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身邊小惡魔:13歲少女殺害好朋友並分屍,她說「比我漂亮的都得死」...

2021-02-18 圈圈高安


一個熊孩子,真的能殘忍至此。

前些天,新浪微博推送了一條新聞,一宗13歲少女殺人案的判決出來了。

這起案件的始末是這樣的:

廣西一名未滿13歲少女,尚在就讀小學六年級,邀請同學到家裡玩耍,趁同學不注意,拎起棒子,將同學打昏在地。

隨後,當場將同學殺害。

為避免事情敗露,她從家中找來菜刀、割紙刀、剪刀等兇器,進行了一場屍體大解剖:割下同學腦袋,砍斷其手臂,裝進塑膠袋,再清除血跡,毀屍滅跡。

此等行徑,成年人聞之都不寒而慄。

一個13歲的孩子卻能下此毒手,是有多大仇?

少女說,因為我嫉妒她長得比我漂亮。

01

在大多數人的心中,孩子都是天真純粹的。純潔的像一張白紙,因此不管你在上面寫什麼,都能馬上留下明顯的痕跡。正是因為這樣,孩子的惡可能來得比大人更可怕。

微博上熱門新聞一次又一次給我們當頭一棒。在今年,湖北一名13歲的少年黃某,手持刀刃,蹲在小區電梯口。等同學小靜一到,黃某立馬衝上前去,用刀挾持小靜到樓上的空房.

