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內普與鄧布利多

2020-08-27 夜爺

最近哈利波特重映,也勾起了很多人的回憶。

斯內普這個角色在故事結尾才被洗白,讓人知道了斯內普表面上在與哈利波特作對,其實是在保護哈利。

這就可以發現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鄧布利多對哈利波特到底是什麼樣的態度。

縱觀整個故事,大眾會認為鄧布利多當然是在保護哈利。但是,如果細想一想:鄧布利多既是在保護哈利,其實更多的是在拿哈利當誘餌,目的就是要幹掉伏地魔,如果到了不得已的地步,鄧布利多會毫不猶豫的犧牲掉哈利。

所以,斯內普才是真正只為保護哈利而存在的角色。

生活中也是這樣的道理:如果真正的愛一個人,會讓這個人遠離危險,而不是將這個人置身於危險之中。

一個人如果成為大眾的信仰,既是一件很光榮的事,但也是一件很殘酷的事。

因為處在這種地位的人,也就不存在為自己而活,而是為更多的人而活,在迫不得已的地步也就成了不得不犧牲掉的一個。

就像一些宗教信仰裡的聖女聖童,雖然被眾人跪拜,但是也承擔著眾人的寄託,也就不存在屬於自己的行為處事。這種現象對一個孩子來說是光榮還是殘酷,不可描述。

所以說,作為成年人,不管是功成名就還是身敗名裂,對於自己的孩子的影響其實是差不多的。

當一個人功成名就時,也就會寄很多人的希望於一身,也就會承擔起很多的責任,而這種責任也就容易被牽移給後人;

當一個人身敗名裂時,對後代的影響不言而喻,生活中就有很多這樣的例子。

從哈利波特這個故事裡可以看到,斯內普最想做的其實是把哈利趕出霍格沃茲,因為深愛著莉莉,所以對於莉莉的孩子也就只想讓哈利遠離這個魔法世界,將哈利與這個世界隔離。

相同的劇情也第二次出現過,就是小精靈多比,為了讓哈利不受傷害,用盡各種手段讓哈利回不了霍格沃茲。

很多事情就是這樣,如果換個角度去看就會很細極恐怖。

有些時候,強者對於弱者來說也就不存在好人還是壞人,對於強者來說有自己的想法理念,為了實現這個目標,弱者也就成了可犧牲的螻蟻。這也就存在這種現象,有時候所謂正義的一方,其實只是佔了更多人的利益的一方,對於弱者來說也就不存在正義還是非正義。

如果從主角的角度去看哈利波特這個故事,所謂的正義一方其實也是一個更大的邪惡一方;反面角色反而是主角的正義一方,就像斯內普。

整個故事裡,被人誤解最深的其實是佩妮、弗農一家。

從故事開始,佩妮弗農兩夫婦就知道哈利的身世,也知道哈利的父母是怎麼死的。所以,不管佩尼弗農怎麼對待哈利,從始至終都是極力的反對哈利再回到魔法世界。

從收信這一刻開始,佩尼和弗農就開始了用平凡之力全力反擊,撕毀信件甚至是不惜舉家遷移。然而,鄧布利多不依不撓的送信,甚至是讓海格追到海邊的破房子去接。到底誰是真正的對哈利好一眼可見。

其實整個故事裡,哈利都只是在被動接受,因為魔法世界需要這個誘餌、炮灰去對抗伏地魔。這就相當於一個交易,所有人都可以對哈利很好,只要在對抗伏地魔時哈利能衝在最前。

試想一下,如果哈利的父母不活著,知道這麼對待他們的兒子,大概率的就是一魔杖把鄧布利多給戳死。

整個故事裡如果說哪個角色最難做,其實是哈利的姨媽佩尼。本身佩尼只是個家庭主婦的角色,沒有什麼真正的權利,也就只能委屈求全的這樣對哈利,至少能讓哈利活著。本身,一個是自己的丈夫、兒子,哈利只是親妹妹的兒子,並不是弗農的兒子。而且,弗農也自始至終在配合著佩尼向哈利隱藏真相,也在竭盡全力的阻止哈利回到霍格沃茲。

