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雖萬能,喝茶還是有忌諱的。下面就為大家介紹一下飲用藥茶的注意事項。
1. 選 用恰當的藥茶。藥茶是一種傳統的療法,在使用過程中,必須選用恰當的配方。例如,胃脘痛患者,若胃痛隱隱,泛吐清水,喜溫喜按,大便溏薄,舌淡,脈見緩者,屬 於寒 症, 應選 用 溫 中散 寒 的 艾葉 茶; 若胃 脘 疼 痛時 間長,月久難愈,舌紅口乾,時有嘈雜感,大便秘結者為胃陰虛,應選用養陰和胃的石斛茶,麥門冬茶;若胃脘 脹 痛, 噯腐吐酸,嘔吐不消化,吐後痛減,苔厚膩者,屬食滯中焦,應選用消食導滯的消滯茶、山楂茶。前例說明,藥茶方的選擇使用是一項重要工作,如果對胃痛不加辨證,寒熱虛實不分,就不可能取得合理應用的效果。辨證選方,還可以從感冒一症的分析得到啟發。感冒也有寒熱之分,還有春夏秋冬之分。一般感冒風寒,宜辛溫解表,應使用桑菊茶、甘露茶等。辨證準確, 用準藥茶方,才可能取得顯著效果。
2.選用適宜的水。為了發揮藥茶的功效,必須注意選用適宜的水。就一般而言,泡茶宜用軟水、淡水。唐代陸羽《 茶經》載: 「 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據專家研究發現,沏茶以泉水最好,它雜質少,水質軟。用江、湖、河水,必須經過充分煮沸,使酸性碳酸鹽分解、沉澱,使水軟化。否則,它可與茶中的茶多酚結合,影響藥茶效果 。 自來水中漂白粉多,可將貯存過夜或延長煮沸時間。井水一般含鈣、磷等礦物質和氧化物質最多,用它煮水泡茶,茶水上會浮現一層薄薄的「 彩油」,影響藥茶的藥用效果。
3. 藥茶須講究飲用方法 。藥茶的飲用方法主要有泡、煎、調三種:①泡。就是取花類或切成薄片, 搗碎, 或製成粗末的茶方,或袋泡茶、塊茶。取適量放置茶杯中, 將煮沸的開水沏入,再用蓋子蓋好,燜 15~30分鐘,即可以飲用以味淡為度。②煎。指一部分複方藥茶,藥味多, 茶杯內泡不下,而且,有一部分厚味藥、滋補藥的藥味不易泡出,自然減少茶方藥效。所以,須將複方藥茶共製成粗末,用沙鍋煎藥汁,加水煎 2 —3次, 合併 煎液 過濾, 裝 入保 溫瓶中,代茶頻頻飲用。③調。有的茶藥方為藥粉,可加入少量的白開水調成糊狀服用,如八仙茶等。
4. 選擇恰當的藥茶飲用時間。飲用藥茶時間的選擇,應根據藥茶性質和疾病狀況而定。如發汗解表用的藥茶,宜溫飲頓服,不拘時間,病除為止,發汗以微微出汗為度,不可大汗淋漓,以免虛脫。補益藥茶宜在飯前服用,使之充分吸收,對胃腸道有刺激性的藥茶,應在飯後服用,以減輕對胃腸道的刺激。瀉下藥茶宜早晨空腹服用,使之充分吸收,並能觀察服藥後大便的次數,色質等,如瀉下次數過多,可食冷粥即止。安神藥茶,宜在晚上臨睡前服用。防疫藥茶,宜掌握流行季節選用。老年保健藥茶, 治療慢性病的藥茶,應有一定的規律,做到經常化和持久化。
5.飲用藥茶須忌口。臨床飲用藥茶,為了確保安全有效,除了注意中藥的「 十九畏」、「 十八反」和妊娠禁忌外,還應注意服藥的「 忌口」。人生病後吃藥要忌口 ,這是有科學道理的,人在生病後,人體內部發生一系列複雜的病理變化,有些食物對疾病有利,有的食物吃後有副作用,所以,飲用藥茶須忌口。如服解表藥,宜禁生冷、酸食,服止咳平喘藥,宜禁食魚蝦之類食品;服清熱解毒藥宜禁食油膩辛辣、腥臭食品;服理氣消脹藥,宜禁豆類、白薯等。
另外,飲用藥茶,也跟飲用各類茶葉一樣,須知下列常識 : ① 少 年 兒 童 宜 飲 淡 茶 ; ② 青 春 期 性 發 育 旺 盛 , 宜 飲綠茶 ;@女青年經期與更年期女性,情緒煩燥不安,可飲花茶以疏肝解鬱,理氣調經;④外感風寒飲紅茶為好 ,痢疾患者飲綠茶為好;⑤動脈硬化 、冠心病 、腦栓塞病人,宜飲鐵 觀音 ;⑥糖尿 病患者飲老宋 茶 ,即70 年以上老茶樹葉為好;⑦消脂減肥宜飲綠茶,高血壓患者和預防癌症,以 服 用 綠 茶 冷 飲 為 佳 ;⑧ 老 人 喝 紅 茶 可 減 輕 便 秘 ; ⑨ 體力勞動者宜飲紅茶;⑩需安靜作文或工作時,宜飲綠茶。
最後飲藥茶,還需弄清「 茶忌」:一忌燙茶傷人,二忌冷茶滯寒聚痰,三忌胃寒者飲過量濃茶,四忌哺乳婦女飲濃茶,五忌冠心病者飲過量濃茶,六忌服用阿司匹林後喝茶,七忌茶水服藥,八忌空腹飲茶衝淡胃液,妨礙消化,九忌飲過夜茶,傷脾胃,使人消瘦無力,十忌飲用發黴的茶。
產品建議及投訴請聯繫:shoujibaidu@bai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