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跟一位女友約飯,她因被一向交好的同事偷偷搶走了自己談了幾個月的年度大單,損失了上萬塊獎金而鬱悶不已,短短一頓飯的時間,嘆了無數聲氣,從叢林法則感慨到人心薄涼,眉間眼底,都是大寫的喪。
吃到一半的時候,她忽然拉著我,比出一個剪刀手自拍了一張微笑,又對著桌上吃了一半的火鍋拍了半晌,P完圖飛快地發了朋友圈,後一秒就無縫切換回愁雲慘霧的模樣。
你這是被氣得精分了?我打趣她。
我爸媽等著看呢,她擺擺手,每天八點準時守著看我朋友圈,跟守著新聞聯播一樣。
她手機裡有個叫做「父母」的分組,這個群組可見的朋友圈,畫風是這樣的:
今天早上買早餐阿姨給多加個蛋,一天都暖暖的~
真的好喜歡今天的客戶,小姐姐特別通情達理,順利籤單啦~
養的綠蘿發新芽了,快誇我快誇我~
端的是一副歲月靜好,而現實卻是她已經連續加了一個月的班,每天被挑剔的客戶虐到想死,別說澆花了,買的早飯常常放成了中飯,或者乾脆啃幾片餅乾將就。
像是完全不同的兩個世界。
我總有一天會過得跟他們看到的朋友圈一樣的,她說。
只是現在的那些不好,我不想讓他們知道。
我有個大四歲的表姐,我初中的時候,她考進了一所重點寄宿高中,學校離她家有三個小時的車程,為了節省時間,她周末也很少回來,但她常常給家裡寫信。
信裡的高中多好啊,同學一個比一個和善,老師一個比一個牛,剛在文學社裡嶄露頭角,又是運動會上拿了名次。
姨媽姨夫每每收到信合不攏嘴,一半出自分享,一半出自顯擺地拿著信給大家傳閱。
我媽常拿著她的信來教育我:
姐姐只比你大四歲,學習好人緣好,自理能力這麼強,你呢?
我忍不住在心裡冷哼:你們都被騙了,她根本沒有自己說的那麼好。
那時候還沒有微博和朋友圈,但是在她的QQ空間裡,還是常常會看到日常碎碎念的委屈和吐槽。
「有什麼了不起,還說我裙子土,等我上大學了我也買格子大衣穿。」
「今天跟宿舍的XX吵架了,我要睡覺她偏要看書,現在氣氛好尷尬。」
以及「高二的數學太難了,昨天模擬又沒考好,一夜都沒睡著。」
我以每周三次的頻率刷新著她的QQ空間,像是個敬業的偵探,隱秘地收集著她真實生活的資料。
當她又一次寫來信,那信紙被當作獎狀似的被大家傳閱,而我媽又要開始新一輪的「你看你姐……」時,我終於還是沒忍住心裡的那點小陰暗,當著大家的面打開了電腦:
她都是騙你們的,實際上她昨天還被罰抄課文了來著,不信你們自己看。
我至今記得姨媽坐在電腦前,一字一句看完她QQ空間的神情與姿態。
仿佛一個高高在上的驕傲女王,一夜被罷黜,成為了孤苦無依的棄婦。
這件事的直接後果是表姐從我的QQ好友列表中消失了,並且長達兩年沒理過我。
我怨過她大驚小怪和小心眼,直到後來,我也獨自在外地工作。
那是我隨手發了一條半戲謔半調侃的朋友圈「買了一兜草莓五十塊,明天要吃土了」,下一秒就收到了我媽的轉帳,金額是她一個月工資的時候。
那是我無意中說了一句「反正有這種奇葩同事我也沒辦法,大不了就跳槽」,然後在半夜兩三點收到我媽長達五屏的超長回復,而我是在酣睡至第二天早上才看到的時候。
那是電話裡我聲音有點沙啞,視頻裡神情有點萎靡,都會被他們小心翼翼地觀察一周,然後寄來大包小包的特產和營養品的時候。
我是在那一年,一下子懂得她的。
無關偽裝,無關虛榮,無關顯擺。
每個獨自在外的孩子,都是一隻蝴蝶,輕輕扇動一下翅膀,都是父母心裡的一場風暴。
我有個女友在南非外派做翻譯,有次當地工人鬧事圍了辦事處,事態不小,雖然後來也妥善解決了,可還是上了新聞。那一年她過年加班沒有回家,而父親在家宴上哭了,跟她舅舅說:
都是我沒出息,要是我年輕的時候努力多掙點錢,現在我女兒怎麼用去受那種苦。
她先是覺得好笑:「不是吧,我爸這也太戲精了。」
然後是驚愕:「我哪兒有他說的那麼慘!我年薪三十萬公司包吃包住還給配車,心情不好就去看海逗長頸鹿,過得遠比一般人要自在幸福。」
最後才是心酸。
他們不是不知道她拿著讓人歆羨的高薪,不是不知道她活得瀟灑自由。
可他們,在意的從不是你活得多麼成功。
只是見不得你受苦。
微博上有個話題:你為什麼不讓父母看你的朋友圈?
下面一個很高贊的回答說:
想家,想家,想家,這種沒骨氣的朋友圈,為什麼要讓他們看到。
我朋友在英國上學,想家的時候就打開谷歌的全景地圖,控制地圖走一遍回家的路,走到自家的樓下,站一會兒,或者在熟悉的街道走幾步,等思鄉的難過勁兒過去,就回到圖書館看書。
可每次跟父母視頻都要裝出一副沒心沒肺的混不吝:
英國的妹子可美啦,我都已經樂不思蜀了。
說來挺好笑的,小時候上學,分別六個小時,一回家都要迫不及待地喊著「我想死你們啦」。
可如今長大了,卻連思念都不敢言說,隔著幾百幾千公裡,一邊忍不住地想家,一邊說我在這邊很好。
小時候摔跤,蹭破了一點皮都恨不得哭個天昏地暗。
長大了離家,摔再狠的跟頭,也要咬著牙強顏歡笑,說別擔心,我把自己照顧得很好。
可我們並不是永遠都要假裝下去的。
總有一天,總有一天,在一次次咬牙咽淚,一次次假裝堅強假裝灑脫的偽裝之後,我們學會了獨立,變得更強大,活得夠從容。
沒有再騙你了,
我很好,
這次是真的。
作者:陶瓷兔子,一個將日子過成段子,心事煮成故事的雞湯少女,文章來自作者微信公號@少女成長研習社(taocituzi77),一鍵帶你去凍齡少女心的桃花源。
主播:應猶,愛攝影的主播一枚,感恩聲音的每一次遇見。新浪微博:應猶uull ,微信公眾號:聚聽,個人微信號:z67021249。
音樂:久石譲 - The Rain
編輯:檸檬
本期責編:末日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