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來,隨著我國演藝事業的不斷發展,誕生了各式各樣的演員,有走偶像派的,有走實力派的;有演高大上角色的,也有演被人恨得牙根痒痒角色的,等等等等,五花八門。
這就勢必導致角色固化問題的出現,有的人一旦演了某種氣質的角色,就沒有辦法再去演其他角色了,因為觀眾會帶著對其之前角色的印象去看新的角色,從而導致跳戲現象的發生。這種情況在娛樂圈應該算是一個普遍的形象,很多演員都遇到過。
記憶中,曾經飾演《還珠格格》中容嬤嬤一角的李明啟老師和《西遊記》中的孫悟空扮演者六小齡童老師就是最典型的例子。李明啟老師將容嬤嬤那種心狠手辣的角色演得淋漓盡致,尤其是她用針扎紫薇的場景以及她那能吃人的表情,令很多觀眾終生難忘,直到如今很多觀眾一看到李明啟老師出現在電視上,腦海中就不自覺地浮現出那一幕幕嚇人的場面。
在那之後,李明啟老師也演了不少角色,但是效果始終不好,因為始終消除不掉「容嬤嬤」在觀眾心目中產生的壞印象,同時這也限制了李明啟老師的角色選擇,因為身上始終背著個「容嬤嬤」的影子。
無獨有偶,六小齡童也因為角色固化而限制了自己戲路,他因為在86版《西遊記》中對孫悟空的精湛演繹,一度被觀眾認定為「六小齡童」就是孫悟空,孫悟空就是「六小齡童」,二人已然合二為一。
通過孫悟空一角走紅後的六小齡童,也出演了幾部其他類型作品,但是大部分時間還是用在了從事孫悟空的相關表演活動,以及參演或者主演《西遊記》相關題材的作品,以至於不斷被網友吐槽他一直吃「孫悟空」這個角色。
其實他也沒有辦法,因為他已經被捆綁在「孫悟空」這個角色上面了,再演別的角色觀眾跳戲率高,但是他也要賺錢過日子,真的很無奈。
與上面這兩位演員的處境一樣,同樣出演《西遊記》續集中「孔雀公主」一角的金巧巧更是有過之而不及。她出道以來,出演過的公主都數不清了,從「孔雀公主」到《春光燦爛豬八戒》中的二公主,再到《太祖秘史》中的那齊婭公主等,可以說她是一名妥妥的公主專業戶,而這一切都是因為她本身就具有一種公主氣質。
在一次採訪時,她曾表示自己比較適合演公主,因為氣質相近,但是讓她演農民就費勁了,因為她太洋氣,不太像農民。而她說這話的意思無非就是說她可以演農民,就是有點費勁而已,這是毋庸置疑的事實,你讓張鐵林去演農民試試。
但是這句話卻被一些媒體斷章取義成「金巧巧拒絕演農民」,並以這個梗黑了金巧巧十幾年。由於受不了斷章取義帶來的壓力和痛苦,金巧巧不止一次在社交平臺上回應這件事,但是一直沒能扭轉輿論。
9月19日,金巧巧再一次在社交平臺上發布「記者採訪」式短視頻回應此事,她在視頻中表示事實並非某些媒體所描述的那樣,她表示自己演戲有局限性,並不是她不演農民,而是沒人找她演,所以她只能不斷演公主。
其實,正常人一眼就能看出這句話的真實性,因為金巧巧的角色已經固化成公主類型的了,再讓她去演農民很難,觀眾也會不認可,跳戲嚴重,俗話說得好,宰雞焉用牛刀?
沒有哪個導演會蠢到用公主型演員去演農民的,所以從這點來說,金巧巧真的被罵的很冤,即使她想演農民,市場也不會收她的,所以說金巧巧並沒有說謊,真的不是她拒絕演農民,而且她演不出農民那種氣質,並不是說農民就得那種髒兮兮的氣質人來演,而是說讓金巧巧去演真的有點違和,不過如果金巧巧也表示了自己努努力也還是可以演農民的,難就難在沒有導演請她去演農民。對此,你們認為金巧巧到底適不適合演農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