵睿璐,惠幹源,黃梁鵬,王晉,孫龍,鍾璦


展覽地址 :

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區南山路216號

中國美術學院南山校區4號樓405,406,408

展覽時間 :

1月12日(周二)上午十點開幕

1月12日-1月15日

中國美術學院跨媒體藝術學院出品


人間地理雜誌——為什麼去印度?

2016/1/10 邱志傑

這次跨媒實驗藝術系畢業班的文化考察課程,我們去了印度。我們從加爾各答出發,沿著阿拉伯海西岸南下到金奈,轉到印度洋東岸最南端的科欽,終結於孟買。這條路線,避開了德裡-泰姬陵-瓦拉納西及各佛教聖地等常規旅遊熱點。20天內繞行次大陸南端,行程約4500公裡。


印度的海岸線,遍布著各種前殖民地。在加爾各答我們體驗了喧囂的印度教杜爾迦節,也在特蕾莎修女院門口目睹了驚心動魄的什葉派穆斯林遊行。朝拜了總體藝術聖地-泰戈爾的家鄉寂靜之地的和平國際大學,在樹下講述了印度歷史。羅摩克裡斯納、辯喜這些人的名字第一次出現在同學們的視野裡。在英法爭奪過的金奈喬治堡探訪了東印度公司的老巢,也見識了大英帝國博物館文化的氣勢。在科欽堡,我們見識了這個1504年140個葡萄牙人戰勝8萬印度土邦軍隊的屠殺現場,也看到了鄭和帶來的福建漁網。經歷了「民眾科學運動」之後,喀拉拉邦的整潔進步和整個印度的混亂對比鮮明,而這裡是印度共產黨長期執政的地方。在孟買,我們探訪貧民窟、洗衣廠,也遭遇西化的美術學院。串起這條路線的,則是鐵路和突突車,以及無所不在的烏鴉,無所不在的噪音。


很明顯,這條路線的設計指向的是重訪殖民史,以及一代代海歸和本土精英構造民族國家、構造自己的現代性的艱難努力。


這個班的同學,二年級我帶去了徽州和景德鎮,課題是考察藝術如何作為一個產業,一種飯碗存在,期間夾帶上的媒介方面的課是社會調查特別是田野觀察和訪問的技法。三年級的時候帶去了臺灣,課題是考察各種社會運動,相配合的是錄像裝置的課程。這次在印度,課題是「日常生活中的殖民史」,相配合的技術課程是攝影。走得越來越遠,關懷越來越大,視線卻是越來越低平。


攝影課,我要求同學們每天只拍10張照片,要改變無成本的數碼時代輕浮的掃街模式,學會緩慢,學會用一個小時的時間來觀看、思考、交流,然後才按下一次快門。在這個人人擁有照相機的時代,我們要學習做一個惜墨如金的攝影的狙擊手,而不要像恐怖分子一樣拿著AK47亂掃。


而在拍什麼的問題上,我們要戒除旅遊者的明信片眼光,甚至也要反抗我們自己體內的《國家地理雜誌》的眼光。殖民史不但在那些教堂和歐式的博物館建築裡,殖民史就在人們行走的習慣,看鐘表的頻率,叫賣、乞討和討價還價的方式,餐具、字體和花紋,兩個人身體的距離,凝視一個人的時間長度,在鏡頭前擺出的Pose,以及我們自己舉起照相機的姿勢裡。殖民主義是一套「我們」和「他們」的區分策略,以及文明/野蠻的敘述模型。而後殖民是一邊假裝懺悔這種「文明/野蠻」的二分法,一邊把兩者同時變成世界遺產。用景觀和文化的消費,取消了階級衝突和發展權的衝突。


《國家地理雜誌》拍攝的紀錄片《偉大的印度鐵路》,讚美了鐵路如何把四分五裂的500多個土邦的印度次大陸整合成一個國家,同時懷舊了喜馬拉雅山南麓大吉嶺茶園的小火車。掛滿火車的印度男人的形象成為令人捧腹的歡樂的奇觀之後,再沒有必要爭論印度需不需要控制人口。和寶萊塢的歌舞一樣,和瓦拉納西專為日韓姑娘們開設的瑜伽班一樣,和菩提迦耶打坐的臺灣小清新一樣,「國家地理」眼中的印度是一個國家,這個國家被描述為大麻吸食者的天堂和全球心靈導師的輸出地。「國家地理」的鏡頭看到了孟買巍峨的維多利亞火車站,看不到火車站出口處錫克教幫派和印度教幫派搶生意的暴烈。它看得到科欽的中國漁網,看不到海灣中那艘永遠建造不完的國產航空母艦。人間地獄一般的達拉維貧民窟,在這種眼光裡成了未來百萬富翁的歡樂的童年傳奇。讓我們離開這種「國家地理」的眼光,回到人間。人間有煞有介事的神棍和憂心如焚的知識分子,人間有信誓旦旦的政客和年老色衰的妓女,志得意滿的成功藝術家和來自中國的廉價商品,人間有鋪天蓋地的烏鴉和鋪天蓋地的噪音。這是為什麼我們把此次印度行的匯報展命名為《人間地理雜誌》。


