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潘功勝指出,2008年的國際金融危機表明,金融...

2021-01-20 市商網

【潘功勝:加強宏觀審慎管理是國際金融監管改革的核心內容】10月21日,在2020金融街論壇年會上,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潘功勝指出,2008年的國際金融危機表明,金融機構的個體穩健並不代表金融系統的整體穩健,維護系統性金融穩定,需要彌補微觀審慎監管的不足,防範金融體系順周期變化以及風險跨機構、跨市場、跨部門和跨境傳染帶來的系統性金融風險,並儘可能提前採取針對性措施。危機以來,國際組織和主要經濟體致力於改革完善金融監管體制,其中,核心內容就是建立健全宏觀審慎政策框架,加大宏觀審慎政策實施力度,從而增強全球金融體系的韌性和穩健性,提高應對衝擊的逆周期調節能力。

* 指導僅供參考,不作為交易依據

相關焦點

  • 國際金融危機的發生與防範
    被稱為「第五條小龍」的泰國一度曾打算1997年香港回歸之後取代其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結果事與願違,在國際投機資本的衝擊下一敗塗地。泰國的經濟增長早已隱含不良因素,許多效益不好的項目從非銀行金融機構中獲得貸款,造成大量壞帳,1997年達到300億美元。而這些金融機構的貸款又是從銀行獲得的,泰國政府維持固定匯率制,泰銖隨美元升值,外貿逆差相當嚴重。
  • 沒工作沒遊客,疫情對寮國影響超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
    華輿訊 據寮國資訊網報導 寮國經濟學家和商界領袖觀察到,新冠肺炎疫情對寮國經濟造成的負面影響比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機(GFC)更嚴重。2008年的危機是由銀行業不良的貸款和風險管理導致的,導致了經濟蔓延。危機始於美國,隨後蔓延到歐洲和世界其他地區。
  • 「國家破產之日」:韓國在1997年金融危機中經歷了什麼
    前些日子我看了一部有趣的電影名叫《國家破產之日》,講的是1997年韓國外匯危機發生的前因後果。但是我不能苟同大部分的內容,而且感到些許的遺憾。為什麼1997年韓國會發生外匯危機?我認為,在維持固定匯率制度的同時又推進金融自由化的韓國政府負有最大責任。
  • 十大救市工具之後,對比2008年金融危機,美聯儲還能做什麼?
    義大利等6個國家宣布封城,美國加州宣布全州「封城」,川普宣布加州為重大疫區。疫情已經對全球經濟產生難以估量的影響,並且有可能會引發繼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最嚴重的全球性危機。測試結果顯示,在上述情形下,從2019年第一季度至2021年第一季度,這18家大型銀行的損失總額預計為4100億美元,整體一級普通資本充足率將從2018年第四季度的12.3%降至9.2%的最低水平,但仍高於美聯儲設定的4.5%的下限。這也表明經過了危機之後十年,美國大型銀行比2008年危機之前更加穩健。
  • 國家外匯管理局副局長張新調任廣東省副省長(圖|簡歷)
    據中國經濟網地方黨政領導人物庫資料顯示,張新,男,1967年生,金融與經濟學博士,此前擔任國家外匯管理局副局長、黨組成員。  張新簡歷     張新,男,漢族,1967年12月生,湖南攸縣人,1997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黨,2001年4月參加工作,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金融專業畢業,研究生學歷,經濟學博士。
  • 2008年金融危機:歷史會重演嗎
    在2008年的金融危機中,花旗還不是最悲慘的金融機構。在這場危機中,美國五大投行全軍覆沒——第五大投行貝爾斯登被接管,第四大投行雷曼兄弟倒閉,第三大投行美林被收購,最大的兩家投行高盛和摩根史坦利轉為銀行控股公司,分別享受政府的救助;第一大保險公司美國國際集團被國有化,依靠1850億美元的政府注資和救助才免於倒閉;「兩房」——房利美和房地美被政府接管。
  • 張新出任廣東副省長 曾任國家外匯管理局副局長
    (完)廣東省人大常委會主任會議組織新任命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向憲法宣誓 任宣 攝  張新同志簡歷  張新,男,漢族,1967年12月生,湖南攸縣人,1997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黨,2001年4月參加工作,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金融專業畢業,研究生學歷,經濟學博士。  現任廣東省政府副省長、黨組成員。
  • 一文讀懂「吹風會」,潘功勝解讀近期政策內容都在這兒!
    10月26日,人民銀行副行長、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潘功勝在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對近期金融支持民營和小微企業發展的政策舉措進行解讀,其中重點深入地對民營企業債券融資工具的背景、運作方式進行剖析。吹風會上,央行金融穩定局局長周學東、貨幣政策司司長孫國峰、金融市場司司長紀志宏,對資管新規、人民幣匯率、中美貿易摩擦等近期的熱點問題也一一作出回應。問:為什麼要設立民營企業債券融資支持工具?
  • 外匯局:嚴厲打擊地下錢莊、跨境賭博等外匯領域違法違規活動
    來源:國家外匯管理局網站原標題:國家外匯管理局召開2021年全國外匯管理工作電視會議1月4日,國家外匯管理局召開2021年全國外匯管理工作電視會議,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總結2020年外匯管理工作,分析當前外匯市場形勢,研究部署2021
