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虛擬世界末日"人類大戰殭屍",今天你開掛了嗎?

2021-02-21 歐時大參

在某種意義上說,電子遊戲是描述末日後世界的完美媒介。如果我們假設在文明崩塌後,倖存者將進入弱肉強食的野蠻世界,那麼暴力將成為劇情的天然推動力,而電子遊戲非常擅長於表現暴力。

在很多電子遊戲裡,世界末日只不過是遊戲製作者用來創造一個特殊世界的藉口,這個世界裡不存在執法者或其他社會約束,有的只是暴力反抗怪獸的重複套路。

1982年出品的《機器人大戰2084 》(Robotron 2084)等早期知名電子遊戲裡就已有類似場景。在《機器人大戰2084 》裡,一名孤獨的英雄必須要在很多房間裡消滅盤踞於此的機器人,從而拯救地球上的最後一個人類家庭。英國設計師桑迪·懷特(Sandy White)在1983年製作的經典3D遊戲《螞蟻攻擊》(Ant Attack)視覺效果更為恐怖逼真,遊戲的場景設定在城牆環繞的沙漠城市安特埃舍爾(Antescher),這個詞彙明顯是為了紀念荷蘭藝術家埃舍爾(Escher)而作。

這個地方在一場發生距離遙遠的災變後空無一人,現在布滿了巨蟻。在這裡,一個男孩和一個女孩在默默相愛的同時必須躲避巨蟻的攻擊並用炸彈反擊。   

  

這是一部單色極簡主義的傑作:一對情侶在遍布灰色瓦礫的廢墟間掙扎求生,空氣中瀰漫著巨蟻發出的可怕聲響。在面臨末日情形時激發悲情浪漫主義方面,這部遊戲可以說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然而,大多數電子遊戲只會呈現一種末日怪獸:殭屍。歷史上的末日小說往往反映了寫作時人們的普遍擔憂。例如《啟示錄》(The Book of Revelation)就向早期基督徒打包票,他們不應該隱身於羅馬帝國,因為耶穌基督遲早會復活。

自從已故導演喬治·羅梅羅(George Romero)攝製其第一部經典系列影片,殭屍就代表著現代人對從非理性消費主義到流行病等等一系列社會問題的普遍焦慮。在電子遊戲裡,殭屍同樣扮演了敵人的角色,玩家們對其大開殺戒不會有任何良心不安,而讓屬於不同種族或國籍的人類成為槍下之鬼則往往會帶來某些政治上的麻煩。

殭屍遊戲裡,經常設定武裝力量和殭屍隊伍的對抗,從而描繪實體力量和內在邪惡力量之間的衝突,反映政治和社會上的擔憂。在《生化危機》(Resident Evil)系列遊戲(1996年-今)中,全副武裝的特種部隊士兵和殭屍大打出手,這些殭屍是一家神秘公司培育的病毒所造就的。

這是一部描述力圖避免末日災變的發生而非在末日後生存的遊戲,然而二者的規則卻是相同的:在感染區域內,舉槍朝所有表情呆滯,步履蹣跚的人形物體開火。

2010年,烏克蘭製作的《地鐵2033》(Metro 2033)和2013年《地鐵:最後的曙光》(Metro Last Light)的調子則更加悲觀灰暗。這兩部遊戲都是根據德米特裡·格魯和夫斯基(Dmitry Glukhovsky)的系列小說改編的,第一部小說為2005年出版的《地鐵2033》。故事梗概是:在全球核大戰後,莫斯科剩餘人口搬進了地鐵,組成了很多相互交戰的小團體,在一起的還有核輻射造就的變異人類。這是一部節奏極快的第一人稱射擊遊戲,遊戲色調陰暗壓抑,仿佛英國哲學家霍布斯說過的寓言:人類哪怕面臨滅絕也不會學到如何和平生存。

2007年,根據塔可夫斯基(Tarkovsky)1979年影片改編的《潛行者:車諾比的陰影》(S.T.A.L.K.E.R.: Shadow of Chernobyl)是另一部預測核災難的遊戲。遊戲中,車諾比核電站再次發生核事故,這裡遍布突變異種,物理規律也不可預測。隨著當下北朝鮮核危機的不斷發酵,可以預見將會有越來越多的核危機題材,而非生化戰爭題材的電子遊戲和其他媒體產品問世。

