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暴力的可怕於其可能造成的後果

2020-12-20 聽風語思露楠

網絡暴力顧名思義是指用言語、圖片、視頻等形式在網絡上對他人進行人身攻擊,能對當事人造成名譽損害、精神損害,而且它已經打破了道德底線,往往也伴隨著侵權行為和違法犯罪行為其危害嚴重、影響惡劣。這也屬於網民在網絡上的暴力行為,是社會暴力在網絡上的延伸。

舉幾個例子:

陝西奔馳女車主維權風波

2019年4月11日,一則「奔馳女車主哭訴維權」的視頻刷爆網絡。視頻中女子坐在發動機蓋上哭訴稱,自己66萬元買的奔馳車,提車5分鐘,發動機就漏油了。經與西安利之星汽車有限公司反覆溝通,她得到的答覆卻只是更換發動機,只能通過這樣的方式維護權益。

據北京頭條客戶端報導,西安奔馳女車主王倩(化名)維權案引起社會關注。此前,西安市高新區市場監管部門已依法立案調查,消費者王倩與奔馳方達成和解。

此前,因為維權事件,王倩的個人信息被洩露,甚至收到過惡意騷擾信息,還有部分網友認為其是想藉此事訛詐奔馳。此後,王倩與奔馳方和解,有部分人認為,王倩選擇和解是因為收了奔馳的錢,將其稱為「騙子」。對此,5月27日上午,王倩告訴北青報記者,她已經收到西安市場監督管理局高新分局送達的鑑定結果通知書,「之前受的這些委屈,終於證明我不是騙子」。

在此期間整件事件的當事人還多次發文「求放過」

二 喬任梁事件

天津大爆炸時,喬任梁發博向消防英雄致敬卻用錯了詞,被網友討伐,意識到自己用詞不當,喬任梁立即向網友道歉。

去年天津爆炸事件後,喬任梁在網上發文引發網友紛紛批鬥

隨後喬任梁在微博上進行了澄清

此外,喬任梁向消防戰士家屬捐款100萬,但大部分網友依舊不買帳,認為喬任梁是迫於輿論壓力,為洗白自己才捐款。其實,喬任梁在娛樂圈中收入並不算高,100萬不是小數字,而長期處於輿論漩渦中的喬任梁最終也選擇了離開。在此希望請給明星多一點空間,少一點壓力。

類似的事件還有很多就不一一去羅列了。

在這些年所發生的各種網絡暴力事件中其造成的危害不可估量,其主要原因還是因為難辨真假,在這真真假假的世界,尤其是網絡這樣一個虛擬的社會,真假原本就百難以辨識,而在網絡暴力事件的不斷衝擊下,原本難以辨識的真善美和假醜惡變得更度加難以區分。當然其原因還是在於這個時代的高度自由化、言語自由、言論自由,總是站在道德的制高點去評論他人、指責他人的不好,甚至予以人身攻擊,「出口成髒」,更甚者還去人肉,將事件的擴大,這不僅影響了,受害者平常的生活,甚至其家人其朋友,其周圍的人使其走入無盡深淵,從而無法面對各方的壓力走向滅亡。

所以我們還是的看待「事件」不肆意妄為詆毀他人,不大放厥詞,做好自己就好,「大智者必謙和,大善者必寬容」我們大可放寬心態理性的做出自己的評價,「是非曲直,自在人心」我相信如果他是壞人自然會得到相應的懲罰,甚至是法律的嚴懲。但也不要去污衊一個好人,因為到最後的最後你發現自己錯了的時候會追悔莫及,請自覺的維護好這個網絡,讓網絡暴力發生,以上是我個人的觀點謝謝大家觀賞。

下一期我想談談最近上了熱搜的周揚青與小豬羅志祥事件大家盡情期待(蹭一波熱度嘿嘿)!!!