在故事結尾,哈利長大後估計也明白了過來,佩尼弗農一家才是自己在這個世界上僅剩的親人。

親人、血緣的關係本身就是一種很複雜的感情,敢恨敢愛,敢吵敢和,甘願做惡人給親人做陪練讓其成長,也甘心付出所有讓親人久存於世。

曾經看過這樣一句話:在最親近的人面前才是最放鬆的時刻,不用包裝著自己,敢於把自己不好的一面展現在他面前。

感情就是這樣,毫無理由,不分對錯,要麼是明知對方錯了,自己也不說,只是去悄悄的補救錯誤,只要對方開心不好;要麼是無能為力時說明錯誤,然後一起去承擔責任。

所謂「日久見人心」,事情的一個點是看不出這個人到底是不是對自己好的,親人也會不得不做「惡的善良人」。就像《士兵突擊》裡的袁朗有句臺詞:自己要做惡的善良人,寧可讓手下的兵在訓練裡流血流汗,也不願看到因為自己的仁慈使士兵在戰場上丟了命。

生活中其實有很多這種「惡的善良人」,教育孩子的父母、老師,不惜揮拳打罵努力勸阻你做傻事的朋友、親人。

以犧牲別人的利益來證明自己的觀點,實現自己的目的,並不能稱之為仁義,只是打著大義凜然的旗號來滿足自己的私心。

在這裡得做個說明,是為」一已之利「去犧牲別人不能稱之為仁義。

哈利波特的整部劇裡,從哈利的角度來看,佩尼、弗農、斯內普的做法並沒有錯。

從全局的角度來看,鄧布利多做的也並沒有錯。

事情要有個定論,要清楚定論的角度,只有相對於角度的對錯,並沒有絕對的對錯。

就拿哈利波特這個故事來說,鄧布利多選哈利當炮灰也是沒辦法的辦法,而且整個過程中也並不是直接就把哈利給拋出去,而是儘可能的在找尋其他的辦法。

如果真正的從故事開頭去分析,伏地魔其實就是家庭教育出現問題造就的一系列悲劇,因為伏地魔的爹下迷藥睡了一個女人,醒了之後又拋棄了伏地魔和他母親,從此伏地魔就走上了復仇之路。

當年鄧布利多從孤兒院把伏地魔接出來也沒想到這個孩子長大了會成了魔界的禍害,本身魔法世界想要長生不老除了魔法石,還有很多黑魔法也能實現,所以在找到線索之前也就只能用哈利當殺手鐧。

很多時候就是這樣,」俠之大者,為國為民「,做大俠的一般就是在做這裡外不是人的事,偏偏這件事就是利國利民的。

所以說,做好人要比做壞人難的多,又要達成目的,又要儘可能的減少不必要的損失。

」千軍易得,一將難求「就是這個原因,」做大事不拘小節「其實就是一個屁話,做大事的人其實關注的就是細節,本身就是」細節決定成敗「, 之所以將軍給人的感覺做事雷厲風行, 是因為日常裡把一些細節的東西養成了習慣,也就能在腦袋裡一閃而過,這樣才有更多的時間去解決關鍵的細節問題。

就像鄧布利多,如果在平常不知道積人緣,攢德行,在大決戰的時候也就沒人幫忙打架。

從整個故事來看,選哈利波特也是沒辦法的辦法,因為只有這個小孩把伏地魔給幹癱了,鄧布利多也就只能選他衝在前吸引火力,這樣才有時間去查線索想對策。

將軍和士兵就是這種又矛盾又相聯的關係,士兵能衝鋒打仗,但是沒有把握全局的能力,也就沒法替將軍指揮,讓將軍去衝鋒。將軍能掌控全局,但是也需要士兵去吸引火力,這樣才能有更多的時間精力去分析戰局。