其他殭屍遊戲的基調則更加抑鬱,且違反一般性文學情節,這或許是受到科馬克·麥卡錫(Cormac McCarthy)末日小說《末日危途》(The Road)(但其中沒有殭屍)的影響。在遊戲《最後的人類》(The Last of Us)中,突變寄生菌控制了整個末日殭屍世界。諷刺的是,寄生菌的一種——冬蟲夏草據說具有健腦的療效,因此成為一種價格昂貴的藥物,這種設定無疑給遊戲增加了一絲荒誕色彩。玩家遊戲中的替身是喬爾(Joel),他必須帶著女孩愛麗(Ellie)長途跋涉穿過整個美國,把她護送到倖存人類生活的樂園,在麥卡錫的小說中也有類似情節:英雄把自己的弟弟護送到安全地地點。

《最後的人類》還反映了一個電子遊戲領域長期存在的問題:在追求劇場般視覺效果的同時,遊戲在一開始就鼓勵玩家殺掉他/她見到的所有人——即便該人並沒有受到殭屍病毒的感染。    

想像一下如果電影《末日危途》中,維果·莫天森(Viggo Mortensen)被替換成電影《蘭博》(Rambo)系列主演西爾維斯特·史泰龍(Sylvester Stallone)那樣,平均每分鐘都會結果掉三個敵人的性命,那麼該片劇情的悲劇效果就會打折扣。

這只是反映大量末日題材小說、影片和遊戲真實面目的一個例子。從特定的政治角度看,危險重重的殭屍世界卻是一個令人嚮往的烏託邦:冷酷無情的無政府主義下,力量代表一切,弱肉強食天經地義。

如果從社會學角度分析,則會有更為有趣的發現:心理學實驗室引入了多玩家殭屍遊戲,研究者通過遊戲分析人類的某些本能。2012年,大受歡迎的經典殭屍生存類遊戲《DayZ》就是進入實驗室的遊戲之一。

遊戲特效和情節高度寫實化:遊戲中會出現恐怖的殘肢斷骨,玩家為了生存,必須去尋找食物、水、藥品和工具。在這個末日後的世界中,玩家必須自行抵禦殭屍的侵襲——更重要的是,還必須同時防備其他玩家。這意味著,未受病毒感染的人類才是最致命的威脅,他們自相殘殺,目的是為了盜取他人的武器和補給,遊戲的第一規則就是:不要相信任何人。

在社會學實驗中,儘管「先開槍,再提問」的無情博弈理論策略最為奏效,但某些玩家仍然迸發出了人性的光輝:其中一名叫做「廢墟醫生」(Dr Wasteland)的玩家,貢獻了自己的遊戲時間,前去幫助其他傷者並在他們失血過多死亡之前提供虛擬醫療救護。

無論是否涉及殭屍、疾病、核輻射後果還是機器人,所有末日題材電子遊戲都有一個共同點:它們都有一個假設:末日之後,人類文明不會有任何翻盤的可能。然而,遊戲開發者們沒法戲劇化表現的一件事就是:社會韌性。

多年來,遊戲玩家都被灌輸了這樣一種觀點:一旦進入類似「世界末日」模式,人類生活的終點也就來臨。沒有任何殭屍遊戲有人類最終戰勝殭屍並光復人類文明的情節。然而在真實的人類歷史上,哪怕是被最兇殘野蠻的敵人毀壞的歷史,文明也能一次次地獲勝翻盤。

電子遊戲能夠真實反映很多東西(殭屍在流血後紛紛倒地),但有些東西卻無法體現(社會系統的力量)。遊戲製作者認為,永遠會有出現無政府混亂狀態的可能,因此最好的解決方案為:劃出一片場地讓全副武裝的末日生存玩家演練生存技能。

作為如何在末日之戰後重建工業和科學社會的指南讀本,劉易斯·達特尼爾(Lewis Dartnell)的巨著《知識》(The Knowledge)提出了新的、更為樂觀的模型。那麼,描繪一小群劫後餘生的人類鎮定自若地重建人類文明榮耀的電子遊戲在哪呢?

