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野量太治癒系作品《漫長的告別》日前登陸國內院線
告別時分,幸好我們學會了愛
由中野量太執導,蒼井優、竹內結子、山崎努、松原智惠子主演的治癒系家庭片《漫長的告別》登陸國內院線。圖為該片海報。 ■本報記者 王筱麗
「當一個人患上阿爾茲海默症,那麼從他患病那日開始,就和身邊的人開始了一場漫長的告別。」由中野量太執導,蒼井優、竹內結子、山崎努、松原智惠子主演的治癒系家庭片《漫長的告別》於上個周末登陸國內院線。
影片曾作為上海國際電影節和北京國際電影節展映作品,收穫影迷好評和眼淚的同時也躋身於評分網站日本年度佳片的前列。影片裡對於生命意義的討論是永不過時的話題,而關乎親情的細膩刻畫足以觸動每個人心中最柔軟的部分。
告別的時間起於2007年,父親東昇平(山崎努飾)逐漸出現了阿爾茲海默症的症狀,母親東曜子(松原智惠子飾)急忙叫回了兩個女兒,在國外生活嫁作人婦的今村麻裡(竹內結子飾)和在日本卻鮮少聯絡的小女兒東芙美(蒼井優飾)。
遺忘的旅程長達七年,電影的故事線每兩年推進一次,父親的記憶在此期間也如同手中的細沙,再怎麼緊握也只能聽憑它流逝。從來都不苟言笑、嚴厲示人的東昇平開始變得笨拙,會順走便利店未付款的商品,會像孩子一般任性,直到生活無法自理,也認不出妻女。接受事實的那一瞬異常殘酷,當東芙美執著地將父親挑出的葡萄乾一粒粒放回沙拉裡時,她明白了時間對於父親和自己而言已不再平等。
在影片裡,東昇平總是嘟囔著「要回家」,不是平日裡住的房子,也不是出生的老家,東曜子和女兒們始終不明白「家」是何處。有一天,東昇平再次離家出走,她們在遊樂園的旋轉木馬上見到了露出微笑的父親,手中拿著象徵家庭成員的三把傘,終於明白了,他要回的是記憶裡其樂融融的四口之家。
對同在一個家庭的四位主角來說,對「家」的認識卻不盡相同。東昇平年輕時因為工作疏於家庭,患病後懷念起過去的天倫時光;對於內心柔軟的東曜子來說,苦心經營的家庭關係是她的全部;麻裡有兩個家,卻沒能收穫足夠的溫暖;獨身的芙美經歷了多段感情,依舊看不清家在哪裡。父親的患病讓四人久違地共聚在一起,感念過往也珍惜當下,告別的意義也因此浮出水面:愛讓所有人殊途同歸。
作為一名70後導演,中野量太的作品總是不乏對家庭生活的關注,其廣受好評的商業處女作《滾燙的愛》也是把鏡頭聚焦在一個特殊家庭上,講述了突然得知自己將不久於人世的主人公雙葉在不多的日子裡努力讓家人團結在一起的故事,中野量太憑藉該片拿下了日本本土多個導演獎。
日本電影向來以細膩描寫和平緩敘事見長,平淡之處見真情的家庭題材也因此成為了日影繞不過的主題。被稱作「道盡日本人心事的電影大師」,導演山田洋次的「家族之苦」系列被中國觀眾所熟知,從出道起的《寅次郎的故事》《幸福的黃手帕》到此後的系列電影,山田洋次數十年如一日地將一個個家庭搬上大銀幕。他曾經笑稱「對英雄毫無興趣」,然而回看他跨越半個世紀的作品,對人性的捕捉和對社會變遷的探討正是在小人物上完成了全方位的展現。
山田洋次和是枝裕和都曾被冠上「小津安二郎接班人」的稱號,後者的《步履不停》《比海更深》《如父如自》等作品皆以家庭為單位,是枝裕和也曾坦言「家庭片是他電影生涯的起點」。2018年,是枝裕和憑藉《小偷家族》拿下了坎城電影節金棕櫚獎,他這樣解釋對家庭題材的鐘情:「因為家庭的故事,不論在哪兒,都有相似之處,特別是發生在家裡的事情,越小的細節越有普遍性,能引起大家的共鳴。」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