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中島美雪,幾乎所有人都是先聽到別人翻唱她的歌,再認識到中島美雪這個人。她是歌唱家、音樂創作人,廣播主持人、作家、演員,也是被翻唱最多的歌手,是日本的三大傳奇歌姬之一,2月23日是中島美雪66歲的生日,可能很少有人記得她的生日,但現在很多走紅的港臺歌手,都翻唱過中島美雪的音樂,其中肯定有你聽過的。
少女時期便顯創作天賦
1952年,中島美雪出生在北海道,家裡追溯起來算是大垣藩士市家系的士族(即所謂的貴族),5歲學習鋼琴,在母親的引導下,美雪從小就接觸到了文學和音樂。小學二年級,美雪首次作曲,卻被當時的老師批評為一文不值,但獨自作曲的天賦在此時顯露。
1970年,中島美雪考入藤女子大學文學院國文學系,國文科班出身, 中島美雪在音樂上的勇氣,在讀書這段時間就有體現了,當時學校遊園會的風氣是流行組樂隊的,中島在第一次演出舞臺上,提著吉他單槍上陣,自彈自唱自己的創作,還因此得了一個「攪局者」的稱呼。
兩年後,中島美雪首次參加全國歌謠音樂祭,當時,中島受到評委日本著名詩人古川俊太郎的題目「我之所以身為歌手的意義」的刺激,婉拒了出道的機會。帶著倔強與思考,三年後之後,中島美雪正式出道,並以這首歌給出了自己的回答,並且,作為歌手,幾十年來,一直保持著不錯的創作力。
被戲稱「港臺樂壇教母」
雖然在華人地區並非人人都認識中島美雪,但是大概很少人沒聽過改編自中島美雪作品的華語翻唱歌,只要歌手自身不算太差隨便翻唱兩首都能火。自1970年代開始,每年都有中島美雪的作品被華人歌手所改編翻唱。據不完全統計,中島美雪有超過70首歌曲,被華人歌手翻唱為超過100種版本以上的華語翻唱歌,其中不僅有國語翻唱,還有粵語、臺語翻唱等,幾乎每張專輯都有歌曲都被華人地區歌手所重新填詞與翻唱,其中不乏有經典之作。而網絡上一直戲稱中島美嘉是「港臺樂壇教母」,還有人調侃中島美嘉養活了半個華語歌壇。比如王菲的《容易受傷的女人》,徐小鳳的《人生滿希望》(原曲:雨が空を捨てる日は)、鄧麗君的《漫步人生路》(原曲:ひとり上手)、鳳飛飛的《瀟灑的走》(原曲:この世に二人だけ)、任賢齊的《傷心太平洋》(原曲:幸せ),至今仍膾炙人口。
中島美雪被翻唱過的歌曲(來自微博貓叔Mack)
這股翻唱風在1990年代初期達到高峰,發行中島美雪唱片的日本波麗佳音唱片公司,正式在香港、臺灣、新加坡等地設置分公司,開始有系統引進中島美雪的作品。
1992年,歌手王靖雯因為把中島美雪的「ルージュ」(口紅)翻唱為「容易受傷的女人」,成為香港天后,一時之間人人爭先翻唱中島美雪的作品。
1995年,中島美雪首次,也是唯一一次的海外演唱會於香港舉辦。除了演唱當年的新作之外,也唱了多首翻唱原曲,其中就包括這首「ルージュ」。當時演唱會還邀請了黃霑先生用中文來導讀中島美雪的歌詞。
1997年,中島美雪獲邀為王菲創作《人間》一曲,由林夕填詞,收錄在其1997年的「王菲」專輯。之後王菲於1999年和2001年兩度登上日本「武道館」開唱,皆有演唱此曲以答謝日本觀眾。
2001年6月,臺灣女歌手李翊君發行「重生」專輯,是她年初產女後,復出歌壇的首張唱片。專輯裡的所有歌曲都翻唱自中島美雪的創作,這也是華語流行樂壇的創舉。
