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國內的手機品牌還以「中華酷聯」為中心,分別對應中興、華為、酷派和聯想,現在這四大廠商貌似只有華為受到了消費者認可,另外幾家廠商雖然還在發布新品,但幾乎都已經被人們遺忘了,比如曾經四大廠商之一的中興。
作為曾排在第一位的中興,是一家非常典型的國有企業,其實這樣的身份相比華為來說是更具優勢的,最近中興就發布了一款5G手機AXON 11 SE,但從整個市場反響來看,表現卻十分的平庸,幾乎沒有什麼人了解。
其實這款手機也是有一些先進技術的,這是國內首款支持四大運營商網絡的5G手機,採用了中興5G超級天線方案,支持移動、聯通、電信、廣電四家運營商的n41/n78/n79/n1/n3/n28頻段,只不過整體配置上這款手機卻顯得有些寒酸了。
核心配置上,中興AXON 11 SE配備了一塊6.53英寸挖孔屏,搭載聯發科天璣800處理器,LPDDR4X內存+UFS 2.1快閃記憶體,而且2020年的今天,作為一款售價1998元起的手機,居然配備的是後置指紋,確實讓人瞬間無愛了,就我個人而言,對這款手機的興趣不大。
為什麼中興手機突然不行了?
當年中興手機確實是排在「中華酷聯」首位,因為中興有著國企資源的加持,加上本身的產品並不差,像早幾年前的攝影技術、無邊框技術等等,其實都是可以吹噓一番的,我覺得中興手機當時完全就是一手好牌。
至於沒有做成功的原因,也是源於其國企的基因,雖然供應鏈資源雄厚、手握全球優質運營商渠道,可終究逃不過B2B業務的本體,只看中技術服務、渠道合作,讓這樣一家老實本分的企業做B2C實在是太難了。
而且加上體制內的中興集團還是以通信設備、基站等設備為主,高管們各自作戰,並沒有重視手機終端這一支線業務,缺少資金投入的終端業務,在產品力上開始與華為等廠商拉開差距,再加上營銷跟不上步伐,最終讓中興手機徹底退出了頭部廠商陣營。
為什麼大家只買華為小米?
其實只買華為小米是不準確的,很多消費者也願意買OPPO、vivo甚至iPhone,原因就是頭部幾大廠商都有自己的優勢。
首先買華為是因為華為手機的產品力非常強,自研晶片、影像實力等,圈粉了不少消費者,當然再加上華為頻頻遭到美國打壓,華為其實也打出了不少感情牌,因此很多人願意支持華為,不過一切還得歸根於華為產品實力的強勁。
小米則是堅持性價比的初心,雖然近兩年來其它廠商的產品價格也開始與小米形成競爭,但同價位中貌似只有小米做得更水桶,更全面。OPPP和vivo則憑藉自拍美顏、外觀漂亮的定位,吸引了一批年輕消費者,而且營銷優勢極強,所以也在國內市場同樣賣得不錯。
蘋果就不用多說了,雖然是國外品牌,但iPhone的產品力在手機領域一直處於頂峰,無論是性能、體驗還是品牌實力,都是行業中的佼佼者,營銷手段也非常的脫俗,所以即使是價格昂貴,消費者購買iPhone也是合乎情理的。
總結:
其實說了這麼多,我想表達的觀點就是消費者選擇某個品牌的手機,是因為這個品牌有突出的賣點,無論是華為、小米、OV還是蘋果,它們都有非常清晰額產品定位、明確的產品賣點,所以會吸引到消費者選擇它們。
反觀中興手機,這些年來並沒有什麼讓人記憶猶新的賣點,在產品的定位上越來越模糊,推出的產品也不如前幾年那麼有競爭力,消費者自然就在選擇手機的過程中將中興Pass掉了,不知道未來中興手機還有沒有重新站起來的可能呢?
我是王石頭,喜歡本文就在下方給我點讚哦,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