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金融界網站
作者:新文
3個月暴漲了4倍的牛股正川股份逐漸揭開了上漲的神秘面紗。
7月29日晚間,正川股份公告,擬公開發行不超過4.05億元可轉換公司債券,期限6年,募集資金擬投向中硼矽藥用玻璃生產項目及中硼矽藥用玻璃與藥物相容性研究項目。
有意思的是,就在2天前,正川股份剛剛發布風險提示公告,稱公司關注到有媒體報導疫苗玻璃瓶短缺的市場傳聞,經核查公司未接到相關批量採購訂單。稱公司中硼玻璃管產品處於技術研發階段、未正式量產,僅通過外購中硼玻璃管生產中硼玻璃瓶,且中硼玻璃瓶在公司產品結構中佔比較低;同時根據目前實際情況,即使短期內接到相關採購訂單,預計採購數量也相對有限,實際產生效益有限,不會對公司經營成果產生重大影響。
不過,市場並沒有理會,炒作我行我素,今天謎底終於揭曉。
近期,隨著全球疫情愈演愈烈,醫用玻璃逐步走俏。在多家媒體的報導中,推動新冠病毒疫苗問世的努力正在面臨一個令人抓狂的瓶頸:用來存放疫苗針劑的玻璃小藥瓶短缺。
報導稱醫用玻璃已經短缺好幾個月了,諸如康寧公司等主要製造商說,製藥公司和政府正在大張旗鼓地排隊等候購買用於存放新冠病毒疫苗的玻璃瓶,僅強生公司一家就購買了2.5億個小藥瓶。
比爾·蓋茨早在4月底就曾表示,全世界缺乏醫用玻璃瓶。早前的一份行業測算數據,新冠疫苗的規模至少要4億支,藥瓶缺口率達到70%以上。
券商研報資料顯示,從材質上看,藥用玻璃分為鈉鈣玻璃和硼矽玻璃,其中,硼矽玻璃又分為低硼矽、中硼矽和高硼矽三類。這三類玻璃中,高硼矽玻璃的化學穩定性和熱穩定性最好,但生產成本和技術難度都是最大的,通常作為特殊藥品包裝和精密化學儀器玻璃。中硼矽玻璃次之,而低硼矽玻璃在熱穩定性和化學穩定性兩方面都較差,但生產成本低和技術難度較小。
目前,中硼矽玻璃作為國際上使用比例超過70%以上的主流注射劑包材,但我國使用佔比不到10%。自2017年開始,國家藥監局推薦注射劑包裝材料使用中硼矽玻璃;2019年再次發文要求國內仿製藥使用包裝材料不得低於歐美國家包材標準;2020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都有望催生國內玻璃瓶替換熱潮。
近來,A股順勢上演了「瘋狂的瓶子」行情,除了暴漲4倍的正川股份,山東藥玻、旗濱集團等均漲幅驚人。
天眼查數據顯示,我國約有近2500家經營範圍含「藥品包裝材料和容器、玻璃生產專用設備、玻璃包裝容器」,且狀態為在業、存續、遷入、遷出的企業,其中廣東省相關企業數量最多,超過1300家,佔全國相關企業總量的5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