也不是說將軍和士兵在地位上就誰高誰低,只是分工不同。

」站的高才能看的遠,才能做出更準確的判斷;同樣的,發信號的人站的高才能讓底下人看的更清楚發的是什麼樣的信號「。


相關焦點

  • 鄧布利多為什麼不告訴斯內普:伏地魔不死哈利也不會死?
    在第四部火焰杯結尾,哈利已經告訴鄧布利多伏地魔用了他的血作為復活的原料,這時鄧布利多應該已經意識到伏地魔不死哈利也不會死。但在第七部死亡聖器中,鄧布利多在告知斯內普哈利也是魂器的一部分,哈利只有死才能消滅伏地魔時,並沒有告訴他伏地魔不死哈利也不會死,這是為什麼?
  • 被嫌棄的斯內普的一生
    文 / Melonmelonmelon看HarryPotter失聲痛哭的時候有兩次,一次是鄧布利多在高塔上被斯內普用而從第一節魔藥課開始,哈利就知道,斯內普討厭他,然而他還是在魁地奇中救了他。到了阿茲卡班囚徒的時候,布萊克,盧平,小矮星們,更多的上一輩的故事隨著哈利接觸爸爸的朋友被揭開,這個跟自己父母作為同齡人的一代,從學生時代開始就跟自己的爸爸不和。到了火焰杯的時候,當哈利成為三強爭霸賽的第四位選手時,鄧布利多讓斯內普成了守護者。
  • 哈利·波特:關於斯內普的9件事
    但是當莉莉,愛上那個欺負斯內普多年的傢伙時,斯內普感到失望和被出賣是可以理解的。這也將解釋他後來對哈利的仇恨,同時也解釋了他保護這個小男孩的願望。斯內普恨哈利的父親,但愛他的母親,而且因為莉莉,他並不希望哈利死。
  • 【HP原著解析】莉莉生前知道斯內普告密以及求情嗎?為什麼斯內普不直接找莉莉通風報信?
    所以在此之後斯內普無論做什麼事情莉莉都沒有再去關心,也沒有任何渠道去了解了。他倆絕交的最後,莉莉對斯內普的態度已經是——輕蔑了。莉莉甚至從來都不知道斯內普暗戀她,已經有了丈夫孩子的莉莉人生中早就沒有斯內普這個人的存在了。斯內普唯恐任何人知道他的愛情故事,洩露給鄧布利多實在是迫不得已。說實話,斯內普自己也沒有跟鄧布利多說他喜歡莉莉,只是鄧布利多一眼就看穿了而已。鄧布利多嘴巴和大腦都封得牢,斯內普也不擔心洩密。斯內普更不想莉莉知道,即便在絕交之前,斯內普也沒有讓莉莉知道他暗戀她這件事情。
  • 《哈利波特》裡面那些摩羯座的男巫師斯內普
    當哈利波特頻繁地受到伏地魔的思想幹擾的時候,鄧布利多安排斯內普對哈裡進行了大腦封閉術的訓練。《火焰杯》裡,哈利看到了鄧布利多教授的記憶。法庭上,伊戈爾·卡卡洛夫作為食死徒在被審訊時控告斯內普是食死徒。鄧布利多教授作為證人給了斯內普絕對的信任。在食死徒眼裡,斯內普是絕對的壞人。而在鄧布利多這裡,又是絕對的好人。他是伏地魔的親信。伏地魔通過派他去霍格沃茨做老師來觀察鄧布利多,而他同時又是鄧布利多的線人和寵兒。鄧布利多通過斯內普觀察伏地魔。
  • 斯內普教授:最讓人淚目的角色
    斯內普於是開始一心效忠於伏地魔,並偷聽到關於消滅伏地魔之人的預言。伏地魔認定該人為莉莉之子哈利後,斯內普主動聯繫鄧布利多並甘當臥底。在十六年後伏地魔復活後奉鄧布利多之命回到伏地魔身邊重新成為一名臥底,後來在鄧布利多的請求下殺死了他。鄧布利多去世後,伏地魔逐漸掌控了魔法界的大權。1997年9月繼任鄧布利多後,擔任霍格沃茨校長,期間盡力保護學生不受食死徒侵害。
  • 《哈利波特》斯內普:最浪漫與悲情的混血王子