3小時後,小靜全身赤裸躺在地上,十多處刀傷,鮮血一地。

臨走時,男孩還晃了晃手中刀,說:「你記著,這是給你留作紀念的,我要你死後都記得我!」

還是今年,據報導,海口公安邊防破獲三個盜竊團夥,繳獲砍刀、棍棒、繩索等大量作案工具。

這些人,打架、偷竊、敲詐勒索無惡不作,手段極其老練,犯案高達130餘起。

可誰曾料,這群犯罪團夥,未成年竟佔90%,14歲以內的,竟高達80%!年齡最小的,僅為10歲。

2013年,重慶長壽區一10歲女孩李某放學回家,在電梯裡遇到一歲的男童原原。

監控視頻顯示,李某在電梯裡對原原進行了毆打。

據李某陳述,她將原原從電梯抱回25樓家中,在客廳沙發上也對原原進行了毆打。後將原原抱至陽臺欄杆上逗玩,致原原從陽臺欄杆墜落。

原原奶奶尋找孫子時曾遇到李某從家中走出,遂向李某詢問原原下落,李某謊稱原原已被他人抱走。

下樓後,李某繞行至原原墜落地處,將灌木叢中的原原挪至七八米外的小道上,然後返回自己家中。

2012年,衡陽縣突發一起特大命案,一名12歲的小男孩用水果刀將姑媽一家三口殺害。

作案後,肖某換了一身黑色衣服,把走廊上的血跡拖乾淨,以至於旁人在進入家門前,一點都沒看出異常。

整個過程中,年僅12歲的肖某作案很鎮定,很老練。

隨後,肖某從姑姑身上拿走手機、現金和鑰匙,還用姑姑的手機約一名女同學出來玩。

根據《中國教育發展報告》白皮書顯示,我國未成年犯罪開始呈現低齡化趨勢。

一項根據未成年犯罪調查,14﹣18 周歲未成年人罪犯中,14歲以內的犯罪比例,2001年為12.3%,而至2014年時,升至20.11%。

在2016年,據全國法院新收未成年罪犯案列公布,初中生犯罪竟佔到了68.08%。

這絕不是單純的個案悲劇,未成年人犯罪已成為一個綜合性的社會問題,也是世界各國都存在的難題。

2009 年,美國 11 歲的喬丹·布朗槍殺了父親的未婚妻。

2007 年,印度一名 8 歲男孩殺害了三名嬰兒。

1997 年,代號為「男孩 A」的 14 歲男孩在日本殺害了一名 10 歲女孩和 11 歲男孩。

1993 年,英國兩名男孩綁架並殺害了一名 2 歲的男童,這也就是臭名昭著的詹姆斯·巴傑爾謀殺案。這些案件在當時都引起了軒然大波。

人們震驚於被視為最純潔無辜的兒童,為什麼竟會犯下如此聳人聽聞的案件。

至此,我們對於「童年」這個概念的理解,恐怕要被顛覆了。

這些匪夷所思又十分慘痛的事件,值得我們反思與追問。

02

上文提到的詹姆斯·巴傑爾謀殺案中,那兩個年僅十歲的英國男孩,不同於其他同齡人,偶爾的調皮搗蛋,他們拐走了獨自站在糖果店門口的詹姆,一個年僅2歲的小男孩。

當對詹姆這個玩具失去了興趣後,兩人將他帶到了鐵路旁,用石頭猛砸詹姆的頭部,將電池塞到詹姆嘴裡,往眼睛裡灌顏料,並脫掉了他的鞋、襪、長褲及內褲.

把兩歲的詹姆折磨致死後,他們將屍體放置於鐵路上,佯裝是一場交通事故帶走了詹姆的生命。

找不到孩子的母親,在苦等了兩天之後,卻只等到了詹姆已經離開的消息。

警方通過監控和目擊者的證詞,將兩個殺人犯捉拿歸案。

兩人不但撒謊沒有見過詹姆,到最後甚至大哭大鬧將責任推卸給另一方。可怕的殘忍和可笑的幼稚交織,這種異想天開的開脫理由,很符合孩子的思維。

歐洲人權委員會念其年紀尚小,加上父母求情與他們在獄中表現良好,僅關了八年就釋放了。

但這八年的時間裡,除了外表的變化,內心還是一點沒變,吸毒藏毒,打架鬥毆,又多次入獄。

這兩位問題少年從小就沒有感受過家庭的溫暖,一個因為家庭破碎而被冷落,一個因為身在大家族中受盡欺辱。

「湖南衡陽12歲男孩殺死姑媽一家三口」一案,據媒體報導,犯罪嫌疑人肖某為某中學初一寄宿學生,假期寄居姑姑家。

他的父母很早就離異,因此從小就缺乏家庭溫暖,對姑姑管教甚嚴,產生了牴觸情緒。

一日其放假後回到姑姑家,因姑姑不在家,晚餐無著落,便頓生怨恨,殺害表弟表妹後,又將回到家中的姑姑也殺害。

暗黑的青少年面對死亡時的冷血,讓人心生恐懼。

這幾個孩子,很大可能就是因為親情的冷漠與缺失,造成童年的不幸,才有了最後的內心的畸形。

一位美國犯罪學家在深入研究了十二名在美國窮兇極惡的連環殺人犯,發現這些兇殘的殺手無一例外在童年經歷過父母離異、親人去世、家暴,甚至強姦和虐待。

於是羅伯特提出他的結論:

幾乎所有兇惡的殺人犯,都有著一個悲慘的童年;而其童年的悲慘程度,與罪犯犯行的兇殘度存在正相關。

簡單來說,小時候越慘,長大後越狠。

03

有人說這部韓國電影《別哭媽媽》,徹底挖掘了他對熊孩子的恐懼。劉琳是個離異母親,獨自拉扯著女兒長大。

生活雖苦,但可愛的女兒銀雅一天天長大,也甚感欣慰。

不料,面目清秀的銀雅進入高中後,被3個混混同學盯上。一天夜裡,混混頭目大狗將她引至廢棄的天台。三個無恥暴徒將銀雅輪番強暴,並拍下視頻。

劉琳接到消息,趕到醫院,看到女兒慘狀,幾近崩潰。

可更令人憤怒卻是,被抓進警察局的三個混混絲毫沒有悔過之意,甚至當眾公然談論強暴的細節。

混混們的家長更是有恃無恐:「我兒子還是未成年,你隨便告!」

最終,按《未成年保護法》規定,大狗被判有期徒刑1年零6個月,其他二人,當庭無罪釋放。

劉琳瘋了似地叫道:「他們是強姦犯,他們怎麼會是無罪?」

既然沒有得到應有的懲罰,那麼作惡就會更加肆無忌憚。銀雅還尚未從陰影中走出,她收到了一條視頻,並被威脅:

