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媽媽總喜歡在早上起床時,給我放鋼琴曲叫我起床。那時候,她最喜歡的就是《夢中的婚禮》。小時候的我,也很喜歡。雖然,我不明白曲子的意義,只是很喜歡那個旋律。並對CD封皮那個身穿白色禮服演奏者印象頗深——那是我對鋼琴王子最初的印象。
也許,很多人都和我一樣,因理察的曲子而學鋼琴;因他的旋律,而愛上聽鋼琴曲。不得不說,在音樂的傳播與貢獻上,理察真的超越了同時代的許多人,作為最暢銷的唱片藝術家和音樂會演奏者,他建立了真正的國際職業。
理察·克萊德曼,原名菲利普·帕傑斯(Philippe Pagès),1953年12月28日出生於法國巴黎。後來,在他正式「出道「,走向世界的時候,他將名字改成了理察·克萊德曼(Richard Clayderman)。他採用他的曾祖母的姓氏,以避免在法國境外誤稱他的真實姓名。
理察的啟蒙老師,是他的父親。他的父親是一位鋼琴老師,為兒子後來的成功打下了基礎。理察的父親,在他很小的時候就教他彈奏鋼琴,據說,理察六歲的時候,他讀曲子比讀母語法語還要流利。
理察12歲的時候,順利進入音樂學院。16歲時,獲得古典樂鋼琴演奏,全校第一名的成績。曾經有人預言,他在古典音樂的發展上前途不可限量。出人意料的是,天才理察放棄了古典樂的學習,毅然選擇了現代音樂。年輕的理察,和大多數的熱血少年一樣,他想要嘗試不同的風格和方式。
克萊德曼說:「我想做些不同的事情,因此,我和一些朋友創建了一個搖滾樂隊。」
搖滾樂隊的時期,其實很艱難,他們賺到錢全部投入設備的購買。理察常常吃不飽,用三明治簡單充飢。如此造成他的身體受到了很大的影響,17歲那年,理察因此做了一次潰瘍手術。
與此同時,他的父親得了病重,無法在經濟上繼續支持兒子的學業及花銷。為了謀生,理察開始從事會議伴奏的工作。這是他徹底離開古典音樂的原因,但是,古典音樂為他未來的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理察很喜歡這份工作,同時也獲取了不菲的報酬。
金子到哪裡都是發光的。理察的才華沒有被忽視,很快,很多著名的法國明星找到他,請他擔任明星的伴奏人。可是,當人們問及理察的人生抱負時,他只是淡淡地說,「我真的不想成為一個明星,我很高興能成為一個伴奏者,並且可以和團隊共同演奏。」
1976年,23歲的理察人生發生了戲劇性的轉變。當時,法國著名的唱片製作人奧利維耶·圖森特和他的搭檔保羅·德森內維爾正在尋找一位鋼琴家來錄製一首輕柔的鋼琴民謠。保羅所譜寫的這首民謠,是為了紀念他的女兒艾德琳的出生。
理察在二十幾名面試人中,脫穎而出。當保羅回憶初次見到理察的時候,他這樣說:「我們第一次見他,就喜歡上了他。他在鍵盤上非常特別、柔軟的觸感,加上他內向的個性和帥氣的外表,給我和奧利維爾·圖森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們很快就做出了決定。」
理察的這張單曲名叫《致愛德琳的詩》,也就是我們所熟知的《水邊的阿狄麗娜》。後來,這張同名專輯中,有一首全世界所熟知的曲子,那就是《夢中的婚禮》。
起先,奧利維耶和保羅並沒有對這張專輯寄予很高的期望,畢竟這首曲子演奏在迪斯科舞廳,沒有人可以期望民謠鋼琴成為贏家。他們沒有那麼大的期望,只要賣出1萬張就算是非常了不起了。令他們意想不到的是,這張專輯在全球38個國家,銷量超過了2200萬本。
從那一刻開始,理察·克萊德曼以其獨特的音樂風格,贏得了全世界的巨星地位。南希·裡根(Nancy Reagan)對理察·克萊德曼冠以綽號「鋼琴王子」的綽號,從此以後,「鋼琴王子」家喻戶曉。
四十多年中,理察·克萊德曼通過將他的「標誌性」原創作品與經典和流行音樂標準相結合,創造了一種「新浪漫」風格。理察·克萊德曼以其對音樂的熱愛與情有獨鍾,錄製了1200多首旋律。在全球範圍內的唱片銷量約為9000萬張,還售出了267張黃金唱片和70張白金唱片。自1979年至2017年,理察在全球開了2550場演奏會,影響了數萬音樂愛好者。
一位德國記者對他這樣評價,「自貝多芬以來,他(理察·克萊德曼)在全世界推廣鋼琴方面所做的工作比任何人都多。」我覺得這句話,並不為過。
我們對理察的認識,都源自於他的音樂,他的琴聲。那種柔和而悠揚的旋律響起時,能讓我們躁動的心慢慢地安靜下來。當他與交響樂團合奏時,混著不同的節奏與風格,就這樣喚起了我們各種情感與認知。
當年一襲白衣的少年,如今已是一頭白髮。可是,我卻越看如今的理察越敬愛,越聽他的曲子,越感動。他的曲子裡似乎沒有滄桑,可是我們卻在歲月中經歷了滄桑與改變。他的目光中,依然柔和。我卻讀懂了他眼中對音樂的熱愛與執著。他讓我明白,一個人一生去做自己所鍾情的事業,可以多麼長情,多麼幸福,多麼美好。
感謝我們的鋼琴王子,我們的鋼琴爺爺,我們也這樣一步步走過青蔥的歲月,而這一路,都有你的曲子相伴。讓我們無論在懵懂無知,還是紛繁複雜的年代,都可以感受到那份屬於你的——歲月靜好。
理察生平信息內容,參見理察個人工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