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米公司又開發布會,號稱要「重新定義高端」。但是包括淼叔在內的很多人,其實更好奇的是,雷軍是否會在這個發布會現場,演唱那首令他名動二次元的「Are you OK」。
這首歌來自於著名的二次元網站Bilibili(俗稱B站),用他們的行話說,這是一段「鬼畜視頻」。雖然二次元文化來自於日本,鬼畜這種形式名卻是中國獨有(在日本它叫音MAD),指的是音樂與畫面高度配合、剪輯上高度重複由此帶來喜感的一類視頻;這種高強度重複除了極強的洗腦效果之外,往往還會帶來跟原歌曲或原畫面意境風馬牛不相及的聯想,而這種「違和感」往往也是喜感的來源。這種違和感的頂峰效果就是「毀歌」,膾炙人口的歌曲被鬼畜化之後其效果可以用「零落成泥笑噴飯」形容,所以另一個二次元大本營ACfan(俗稱A站)每年的鬼畜視頻大賽就叫做「毀歌祭」。
說回這段雷軍鬼畜視頻。該視頻的製作者新浪微博是@MrLemoniX 。淼叔在QQ上對他進行了數千字的採訪,才知道這位挺高產的製作者居然高中還沒畢業。他在4月30日將視頻上傳到B站,迅速在五一小長假期間風靡朋友圈,很多人評價「聽了就停不下來」「笑cry」,當然也有人說「沒覺得怎樣啊,聽過30遍之後就不想聽了」。這段視頻的風靡就因為其高度符合鬼畜視頻的特點,高頻重複,雷軍的英語和音樂極為貼合,Are you OK的反覆Rap達到了洗腦效果。
更奇特的是,這段視頻的原始素材也就是雷軍的印度發布會演講,因為語法錯誤、口音生硬而遭到嘲笑;但在淼叔朋友圈裡,幾乎所有看過這視頻的人都不會嘲笑雷軍,很多人說「太萌了」「雷布斯首張單曲太火了」甚至「從此路人轉粉」。小米公司的員工也說,別說路轉粉了,還有不少人都黑轉粉了。所以小米的官方微博甚至也轉發了這段視頻。
按理說,鬼畜視頻將雷軍英語發音、語法上的缺陷進行了放大,為什麼反而給其個人形象帶來了更大的提升?要知道,雷軍此前幾乎每句話都會引起正反兩方向的解讀,有多大的讚譽就有多大的詆毀;而偏偏是這段滑稽視頻,毫無「小丑」感,引起了一邊倒的讚揚。
如何人見人愛,又人畜無害?
淼叔雖然已經是二次元眾的叔叔輩了,但因為工作和興趣關係,也接觸過不少二次元內容。所以試著解釋一下這個現象。
首先,鬼畜視頻的製作一般出發點都是「好玩」,好玩與諷刺、抨擊、荒誕帶來的喜劇效果不同,通常強調的是單純的「錯位」帶來的搞笑效果。這種單純帶來的感覺往往是善意和溫和的,無論是早期的金坷垃還是前不久剛火過的duang,都可以看到這種溫和。
其次,鬼畜視頻的主角一般是被「戲弄」的對象,但這種戲弄同樣是善意的,他們被突出的搞笑因素往往無傷大雅,例如囉嗦、滿嘴跑舌頭、常識小錯誤或者像雷軍這樣的Chinglish(中式英語)。因為這種戲弄,主角往往處於弱勢地位,所以會引致觀眾的同情,甚至同理心(英語不好者尤其會感同身受!)
