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評分9.1,李安二奪奧斯卡之作,漂流少年的信仰之路

2020-12-24 夢魂博物館

你有感到生命毫無意義的時候嗎?

有時候,我們會陷入時間的謊言中,虛度光陰。在人海中浮沉,感受不到過去的痛苦,也看不到想要的未來。就像一個攀登者,爬到一半,看著遙遠的山頂與遙遠的起點,不知所措,爬也不是,退也不是。

時代的發展加速了人的迷茫,如果你也想知道,人該如何生存,以及如何處理欲望和信仰的關係,那麼電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可以很好的給我們解答。

這部電影早在2012年上映,由李安導演,但場景特效和故事架構,依然不輸如今在電影院裡播放的片子。

電影當年上映後在票房和口碑上都大獲成功,這部橫掃了當年的頒獎季。《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是根據加拿大作家揚·馬特爾,在2001年發表的同名小說而改編的一部3D電影。

在李安的操刀下,這部成為了一部高潮迭起又極富深意的藝術作品,大海上暴風的肆虐,平靜無波時的寂靜,都讓人有身臨其境的震撼,最後李安還憑藉此片,第二次拿下奧斯卡最佳導演獎。

故事的線索其實不複雜,鏡頭採取倒敘的方式,敘述一名在找尋靈感的作家,無意間得知派·帕帖爾在海上漂流227天並最終生還的傳奇故事,並去採訪。

派就這樣敘述著過去,他的母親受高等教育卻是無比虔誠的印度教徒,父親信奉理性,他們家開了一家動物園。在特殊的環境中,派對成長和信仰有自己的一套看法,在派17歲那一年,他的父母決定舉家移民加拿大以追求更好的生活。

在前往加拿大的船上,經歷大浪潮,一時間吞噬了整座輪船。當天深夜在茫茫大海中,派卻奇蹟般地活了下來,搭著救生船在太平洋上漂流,船上還有一隻斑馬,一隻猩猩,一隻鬣狗而且有一名最令人意想不到的同伴——理察·帕克,一隻孟加拉老虎。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由此開始,一場關於生存與人性的思考,以及如何找到信仰的旅程,拉開帷幕。

01 為什麼開頭有大量的鏡頭敘述派的信仰?

明明是講派的奇幻漂流,電影開頭卻有大篇幅的鏡頭,去敘述派從小到大的信仰之路。

派從小追隨母親信印度教,感知神靈的存在,後又因一次與朋友打賭,去教堂偷喝聖水,得到傳教徒的教化,得知上帝的愛。最後在一次偶然,在伊斯蘭教的禮拜中,得到內心的平靜。

派作為一個人的存在,尋找精神歸屬的行為,牽涉到的是存在主義的範疇,其中有一個最著名的觀點,就是存在先於本質。

一個人偶然被上帝拋到這個世界,只是單純地存在著。後天的生活,賦予了人的本質,這是人的意識自由選擇的結果,我們的行為造就了我們的本質。

當派出生下來,便是獨自面對世界,他首先要思考的,就是如何才能更好地生存,於是就產生了他的自由選擇。

他的名字來源於法國的一座遊泳池,但音譯過來卻變成印度的某個臭公廁,被同學們嘲笑戲弄。他知道父親給它的名字是改變不了的,但他有選擇的權利和自由,沒有過於苦惱,而是通過背熟圓周率的數字,寫滿幾大塊黑板,讓同學們記住他的名字叫「派」。

面對可選擇的宗教信仰,他選擇的是不斷探索。面對無法選擇的窘境,他通過自己的努力和追求,獲得了別人的尊重和認可。

在這樣背景下成長的派,在海上的大風暴中,幸運地坐上了救生船,目睹了載著家人的輪船沉入海底的慘劇,還沒從悲痛中恢復過來的他,就馬上面臨著海上如何生存的絕境。

派醒來發現三隻動物在船上,草原霸主鬣狗咬死了斑馬,轉而進攻猩猩,猩猩一頓反抗後,終究還是被咬死。此時老虎突然從簾幕裡衝出來,咬死了鬣狗。

就這樣,派就與這隻名為理察·帕克的孟加拉虎,在海上漂流生存,仿佛重新回到出生的時候,被上帝拋到了世界上,學會如何存在。

在天地間只有一艘船,一些乾糧,和一隻老虎陪伴的派,過著與世隔絕的生活。

馬克思曾說過,人是各種社會關係的總和。在這個沒有外人的境遇中,導演主要想探討的,無疑是人與內心的關係,是一種現實與幻想、外部世界與內心、恐懼與勇氣的緊張關係,而這種關係的形成,依靠的是存在的自由選擇,本質就在這樣的自由選擇中生成,這裡的本質指的是人的內心世界。

派在漂流中的每一份掙扎,就是導演想要給我們詮釋的主題——人如何面對欲望,如何尋找信仰,如何與自己的內心共處。

一直在努力突破外部世界的種種禁忌的李安,在這部電影中,開始真正探索內心禁忌。

02 為什麼派的故事會有兩個結局?