相關焦點

  • IG輔助南風罵人被處罰,網絡暴力確實很可怕
    IG輔助南風罵人被處罰,網絡暴力確實很可怕。不得不說網絡暴力確實很可怕,看直播的人形形色色,你一言我一語,確實挺有壓力的,控制好心態是關鍵。在7月11日直播中出現了不文明用語表達和不恰當言論,造成了不良影響,IG官方發布公告,對輔助選手南風近期在直播中發表的不恰當言論處罰公告,線IG電子競技俱樂部決定對南風選手做出5萬元罰款處罰,並進行警告處分一次。
  • 對網絡暴力黑產化理當零容忍
    比如說,人們在享受便捷的網絡購物和社交時,很多時候也會接受到影響生活安寧的騷擾簡訊、騷擾電話、不良信息等。更可怕的是,一些網絡暴力形成了黑色產業鏈條,嚴重威脅公眾的人身財產安全。對此,理當以零容忍態勢嚴肅查處,讓人們享受清淨的網絡環境。
  • 竇靖童談網絡暴力:盤點遭受過網絡暴力的明星們
    5月25日,竇靖童在網上更新長文,明確表達了自己對網絡暴力的看法,此文一出,得到眾多網友的呼應。不可否認的是網絡暴力很可怕,給很多人帶來了困擾,有的人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價,下面藍心帶大家了解下竇靖童談網絡暴力的根源及這些年遭受過網絡暴力的明星們。
  • 網絡暴力太可怕!李榮浩90度鞠躬:饒了我吧,我只是個做音樂的
    網絡暴力網絡暴力是一種無形的而且傷害力爆表的行為,很多網友憑藉網絡這種虛擬的空間用文字、圖片、視頻等一系列隱形的方式來對事物的傷害與誣衊,有時候造成的後果不堪設想。很多明星都經歷過網絡暴力的影響,而且後果都非常的嚴重,有的影響到他們的生活和事業,嚴重的甚至危及他們的生命。
  • 拒絕網絡暴力,從我做起。請保持善良,保持理智
    有些「鍵盤俠」不明事情真相,盲目的用偏頗的話語企圖讓更多人捲入一場場網絡口水戰中。那些惡毒的言論,如亂箭一般把他人罵的體無完膚,批判著他們認為的事情,超出了對這件事這個人正常的評論範圍,將這種傷害從虛擬的網絡中轉移到了現實生活中,對他人造成了及其嚴重的後果。網絡暴力是一種危害嚴重,而且影響惡劣的暴力形式。
  • 《三十而已》林有有扮演者哭了,網絡暴力太可怕了
    網絡暴力不能人生攻擊,倘若入戲太深,可以吐槽那部戲角色,不要把重心放在了本人身上,但是也請扮演者理解,當別人吐槽角色的時候你也要接受,並且每個角色都應該有被評價的機會,因為是電視劇。所以要互相理解。林有有哭,應該被同情嗎?她要是同情角色不應該,倘若是因為人身攻擊,她也挺痛苦的,不知道大家知道容嬤嬤嗎?
  • 織密預防網絡暴力的法治防護網
    【摘要】從網絡賦予網民對話與溝通的那一刻起,網絡暴力便已存在。網絡暴力的傳染性更強、傳播性更廣、危害性也更大,給個人、群體以及社會帶來不同程度的傷害,甚至是災難性後果。
  • 網絡暴力多可怕?22歲日本女星因惡評自殺,王菲女兒呼籲網友慎言
    近日, 日本戀愛實境節目《雙層公寓》成員木村花疑因遭受網絡暴力而自殺的消息震驚了不少人。這不禁讓人想起了在2019年自殺的崔雪莉與具荷拉,兩人在生前都曾遭遇過嚴重網絡暴力。木村花是日本著名摔角手木村響子的女兒,在去年成為了戀愛實境節目《雙層公寓》的固定班底,在節目中因多次與拍檔發生爭執,因而不少惹來網民批評,更有人出言謾罵,這讓其承受著巨大心理負擔在。
  • 唐龍:「疫情防控」下的「網絡暴力」
    配合疫情防控部門公布出行軌跡本是人人盡力為之的事,可經過網絡的發酵,「暴力」的粉飾,事情竟變得如此的扭曲,可終究網絡不是「暴力」的溫床,「疫情防控」也不是暴力的「擋箭牌」。疫情之下對疾病和死亡的恐懼,是趨利避害的人性使然,這點本無可厚非。但是人類文明的高貴之處是在於我們充滿了憐憫、善良和同情心,我們會對弱者施以援手,會對強者不卑不亢地對抗,對疾病的發病原理孜孜探索,也會為被病痛折磨的患者祈禱祝福。
  • 網絡暴力對青少年的危害及治理措施
    這些網絡輿論的初衷往往是好的,但一些不理智的言行會使網民的情緒受到煽動,對當事者產生極端的負面輿論評價,影響到其正常的工作生活。  比如,較早的發生在2006年的「高跟鞋虐貓事件」,眾多網民在憤怒之餘搜索虐貓者姓名、工作、家庭地址等相關信息,並對其進行言語辱罵。自此之後,網絡暴力一發不可收拾,梅根事件、安陽女醫生死亡事件,今年10月14日韓國影星崔雪莉自殺事件,背後都有網絡暴力的推手。
  • 「網絡暴力」真厲害,張文宏發聲解釋,「粥」問題
    而張文宏就是在這種攻擊下,對「不能喝粥」事件做出了回應,雖然只是又一次解釋了自己的言論,但「網絡暴力」的力量,可見一斑。網絡的高速發展,讓我們的距離變得更近,同時也讓我們之間的「人情味」變得越來越少。遠在千裡,卻可以對其指指點點,一句話,一瞬間,可以讓千千萬萬的人看到,科技的發達,方便了我們的生活,也讓某些人受到的煎熬變得更多。不給老年人讓位的乘客;衣著清涼的路人;不明原因的衝突,這一切的一切都讓網絡之下的看客們,找到了發洩自己心中壓力、顯現自己道德的場所。
  • 面對網絡暴力需要更多「絕不退縮」