最後,單純從這個作品本身來說,製作者也並沒什麼惡意,他自己是小米手機用戶,也直接表示做這個視頻的目的僅僅是「好玩」;而且,他剪輯的雷軍鏡頭深深契合了二次元五大審美原則:呆萌蠢賤基。這五個屬性在從前的審美體系裡都不是什麼好詞,但在二次元世界裡卻因為「人畜無害」乃至反常識的搞笑效果,深受廣大人民的喜愛。視頻剪輯要醜化一個人是很容易的,連續表情中總能找到一個最不堪的畫面,例如倒黴的馬景濤同學,本來他是這樣的:
可要體現他是咆哮帝的時候,截圖就可以分分鐘是這樣的:
但@MrLemonix 並沒有這麼做,他剪輯出的雷軍畫面要麼是因說錯單詞不好意思地訕笑,要麼是在偉人般地揮手,甚至字幕也配得萌萌噠( ´▽`)。
流行文化無須太過嚴肅對待
當然,對這種二次元文化也並非眾口一詞地叫好。有些不太習慣的人認為視頻「格調不高」,或者是一種「審醜狂歡」,更有甚者會揮舞道德大棒來進行打壓。典型的就是前不久王思聰上傳一張騎狗照片並聲稱「日了狗了」之後,胡紫薇女士口誅筆伐,一直上升到獸交是否符合人類社會倫理的珠穆朗瑪級高度。但「日了狗了」其實只是一句遊戲裡的用語,類似於「見鬼了」「怎麼可能」之類的意思。
對這種與傳統審美偏離很多的事物,覺得它庸俗無聊也好,積極向上也好,怎麼看待其實都是個人自由。但淼叔以為,最忌諱的是用以前的標準去限制、框定它,像胡紫薇女士那樣上綱上線。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流行,流行文化很難用高雅庸俗來進行截然兩分和道德評價。何況,客觀來說,很多90後的生活條件更好、視野更廣,其藝術素養要遠遠超越前代人;至少70後、80後還很少有人單槍匹馬就創作出一個能夠刷遍全國的流行作品,雖然他們佔了網際網路的便宜,但這不就是他們的優勢麼?
普通人有權去接受或不接受這種文化,但營銷、宣傳、推廣相關行業的人士卻並沒有這個自由,因為這已經是一種趨勢。嚴肅的說理和長篇大論的論述固然還存在,但無論是影響效果還是傳播速度,已經遠遠不能跟這些孩子們的作品相比。一部視頻就能讓這麼多人黑轉粉,以後各大公司的品牌們的重點可能就是要想法設法製作一批二次元物料,並一次次地推廣。
下面就是淼叔對@MrLemonix進行的訪談,他的回答我幾乎沒有編輯。一個高中生的認知水平和邏輯能力,大家可以自行體會。
訪談實錄:希望雷軍能努力說好英語
淼:製作這樣一段視頻的靈感是怎樣產生的?大概構思了多久,用了多久時間來完成?
Lemon:最初是看到雷軍的印度發布會實錄發覺這段英語實在非常有笑點,其中最讓人發笑的也就是中間那句「Are you OK?」。一般來說,一個素材要想被做成鬼畜要符合幾個基本條件,一是沒有BGM(背景音樂),二是臺詞比較清晰,人物話語或動作有笑點,而雷軍這段發布會恰恰符合。但即使是這樣我也沒有立刻決定開始做,因為沒有很好的創意(也就是二次元人所說的腦洞)。也許是巧合吧,我在翻我的歌單的時候發現了Angelina(原唱Lou Bega)這首歌,竟然發現臺詞節奏什麼的都很契合(特別是副歌部分把Are you OK放進去),而且歌曲本身也很洗腦!在測試了一兩句檢查「兼容性」之後,便決定完成這首歌了,整個構思並沒有花太長時間,因為本來就是個由想像力和創意主導的東西,無法強求但一發不可收拾。
淼:製作這樣一段視頻都動用了哪些工具?哪些素材來自於雷軍演講本身,哪些素材來自於後期合成?有哪些比較特別的製作技巧嗎?
