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以下問題與回答,你會更加了解金融與這部電影《監守自盜》
1.金融行業的本質是什麼?
一句話總結就是將閒置資金聚集起來投入再生產的行業,理想狀態下金融發達的國家,社會上沒有太多的閒置資金與資本,加上投入再生產了,造成過度生產,商品供給充足,同時會產生大量的浪費現象與行為,但是理想情況有兩個問題,投入實際製造業再生產是有風險的,第二市場達到後期基本上沒有什麼行業需要投資了,金融業存在的條件有三個:1.社會有大量的閒置資金並且法律允許銀行吸納這些閒置資金;2.金融行業的穩定利潤足以支付金融行業人員的工資,行業發展則需要金融行業人員工資高於其他行業從業人員工資;3.他們要把錢合理花出去,投資出去。
2.為什麼《監守自盜》第一部分講的是三十年前的事情?
金融行業要發展,首先市場上得有閒置資金與閒置資本,要求個人要有儲蓄,而且這種儲蓄沒有參加產品再生產中,還要政府允許金融投資機構能夠吸納社會閒置資金,儲蓄銀行用戶裡面的錢在裡根未上臺的時候是不能被用於投資銀行的投資,隨著美國法律的更改,金融業能吸收更多的社會閒置資金,同樣經濟危機的傷害越來越大了,經濟危機以前不會對老百姓的儲蓄產生較大影響,三十年美國法律解決金融業面臨的第一個難題——錢從何處來,從銀行儲蓄中來,從各個州的養老金中來。
3.金融行業從業人員的工資來源何處?
佣金,《華爾街之狼》中賺錢的本質就是說服用戶不拿著利潤跑,讓用戶一直在股市中投資,一直產生佣金,用戶得到是自己投資不斷地產生利潤,而經理得到現金,得到佣金;《監守自盜》中金融業的激勵模式更可怕,只要你完成交易,就產生獎勵,不管你項目的風險,那麼這些推銷人員肯定推薦風險最高,他們而不是客戶收益與風險比最好的投資項目;但是我還是要說一下金融業最原始的盈利模式即銀行的貸款利息高於銀行給儲戶的利息,這種模式最大的問題是需要好的實業投資項目,這是一種不穩定的盈利模式,因為缺錢的好企業與擁有良好信用(還款能力)的個人需要運氣才能遇到;好的實業現金流是不缺錢,依靠貸款的企業有巨大的風險,這是一個矛盾點。
4.美國金融在三十年間發展如此迅速的原因?
除了上面的開放儲蓄參與投資的條件,另外一方面是金融業發現自己的思路窄了,我難道不可以對擁有良好還款能力的個人放貸嗎?因為房子屬於資產,而食物,奢侈品等等都是消耗品,貸款消費了消耗品之後,銀行除了要了你的命以外,沒有其他辦法,但是房貸還不了,那還是能法拍,止止損;錢從何處來與錢去往何處的問題都解決了,就像工業工廠解決了原料與產品銷路的問題之後,這個工廠害怕賺不了錢嗎?
5.監管機構失效與冗員是不可避免嗎?
是的,監管機構的監管本身就是一種交流,交流會帶來交際,交際到了利益互換,利益互換就會使得監管機構與被監管機構融為一體,從而監管機構失效,而這種監管機構的失效會造成新監管機構的剛需,這種事是必然性冗員,第二種是政治性冗員,我在知乎上看見一個說法,西方選舉制度也有冗員,又叫公民權的冗員,安扥尼努斯敕令除了帝國公民從軍者不多這個因素之外,卡拉卡拉皇帝繼承於父親皇位,與元老院不和也是一個重要因素,利用公民權的下放,完成對元老院勢力的打壓,你不是公民權比重大嗎,好的,我開放公民權,用數量來壓制你;第二是美國臭名昭著的五分之三妥協案,南方擁有投票權只有白人奴隸主,但計算席位時要求計算本州人口時將奴隸計算在內,增加自己的選票重要性,北方則堅決不同意,最後同意了黑人計數是算五分之三個人。
6.我對讀者有什麼建議?
從個人立場上說,我厭惡金融,但我還是建議最好學習一下金融相關知識,你就不會盲目相信他人的投資,如果你認為自己能力非常強大,有著非常追逐金錢的欲望,那就去學金融吧,畢竟社會時刻都有閒置資源,金錢永不眠,金融永不停。
7.經濟危機的必然性能否從用金融解釋?
是的,可以,能夠吸引人的本金(儲蓄)那只有超額利潤,總有一些人克制了自己的欲望從投資中收手,這些錢不進入投資的話,社會上的閒置資金就會越來越多,一開始沒有什麼問題,但錢是有數量,當沒有願意投資的資金進入銀行,銀行就會餓死,為了吸引這些閒置資金只能是更高的利息,直到貸款利息增加到承債人的還債極限,導致貸款違約率到達閥值,建立在這種貸款上的投資轟然倒塌,引發銀行信用危機,銀行倒閉,資產估價體系失效。
8.我為什麼不寫《華爾街之狼》影評?
這是群友的問題,《華爾街之狼》我看過,也想寫文章,但是最後寫不出來,印象不深,恐懼會使人的影響加深,我現在還記得我小時候做被殭屍追的噩夢,《華爾街之狼》太淺了,我希望讀者能夠明白這種生活是依靠什麼實現的,它的原理是什麼。
像《監守自盜》這種電影代入感不會特別強,沒有主角,沒有故事,這就是紀錄片最大的問題,但也有對事件起源至結果有一個大概的了解,大空頭是如何發現經濟危機的徵兆,監守自盜就是解釋危機的起源是什麼。
電影中有幾個有趣的地方,首先是監管機構與投資銀行早在幾年前就知道次貸危機,但是他們沒有加大監管。
學術,美聯儲,財政部長都有投資銀行的人或者錢,美聯儲,商學院,財政部三位一體(投資銀行)。
他們將內部評為垃圾的債券賣給投資者,然後自己買入賺錢的債券,甚至這些銀行與高管們在購買信用違約,另一邊卻幫助投資者購買債務抵押債券
,房貸債券,這些人有職業道德嘛,這就是你學習金融知識的必要性,不要相信他人的職業道德。
危機之前還是投資銀行與儲蓄銀行,危機之後投資銀行與儲蓄銀行還合併了,銀行更大了,更加壟斷了。
財政部長拯救AIG保險有一部分原因是因為高盛購買了信用違約置換,需要AIG保險兌付,而財政部長就是高盛的前CEO。
美國銀行董事會與美國其他行業董事會權力相比,這些投資銀行高管讓銀行破產,但銀行不得不付出一筆巨大的遣散費。
這些銀行高管們在經濟危機時,認為自己的薪水過高了,原來這些天之驕子們也會覺得自己的工資高,但是在結束之後,認為自己的薪水合理,甚至他們不會失去自己的工作,因為經歷過次貸危機的人員有著與眾不同的經歷與高超的智慧。
高高舉起,輕輕落下,這就是美國對大型經濟犯罪的懲罰方式,這種懲罰與監管措施是在鼓勵犯罪還是在懲罰犯罪。
不要相信房價永遠漲,特別是全國房價永遠漲,美國,日本都證明這個說法不靠譜。
總統先生,跟這樣的投資銀行與監管機構怎麼能搞好美國經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