「你如果不來,這條視頻就會風靡全網。」

這次,混混們更加喪心病狂。

欺凌後,還強迫她裸體表演拉大提琴,並錄下視頻,以便再次威脅。回家後,銀雅開滿一浴缸的熱水,割開手腕,靜躺其中。一朵怒放的花,就這樣凋零在3個「未成年"之手。

看著女兒生前這些「視頻」,處於絕望邊緣的劉琳手持匕首,怒殺了兩個欺凌女兒的兇手。

最後,在計劃殺掉頭目大狗時,警察來了。

抱著必死之心的媽媽,對著大狗,怒捅了下去。同時,槍響了。兇手們躲過了法律的懲罰,但最終,卻沒有逃過受害者媽媽的復仇。

多少父母打著「他還只是個孩子」口號,任由孩子胡作非為、包容他們的任性放肆。

就像這部影片裡的三個混混父母:

「他還是個孩子,犯個錯怎麼了?」

「我們孩子還沒成年,你告他去呀?」

可殊不知,惡,是會累積的。

當有一天,惡已成魔,他們想教育,會發現為時已晚。

04

這個時代,「熊孩子」幾乎成了一個無處不在的熱門話題。提到「熊孩子」你的第一印象是什麼?有一點自私、有一點任性、有一點驕縱……

但是一個又一個血淋淋的例子告訴我們,有些事,不是一句「不過是個熊孩子」就能一筆帶過的。

如果小小年紀就為人惡毒,熱衷於傷害別人,那這就不是「熊孩子」這麼簡單了……

這叫「犯罪」!

從古至今,總會有一部分人習慣無限寬容地去原諒一個孩子的罪過,這恐怕也是熊孩子「屢禁不止」的一個原因吧。

還記得當初伊索寓言裡,那篇叫《小偷和他的母親》的故事嗎?

長大後的小偷,被法官判處死刑,執行死刑前,小偷說想和母親說幾句悄悄話,母親湊過來,他卻狠狠地咬掉了母親的耳朵……

「如果小時候我第一次偷東西,你就打我一頓,教導我這麼做是不對的,並監督我改正,我會走到今天這個地步麼?」

寓言就是現實的寫照。

犯罪心理學表示,少年時期的犯罪心理活動,會給後期的畸形心理,埋下不可磨滅的誘發因子。

據《青年犯罪現狀研究》統計:

初犯年齡小於11歲的,高達65%的人會再犯。

初犯年齡在12~15歲之間的,其再犯率為54%。

初犯年齡在16~21歲的,其再犯率為46%。

而且,在成年累犯率中,有高達88%的罪犯,在少年時,有過犯罪經歷!

即便他今天殺人沒有坐牢,倘若無人管教,若干年後,大多數還是免不了牢獄之災。

有句網友的話很中肯:

「保護未成年人不是保護未成年人犯罪,而是包含著懲戒、教育、挽救犯錯未成年人。」

家教是一個家庭的靈魂,是為人父母的最高人格體現。

當一個孩子做錯事情乃至犯罪的時候,請別光想著:「他只是個孩子。」

真正的保護,是告訴他們什麼是錯、什麼是承擔。

讓他學會尊重他人,懂得這世間的規則;讓他明白一切的惡,都將有相應的代價。

05

我們常說「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由此可見,由小到大培養一個孩子十分不容易。

而未成年階段,是最難也是最關鍵的階段。「留守」問題,是青少年犯罪不容忽視的原因之一。

父母的缺位導致留守兒童與父母的親密度不夠,童年缺失父母陪伴和引導,而祖輩年邁,精力有限,教育方法也會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問題。

