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如何讓嬰兒睡覺時間長一些呢?這幾乎每個新手寶媽都會遇到一個問題,孩子睡 眠質量差、睡覺時間很短、頻頻醒。
生完大寶我覺得最痛苦的事情,就是我剛哄完他睡覺,正準備休息,他沒睡多久就醒了,這讓我有段時間很崩潰。
新生寶寶睡眠不好可以有很多原因,比如說:生 理原因、照顧不周等。孩子自己本身的生 理問題難以避免,但是如果照顧他們的方法正確,那麼也能實現讓他們睡的更久。
想要知道如何讓寶寶睡得更久一點,那麼,就要先知道他們睡眠時間短的原因。
01、孩子為什麼睡覺時間短?
1、 沒有吃飽入睡。
沒有吃飽的孩子就會頻繁醒來,特別是喝母乳的嬰兒,因為吃母乳對寶寶來說是一件非常費勁的事情。他們的力氣本來就很小,吃母乳又很累,於是他們就會在吃母乳過程中睡過去。但他們睡著了並不表示吃飽了,因為吃母乳這件事情也會消耗體 能,所以吃母乳的嬰兒餓的更加快。
2、驚 跳反射。
新生寶寶的神j經系統發育不完善,他們的大腦不能像大人的大腦一樣控制他們的雙手,所以孩子在睡覺過程中很容易出現雙手亂揮動,然後自己把自己嚇醒。或者外界的聲音很大,或者突然出現一些響動,這都會讓寶寶開始上舉雙手,然後自己把自己嚇醒。
對於他們來說,這種反應其實是在保護他們,一旦有很大的聲音,他們就會被嚇醒然後開始哭,這樣就會有照顧者來到寶寶身邊來保護他們。但在今天,這個作用越來越小。相反的是,寶寶特別容易被自己嚇醒。
Tips:驚 跳反射最常出現在零至三個月的寶寶身上(剛出生的寶寶更為m感)。
3、 缺少安全感。
嬰兒都是從被羊水包裹著的子宮出來的,羊水的恆溫帶給他們安全感。一旦離開了子宮,到了一個新的環境,他們會非常缺乏安全感,只能用哭來表達自己的情緒。
寶寶需要一個溫暖的懷抱來獲得安全感,而這個懷抱是來自媽媽,如果媽媽一離開,他們特別容易醒。
對於剛出生沒多久的寶寶來說,他們都很敏 感,一旦沒吃飽或者外界環境有變,他們都極容易醒來。那麼如何讓孩子睡得更久一些呢?
美國卡普教授提出過對付小月齡嬰兒的絕招——5S。5S指的是Swaddle(裹襁褓)、Sucking(吮吸)、Swing(輕晃入睡)、Side & Stomach(側躺入睡)、Shh(噓噓等白噪音)等辦法。
02、孩子睡不好,五個方法幫媽媽們
在《百歲醫師教我的嬰兒寶典》一書中,作者建議讓寶寶哭一段時間,然後他自然就會停止。
這其實是行為理論,一個行為若久久得不到,那麼就會自動削弱。這種方法不是說不可以用,但是父母們得要有耐心等孩子哭很久,那麼才能停下來。對於玻璃心的中國父母們以及溺愛孩子的長輩們來說,這個方法很難實現。
一、裹襁褓
有人用自己的感受來推測孩子不喜歡被緊緊地包裹起來,這會讓他們感覺不舒服。但事實上,嬰兒就是在窄小的子宮中待了十個月。在零至三個月的時候,裹襁褓就是他們最能感到安全的方式。
另外,小寶寶的小胳膊也要放進襁褓裡。卡普教授解釋說,跟手腳放在外面亂動的嬰兒相比,胳膊收起來的嬰兒會更快變得安靜。
二、吮吸
卡普教授提出,在嬰兒剛出生2-3個星期時不要使用奶嘴,在這之後可以使用。
然而寶寶通常在四至五個月大時,就不需要使用安撫奶嘴。因為這個階段他們可以吸手指或者採用其他辦法來安撫自己,所以不用對孩子依賴安撫奶嘴這件事太過擔心。
三、輕搖入睡
輕搖寶寶是在模仿他在子宮內的感覺——移動感。一開始,搖動速度要稍微快一點、搖動的幅度最好是頭大於身體,要換幅度不可太大,配合小寶寶的步調。當他平靜下來,速度就可以放緩下來。
四、側躺或者俯臥
卡普教授說,安撫寶寶最有效的辦法是側臥或者俯臥,把他側放,臉部稍微朝下,但抱的角度很重要,抱的姿勢只要稍微有所偏差,效果可能就不好。
最正確最有效的安撫寶寶的方式是:在給孩子裹完襁褓後,慢慢地將他側翻過來,讓其肚子朝下,把他的頭枕在自己的手上或者大腿上,然後左右輕搖。
但要注意的是,對於不會翻身的嬰兒,一定要有人照看,不能讓他單獨一人俯臥或者側臥睡覺。
五、噓噓等白噪音
噓噓聲除了特指貼耳發出的聲音,也可以指廣義的白噪音。卡普教授提到說,噓噓聲要和嬰兒的哭聲一樣大,而且一定要靠近耳朵,不然他注意不到。家庭中的各種聲音都可以讓他來多聽聽。比如說吹風機的聲音、拖鞋聲等,音量要足夠大聲,因為寶寶在媽媽子宮裡聽血管流動的聲音就很大。但是,音量也不能大到讓他聽力受損。
寄語:
大多數寶寶的睡眠都會跟隨月齡的增加逐漸變好,而只會有很少一部分寶寶是睡覺困難戶。約·謝得說:「只生不養的母親不是真正的母親」。一個真正的母親,是會用儘自己的心思去照顧好自己的孩子。所以在孩子的睡眠上,母親也需要多花點心思。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