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不知道為什麼,放著本職工作不做,紛紛跑進屏幕裡,百思不得其解"
近些年,綜藝的類型開始越來越多,真人秀旅遊類、競技類、還有遊戲體驗類。
《密室大逃脫》就屬於真人遊戲體驗類節目,其版權在首期播出的時候備受爭議,不過節目組隨後便作澄清,表示已從韓版《大逃脫》購取版權。
無論是國內版本的,還是韓版的,都各有看點,純看觀眾的個人喜好,但還是提醒一下觀看韓版,請儘量還是選擇在白天觀看,晚上實在有點心臟承受不起。
國內版的《密室大逃脫》在各期主題上做出了調整,包括各環節關卡上也重新設置,還衍生出了大神版的密逃。
在明星嘉賓正片錄製前,會邀請幾位大神先進行遊戲體驗,然後再根據情況,調整後續的遊戲細節或者是規則,增加明星嘉賓的遊戲體驗感,所以也可以稱為密逃的測試版。
最初僅作為番外片播出,時長也很短,但後續因為大神版的一路開掛逆襲,成功將番外篇變成了40多分鐘的一檔獨立節目。
測試版的密逃,每期的所邀嘉賓,絕大部分都是來自素人,他們都是通過一些知識問答、演講比賽等節目被大眾所知,別看是素人,可看過他們在節目裡的表現,只能無奈感嘆,果然聰明的人到哪都可以耍的風生水起,我等平民是真的「不配」不務正業這四個字。
在兩季《密室大逃脫大神版》裡,你可以看到他們完全達到了正片錄製前的測試的目的,找到遊戲漏洞,讓節目組可以預先掌握可能會在正片裡出現的情況。
需要找到鑰匙開門,結果窗戶是開著的,果斷選擇翻窗進去;掉進網裡需要等待隊員,怎麼可能呢,自力更生才是正道;「學好物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這個道理不是說說而已,需要二氧化碳,滅火器就可以;讀題等於做題,題目做完,答案就出來了;天文地理更是張口就來,甚至正片裡英語聽力都是來自大神版裡等神操作。
這些都和正片裡形成了強烈的逆向思維對比,完全就是同一個場景,兩種遊戲體驗。
除了這些神操作,學霸們自己本身也是遊戲裡的bug存在。
因為自力更生導致節目進度過快,不得不拉電閘拖進度;線索放的太裡面拿不到,那就拆道具,別針樹藤等;需要把冰融化,才能拿到鑰匙,砸了會更容易;要考記憶力,每人負責兩組字就好,不過根據測試版裡情況,這個到了正片裡難度降低了。
當然哪怕節目通過測試版預先掌握了情況,在正片裡提前向明星嘉賓做出了提醒,卻也沒有多少的作用,就像第二季最後收官的這一期,NPC真的太慘了。
作為收官期,自然不可能像前面一樣,所以這期是明偵+密逃一起進行遊戲體驗,密逃的嘉賓需待在一個密閉空間裡,等待明偵的嘉賓破解密碼解救他們,而作為時間推動者的是NPC陶小凡。
正片裡,何炅、劉昊然、張若昀作為明偵的代表,解救被困的密逃嘉賓,在正式錄製前,節目組特別強調了要善待NPC,結果到了遊戲裡,他們三個把陶小凡給關了起來,還特別開心的圍著監視器看,有種終於看到活的NPC的樣子。
正當疑惑為什麼節目組會這樣提醒的時候,大神的測試版給出了答案,因為他們把陶小凡給鎖在了夾層裡,不止這樣,甚至還尾隨了他。
可憐的NPC,節目組以後可能要好好考慮需不需要多設置幾個NPC了,不然最後可能要和明偵一樣,NPC只活在文字的世界裡。
兩季《密室大逃脫大神版》,將金融碩士蒲熠星、工業設計專業的唐九洲、清華博士火樹、社會心理學雙學位周峻緯、高考理科狀元文韜、遊戲解說星際少幫主、從電競選手轉為解說的JY(狼王),還有節目主持人齊思鈞、演員邵明明、歌手石凱、音樂劇演員徐均朔等隨機進行組合,讓觀眾對於真人秀遊戲類產生了有別於傳統綜藝的觀看體驗。
學霸不再是高高在上可望而不可及的對象,通過他們在節目裡所展現出來的面貌,讓大眾明白了多方面發展的可行性。
人生的選項不是單一的,所以不必要去固定住自己的思維,認定大眾化的答案。
你喜歡看《密室大逃脫大神版》嗎,最喜歡看裡面的哪位大神呢?
(聲明:內容文字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告知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