(BBC)

編輯:Ruixue

相關焦點

  • 真的很嚇人:這個加拿大"殭屍男孩"現在很火...(膽小者慎入!)晚上出門,以為見鬼了~
    一個名叫Rick Genest的加拿大男孩,被Nicola Formichetti在Facebook上發掘出來,由於他通體紋身,把骷髏的形象用刺青的形式留在了體表, 被稱為"殭屍男孩"。此外"殭屍男孩"也是這類新模特新風格的代稱。1985年8月出生的Rico,在加拿大魁北克(Quebec)的蒙特婁(Montreal)市郊Chateauguay長大。
  • Emoji表情符號添72新丁:"打臉"、"流口水","孕婦"...你一定要試試
    你的手機裡很快就可以用上"與時俱進"的72新添Emoji表情符號。其中的"大神級"的表情符有:"在地板上打滾且大笑"及"一個在自拍的手"!蘋果和微軟反對"步槍"emoji制定新的表情符過程中一個值得玩味細節是,作為奧運會運動項目之一的"步槍射擊"emoji最後被踢出了列表。 "病毒式傳播"大神Buzzfeed News的透露的內幕是,只是蘋果公司和微軟反對的結果。這個消息在社交網絡上引起了討論。
  • 均安,你為什麼這麼"窮"?
    ,我們的品牌不能到這裡來開店,均安這裡的消費能力很弱,我們的店開在這裡不能維持下去。然而新百倫領跑的張經理接著說:"均安目前的發展實在是太落後了,你看看你們的街上,有幾個像樣的商場,在商業街上有幾個像樣的品牌,走在街上的有幾個人有好的購買力,同樣是順德的鎮,均安不僅不能與大良、容桂相比,比杏壇、勒流也差個檔次吧,你這樣的環境讓我怎麼到你那裡來開店?
  • 媒體揭國內知名公司"**造假門"!網友驚呼:加拿大這個要火!
    該節目經知情人士爆料發現,位於鹽城大豐的鹽城金蜂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將已經過期的或臨近過期的蜂蜜倒入大桶內。如今,北京同仁堂百年老字號,都開始偷工減料了~(糊弄吃瓜群眾)忍不住再問還有國產放心蜜嗎?所以,小編今天要推薦的就是號稱蜂蜜中的"愛馬仕"的加拿大野生純天然白蜜,這款Costco
  • 譚志剛的"淡"與"雅"
    祁東天地給你最美的原創
  • 伊能靜產後感染"開撕"美國醫生:曝光聊天記錄,傷口照片,觸目驚心!美國醫生水平真那麼差嗎?
    隨即,伊能靜按慣例不回應媒體,在社會網絡上"開撕",詳細還原事情經過,甚至不惜把最私密的潰爛傷口公諸於世。但這個醫生不積極與病人溝通還推卸責任才將此事鬧到今天這個地步。此外伊早已將此事交予美國的律師處理,是這個醫生自己先透過臺灣媒體倒打一耙,說伊沒有按時回診。為什麼伊就不能在中文網站上回應了?
  • 一個美國 "小混混"在飛機上空姐伺候洗澡視頻火了!能別這樣炫富嗎?
    你不用到處找行李架,因為你的的suite角落裡就有存放拉杆箱的地方;可以把外套掛在自己專屬的小衣櫃裡。開洗啦~~(尼瑪,渣渣你在浪費水你知道嗎!)同學們,看完這個你還覺得坐長途飛機辛苦嗎?!(你們都是這麼想的,我知道~~)完整視頻在這裡↓↓(已經火的被刷爆)如果我中了升艙大獎,你想知道小編我怎麼想的嗎?
  • "命根子"與"勞什子"
    "命根子"與"勞什子"      一 從賈寶玉性格的典型意義看曹雪芹人性之壯麗 說不盡的《紅樓夢》。
  • "白嫖"技術的三階段&巧克生日會
    這個問題,讓我這個"白嫖"主力,陷入思索。要不要寫一篇白嫖技術哪家強的內容?於是,就有了下文。基本操作:先點關注,送送音符,誇誇主播    剛開播時剛開時就進場,這時直接間急需熱度,先能陪主播聊聊天的用戶都會得到關注,這時你只要點個關注送個小音符,就有機會點歌了.
  • 從"酸甜女孩"到"破浪姐姐"你們了解張含韻嗎?是顏值還是歌聲
    從"酸甜女孩"到"破浪姐姐"你們有多了解張含韻,是顏值還是歌聲?張含韻:1989生於四川,在2004年,以15歲之齡參加《超級女聲》,獲得全國總決賽第三名。從此一舉成名。你們知道嗎?《酸酸甜甜就是我》這道歌到現在帶來的收入大概是20億左右,但張含韻一分錢都沒有得。