派在海上面臨飢餓與恐懼的絕境,最後漂流到岸上被救,難道導演的重點是在詮釋,人如何在難關中突破自己?

但李安明顯沒給我們如此單純的冒險故事,因為鏡頭在最後,派用了幾分鐘的時間,給我們敘述了第二版本的故事,給整個電影的劇情,上升了一個思考的高度。

其實派述說的動物,分別指代四個人。廚子、媽媽、水手,派,四人逃到小船上,水手腿斷了,廚子說要給他做截肢,結果水手死了。補給不夠,廚子開始吃水手的屍體。媽媽受不了了,與廚子爭執,媽媽讓派逃到木筏,廚子把媽媽殺子。派心裡最邪惡的一面被激發,回來殺了廚子。

從第二個故事可以看出,也許這才是真實的結局,自始至終只有派一人存活漂流,但派為什麼要拿理察·帕克,指代自己旅程的夥伴呢?

因為這能更具象化代表,他人類本能的內心欲望,在跟他的理智在作鬥爭。

派曾說,理察·帕克的本名是thirsty,代表著乾渴,而電影裡另外出現thirsty的,是派在教堂偷喝聖水時,牧師對派說:「You must be thirsty」。

這是派作為一個存在,找到本質的本能,換句話說,這代表著人的本能欲望,所以這句話也可以解讀成「你就是理察帕克,你就是欲望」 。

這個「thirsty」的情節在原著中並沒有出現,這可以理解成是李安的有意設計。他通過這種方式向觀眾傳達,在漂流中那頭令人恐懼的猛虎,是他年幼時渴望餵食的對象,也是父親告誡過他,不能接近的猛虎,父親讓派要學會壓制自己的欲望。這指代派在成長過程中,被壓抑的隱藏起來的人的本能欲望。

雖然這個設計很精妙,欲望確實是人本質的一部分,也是人需要去面對的,但我覺得還是有些隱諱,有些抽象讓人無法具體理解。

我認為,這個觀點在李安導演的另外一部電影中的詮釋,用來表達這個命題,更加深刻鮮明,再回過頭來看派的故事,就能更好地理解。

在電影《喜宴》中,男主來自臺灣,是同性戀,跟伴侶住在美國五年,後來父母一直在催婚,男主為了應付,於是在權衡利弊間,就跟自己的租客假結婚。

在他們的結婚宴會上,中國式的五六十圍桌,輪到敬酒環節,外國人的圍桌是安安靜靜坐著喝酒,也不會跟主角有太多互動,而中國人就哄哄鬧鬧站起來,幾乎都在說「你不把這杯喝完就是不給面子我。」

這種應付式的應酬讓外國人感到驚訝,宴上有外國人聊天說:「我以為中國人都是柔順沉默和數學天才。」這時背後一個中國人回答道:「你正認識到五千年性壓抑的結果。」

中國人的性壓抑,某種程度上造就了酒桌文化和鬧洞房文化,新婚夫婦往往都在應酬中弄得疲憊不堪,因為在大家的認知裡,這是性唯一被擺上檯面談論以及慶賀的時刻,必須要弄得熱鬧些,漫長些,畢竟今晚過後,性就不能這麼熱熱鬧鬧被討論了。

而且,男主的同性戀實情不敢告訴父母,他的性慾望一直被傳統觀念壓抑著,這是自己的「惡」。

人類許多深層次的欲望,往往都在成長過程中被壓抑著,慢慢演變成自己的內心禁忌。

派漂流在海上,那個從小不敢反抗父親的他,活得有些許懦弱與聽話,但此時被壓抑的一面顯現出來,人性的惡竟然讓他殺了兇狠的廚子。即使這讓他活了下來,但他對這感到十分恐懼,這種恐懼構成了強大的內心禁忌,於是下意識否定惡的存在,並試圖把這一面自我分裂出去,於是理察帕克出現了。

而在老虎出現以後 , 少年感到恐懼並且想盡辦法試圖馴服老虎,這情節隱喻著人性的本能欲望與內心禁忌的鬥爭,派的「本質」也在鬥爭中,逐漸塑造而成。

也許人本能的欲望,不該壓抑,也不能放縱,而是要與它共處,甚至駕馭它,以至於能我們更好地生存。

03 人應該如何尋找自己的信仰?