    網絡暴力的實質是一種低成本的精神傷害,隨手一個點讚、一句評論,無意識的一次轉發,都可能會成為幫兇。「絕不退縮!絕不和解!」相比於戰爭可以在肉體上摧毀一個人,網絡暴力首先在精神上摧毀一個人。我們正處於規模空前的網際網路社會,任何細節都可能在網絡空間被無限放大,這也使得網絡暴力呈現出比一般暴力形式可怕得多的力量。網絡暴力不僅嚴重侵害公民隱私權、名譽權甚至生命健康權,造成較大的精神損害,而且還違反公序良俗。部分網絡暴力被嵌套進傳播淫穢色情信息的黑色產業鏈,更是涉嫌犯罪。
  • 網絡擴大了人性中的惡,我們不應該忘記被網絡暴力而死的明星
    世界社會發展的如此迅速,和網際網路有著密切的關係,網際網路推動者人類社會前進,提高我們文明的水平,但是也把人們心中的惡,通過看不見的網絡傳播擴大出去。人之初,性本善,是孟子的性善論,我也支持這個觀點。然而在網絡上沒人知道自己是誰,心中的惡開始滋生,惡好像找到了一塊肥料,生長速度極大提升,惡開始在網絡肆虐開來。至此很多人躲在網絡後面肆意發洩在生活中的不滿意,因為在網絡沒人認識,就變得肆無忌憚,說著在現實生活中不敢說的話,惡開始猙獰和咆哮。可能你認識的一個平時很平和的人,在你看不見的地方,拿著手機網絡暴力別人,甚至還可能是自己,這才是最可怕的地方。
  • 中國有28.89%的青少年遭遇過網絡暴力:你與惡的距離有多遠?
    網民在網絡上實施暴力行為,就被稱為網絡暴力,網絡暴力是社會暴力濫用科學技術,在網絡上得到延伸,是一種有著嚴重危害和惡劣影響的暴力形式,會針對他人的名譽、權益和精神造成傷害,打破了道德的底線。匿名的網絡環境是網絡暴力的重要因素,通常網絡暴力就是發生在匿名的論壇和微博等社交平臺上,像這樣的網絡暴力很少出現在彼此都認識的微信朋友圈裡。
  • 《三十而已》張月微博評論淪陷,請理智追劇,網絡暴力多可怕
    以至於跑到其微博下破口大罵,傷風敗俗,完全搞不清楚林有有和張月並沒有必然的聯繫,只不過是一個角色,一個演員所飾演的角色而已。無奈之下張月只好關閉了自己社交媒體的評論區,也有一些理性的影迷也在不遺餘力的申辯著,然而並沒有起到多大作用,入戲的影迷還是佔據了大多數。
  • 浙江義烏男孩及家人遭遇網絡暴力,此類事件為何經常發生?
    同時,真金道人覺得,對於這樣的網絡暴力事件,我們應該深思,如何才能更好避免?虛假言論煽動輿情,網絡暴力頻繁,是何原因?浙江義烏的網友「安娜小A」發布不完整的視頻,對事件的經過也是掐頭去尾,並添油加醋,利用網絡指責男孩和對方家長,更以攻擊外國小孩等煽動輿論,導致小男孩和其父母遭遇網絡暴力。
  • 《搜索》:網絡暴力的背後,是一片片貌似無辜的雪花
    並沒有,在越來越多的人湧入網際網路後,網絡的輿論生態變得更加複雜、多元、不可控制。網絡戾氣、人身攻擊、為觀點站隊、撕X等現象層出不窮。探討《搜索》這部電影背後折射的網絡問題,或許能幫助我們更好的認識「網絡暴力」的可怕之處。
  • 網絡暴力導致明星死亡,如何抵制網絡暴力,我們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在網絡上,人麼可以發表自己的觀點,與其他人一起分享知識。但是就是有一些沒有素質的人,利用網絡這個平臺,惡意辱罵詆毀他人。這種情況我們都把它叫做網絡暴力。說起網絡暴力,那可謂人人皆知。很多人都經歷過網絡暴力的辱罵。而那些天天在網絡上扣鍵盤辱罵他人的人在現實裡又會裝出一副良民的樣子。讓人十分的無語。
  • 打孩子會造成哪些後果,聽聽專家的分析
    這樣的教育方式在很多情況下並不能使孩子真正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如果長期依賴這種方式教育孩子,反而會造成許多嚴重的後果。那麼父母一味「打孩子」會造成哪些後果呢?我們來聽聽專家的分析。一、不利於孩子健全人格的養成。家長總是通過暴力的方式教育孩子,會使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受挫,因為一不小心就會遭到父母的一頓暴打,所以也總是忍氣吞聲,不敢辯解。
  • 2020年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拒絕網絡暴力 不做網絡鍵盤俠
    網絡暴力可以殺人於無形,一部動畫短片,讓你了解網絡暴力到底有多可怕!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鍵盤俠們」模糊了言論自由與網絡暴力的界限,無視分寸,肆意妄言。網絡世界人人都有麥克風,但表達自己的觀點並非肆無忌憚,網民們在享受網際網路溝通便利同時,也要擔當起維護網絡文明與道德的使命。至少,要保持必要的理性、客觀,守住規則邊界。網警普法:《民法典》第一百一十條規定:自然人享有生命權、身體權、健康權、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隱私權、婚姻自主權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