這樣就可能導致留守兒童自制力差,性格出現缺陷,無節制花錢、結交社會人士、抽菸、喝酒、沉溺網絡,長期下來,很容易誤入歧途。

2014年3月,未成年人王某夥同他人在哈爾濱市賓縣一網吧內盜竊手機,案發後據調查發現,王某及其朋友均為留守兒童,由年邁的爺爺照顧,除了解決吃飯等問題外,很少受到管教和約束。

非留守兒童,也並非犯罪現象的絕緣體。

父母與孩子間溝通的不到位甚至缺失,也是未成年犯罪率上升的一個誘因。

現代社會中,很多家長總是太在意下一代的成績,卻忘記了關心他們活得快不快樂,心理健不健康。

孩子小的時候,我們為了保護孩子竭盡所能:把家裡的插座和尖角處包裹得好好的;認真考察幼兒園的每個細節;每次出門之前都要一遍遍強調遵守交通規則……

孩子大些了,父母卻往往會忽略孩子的心靈。

兩年前殺害自己母親的北大學霸吳謝宇,就是這個教育問題的一個縮影:

吳謝宇從小就成績優秀,多次獲獎,人稱「宇神」。

他殺掉自己母親後,用攝像頭監視案發現場,並用活性炭處理屍體。可見其心思之細密,智商之高。

但是這樣一個精英中的精英,親手殺死了養育了自己十幾年的母親,震驚了整個社會。

此外,「10歲熊孩子割斷工人安全繩」、「深圳4個熊孩子刮花54輛車」、「小惡魔車內扔鞭炮,半小時燒毀一臺車」,這些案例的共同點,是父母與孩子幾乎零交流。

得到過愛的人,才能學會愛;而缺乏愛的人,只能學會冷漠和憎恨。

無論是否留守,長期缺乏關愛的青少年所面臨的另一個嚴重問題就是,十分容易沉迷網絡。

而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對信息的篩選辨別能力和對誘惑的抵抗能力都還比較弱,諸如暴力影視和暴力遊戲等的傳播,無疑對部分青少年產生了潛移默化的影響。

據報導,2006年2月,重慶市未成年人犯罪管教所中,80%的少年犯都是「網吧」的常客,其中一半以上的犯罪行為都與網吧、網絡暴力遊戲等有關。

無論如何,希望有更多人意識到,愛與關懷,才是一個孩子成長最重要的養分。為人父母,卻不知道自己的孩子想些什麼、在意什麼,確實很容易產生隔閡與矛盾。也許你的一句話,會成為ta的指南針。

