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島全媒體記者 鄭成海 崔璞
一件私人定製版牛仔服,從網上下單到交付客戶只要7天時間。8月26日下午,在淄博市桓臺縣海思堡集團,大眾報業集團融媒體採訪團記者見證了牛仔服裝的個性化定製過程。記者了解到,搭上工業網際網路快車後,這家山東最大的牛仔服裝生產企業以私人定製為突破口實現華麗轉身,成為全國首家全工藝流程實現智能製造的服裝企業,走出了一條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的成功之路。
走進海思堡集團智能生產車間,首先看到的是牛仔褲智能生產線的自動化裁剪區。只見幾臺先進的裁剪設備正在飛速運轉,自動根據訂單將布料裁切成指定的尺寸。繼續往前走,映入眼帘的是兩條先進的智能生產線,傳送帶上服裝半成品正在來回穿梭。每件服裝上都有一張卡,工人只需刷一下卡,就可以知道該訂單的全部信息,根據訂單加工好後通過傳送帶送往下一個環節。令人驚嘆的是,藉助先進的設備,生產線還可以根據顧客的需求繡上名字和各種花紋等。
山東尚牛智能製造有限公司總經理任浩遠介紹,海思堡過去以大訂單量的外貿服裝加工為主,2014年,隨著國外訂單開始往東南亞國家轉移,公司訂單迅速減少,利潤也隨之出現下滑。面對一系列「內憂外患」,海思堡緊緊抓住「私人定製」商機,積極建設ASPOP服裝工業網際網路平臺,從訂單式生產向現代標準化、精細化、柔性化、定製化生產轉變。在分析國內外智能製造標杆企業成功經驗的基礎上,海思堡選擇將「網際網路+牛仔定製」作為新的發展方向,還專門成立山東尚牛智能製造有限公司,建立企業轉型發展「特區」,對新模式進行集中攻關。
2016年初,海思堡投入1000餘萬元,建成了首個牛仔個性化定製全工藝流程智能生產車間,每件衣服自主下單,智能排版、自動裁剪,每個款式由1000件起訂變為1件起訂,生產工期由過去的30天縮短到7天,生產效率比傳統製造提高200%,設計成本、材料庫存分別下降60%,實現了牛仔服裝標準化、精細化、柔性化生產。2017年,海思堡又投資4000萬元,攻克了牛仔上衣定製核心技術,實現了牛仔服裝全品類的個性化定製。
任浩遠說,企業要長久立於不敗之地,必須掌握自主智慧財產權,破解關鍵技術受制於人的難題。海思堡依託中科院軟體所、珠海翼雲大數據科技有限公司,推進工業網際網路與智能製造的研發應用,自主研發訂單管理系統等軟體,取得13項核心技術的智慧財產權,打通智能製造過程中的14個子系統,實現了前端設計與後端智能生產的集成。
2016年初,海思堡與酷特智能「聯姻」,對工廠進行了智能化改造,新建了兩條智能化流水線,打造基於網際網路牛仔全球定製的供應鏈平臺和基於零庫存管理的牛仔智能製造供應鏈平臺。2018年,海思堡與海爾COSMOPlat海織雲合作。在海爾卡奧斯平臺的賦能下,全面對接亞馬遜,必要商城、京東京造、網易考拉、蘇寧極物等精品電商平臺。2019年,海思堡自建品牌及新興定製業務銷售額與2018年相比提升了24倍,產品毛利率提升至40%左右。
疫情發生以來,海思堡在卡奧斯平臺的賦能下實現迅速轉產防疫物資生產,並迅速取得了國內醫療器械二類和歐盟CE及美國FDA認證。截至7月底,共生產醫用防護服100餘萬件,醫用口罩2000餘萬隻,實現防疫物資銷售額5000餘萬元。
任浩遠透露,通過一系列技術引進創新,海思堡掌握了工業4.0服裝製造技術和版型庫、工藝庫、款式庫等工業大數據。未來,海思堡將橫向聯合100家製造能力在50萬件至200萬件的中型服裝企業,並將服裝智能製造技術輸出給200家服裝企業,合作共享工業4.0牛仔服裝製造技術、工業大數據平臺及設計師平臺,面向市場提供個性化定製服務,打造百億級智能製造平臺。
返回半島網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