    為了贖清自己的罪惡,他甘願充當間諜,謀求推翻伏地魔的統治,也徹底淪為了鄧布利多的政治工具。2、論斯內普淪為政治鬥爭犧牲品的原因其實鄧布利多還有其他選擇,例如盧修斯·馬爾福、小天狼星的弟弟雷古勒斯等等,前者深受伏地魔信任,後者可由小天狼星牽線搭橋。然而鄧布利多別的不挑,偏偏挑選了斯內普。這固然是因為斯內普因為莉莉的死與伏地魔結下血海深仇,要把他拉攏過來不用費太大力氣,事實上也是斯內普自己跑去找鄧布利多的。
  • 《哈利波特》中斯內普的愛所附帶的忠誠,來看看吧!
    這不僅僅表現了他對莉莉不滅的愛,更表現了他對鄧布利多的忠誠——鄧布利多一定不止一次地囑咐斯內普要好好保護哈利,斯內普做到了,儘管這十分艱難;更表現了他對愛的忠誠——保護好莉莉的孩子,這是他表現他忠誠於對莉莉的愛的最好方式。還記得在第二部中,斯內普的說那一句話:「也許,波特和他的朋友只是不該在那個時間出現在那個地方。」
  • 《哈利波特》:這可能是鄧布利多的唯一「黑點」,嘴太嚴了!
    1、斯內普的過去對於斯內普的雙重間諜身份,只有鄧布利多一個人知道。為了斯內普的安全,鄧布利多守口如瓶,也是無可厚非的。可當我們看到斯內普一次又一次地被哈利冤枉,甚至是記恨時,在心疼斯內普的同時,不僅也有點埋怨鄧布利多——你老人家就不能向哈利透露點嘛?
  • 《哈利波特》,鄧布利多生前只是把哈利當成對抗伏地魔的棋子?
    《哈利波特》最讓人感動的一幕——斯內普說出了那句「always」,相信很多人都為此流下過淚。不過,悲痛之餘,小編卻燃起了怒火。為什麼呢?為什麼鄧布利多你是這樣的人?冷酷無情。在到底由誰來殺死自己的時候,他可以輕飄飄地說出為了救贖德拉克的靈魂而甘願犧牲斯內普的靈魂這樣的話來。
  • 斯內普是《哈利·波特》中最出色的角色,這是無可爭議的證據
    他的表演不斷讓我們猜測斯內普的真實動機。直到斯內普死後,我們才意識到鄧布利多信任斯內普是對的。,那裡有很多無價的工具,包括冥想盆和鄧布利多的肖像。斯內普對鄧布利多的忠誠是如此強烈,以至於他同意在我們敬愛的校長的請求下,用殺戮咒殺死他。
  • 來談談《哈利波特》裡,我最喜歡的角色——斯內普吧
    在這個系列中,我最喜歡的角色是斯內普。今天我們來談談斯內普。斯內普在哈利波特那麼大的時候遇到了他媽媽莉莉。他們不知道。這正適合他們。他們喜歡彼此, 雖然他們被分成不同的學院,但他們仍然在一起上課。但沒過多久。哈利·波特的父親詹姆斯·波特出現了。隨著斯內普的頭上的黑色魔術,莉莉逐漸失去他的青睞,選擇詹姆斯。說到這裡,校長忍不住抱怨起來。
  • 作為食死徒的斯內普,在加入鳳凰社之前,是否親手殺過人呢?
    如果斯內普殺死鄧布利多的那一道「阿瓦達索命」是他人生中第一次殺人,反倒讓人覺得不那麼真實了。小巴蒂·克勞奇給霍格沃茨的學生們講過,全班同學對他施展阿瓦達索命,他恐怕也只是留點鼻血。斯內普能幹脆利落的一道綠光殺死鄧布利多——雖然是鄧布利多授意下幫助一個飽受折磨的老人解脫痛苦——如果斯內普從前完全沒有過實踐經驗,還是很難以令人相信的。
  • 致敬斯內普!《哈利波特》之那個被我們誤會了10年的男人