相關焦點

  • 16歲少女與68歲大爺戀愛,又出軌17歲男友,合夥將老人殺害並分屍
    據相關媒體12月9日報導,近日,烏克蘭法院就一起故意殺人並分屍的案件進行調查。16歲女子與68歲男子戀愛後出軌17歲男子,後兩人合夥將68歲男友殺死並肢解,裝在14個垃圾袋中拋屍。與做女裝生意的68歲男子戀愛68歲男子哈桑在當地做女裝生意,此前,他愛上了一名16歲的女友,兩人順利交往。自今年7月他就再也沒有出現,兒女們擔心他的安全,於是報警。警方來到哈桑家後發現有打鬥的痕跡和一些血跡。
  • 13歲男孩強姦未遂殺害10歲女孩,惡魔可能真的在身邊!
    點擊上方 ▲ 關注「DrG科學育兒」每周隨機送福利大連13歲男孩殘忍殺害10歲女童事件,讓我們不得不直視陽光明媚生活的陰暗面,一想到惡魔可能就在身邊
  • 13歲少年被父親殺害後分屍,願意是他看到父親穿女裝吃屎的樣子!
    夜魔人所描繪的,就是發生在每個人身邊的事希望大家在欣賞故事的同時
  • 16歲少女移情別戀拋棄68歲大爺 還把他分屍裝進14個塑膠袋
    烏克蘭16歲少女潘楚克原本和68歲男子耶迪勒姆交往,後來移情別戀愛上17歲男子霍羅申科。為了和新歡在一起,她竟然殺害耶迪勒姆,還分屍裝在14個塑膠袋中。外媒報導,當地警方在南部城市找到被分屍的耶迪勒姆遺體。來自土耳其的他在烏克蘭經營生意,今年7月卻突然失蹤。家人報案後,警方在其公寓中發現打鬥痕跡與大量血跡。
  • 恐怖分屍事件全解!
    平均一周殺害一人的頻率,兩個月九條人命,分屍肢解與其頭顱同處一屋。而誰能想到這樣變態的殺人兇手竟是鄰居們口中的好孩子。發現一個月前,23歲的妹妹曾在推特上發布過這樣一條動態。「 我想去死,但一個人感覺害怕,有誰能陪我一起去死嗎,有的話請私信。」
  • 13歲男孩殺害10歲女孩細節曝光!孩子的窮兇極惡,父母或許是幫兇!
    今天要說一個非常沉重的話題-大連13歲男孩殺害10歲女孩,我也相信這件事從去年開始就一直牽動著各位父母的心,所以在開篇,想和各位家長說:教孩子辨別善惡,比只會善良重要給孩子底線教育,比事後懲罰重要去年的10月20 日,僅10歲的小女孩淇淇在上輔導班回來的路上,被13歲的男孩誘騙到了他的家中,並且意圖對淇淇不軌
  • 兩起分屍案:王佳梅與肖特,同是賣淫女的命運
    二零零八年,少女王嘉梅在援交過程中,被殺害。通過兩部不同電影中的「鬼性」,重現兩個妙齡少女悲慘的命運。少女王佳梅,作為外來移民,在被母親「遺棄」多年後,才被接到香港。在這座充滿金錢、欲望的通都大邑,十六歲的少女要如何融入與自己格格不入的城市?
  • 臺灣女孩被健身教練殺害分屍,塑膠袋埋屍在小區花圃~
    健身教練朱峻穎殺害黃姓女友並分屍                                               據臺媒報導,28歲男子朱峻穎不滿27歲黃姓女友提分手,憤而持榔頭及開山刀殺害黃女,還兇殘地把女友分屍,分裝於7個塑膠袋掩埋在小區花圃。
  • 劫財劫色還分屍
    富士電視新聞網說,27歲的白石隆浩承認「攻擊」了所有的女性受害者。如果有想要一起死的人,請直接跟我聯絡。時間是23日的東京,如果你有一輛汽車更好」。食品櫥櫃內還有廚房剪刀,所有刀具上都沾有疑似血液的物體。據分析,這些物品被用於分屍。報導說,白石隆浩對辦案人員交代說:「殺害的九人中,17歲左右的有四人,20歲左右的有四人,25歲到30歲的有一人」。據分析,一名男性死者在20歲左右,其餘八人均為女性。白石交代作案時間為「8月一人,9月四人,10月四人」。
