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經濟日報
茫茫林海,風景無邊。
進入這片尚未開發的原始林區——總面積為2486 公頃阿里河國家森林公園,就進入滿目蒼翠的天然氧吧。「這裡的地理坐標為東經123°23' 10''—123°49' 38'',北緯50°16' 33''—50°17' 22''。負氧離子2萬/立方釐米,是城市空氣含量的500倍,」大興安嶺林管局阿里河林業局奎源林場黨委書記張俊嶺說,「林業生產大幹快上的年代,我們老一代的林業人依然把這裡完整整地保留了下來,體現了超前的戰略眼光。」
「高高的興安嶺,一片大森林,森林裡住著勇敢的鄂倫春……」如果張俊嶺書記的表述還過於專業,許多人耳熟能詳的《鄂倫春小調》可以作為這裡的文化地標:阿里河林業局駐在內蒙古呼倫貝爾市的鄂倫春旗,2004年12月經國家林業局批准設立國家級森林公園。相傳公元 2世紀中葉,鮮卑部落大酋長潔汾舉部落第二次南遷前,回石室祖廟嘎仙洞祭祖途經此山谷,在此巧遇仙女,兩人一見鍾情,當場完婚。後人為紀念這段美好的愛情,把此山谷命名為相思谷。
阿里河國家森林公園生態環境優良,野生植物資源非常豐富,共有維管束植物98科320屬633種;有野生獸類40多種、鳥類約150餘種,國家保護的一、二級動物40多種。620公頃原始森林觀賞區,建設有2.5公裡木棧道,是頂級的森林生態群落。
2018年,這裡入選首批50個國家森林小鎮試點單位,成為「國」字號特色小鎮。為重現林業一線工隊生產生活情景,小鎮保留了蒸汽窄軌小火車——最初級最古老的火車。「這輛全國唯一一輛還在運行的森林觀光小火車,機車拖帶3節車廂,可同時乘坐100餘人,運行線路長5公裡」,阿里河林業局副局長李玉清當上了臨時導遊,「禁伐前小火車負責林業工人通勤,禁伐後載領遊客體驗綠水青山,已經變身為『森工歷史的紀念碑』。」(經濟日報記者陳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