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知的餐桌》這檔節目是由沙溢和小嶽嶽兩人領隊蹭飯的真人秀,要說蹭飯,相信很多人都會覺得相當尷尬,之前也有一檔類似的真人秀,可以說各種翻車,不過相對來說這檔節目的口碑還算是可以的。
隨著節目的播出,現在已經播出到第11期了,還有一期就要收官了,在本期的節目中,請來了最近爆火的姐姐李斯丹妮和鬱可唯。
有了兩位姐姐的加入,本期的蹭飯過程可以說相當快樂,沙溢和小嶽嶽還是和往期一樣,去了居民家裡很勤快地幹活,和他們聊天,整體來說看著還算舒服。
不過,就算是嘉賓情商再高,再會聊天,這檔蹭飯的節目還是翻車了。
這次的蹭飯沙溢和鬱可唯一組,沙溢還和往常一樣健談,然而,儘管沙溢很討喜,居民依然不自在,節目的意義到底何在?
畢竟還是有明星光環,為了歡迎沙溢和鬱可唯,這戶居民準備了好幾個菜,而且還有水煮肉片、肘子這樣的硬菜。
然而,大家可以看到這桌子菜從開始到結束都沒動幾下,最後就這樣原封不動收拾了。
美其名曰這是蹭飯,難道說這不是在打擾老百姓的生活嗎?
如果說要是沒有沙溢和鬱可唯,這一桌子菜最起碼也能吃掉一半,畢竟沒有主食,反而他們來了之後,主家三個人也都不好意思吃了。
大家可以看一下這家的老太太,明顯是很不自在的,由於不會講普通話,和年輕人也沒有話題,以至於全程就在那裡坐著,最後沒辦法了換了一個位置,但是依然顯得不自在,吃也不是,說話也不是,真的是太尷尬了。
《未知的餐桌》這檔節目的意義到底何在?
隨著人們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好好吃飯」變成了一件奢侈的事情,這檔節目意在讓大家閒暇之餘多陪陪自己身邊的親人。
然而每期節目的表現和這樣的主題相符嗎?
第一,對於願意讓他們蹭飯的居民來說,「好好吃飯」並不是一件奢侈的事,甚至可以說他們每天都在做這樣的事情。
反倒是因為有明星來蹭飯,一家人變得不能「好好吃飯」了,每個人的飯量都變成了吃幾口。
或許有些網友會說,也許是這些人的飯量就小呢?1、如果說這戶人家的飯量都小,那麼因為沙溢和鬱可唯來做了這麼多菜,這就是一種打擾;2、如果說飯量比較大,那就是因為沙溢和鬱可唯來了大家不好意思吃,同樣是一種打擾。
在節目中,沙溢很健談,這也讓節目不會出現嘉賓沒話的尷尬,然而卻給人另外一種感覺,好像是老百姓到沙溢家裡做客了,老百姓不敢吃不敢喝的,還要對沙溢有問必答,尤其是看到老人的表現,更是覺得有點心疼,特別不自在。
第二,敲門沒人的家庭更需要一個「好好吃飯」的機會。
每期敲門的過程中都有一個問題,那就是敲了一棟樓都沒有開門的,為什麼呢?其實並不是老百姓不熱情。
節目組規定的蹭飯時間是晚上6點到8點,對於朝九晚五的工作來說,晚上六點是可以回到家的,然而又有多少老百姓有這樣的工作呢?
朝九晚五一般都是事業單位、公務員等等諸如此類的工作,這些人相對來說已經不算是普通人,相對來說他們的時間還是很充足的,每天都能「好好吃飯」。
那些敲門沒開的家庭反倒更應該是這檔節目應該尋找的目標家庭。
生活節奏快的絕對不是有朝九晚五穩定工作的人,而是那些每天下班很晚,或者是每天都要加班的人,他們才符合節目的定位,他們真的沒有時間好好陪家人吃頓飯。
相比嘉賓約飯成功,其實他們失敗了才更有意義。
相信大家還記得上期節目小嶽嶽和秦昊到深夜食堂吃飯的場景,他們約到的那些人才真的是需要有個機會陪家人「好好吃飯」的人。
幾個大學的孩子為了夢想而努力,那麼晚了還在排練,一個創業的老闆和一名經常加班的員工,那麼晚了他們才忙完自己的工作,這些人才是城市快節奏生活的代表。
雖然小嶽嶽和秦昊沒有約飯成功,但是他們這頓飯反而是更有意義,因為他們在那麼晚約到的人肯定是最需要得到溫暖的人。
這檔節目到底有什麼意義呢?
每期都是很尷尬的敲門,看似和每個家庭都有很多的話題,然而,如果大家仔細聽的話會發現,其實沙溢和小嶽嶽每次的聊天內容都是一樣的。
居民的年齡、工作、孩子、戀愛經歷,如果說湊不夠時長的話再加一些嘉賓自己的故事,就像一個專業的訪談節目很類似,只需要按著流程走就對了。
其實這檔節目可以放棄蹭飯環節,全部改為深夜食堂的錄製,這樣的話節目反倒是更有意義,因為他們在晚上八點半以後約到的人才符合生活節奏快的特點,他們的故事相比於每期小兩口分享的戀愛過程會更加充滿正能量,更能戳到觀眾的心,大家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