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晚舞美,你給多少分?
先來看一張標準照,也許你還並不滿意。
但如果進入到表演時間,你就會發現2020鼠年春晚在審美上,真的有不一樣的東西。
今年春晚有兩個電影主題曲,其中一個就是劉歡帶著電影《流浪地球》的主題曲重現舞臺。為了這個家喻戶曉的IP,春晚為它精心設計了非常精美的科幻場景。
但我對他的期待值,有點太低了……以至於當一開始劉歡置身一個半密閉空間時,我一度以為是分會場舞臺。
給到一個大遠景,頂部無數塊光屏組成的移動空間,居然在舞臺中間組成了一個裸眼3D的愛心。
而部分天花板上的光屏已幾乎觸及到地面。
在高潮部分,一個大遠景,天花板的光屏又從中點下墜。這一幕,像不像《流浪地球》的裡「木星吸地球」的名場面?
結尾一幕更是驚豔,劉歡仿佛置身與宇宙交界的山巔。
配合著《帶著地球去流浪》的豪邁歌聲,這一場驚豔的設計,是近十年來春晚舞美設計中少有的「綜合演練」。
它運用了機械運動、屏、光、影、虛擬,幾乎是把春晚舞臺上所有能用的玩法都用上了。
而與以往最不一樣的,就是天花板和地面的近距離接觸。
這一特質,為鼠年春晚成就了很多一些我們過去未曾見過的唯美畫面。例如舞蹈《泉》裡,營造夢幻的熱帶雨林。
武術節目裡,下降的天花板為動作表演製造了「壓迫感」。
再看開篇的異域風情,它甚至能模擬各國風情建築。
今年有外部設計團隊參與的舞臺設計,讓2020年春晚舞美達到了近5年來的視覺巔峰。
以燈籠造型為靈感,天花板安排了120塊屏幕,這些屏幕可以360度運動,所以被官方稱為「裸眼3D」。
地面上原本就鋪滿了可以垂直升起的LED燈柱,已經被春晚用了9年了。今年正好趕上1號廳一次大的建設,所以才有了如此大規模的天花板改造。
同時改造的也有地面LED燈柱的深度。這個上海韻味的舞蹈裡,燈柱升高到一定高度後,宛如真實的石柱和石牆。
細心的觀眾還會發現今年舞臺設計出現了「閣樓」。
在舞臺兩側安置了可升降表演區域,填補了在一些地面表演時垂直空間的空白。
它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作用——主持人串場的專屬空間!
這樣一來,即便是個一個大全景,你也不會看到舞臺布置上的調整,讓主持環節有了更豐富的機位切換。
當然,這也並不意味著這樣的舞臺沒有缺點,總體來說是「好看」大過實用。最明顯的問題就是,舞美為表演「轉場」服務能力上還有待提高。
此外,舞臺也沒有像官宣裡說的那樣,將觀眾與舞臺連為一體,位於觀眾區域頂部的光屏,其實是被「實質浪費」了。
而由於舞臺大規模包裝,虛擬運用空間僅限在觀眾席,略顯多餘了。
但無論如何,今年春晚的舞臺都是哈文執導3場春晚一來,舞美改動最顛覆性的一場春晚。因為舞臺改造並不只是天花板,而是在地面、側面乃至觀眾側頂部都有調整,是全方位的改造,也是一次全方位的嘗試和突破。
對這一舞美,你打幾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