除了「日常生活中的殖民史」或「殖民史中的日常生活」這個主題外,我們儘可能地看了沿路的偉大的印度古代藝術。包括科納克太陽廟、默哈伯利普蘭、亨比遺址等多處世界遺產。這些東西和主題並沒有直接聯繫,但我認為年青人是需要最好的古代藝術和自然景象來養氣的。它們將在未來的哪一天忽然成為滋養,我們無從預料。即使就主題而言,這麼一個小小的攝影展註定無法承擔激烈的印度現場帶給大家的百感交集。印度經驗,將如何使這群年青人不同,我或許還要等待若干年。



相關焦點

  • 預告|《國家地理原版雜誌》2021開訂: 幼兒/兒童版, 歷史/地理版, 價格驚喜!
    對,沒錯,是雜誌,定期從美國打飛的寄過來的那種。國家地理(NG)雜誌已經不需要我做科普,據說它是全世界發行量zui多的原版雜誌,也是國內讀者zui熟悉的英語雜誌。1888年創刊,目前全球發行850萬冊、讀者擁有6,000多萬、40各國語言版本。
  • 國家地理雜誌幾十年來的經典舊照,值得一看
    《國家地理》是美國國家地理學會的官方雜誌,在國家地理學會1888年創辦的九個月後即開始發行。現在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廣為人知的一本雜誌,其封面上的亮黃色邊框以及月桂紋圖樣已經成為象徵,同時這些標識也是國家地理雜誌的註冊商標。雜誌每年發行12次,但偶爾有特版發布則不在此限。雜誌內容為高質量的關於社會、歷史、世界各地的風土人情的文章;其印刷和圖片之質量標準也為人們所稱道。
  • love and peace 疫情和地理匯報,我們上演一場魔幻現實大劇
    除了我之外,每個人都為這次的疫情和地理的匯報增添了一份色彩,朱曉晨編寫了此次匯報的劇本,融入了幽默的元素在裡面。葉昊文同學傾情配音,我們感受到了病毒徵服世界的決心。首先我認為離開了學情來開展地理研究性學習的匯報是很不合理的。 我們小組的匯報主要針對的是高中高年級學生,主要針對的是區域地理。在當今的文綜考試,選擇題、材料題也好,都是考察學生的思維能力和知識點的應用水平,而不是單純看看能不能把書上的話背出來。
  • 小學英語知識:趣味學習地理英文常識
    並且分享一些地理(Geography)知識的句子,包含許多地理知識的兒歌。推薦年齡:小學1-6年級主題:七大洲唱兒歌,學地理知識,掌握七大洲的名稱及各洲的特點。This is what we think of when we think of geography. 談到地理,這些常常是我們會聯想到的。4. In fact, geography covers not just countries and cities, but the structure of our planet as well.
  • 環球國家地理繪本——World Geography
    無需走遍天下就能把世界掌握在手中,或許只有這一套《環球國家地理繪本——World Geography》全套一共涉及全球70多個國家,500多個國內外城市,2000個知識點。書的內容和繪畫都超讚,獲得多個國家駐華大使館的推薦!
  • 《塞爾之光》奇遇任務地理雜誌山谷怎麼做 地理雜誌山谷攻略
    導 讀 《塞爾之光》中有一堆拍照的奇遇任務,畢竟遊戲中的風景還不錯,這些奇遇任務完成起來還是蠻有意思的,想知道怎麼觸發地理雜誌山谷這一奇遇任務的話就來看看吧
  • 原版訂閱|2021國家地理雜誌幼兒版+音頻課程 贈NGlogo24色彩鉛1盒!
    雜誌頁數:每期大概24頁全年6期:¥180美國國家地理是美國國家地理學會的會刊,該學會由發明電話的科學大咖亞歷山大·貝爾推動籌建,並在1888年正式成立。而作為學會會刊,美國國家地理雜誌也是在學會成立後的九個月即發行第一期雜誌。
  • 展訊 | 霓美術館賀歲跨年展:「黑白小說」
    開幕儀式現場嘉賓雲集,各藝術界大咖、蘇州市相關條線各級領導以及百餘位中國美院、著名企業、媒體蒞臨開幕觀展。當人們都在期待如何繼續研究多彩藝術「視界」的時候,霓美術館的策展團隊卻將關注點移到了黑白世界。正如館長宋振熙認為的,黑白,可以說是無色彩的色彩,有時它比絢麗多彩更加具有力量。
  • 早鳥票倒計時3天 | 國家地理經典影像大展,10月25日開展