Lemon:總體剪輯用的Vegas,調音第一次嘗試了Waves Tune(一款調整歌聲音高的插件)。素材全部來自於原視頻。大體的步驟就是把素材在Vegas裡對好節奏,然後輸出到Waves Tune裡調,再輸出回來。並沒有什麼製作技巧,需要注意的就是對好節奏調音才方便,最後效果才好。
淼:如果有人想製作類似視頻,你有什麼過程、方法和技巧建議嗎?
Lemon:我認為想學習製作此類視頻的話最重要的就是熟悉軟體,最好有樂感和音樂基礎。需要的軟體很多,而且都需要掌握主要的功能(這也是一些人想學卻望而卻步的原因)。具體的技巧可以在B站鬼畜區——教程演示找到很多UP主(即視頻製作者)精心製作的教程,我也從中受益匪淺。學習會了之後最重要的就是腦洞(創意)和細心耐心。一段節奏可能只有一秒,但是卻需要花幾分鐘甚至更多才能出效果。
淼: 對自己過去作品最滿意的一部是什麼?喜歡它哪點?
Lemon:《元首的死宅百景》和《千本丞相》。前者腦洞極大,歌詞戳中了很多人;後者中國風填詞(我和我哥合作的),在一堆關於丞相(老版三國演義中的諸葛亮罵王朗情節)惡搞炎暑之中也算是開一片陰涼地。
淼: 有沒有想到這部視頻會火?火起來之後聯繫你的人多嗎?
Lemon:有,確實預見到這個可能會火,因為這是一位現今存在的熱點人物,但以前並沒有人接觸這個素材,僅憑新鮮感也能吸引很多人。但並沒有想到會從B站蔓延出去一直到網絡的很多大平臺上(主要是微博),並且真的被小米公司發現了……Σ(゚д゚;)聯繫我的人相比之前很多。
淼:你認為會有更多的人因為這個視頻喜歡上「鬼畜、二次元」嗎?你覺得不了解這種文化的人對二次元文化的常見誤解有哪些?你希望消除這些誤解嗎?
Lemon:會的。我不敢說鬼畜源自二次元,但它一定發展在二次元。可能很多人並不待見這種方式因為有時很容易牽扯到人身攻擊(特別是現有人物的素材)和粗鄙之語等負面因素。但是我想說鬼畜並不僅限於惡搞,它一樣可以針砭時弊(例如新聞素材),可以小清新(例如古風或抒情的BGM),可以給人以視聽感受(例如以葛平老師音源為首的優秀翻唱作品),可以將二次元文化以喜聞樂見的形式傳播出去(例如以動漫為素材的作品,或者前些時候的Duang)。我認為二次元文化可以說是另一種世界,將現實中的美好和不美好或放大或縮小地投射到這裡,將其變成一個符號,可以說是從夢想的角度看世界。但可能由於其主體比較小眾且入門門檻較高,很多人並不理解這種文化。我想說二次元文化是全年齡向的,也是積極向上的,絕大多數二次元眾都是能熱心對待人和事的。當然,沉迷了肯定不好,但適當接觸也是開拓視野的一種方式。這也是UP們所正在努力的。
淼: 你個人從事哪方面的工作?工作與視頻製作是否相關?是否想過在這方面有更大的發展呢?
Lemon:我還是個學生,只是以此為興趣愛好。但是從這齣發確實學到了很多平時沒有動力去學的東西,以後很可能還會學到更多。
淼:我看到你使用的是小米手機2,你是一位米粉嗎?對小米手機和小米這個品牌怎麼看,對雷軍怎麼看?
Lemon:我雖然是一個數碼迷,但是更傾向於喜歡或不喜歡某一件產品而不是一整個品牌。所以我不敢妄自評價一個公司。但是我能看到國產品牌不斷進步並且逐漸有實力與國外大品牌競爭,這也是大家都願意看到的。
淼: 如果可以當面和雷軍交流,你希望對他說什麼?
Lemon:希望你能努力說好英語(不然還得找人來調多麻煩)!但更希望能在外國人面前說好漢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