電影除了探求人與欲望的關係,還探尋人與信仰的關係。

派所說的「神「,究竟是一個怎樣的存在?

派從小信仰許多宗教,長大後亦是這樣,記者問他為什麼要這樣做?

派說,信仰像一棟樓,有很多房間,懷疑能讓信仰保持活絡,經過試煉才能體會到信仰的力量。

此時他信奉的,不是某一宗教,而是經過現實的歷練,沉澱下來的,關於人內心世界的力量。

此時是派的人性到神性的升華,他能在227天的海上漂流中生還,是因為他的人性中被賦予了希望,愛,勇氣等神性,因此雖然他所祈禱的上帝並未真正出現,他內心的上帝以及讓他不斷從絕望中看到希望,在苦難中找到平靜的快樂,始終愛著世界,依靠自己的堅強和智慧活了下來。

就像《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原著裡提到的一句話:「真正需要護衛的,不是外在的上帝。」

因為有神性的激發,他更能直視自己內心的惡,並與之相處。

在種種考驗過後,派與老虎相偎相依 ,這時「老虎」僅僅代表著無善惡的本能。當人真正依賴著自我的本能欲望,而不去加以恐懼、壓抑與抗爭時, 本能欲望也會助人生存。

在電影中,派沉溺於食人島,老虎卻夜夜離島,這是人性的本能在提醒自己危險的存在,而派最終選擇逃離,代表著人對自身的惡的警惕,會讓派避免在罪惡中迷失。

離開時他說:「即使看似離棄我時,神也持續觀望,即使看似不關心我受罪,神也持續觀望,當救助無望時,他讓我休息,然後指示我繼續我的旅程。」

派最終與自己的內心禁忌進行和解,包括食人的罪惡,包括沉溺的快感,他意識到惡的存在,就會更深切認識到人性中,其實也存在著另外一種叫做神的力量,使人不會完全依靠本能的欲望而活。

派所信仰的神,不是印度教的毗溼奴,不是基督教的耶穌 ,也不是伊斯蘭教的安拉,是存在於人心中的神性 ,在現實中引導人類的無形的神。它既獨立於人類 ,又是人類的一部分。人類在很多時候拋棄了他 ,卻又在經歷一切之後接受他的指引,渡向脫離獸性的彼岸。

當派被救,重返人類世界時,老虎不顧而去,人性中神性的一面重佔主導地位,本能的惡再次深潛於人性之淵。

派的內心世界十分廣闊,就像印度教黑天神張開的嘴裡,所看到的浩瀚無窮的宇宙一樣。在漂流過程中,他內心世界的獸性、人性和神性在這宇宙中逐漸浮現。

人的本能欲望即獸性,人的信仰為神性,中間的人性,則是我們行走於世間的理性。這三者是共生的 ,共同存在於派的內心世界,缺少一個都不能讓派找到最終的自我。

派內心的掙扎與決定,帶來了由獸性到人性再到神性的升華,這是自我衝突和不斷超越的結果,完成了探索內心欲望——欲望與信仰的鬥爭——信仰的重建這一過程,在奇幻漂流中,人與人內心遭遇了一次奇遇,完成了一次升華。

這不僅僅是派的故事,而是每個人的故事。每個人的內心也許都隱藏著那頭猛虎,只不過有的關在動物園裡,過著被保護的,舒適的生活,野性未被喚醒;有的和他來到暗藏殺機、波濤洶湧的太平洋,在與其較量的中不斷突破,渴望求生;有的早已被馴服,頭也不回地,消失在叢林之中。