    ▼2020 / 10 / 22   上海  |  多雲國家地理經典影像大展2020.10.25-2021.2.26上海·中海環宇薈全新策劃+全新角度+全新作品帶來全新的震撼與感動國家地理經典影像大展每個經典瞬間都在這裡了"照片,是《國家地理》雜誌的語言。
  • 《中國國家地理》雜誌創刊70周年 探路者王靜分享「山」的故事
    中國青年網北京12月25日電(記者 白玉清)24日下午,《中國國家地理》雜誌創刊70周年「巔峰之路」特展在北京時代美術館拉開帷幕。作為國內最具知名度和美譽度的科學傳播雜誌,此次展覽回顧了自其前身《地理知識》雜誌1950年創刊以來70年來的記錄中國、發現中國、探索中國、感知中國的歷程、展出了歷年來的精彩雜誌封面及中國極致風光圖片。本次「巔峰之路」中國國家地理創刊70周年特展將對公眾免費開放,展期自2020年12月24日至2021年1月10日。
  • 「夢見畫聖」少兒美術大展,黑騎士獎
    中國風畫材雅昌藝術發布的關於夢見畫聖國際少兒美術大展的展訊都有一本被老師沒收的《幽默大師》吧 點擊圖片查看大圖幽默大師雜誌發布的關於夢見畫聖國際少兒美術大展的展訊「夢見畫聖」國際少兒美術大展是Befast傾心打造年輕態的國際少兒美術大展, Befast
  • ...張慶偉主持會議聽取東北地理所黑土地保護工作匯報---中國科學院
    黑龍江省委書記張慶偉主持會議聽取東北地理所黑土地保護工作匯報 2021-01-09 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 【字體:大 中 小】
  • 乾貨 杭城 魔都5、6月展訊
    你們好呀,旁友藝博會結束了以後 看展的腳步不能停吶為您精心準備了5、6月的展訊還是馬不停蹄的看起來吧
  • [蝦神小劇場]開伯爾山口:地球對印度的地理之惡
    首先,我國家喻戶曉與印度有關的事情,是唐三藏取西經的故事:所以一般來說,我們對印度的印象首先就是——西天,pk的時候經常說的一句話就是:送你上西天……就是送你去印度的意思:幹了這碗恆河水,來世還做印度人既然說到唐三藏,就借著唐三藏同學來聊一個印度的地理問題,首先看看唐三藏的入印路線圖:有同學問,為什麼繞這麼遠啊
  • 《國家地理·深藍Exploring Blue》海洋沉浸式互動體驗展再度重磅...
    中新網上海新聞7月10日電  大型海洋沉浸式體驗互動展《
  • 一月觀展推薦 | 安迪·沃霍爾、日漫、LINE FRIENDS、國家地理影像大展等
    一月看展指南回顧安迪·沃霍爾經典作品追憶不同時期的日漫國家地理影像大展全球首展還有LINE FRIENDS、小黃人趣味助陣作為波普藝術的代表人物之一本次「上海展」就這兩方面的藝術現象和問題在近年來的作品中的表現,均予以揭示。
  • 西麥克的印度塑機展,火爆了……
    第十屆印度孟買國際塑料工業展即將於2017年1月19-23日舉行,作為該展中國區獨家總代理,西麥克展覽公司項目組正在緊張籌備中,中國區4000餘平攤位均銷售一空
  • 虢筱非《楚辭》章句主題組畫匯報展開展
    7月4日下午,虢筱非《楚辭》章句主題組畫匯報展在湖南日報美術館舉行。 王小華 攝華聲在線7月4日訊(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熊遠帆)2300年前的屈子行吟,被當代畫家以現代生活入畫詮釋,這樣的時空對話有著怎樣的奇妙反應?
  • 【靈博展訊】「金石恆久•拓留千年—靈臺縣博物館館藏王錫齡...
    【靈博展訊】「金石恆久•拓留千年—靈臺縣博物館館藏王錫齡捐贈金石拓片展」應邀在慶城縣博物館展出 2021-01-16 17:2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東營登上《中國國家地理》雜誌 總編稱黃河口的色彩之美令人折服
    為了製作《中國國家地理》海岸帶專輯,9月上旬,《中國國家地理》雜誌社執行總編單之薔帶隊來到我市,對我市海岸、河口進行了詳細的走訪調查。  10月19日,記者收到了北京寄來的加厚版《中國國家地理》雜誌海岸帶專輯。據了解,為籌備這期雜誌,雜誌社已準備幾個月之久,為第一時間呈獻給讀者,雜誌社四個印刷廠加急進行了印刷,並最終將封面定為黃河口渾黃的河水與藍綠色海水交匯的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