  • 《死亡突圍:殭屍戰爭》評測:末日下的殭屍大戰
    [摘要]從整體來看,《死亡突圍:殭屍戰爭》是一款比較不錯的末日題材作品,無論是遊戲的畫面,還是遊戲的玩法,都讓人玩起來很有帶入感。喜歡打殭屍的玩家,不要錯過。【騰訊遊戲頻道出品,轉載請註明!】各位小夥伴們,你造麼?這世間最難對付的,不是恐怖的敵人,也不是狠毒的婦人,而是一波又一波令人絕望的末日殭屍潮。因為這個在某種意義上來說,是一種對「未知」的恐懼。
  • 中美兩國巔峰對決的國祚密碼,"土"氣篇
    中美兩國都需要土運,可以說,誰"穩"誰勝。不管人家搞什麼夭蛾子,穩住陣腳、穩住民心就行。中國人自古盛讚一個人"穩重"的德行,不是沒有原因的。有人詬病中國在西方言論、西方文化方面,採取了一些封閉壓制的舉措,以前覺得這很不民主自由,怎麼就不敢大開國門,讓群眾多方浸潤,自行選擇呢?
  • 還記得那個"豔照門"的獸獸嗎?如今她定居加拿大還懷孕了,身材依舊窈窕火爆!
    還記得那個"中國第一車模"獸獸嗎?她現在定居加拿大了喲。。。昨天,獸獸翟凌在微博曬出一張大肚孕照,並留言道:"祝天下所有媽媽身體健康,母親節快樂。今天你也過節了小孕婦,母親節快樂";"太陽那篇微博就有點懷疑是懷孕了,果然啊,祝福";"經歷風雨,祝福你一切順利"。。。
  • "我們的父輩"觀感
    電影"我們的父輩"是我看的第一部由德國人描述二戰的影片。戰爭是人類最大的災難。"和平"是多麼的幸福和美好。我們生長在"和平"年代,生活在"和平"的國家,我們是幸運的,我們更要珍惜當下,尤衷地感謝我們的祖國!
  • "兒臣" 的帳單與 "額娘" 的神回復火了 !
    只是深知"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你的起點是父母懷抱,你的未來是修齊治平,弘毅致遠。所以額娘才狠心讓你歷練,吾兒可知"有多殘忍有多愛"。當然,吾兒自立並非始於今年今日,是家風使然。額娘一介弱女,尚能十九歲離家三千裡獨自求學,深信吾兒勝之。
  • 馬雲不去飯局,卻穿著女款"加拿大國寶"被媒體瘋拍!一件衣服的背後是加拿大人的堅持
    淘寶大BOSS親自示範"買家秀",加拿大鵝又被炒了一波~其實,加拿大鵝羽絨服作為加拿大的名牌產品,這幾年一直都很火。但在中國國內有很多都是仿造品。(誰要告訴你幾百塊就能買到,100%都是假的!)"加拿大鵝"很久之前就表態,決不會在海外開設代工廠。既然叫"加拿大鵝",就必須在加拿大造出來。(要知道,現在製衣業哪個不在中國或越南設工廠?!)
  • "燕子尾"拳打登萊青——徐豐莊奇俠傳奇(續) 王紹明採錄
    因丁老虎的徒弟忌憚徐的威名,也不敢大鬧,武館開了三年時間,丁老虎也無可奈何。眼看著院上拳房一天天壯大,終於還是激怒了他:"以前武館都撐不過三個月,現在已經三年了,給足面子了,必須滾蛋!"立派徒弟下戰書,約定次日在二龍山下的南河底決戰,死傷無論。
  • "溫飽思Y欲"的正確打開方式!
    並不是俺不想,而是實在沒有看到特別符合日本"特色"的作品。是不是想問啥是"日本特色"?吶~別裝的這麼純潔,鄙視你們啊!以及,俺今天要安利給你們的這部融合了不倫+漫改+美食多元素——別著急下定論,其實這個"偷腥"只不過是字面上的意思。山寺隆一每逢出差都要瞞著家人偷偷去尋找美食,也就是傳說中的"吃獨食"!
  • 偽科學下所創造的"機器人大爺"!
    在正式介紹今天的影片之前,咱們先來看看去年的一條新聞。去年年底在保定蠡縣一家菜市場攤位被圍的水洩不通。前來排隊光顧的人都是為買"機器之血"慕名而來。而菜攤背後站的竟是一個"機器人"。 就這樣的屌絲三人組,真的能造出來機器人嗎?也不知道是皇天不負有心人,還是傻人有傻福。在展覽會臨近之時,他們還真造出來一臺機器人。
  • 兩個老外從中國帶回一個"神秘物品"!外國網友直呼:"這是黑魔法、巫術"!
    確定點擊上方標題下「加拿大家園」可快捷關注家園君微信號:canadau  歡迎勾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