相關焦點

  •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李安震撼世界之作,一少年一老虎一段旅程
    電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由導演李安指導,由蘇拉·沙瑪等人主演,該片獲得了第85屆奧斯卡最佳導演、最佳攝影、最佳視覺效果、最佳配樂四個奧斯卡獎項,李安用這部作品震撼了世界。《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海報在豆瓣上,《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收穫了9.1的評分,和影片本身高質量脫不開關係,奧斯卡最佳視覺效果獎項不是白給的,影片中出現的孟加拉虎並不是真的老虎,而是全部採用CG製作,卻能達到以假亂真的效果,
  • 從《推手》到《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李安(完)
    2012年,李安首部3D電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上映,2013年奧斯卡金像獎評選,憑藉這部作品,李安再次獲得了最佳導演獎的殊榮!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這部影片普通觀眾看到的是各種炫目的視覺效果,而真正撥開隱喻看到的卻是一個非常殘酷的求生故事:其實,救生艇上並沒有動物,只有一個廚子、一個斷了腿的水手、Pi和他的母親。
  • 李安憑藉《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獨攬奧斯卡4項大獎
    李安在領取最佳導演獎時感謝了《少年派》的工作組,也感謝了電影之神對他的眷顧。  第85屆奧斯卡昨日落下帷幕,本屆頒獎禮賽果較為分散,不過亮點不少。李安導演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獨攬4項大獎成為贏家,他也擊敗勁敵史匹柏獲得最佳導演小金人。作為演員,本·阿弗萊克主演的6部影片都被金酸莓獎盯上,他更入圍金酸莓獎十年最差男演員,但作為導演,他執導的3部影片盡屬佳作,《逃離德黑蘭》更功德圓滿獲奧斯卡最佳影片,難怪上臺領獎時他情緒失控絮叨了半天。
  •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一場唯美的光影視覺享受,管他什麼上帝、信仰
    又重溫了一次李安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再次被電影中美輪美奐的場景所折服。其實我所被折服的僅僅是場景而已,但網上高度評價的原因卻是關於信仰,上帝,內心等很抽象的字眼。好吧,我是一個庸俗的人,我是一個低級趣味的人。我喜歡這部電影就是因為它太美了。
  • 從《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看李安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以下簡稱《少年派》)無論從敘事形式還是內在風格而言,李安導演都給我們呈現出一種「大域無疆」的特色。李安導演說過:「我希望這部片給人的體驗,跟楊·馬特爾的小說一樣獨特,因此也就必須在另一個次元裡創作這部電影。」顯然,無論從票房還是口碑來看都證明了李安的成功。「誰的理智高出作品,誰就取得完美的藝術。」
  • 《少年派奇幻漂流》導演李安:我沒有宗教但有信仰 母親是基督徒
    2012年年末,在電影界紅得發紫的《少年派奇幻漂流》引發中國觀眾對信仰的思考。不禁惹人發問,為何李安導演會拍這樣一部有關信仰的電影?因著這樣的疑問,近日,媒體工作者陳文茜在採訪李安過程中問到他是否有宗教信仰,李安回答「沒有宗教,可是有一些信仰」。
  •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做一個活著的好人,隱藏心中的那隻野獸
    如果說《斷背山》成就了李安,那麼《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就是他的逆天之作。《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是根據揚·馬特爾於2001年發表的同名小說而改編的,由李安執導,蘇拉·沙瑪、拉菲·斯波、伊爾凡·可汗、阿迪爾等主演一部3D電影。豆瓣評分9.1分,該片在第85屆奧斯卡獎頒獎禮上獲得了包括最佳導演、最佳視覺效果在內的四項獎項。這部影片到底有什麼魅力呢?
  • 怕《雙子殺手》不好看,可以看看李安的這幾部電影
    目前該影片豆瓣評分7.1。而怕《雙子殺手》不好看的寶寶們也別怕,今天我來為大家推薦其它幾部李安導演超級值得看的作品。他總能從各種角度揭示人性。是個很有深度的導演。1.《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豆瓣評分9.0無需多說了,當年和小夥伴一起去看的IMAX版,那時的我們對IMAX還不甚明白。觀看過程中,實在太驚豔了。每一幀都透露著震撼的唯美。
  •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信仰是生命最強大的支撐力!
    相比好萊塢的科幻大片,《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是屬於魔幻派,從頭到尾都貫穿著信仰的力量。從口碑評價來看,《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不單是國內外備受好評,還被讚譽為能闖入人心、引發情感與心靈共鳴的一部電影作品。《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故事主線非常簡單,是從開頭就依稀可以猜中結尾的電影。