  • 一日一書|《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追蹤研究實錄》
    一日一書|《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追蹤研究實錄》 2020-10-12 20: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008年3月以後發生了什麼?12年前金融危機與現在究竟有何異同?
    歐洲央行行長拉加德甚至在本周三警告稱,如果不採取緊急措施,歐洲將面臨如同2008年一般的大型危機。當地時間3月11日,拉加德在一場會議上向歐盟官員們表示,她的預測可能很快就會得到驗證。她還表明,歐洲央行將最快在本周內採取行動,政策制定者正在研究本周會議上可以動用的所有工具,特別是可以提供「超低成本」資金以及確保流動性和信貸不會枯竭的工具。
  • ...12屆中國—東協金融合作與發展領袖論壇 多項合作協議、備忘錄...
    第12屆中國—東協金融合作與發展領袖論壇現場 圖源:東博社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常委、自治區常務副主席秦如培在致辭中表示,《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的籤訂為廣西與東協國家的經貿往來提供了更為廣闊的空間。
  • 任壽根:從四方面防範與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爆發
    風險經濟學提出「爆破」金融危機理論,指出金融危機突出特點包括三個方面,一是突發性,縱觀歷史上爆發的歷次金融危機,無一不是突然爆發;二是劇烈性,比如股市在短期內出現連續性的暴跌,房價出現連續性的暴跌;三是由偶然事件引發,歷史上爆發的所有金融危機都是由於偶然事件引發,比如2020年3月股災由不可預知的疫情以及石油大戰引發,這兩個事件均為突發性的偶然事件,事先難以預知或不可能預知。
  • 第十二屆中國—東協金融合作與發展領袖論壇召開 來自國內金融界...
    本屆論壇由自治區政府、中國金融學會、中國銀行業協會、中國證券業協會、中國保險行業協會等共同主辦,以「跨境金融創新,開放合作共贏」為主題,來自國內金融界、企業界近300名精英參會,共同謀劃中國—東協金融開放合作和面向東協的金融開放門戶建設。中國—東協金融合作與發展領袖論壇是中國與東協各國共商金融合作、共謀金融發展的重要平臺。
  • ...論壇就金融危機與防範發表講話: 第一個,在2008年金融危機裡...
    中國人民銀行原行長周小川在陸家嘴論壇就金融危機與防範發表講話:第一個,在2008年金融危機裡,金融體系中過多的順周期因素,或者說正反饋機制,容易使系統大起大落第二,大家都試圖解決但沒有解決的就是「大而不能倒」的問題第三,大家共同的認識都是,有些衍生品發展過度,金融工具
  • ...貫徹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深化外匯領域改革開放激發新發展活力...
    國家外匯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潘功勝今天主持召開黨組會議,傳達學習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研究部署貫徹落實措施。  會議認為,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客觀總結了2020年我國經濟工作,系統闡述了嚴峻挑戰下做好經濟工作的規律性認識,深刻分析當前經濟形勢,對2021年經濟工作作出重大部署,為我們做好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經濟工作指明了正確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
  • 2018走出輪迴:一個2008金融危機親歷者的10年反思
    島 君 說 近期美股大跌引發全球金融市場大幅震蕩,坊間流傳10年一次金融危機,今年的複雜形勢確實超出很多人的預期。本文作者在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機期間曾於外資銀行工作,正好處於金融風暴的中心,深刻的感受到了金融危機在其工作和生活中產生的巨大影響。10年之後,作者再次回憶那場危機的點點細節,仍能給今天的我們諸多啟示。
  • 回顧:韓國改革轉型遲緩最終引發了1997年金融危機
    採取固定匯率制的東南亞國家貨幣被迫升值,出口競爭力削弱。與此同時,人民幣大幅貶值,中國在吸引外資和增加出口方面表現出強大競爭力。1996年前後東南亞國家出口顯著下滑,經常帳戶加速惡化。1997年泰銖、菲律賓比索、印尼盾、馬來西亞令吉、韓元等先後成為國際投機資本的攻擊對象,資本大量流出,固定匯率制被迫放棄,貨幣大幅貶值。
  • 國家外匯管理局集中通報通過地下錢莊非法買賣外匯案例 持續保持對...
    近年來,為加大宣傳警示力度,引導市場主體合規辦理外匯業務,國家外匯管理局加大對銀行、企業、個人有關外匯處罰案例的公開通報力度。7月2日,外匯局再次發布案例通報,與以往案例通報不同,這次是針對通過地下錢莊非法買賣外匯典型案件的一次專項集中通報。
  • 國家外匯管理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王春英 就2020年9月末外債數據...
    國家外匯管理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王春英 就2020年9月末外債數據有關問題答記者問 來源:國家外匯管理局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