  • 歷史告訴我們,要時刻提高警惕保護自己,現實版雨夜屠夫
    所以,我們要時刻對陌生人保持警惕,因為他們有可能是壞人。今天,我和大家聊一聊,那些可怕的殺人分屍案,不為別的,只想大家能時刻保持警惕,引以為戒,為自己也為身邊人,因為沒有什麼比活著更重要。香港「雨夜屠夫」林過雲這位名叫林過雲的「屠夫」,是一名香港的計程車司機,前後共殺害了四名女性,更可怕的是在殺害被害者後蓋將被害者給肢解,手段極其殘忍。
  • 女孩被健身教練男友殺害分屍,裝於7個塑膠袋掩埋在小區花圃!
    2018年5月間,臺大女碩士黃亦敏在新北市板橋區遭擔任健身教練的男友朱峻穎殺害分屍。
  • 未婚女護理師殺害已婚男醫生,分屍後隔天照常上班
    1名醫院的年輕女護理師,竟將任職同醫院的男醫師殺害,甚至還分屍將肉割下來煮熟。之後女護理師企圖將這些肉衝掉,不料造成水管堵塞,這起恐怖的殺人分屍案才因此曝光。據報導,這2人均在廣西省玉林市第X人民醫院工作,2人年齡差距不小。
  • 大連13歲少年殺人案:別放過「小惡魔」「食人草」不是「綠植」
    大連沙河口區發生的13歲少年殺害10歲女童案,可謂震驚世人。
  • 臺灣女孩被健身教練男友殺害分屍,裝於7個塑膠袋掩埋在小區花圃!
    2018年5月間,臺大女碩士黃亦敏在新北市板橋區遭擔任健身教練的男友朱峻穎殺害分屍。
  • 西安一男子殺害2名女同事並分屍是怎麼回事?真相來了!
    西安一男子殺害2名女同事並分屍是怎麼回事?真相來了! 【西安一男子殺害2名女同事並分屍】11月11日,新京報記者從西安市未央區警方獲悉,10月26日,一男子帶一名女同事到出租屋內,性侵未遂將其殺害。隨後,嫌疑人將另一名女同事從小區喊至屋內殺害。
  • 日本神奈川9死分屍案嫌疑人供述犯罪細節……
    警方通過監控探頭的畫面,發現23日在JR八王子站、涉案公寓附近的小田急線相武臺前站,都有拍到女子和一男子的身影。警方懷疑該男子通過推特與女性保持聯繫。之後,哥哥用妹妹的帳號和密碼登陸網站,與她聯繫的男子浮出水面。
  • 殺害13個少女製作香水,如此變態的電影竟得高分
    他殺死13個少女,不為性,不為情,只為保存少女體香。且殺死的每一個少女,都在被割下頭髮、剝光衣服後,隨意地扔在大街小巷。13歲之前,格雷諾耶都在育嬰所裡度過,他被送到那兒的第一天就差點被其他孩子殺死,可他竟奇蹟般地活了下來,還擁有了一份驚人的天賦
  • 別讓年齡成為「小惡魔」的犯罪藉口!
    「韓國素媛案犯罪人趙鬥淳出獄」、「養父強姦幼女事件」、「十歲少女被姦殺事件」等事件,激起了社會對未成年人的保護欲,但是也往往讓某些「小惡魔」鑽了法律的空子,隨之發生的一件件未成年人傷人事件,讓我們再度審視起了這個未成年人特殊的「弱勢群體」。
  • 夏天生長在你身邊的恐怖的「小惡魔」們
    下意識地用手指去觸摸,更大的疼痛襲來,那感覺真是生不如死。作祟的小東西,是一種叫做毛蟲的"小惡魔「。古代把它們劃分為五蟲之一,有的地方叫做洋辣子,在我的家鄉叫做」扒鋸子「,或者」扒角子「。說白了,毛蟲就是蝴蝶、蛾子的幼蟲。恐怖的是它們身上的「毛」。
  • 案件回顧:沈氏兄弟連環殺人分屍,2年內殺害10人,分屍烹屍滅跡
    沈氏兄弟沈氏兄弟,哥哥叫沈長銀,弟弟叫沈長平,兩人出生在河南新鄉市獲嘉縣的一個村落裡面,兩人相差8歲,家裡的父母忙於生計,從小弟弟沈長平就一直由哥哥沈長銀帶著長大,沈長平一直跟在哥哥後面,哥哥做什麼,沈長平就跟著做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