  •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李安電影敘事手段的突破
    在中國公公與外國媳婦間中西文化的對撞,傳統異性結合與西方同性情感間的衝突,食、色、性所糾結的平凡生活裡的人性,可以看出李安電影中細膩嚴謹的視聽語言之下是溫柔敦厚的敘事表達。隨後的《理智與情感》、《冰風暴》、《臥虎藏龍》等電影大多如此。而這種敘事方法在2012年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被突破。
  • 個人非常喜歡的電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心存信仰,內心再無漂泊
    李安導演的奧斯卡最佳導演蟬聯之作——《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個人非常喜歡的電影至今看過的華人導演最棒的作品,沒有之一!畫面唯美,寓意深刻。可惜我沒有去電影院看,這將是我的終生遺憾。如果重新上映一遍,我願意砸鍋賣鐵也要看一場IMax版的!
  •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少年講述的兩個故事,到底哪個才是真的?
    影評 |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我們懷疑所有美好,又拒絕承認現實的殘酷《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是著名導演李安的經典代表作之一,於2012上映,屬3D冒險劇情片電影,先後獲得了奧斯卡金像獎和金球獎等一系列獎,豆瓣評分高達9.0分,是絕對的經典之作。
  • 李安|我們如何講述關於信仰的故事?一個人與一隻虎的海上漂流
    本期讓我們回看李安《少年Pi的奇幻漂流》如何給我們講一個心理療傷和信仰達成的故事。李安的迷惑術:《少年PI的奇幻漂流》,成長之惡與證悟上帝文 商羊對於年幼的PI,跟所有純真的孩童一般,根本不會去思考自我這個問題。
  • 37萬人五星推薦,豆瓣最高9.1分,哪些奇幻影片守住了口碑
    今天為大家推薦10部口碑尚佳的奇幻影片,豆瓣評分最高9.1,你難以實現的夢中場景,就交給電影吧。推薦理由:豆瓣評分8.9,37萬人打滿分,榮獲奧斯卡最佳影片提名,精彩程度不言而喻。NO.1少年派的奇幻漂流Life of Pi導演: 李安編劇: 揚·馬特爾 / 大衛·麥基主演: 蘇拉·沙瑪
  • 用信仰認識自我的旅行:《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想要告訴我們什麼?
    完成了他對人生、信仰、心靈的解讀。1、少年派和老虎。 少年派和老虎是整部影片中最醒目的一對隱喻。老虎含有兇殘、獸性的欲望,是人性中&34;屬性的代表。影片中,導演把派設置在茫茫大海這樣一個特殊的生存環境裡,在求生本能驅使下,人的動物本性也暴露無疑。另一方面,老虎又是派勇氣、和求生意志的象徵。派在茫茫大海上,體現出了老虎一樣的勇氣和自信。
  •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影評,人生信仰毅力勇敢和殘酷現實的故事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是根據揚·馬特爾於2001年發表的同名小說而改編的一部3D電影,由李安執導,蘇拉·沙瑪、拉菲·斯波、伊爾凡·可汗、阿迪爾等主演。該片於2012年11月22日在中國內地上映。影片講述的是少年派遇到一次海難,家人全部喪生,他與一隻孟加拉虎在救生小船上漂流了227天,人與虎建立起一種奇特的關係,並最終共同戰勝困境獲得重生。
  • 解讀李安《少年派》:所有信仰都讓他選擇生存
    《少年派》海報  法制晚報訊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上映一周,攬下5253萬美元票房,比起《復仇者聯盟》這樣的商業大片當然有著不小的差距,但對於一部目前只在美國、中國和印度三個國家上映的文藝片來說,這個成績已經堪稱奇蹟
  • 李安 | 少年派,過程奇幻有趣,結局或許現實殘酷.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Life of pi這次探爺帶來的電影可以說是李安真正的問鼎之作
  •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小時候看到的是冒險,長大後看到的是人性
    2012年,一部名叫《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電影在國內上映,憑藉著冒險奇幻的劇情和美輪美奐的3D特效,這部改編自同名小說的電影獲得了無數觀眾的好評,導演李安也因此名聲大噪。在電影上映僅一個月時,全球票房就已經超過了2億美元,甩了同時期上映其他影片了一大截,最終這部電影拿下了6億美元的高票房,成為了李安所有電影中票房最高的一部。
  •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風暴,海難,吞噬——這是一場內心博弈
    2013年,在第85屆奧斯卡的頒獎禮上,導演李安親吻著剛剛獲得的小金人,他憑著《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拿下了奧斯卡最佳導演獎。這個獎得來實至名歸。不僅3D的電影畫面純美,流光溢彩,故事本身充滿玄幻,而且到現在為止,對於它的過程和結局,這個豆瓣高達9.1分的電影,後坐力還極強,引發了網友大量的討論: 一部分人把它看作是一位勇敢少年海上漂流的勵志故事,一部分人想把它理解成人獸相處的寓言故事,更有一部分人則用它來拷問靈魂。總之,影片產生了太多的猜測和思考,最終,也沒讓真實答案在影片最後道明,這反而讓電影充滿著獨特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