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造一個有效的用戶體驗是一個複雜的,多方面的過程。它需要不斷的創造性想法,所有這些都以用戶體驗為中心。」因而本期為各位介紹的案例不局限普通的點擊圖片、高度拉伸效果,而是基於「小編備用」創造性提出的一個交互概念「偽邏輯判斷模型」,在理解這個邏輯概念之前先看看運用該模型製作的商業案例——傑特貝林招聘《中秋節到了,CSL攜玉兔給大家送福利啦》。
用戶學習前置行為在本篇推送中的效果得益於普通交互模型,對普遍出現的機械裝置已經足夠熟悉,大大降低了學習成本,用戶會基於操作慣性,自行尋找觸發位置。但是在該篇推文裡不再為了交互而交互,用戶按照喜好點擊按鈕,即可生成專屬海報。看似是三個選項組合得到的結果,但際上,最終生成的海報僅由用戶作出的最後一個選擇決定。這種偽裝組合結果的方式就是「偽邏輯判斷模型」。
「偽邏輯判斷模型」是「小編備用」創造的一個名詞。受限於SVG的線性邏輯,幾乎無法在推送中實現對「選項組合」的判斷。故利用讀者的思維慣性,在設計上給予 用戶「選項組合」 的心理暗示,偽裝出邏輯判斷的效果。雖然整體看似很有規律和邏輯性其實充是滿著不確定性的玩法,用戶對於不確定事物的行動大多來自對驚喜感的追求,這也利用隨機事件激發用戶的參與熱情並製造內容的驚喜感。體現在交互層級上,用戶不是為了獲取信息而去被迫執行點擊操作,而是會操作機器主動獲取信息的反饋。
下面是基於上述代碼邏輯「小編備用」為各大品牌主定製開發優質的商業案例:PANDORA大家庭《中秋福利|潘家「娃娃機」限時營業!》
總的來說,交互創意形式的創新需要各種各樣的技能組合和不斷的創造性想法,更是基於用戶心理和交互體驗出發。持續關注「小編備用」帶來更多前沿技術和自主開發的交互模型、創意結構、代碼邏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