關於翻唱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部分港臺歌手有很多翻唱日本歌曲的情況。但是,這其實並不能說明什麼,這僅僅是唱片公司的一種商業行為而已,並不能說明當時華語流行樂壇的創造力不足。以香港樂壇為例,翻唱風最盛行的年代,恰恰是香港樂壇最繁榮,創造力最為旺盛的年代。
翻唱這種行為本身並沒有什麼好詬病的,這僅僅是唱片公司的一種商業行為而已。打個比方,廣為人知的中島美雪,她在90年代的很多歌曲,版權都屬於日本的波麗佳音唱片公司。而波麗佳音在臺灣和香港都有子公司,當中島美雪某支歌出名之後,波麗佳音母公司便將這個歌給到其在港臺的子公司旗下的藝人(華語歌手)去唱。
情歌動人卻終身未嫁
日本樂壇有位傳奇音樂人叫吉田拓郎,年輕時他曾與中島美雪相戀,分手後,吉田結過三次婚,49歲那年,吉田拓郎創作力枯竭,開口向美雪邀歌,沒想到的是美雪為他寄來的這首《給我一個永遠的謊言》,會讓他如此難忘。
十年後,在吉田拓郎60歲的演唱會上,54歲一直未嫁的中島美雪應邀出席,男裝白襯衣,牛仔褲,蓬鬆的長髮,堅定且自信的身影,帶著少女般的羞澀,兩人同唱了這首歌。當歌曲結束,兩人握手、鞠躬,然後美雪微笑著走向幕後,吉田拓郎在舞臺上大聲喊她的名字,那晚觀眾的呼聲響徹整個夜空,但她沒有回頭。
2006年中島美雪在吉田拓郎的演唱會上
可是卻偏想聽永不破滅的謊言今天仍一如既往醉在這個城市想聽永遠不破滅的謊言想聽兩個人的旅程現在仍還在繼續著你啊我要你說永不破滅的謊言不管到何時都不要揭穿背後的真相
因為這首歌,她被很多人問起:「美雪,這是不是你寫給吉田的情書呀?」更有人根據歌詞臆斷美雪和吉田依然保持著地下戀情,歌詞裡有一句是「請給我一個永遠的謊言,說我倆仍在旅途當中,請給我一個永遠的謊言,告訴我無論如何這一切都是因為愛我。」因為收到這首歌后,吉田一夜未眠。
臺灣詩人曾淑美在她《哭泣的靈魂》一書中曾說 :「美雪信手拈來的歌詞,就像雪花飄於手掌,轉瞬就要消失似的,很深情又憂傷。」
作為音樂人,中島出道時間超過40年,創作歌曲500多首,這樣旺盛的創作精力,是讓人很驚豔的。其中作品的歌詞具有極高的文學價值,形式涵蓋民謠、苦情、搖滾,在多樣化的風格中,不變的是中島美雪對世故的觀察與思考。
1975年,23歲的中島美雪畢業走出校門,預想中的求職過程並不順利,又遇上父親中風,這樣的境遇,對當時的中島來說,是人生低谷。她在悲痛中思考,並汲取了力量,於是有了《時代》。
輪替著,輪替著,時代不停輪替著重複著分分合合這齣戲今天不支到底的遊子們總有洗心革面重新出發的那一刻」
《時代》的出世,給正處於經濟危機的日本,帶來了安撫,連同二戰後的創傷,也讓中島的作品從小兒女的情態上升到了具有社會意義的層面。
我們往往在驚嘆中島的創作才華的同時,忽略了她作為女性的堅毅。作為日本樂壇的傳奇歌姬之一,中島終身未嫁,單就這一點就難以被那些遵循常規生活的人所接受,一個女子要有怎樣強大的力量才能做到獨身處世,對自我天賦的創造和探尋揮發到極致。這是一種能力,但凡那些活的清高又自由的女子,身上都有這樣一種能力,既倔強叛逆,又勇敢堅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