    果不其然,斯內普時時刻刻與我們可愛的三小隻主角時時作對,總是找各種理由扣掉格萊芬多學院的分數,而且和伏地魔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小編對斯內普討厭至極,這種憎惡到斯內普親手殺掉鄧布利多的時候上升到了極致。想必各位影迷與小編當時有著同樣的心情,但最後,小編才明白,這個被我們誤會十年的男人的秘密。
  • ——西弗勒斯·斯內普教授
    斯內普凝視了鄧不利多片刻,他臉上粗獷的線條裡刻著深深的厭惡和仇恨。「西弗勒斯……請求你……」斯內普舉起魔杖,直指鄧布利多。「阿瓦達索命!」抓住哈利的那隻手垂落在地上,斯內普再也不動了。——摘自《哈利·波特》原文「我們是一直在保護他,因為必須教他、培養他,讓他能夠擁有足夠的勇氣。」鄧布利多仍舊緊閉雙眼。「同時,伏地魔和他之間的聯繫像寄生蟲一樣在滋長。有時我覺得他自己也懷疑過,如果我料得不錯,他安排好一切後肯定會去赴死的,那就意味著伏地魔的末日到了。」
  • 鄧布利多實至名歸!
    第六名:斯內普斯內普教授作為貫穿整部哈利波特系列的「偽反派」,前期大家有多討厭他,後面就會有多感動,他可以說是羅琳筆下伏筆最多,反轉最大的人物了,他的死也收割了廣大哈迷的一大波眼淚。在作品中斯內普教授也是一位強大的巫師,專長魔藥學、魔咒學、黑魔法,他是一位魔藥天才,他改良了許多魔藥製備方法,是全作中最年輕的魔藥師。在鄧布利多校長中了魔藥之後,第一時間就讓哈利去叫斯內普教授,足見鄧布利多對於他魔藥實力的認可。哈利波特僅僅是拿到了他的一本舊魔藥書就能一躍成為「魔藥小天才」。那麼斯內普的魔藥實力簡直深不可測。
  • 斯內普為什麼能取得伏地魔的信任?只因一位心愛的女人
    斯內普與伏地魔都是混血巫師出身,父母只有一方是巫師,從小都沒有感受到家庭的溫暖,都有極高的魔法天賦,性格都孤僻冷漠,都痴迷於黑魔法的研究。正因為兩人許多的相似之處,才讓伏地魔對斯內普時有了惺惺相惜的感覺,並破格允許一個混血巫師加入了滿是純血統的食死徒隊伍中,並讓斯內普成為食死徒中地位最高的成員之一。
  • 還有人黑鄧布利多?恕我直言阿不思.鄧布利多就是最偉大的巫師
    在我心中,鄧布利多是最偉大的巫師,同時也是最為悲慘的巫師。說實在的,作為那麼多年的哈迷,我無法忍受別人對鄧布利多的攻擊,尤其是那些不分青紅皂白,全憑自己感覺的人。下圖是我以前看到的:還要更惡毒、更不負責的話,這裡就不放出來讓人生氣了。
  • 《哈利波特》:斯內普與莉莉的背後,或許還有很多你不知道的事
    1、他們曾是鄰居哈粉們都知道,斯內普和莉莉能相識,是因為他們小時候住得很近。但可能有人不知道,早在他們見面之前,斯內普就一直在關注著莉莉。佩妮曾指責斯內普總是在她們姐妹一起玩時,偷窺她們。而當莉莉無意間發現自己會使用魔法時,斯內普「恰好」出現了,並和她成為了朋友。
  • 《哈利波特》斯內普教授,獻身只為守護她的眼睛,「骯髒」且高潔
    他好像也的確是個無惡不作的大壞蛋,因為,他殺死了偉大的鄧布利多。在當時許多人眼裡,斯內普壞事做盡、忘恩負義,殺死鄧布利多後卻順理成章地當上了校長哈利費勁千辛萬苦回到霍格沃茲的時候,對斯內普大喊:你有什麼資格站在鄧布利多曾經的位置!麥格教授對斯內普施咒,將他掃地出門,全校歡呼,斯內普的離開順應了人心。可是當麥格教授對斯內普施咒的時候,又有誰注意到,斯內普將麥格教授的咒語彈到了後面兩個食死徒的身上。